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實證「空性」,實踐無我的態度
《心經》談什麼呢?佛教最高的境界——空義。佛陀為斷除眾生的煩惱與邪見,便說空的義理。空即是真理,處處在生活中顯現,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空義」能幫助眾生破除自我中心,達到「無我的態度」。又從從禪宗來講,什麼是「見性」?是指修行者實證「空性」,實踐無我的態度……因此,若能在生活中練習運用「無我的態度」,就能幫助我們遠離顛倒夢想,轉痛苦為正覺,度一切苦厄。
擁有這樣的心態,慢慢地我們能心生慈悲,與眾生同體,進而看見「淨土在人間」。(以上為節錄)
釋果峻
推薦序二
般若空性的終極攻略指南
「佛法無人說,雖慧莫難了」。常元法師在本書中以平易近人的語言,解說佛法高深的境界,輔以生活中的情境案例教人如何觀修,相信任何人看了這本書,都可以瞭解怎麼樣去觀照我們的心,觀察心的作用並依《心經》所講的般若智慧,從當下這一念心而得解脫……(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摩尼寶珠, 而《心經》就是開啟這寶藏的密鑰,此書真實為一本般若智慧的攻略指南,開啟無量法門的密鑰。(以上為節錄)
釋大慧
推薦序三
一本面向眾生的般若操作手冊
《心經》是《般若經》的精華與心髓,講一切現象性空,而離諸戲論,畢竟寂滅。但初學者不能如此,因為無礙融通不是凡夫的、不是眾生的,也不是初學的心境。
所以印度與中國的諸大聖者與祖師大德所開導的修行次第,絕無一門是立即觀法性空寂、事事無礙的,而是先由信解因果緣起,並菩薩行願與心態下手,然後由有入空、舉事入理、從俗證真來契入般若實相。此後乃能即理融事,從真出俗,漸達理事無礙,真俗融通的生命景。我的同學常元法師,也效古德化世之風,捻契理之法,應契機之眾,將離一切相的甚深之智,拉出了階梯方便,引人漸入漸深……(以上為節錄)
釋常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