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釋淨土群疑論:提要校註

的圖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釋淨土群疑論:提要校註

內容簡介

  懷感大師所著的《釋淨土群疑論》不僅是一部周詳精闢的淨土法門問答總集,也是懷感大師自身弘化和實證所凝練的心得。

  《釋淨土群疑論》代表著淨土法門思想自阿彌陀信仰傳入漢地,直到善導大師之後,自家立場與教內「持空經者」、「攝論宗」、「彌勒淨土信仰」、「三階教」等其他不同立場,彼此相互激盪而得出的總結。論中解答了淨土法門待釐清的議題,調解淨土諸經之間相異的說法,並回應各種質難。

  《釋淨土群疑論》的體例為問答體,共計有一百四十一個問答;為方便讀者有系統地進行閱讀,本書根據議題主旨與屬性予以分門別類,安立專題篇名、問答次序,共編列四十三篇,並逐篇撰寫提要、註釋,以裨讀者深入理解。

  ★ 懷感大師的學思歷程

  《瑞應傳》說懷感博通教內經典;〈釋序〉說他善於闡講經典,名聲廣布;《宋高僧傳》更說他在學習上極為勇猛精進,刻苦耐勞地跟隨他的老師,常常自我要求並檢視所學,如果發現沒有掌握到義理的要領,就不罷休,因此也吸引一批學佛的同好,群聚一處—然而,這三個文獻,乃至於其後相關的文獻,都沒有提到他在歸心淨土之前,在佛學的解行上主攻哪個領域,也沒提到除了向善導求教、學習以外,他是否依止過其他的老師。

  若根據〈釋序〉對懷感的介紹以及他在《群疑論》所做的論述,我們可以知道,至少懷感在淨土、唯識跟律學這三個領域都是下過工夫的,尤其在《群疑論》的答辯內容中,更可以發現他在唯識方面特別具有精湛獨到的見地,而且在同本異譯的經典裡,懷感慣於引用的文獻,多是以玄奘的譯本為主,而玄奘正是漢地當時唯識學的集大成者。

  雖然懷感在解門上博學多聞且善於講述,但他並不因此感到滿足,後來改變了自己的修學方向,放下對義理與文獻的鑽研,轉而致力於行門的實踐工夫,如〈釋序〉說:

  雖善說而不窮,恐有言之為累,思練神以息際,佇依定而保光,捨義學共遺蹤,遂誠求而取證。

  「練神」是漢傳佛教早期譯經的舊詞,字面上帶有濃厚的神祕色彩,然實際上就是指稱「調心的方法」,也就是所謂的「禪定」或「禪修」。由此可知,懷感早期所運用的方法就是禪法,佐以《瑞應傳》、《宋高僧傳》的記載來看,很可能就是念佛或觀佛的禪修,他期望能夠親身驗證過去自己所學的經論義理。即使如此,他在心中仍一直對念佛感到懷疑,所以向善導大師求教。

  如《瑞應傳》說:
  博通經典,不信念佛,問善導和尚曰:「念佛之事如何門?」答曰:「君能專念佛,當自有證。」又問:「頗見佛否?」師曰:「佛語何可疑哉!」遂三七日入道場,未有其應,自恨罪深,故絕食畢命,師止而不許。三年專志,遂得見佛金色玉毫,證得三昧,乃自造《往生決疑論》七卷。

  懷感此時在佛法的修學上,早就已經從對義理的探求轉而為實修了,在經過善導的鼓勵與釋疑之後,他馬上進入道場專念阿彌陀佛。剛開始時,經過二十一天,懷感卻沒有獲得任何的感應,自責可能是自己罪業深重所致,想要就此絕食畢命,被善導所制止;後來繼續用三年的時間專心致志地念佛,最後終於見到佛的金色玉毫相,並且證得念佛三昧。在自己確實地體證了念佛法門的真實性與修持經驗後,懷感就撰寫了七卷的《往生決疑論》,此即《釋淨土群疑論》的異名。以上,即懷感從「不信念佛」到「為淨土造論」的轉折歷程。在《宋高僧傳》中,則補充了他撰寫《釋淨土群疑論》的動機:悲恨宿垢業重,妄搆眾愆,懺悔發露,乃述《決疑論》七卷。

  懷感反省自己過去,因為「不信念佛」的無知而造作許多罪業,基於悔罪並想要彌補的心理,於是撰寫了《釋淨土群疑論》,大概是希望透過這本論著,幫助那些對念佛法門存疑的人祛除疑慮,讓他們免於犯下疑法或謗法的過失,進而也能夠對念佛生起信心吧!

