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醫學,從巫術到科學:戲很多的逆天續命史!人類為了「活」,所用上的智商和想像力,讓人驚嘆:這你也想得出來!的圖書 |
![]() |
$ 326 ~ 432 | 醫學,從巫術到科學:戲很多的逆天續命史!人類為了「活」,所用上的智商和想像力,讓人驚嘆:這你也想得出來!【金石堂、博客來熱銷】
作者:吳京平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4-27 ![]() |
|
科學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約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兩河流域。這兩個文明在數學、天文、醫學方面的成就傳入並塑造了古典時代的希臘自然哲學,後者正式嘗試以自然原因來解釋物質世界中的事件。西羅馬帝國傾覆後,在中世紀的頭幾個世紀中,有關古希臘人的世界觀念的知識在西歐漸漸被遺忘,但卻在伊斯蘭黃金時代的穆斯林世界中得以保存下來。10世紀到13世紀,西歐找回了古希臘的著作並吸收了伊斯蘭學者的研究,自然哲學就此復活,並且接下來在始於16世紀的科學革命中轉型,其間的新觀念和新發現脫離了古希臘觀念和傳統之窠臼。科學方法迅速在獲取知識方面起到更大作用,不過科學的制度化和職業化還是要等到19世紀才開始成型。
科學原僅指對自然現象之規律的探索與總結,但人文學科也越來越多地被冠以「科學」之名。現代科學一般說來可劃分為三大分支:形式科學,研究抽象概念;自然科學,在最寬泛的意義上研究自然;以及社會科學,研究個體與社會。不過,對於形式科學能否確實算作一類科學存在不同意見,因為其並不依賴經驗證據。而運用既有科學知識以達成實用目的的學科,如工程學和醫學,則被歸為應用科學。
科學以研究為基礎,而研究通常是在學術和研究機構、以及政府機構和公司中進行。科學研究的實際影響使得科學政策被制訂出來,以求施影響於科學界,促使商業產品、武器、醫療衛生以及環境保護獲得優先發展。
維基百科
◎火槍發明於16世紀,當時治療槍傷竟是用熱油、烙鐵燒灼傷口!電影是真的……。
◎頭痛,放血吧;胃痛,放血吧;莫札特、華盛頓等人,就這樣被「放」死了。
◎女病患太胖,醫生無法用耳朵聽出她心臟的毛病,聽診器就這樣誕生了。
◎愛美不惜躺上手術臺?整形的背後推手,其實是戰爭與梅毒。
◎疫苗的發明歷經無數磨難,最後竟在擠牛奶的女工身上找到解答!
人的出生就是一道鬼門關,一旦難產,極可能母子雙亡。
後面還得對抗百日咳、破傷風、白喉等傳染病……。
感冒發燒也曾是嚴重疾病,拉肚子更有可能把命給賠了。
假如有大規模的瘟疫流行,人口動輒腰斬減半。
為了「活」,從古至今,人類有近乎瘋狂的執著和舉動,
像是用烙鐵治槍傷、把病人打昏再手術,
什麼都能拿來治病、什麼方法都願意嘗試。
從傳統醫學、現代醫學、祖傳祕方、到民間偏方,
人類的醫學發展,就是一連串從巫術到科學的演變。
本書作者吳京平,擅長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深奧的科學變故事。
他的博客《科學史評話》系列,總播放量超過五千萬次!
這次,他帶領讀者一窺人類與自然最長久的博奕──醫學的歷史。
讀完書後你會發現,瘋癲與文明之間,經常只有一步之遙。
◎聽完那些古早療法,你會慶幸自己活在現代
16世紀火槍被發明,當時治療槍傷的方法──竟是用熱油、烙鐵燒灼傷口!
因為他們相信黑火藥含有劇毒,只能靠高溫中和……。
放血很可怕?問問英國國王查理二世,他還享受了更「尊榮」的服務。
放血、灌腸、催吐、燙出水泡……一系列慘絕人寰的手段,只為治療輕度中風。
◎治病還是要命?由理髮師動刀的外科手術
以前所有動刀的技術活,都由「理髮師」而非醫生來執行。
從手術、縫合到處理傷口無所不包,
現今你看到的三色理髮燈,其實就是血管和繃帶的象徵。
早年的護士工資極低,只有底層階級婦女才願意從事。
直到南丁格爾打造專業護士隊伍,要求職業精神,才開始有正常收入和社會地位。
護理先驅不只南丁格爾,還有一位也同樣堅守崗位,卻因膚色問題被遺忘。
◎難產的解法、手術的麻醉,這些發明不過短短幾百年
生孩子以前不算是醫學,一旦難產,大多時候就是等著為孩子收屍。
直到張伯倫家族發明的產鉗,「母子均安」才成為常態。
麻醉技術直到19世紀才發明,以往的手術,難道要把病人灌醉或打暈?
──猜對了。或者乾脆清醒動刀,讓病人忍受鑽心剜骨的痛!
◎先驅總是孤獨,醫學先烈們,大多不被理解
第一位提倡洗手、消毒的醫生,卻被迫害進精神病院、抑鬱而終。
腳氣病的問題出在「吃」,但最早提出飲食療法的軍官卻被全體士兵抵制!
曾有一款專治孕吐的神藥,孕婦愛不釋手,卻全然不知它會導致胎兒畸形。
最終靠一位力排眾議,全力阻止其進入市場的小公務員,才挽救了無數嬰兒。
為了「活」,傳統醫學、現代醫學、祖傳祕方、民間偏方,
人類全用上了!讓人驚嘆:這你也想得出來!
作者簡介
吳京平
科普作家、科學知識影音創作者、博客主播、中國科普自媒體聯盟「科學聲音」成員。題材以通俗科學史為主題,包括宇宙、工業革命、醫學、量子力學等,博客作品《科學史評話》系列總播放量超過5千萬次。
另著有《柔軟的宇宙》、《無中生有的世界》、《12堂經典物理課》等暢銷科普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