  關於懷感的辭世,歷代的資料都說他最後是面向西方、合掌而逝,在這之前,還感得佛來迎接的瑞相—《瑞應傳》說:「臨終佛迎。」《宋高僧傳》說:「有化佛來迎。」明代雲棲袾宏《往生集》中,臨終的懷感更自言:「佛來迎我。」〈釋序〉則說:「(懷感)長年先逝,三門徒然,七眾同悲。」假設真如孟銑的序文所述,當時懷感的圓寂,可能震驚了當時的佛教界,令僧、俗弟子們無不對此感到悲傷與惋惜。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懷感大師


  釋懷感(生卒不詳),初唐人,師承善導法師,在教理的研究與弘揚上,都具有相當的成果, 是集合博學、弘化、實修、實證等成就於一身的佛門龍象。他修持念佛三昧的事蹟最突出,在漢傳典籍中,曾多次被提及並引為念佛成就的典範。

  由於懷感的著作在漢地沒有被完整地保存下來,以致於他在淨土諸德當中,既無響亮的聲譽,也無特別卓著的地位;直到《釋淨土群疑論》流傳到日本,被大大地發揚之後,懷感才被日人尊奉為淨土傳燈五祖之一。

中華佛學研究所/編註

  由聖嚴法師創辦於1985年,主要從事佛教人才的培養、佛教學術研究與出版交流。自2009年起,承繼創辦人的遺願,專心致力於「漢傳佛教」研究之推動。
 
 

目錄

漢傳佛教典籍叢刊總序  釋果鏡
目次
校閱序  蔡金昌
凡例

【壹】導讀  葉紹玎
一、關於造論者:釋懷感
(一)相關史料與生卒年
(二)學思歷程
(三)史料、文獻中的形象
二、關於本論:《釋淨土群疑論》
(一)題解    
(二)撰述背景    
(三)體裁與呈現方式    
(四)內容大要    
(五)流傳實況    
(六)影響與研究成果    

【貳】《釋淨土群疑論》第一卷            西都千福寺大德懷感撰    
〈釋淨土群疑論序〉
一、極樂三種身土篇    
二、極樂非屬三界篇    
三、極樂心域淨穢篇    
四、勝俗二諦融通篇(一)    

【參】《釋淨土群疑論》第二卷    
五、勝俗二諦融通篇(二)    
六、往生疑難開解篇(一)    
七、往生極樂中陰篇    
八、淨土證信勝願篇    
九、得生極樂驗相篇    
十、極樂勝生色界篇    
十一、往生極樂因緣篇    
十二、非勸往生娑婆篇    

【肆】《釋淨土群疑論》第三卷    
十三、往生除取之辨篇    
十四、酬對三階異說篇(一)    

【伍】《釋淨土群疑論》第四卷    
十五、酬對三階異說篇(二)    
十六、往生疑難開解篇(二)    
十七、極樂兜率對照篇    
十八、極樂眾生狀態篇(一)    

【陸】《釋淨土群疑論》第五卷    
十九、勝俗二諦融通篇(三)    
二十、勸修極樂勝因篇(一)    
二十一、往生疑難開解篇(三)    
二十二、勸修極樂勝因篇(二)    
二十三、極樂化女有無篇    
二十四、凡夫能作十念篇    
二十五、勸修極樂精進篇    
二十六、勸修極樂勝因篇(三)    
二十七、極樂業行論析篇    
二十八、極樂勝益簡匯篇    
二十九、往生行門非一篇    
三十、往生極樂乘趣篇    

【柒】《釋淨土群疑論》第六卷    
三十一、往生疑難開解篇(四)    
三十二、極樂眾生狀態篇(二)    
三十三、極樂淨土苦樂篇    
三十四、《觀經》所述釋疑篇
三十五、念佛功德殊勝篇(一)    

【捌】《釋淨土群疑論》第七卷    
三十六、念佛功德殊勝篇(二)    
三十七、臨終念佛決疑篇    
三十八、往生蓮華釋疑篇    
三十九、滅罪削弱惑種篇    
四十、三昧行門釋疑篇(一)──基礎    
四十一、三昧行門釋疑篇(二)──定境    
四十二、三昧行門釋疑篇(三)──德證    
四十三、三昧行門釋疑篇(四)──法式    

編後記

 
 

校閱序

  聖嚴法師曾於《念佛生淨土》一書中提到:「在中國佛教的大乘各宗派,除了三論(中觀)派以及部分臨濟宗的禪士們,不用淨土的念佛法門之外,其餘諸家,幾乎無一不學求生西方極樂淨土的念佛法門。以此可知,念佛乃是中國佛教的特色。」的確,念佛法門為大乘佛教、漢傳佛教的重要特徵,唐代華嚴宗圭峰宗密(七八○─八四一)將念佛分為「稱名」、「觀像」、「觀想」及「實相」四種,其中以稱名(持名)念佛最為簡易,而早在宗密前即有弘揚淨土的大德善導大師(六一三─六八一)提倡以「持名念佛」為求生西方淨土的主要行門,由是影響了明、清以來中國佛教的念佛風氣。

  然而,卻也有知識分子譏其為老婆子工夫,認為念佛不如坐禪深刻,也不及教下玄妙,所以貶低念佛為缺乏教理基礎的迷信,這種此高彼低的立場,實是認識不足的門戶偏見。如《阿彌陀經》說,淨土法門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勸令行人「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可知要培養對淨土念佛法門的深信、切願,方能得其實益,所以建立淨土教理與釐清相關疑惑格外重要。

  《釋淨土群疑論》的作者懷感法師(生卒年不詳)是善導大師之高足,他承繼乃師之風弘揚持名念佛,論中透過問答體式對當時各家教理與淨土思想間的矛盾衝突加以會通說明,如《攝大乘論》的「別時意趣」說、三階教的應機問題等都有精闢的論辯。此外,淨土教的往生條件說於經論相異處,《群疑論》也都能給予疏解說釋。不僅如此,《釋淨土群疑論》最大的特點是表現懷感法師豐富的學養,論中充分引經據典回應對淨土法門的質疑,其所援引不囿限於淨土所依經論,乃至般若、唯識、《起信論》都能隨手拈來以為註腳,尤其他深刻的唯識思想背景,在在展現於論文當中,成為淨土起信的強大理據。

  可惜此論未竟,懷感法師就已西歸蓮邦;末後,方由其師昆仲懷惲法師(六四○─七○一)補足。不過,《釋淨土群疑論》在唐、五代之後的全本流傳似乎是斷絕的,除了淨土相關論著偶爾引及的部分資料外,經錄對此論的錄著幾為闕佚,這或許與窺基法師(六三二─六八二)《成唯識論述記》等在漢地失傳的狀況雷同。雖說如是,幸而此論隨著唐代佛教興盛而傳至東瀛,在異域發揚光大,懷感法師更被日本淨土宗尊為漢地傳燈五祖之一。

  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秉承創辦人聖嚴法師之志,推廣漢傳佛教典籍的普及閱讀,所長果鏡法師曾於法鼓文理學院開設過《釋淨土群疑論》的課程,多年前即有整理校註本論之願,幾經人事變遷後,方由漢傳佛教典籍叢刊編輯小組葉紹玎專員承接執筆,並匯集組內各成員的意見,歷時近兩年的時間,將全論七卷逐一標逗、校註,期間所長更委託學人協助校閱。葉專員為法鼓文理學院之畢業校友,其思維縝密、筆力豐厚,將《群疑論》一百四十一個問答,依照懷感法師原著的次序及內容,編列為四十三篇,並為每個篇章撰寫深入淺出的「提要」,俾便讀者能快速掌握該篇的主旨,對減低閱讀古文典籍的困境,實有莫大助益。

  此提要校註本除了提供《釋淨土群疑論》的引用出處外,更於不易閱讀之文句加以消文解釋,並對論中的佛學名相做了適切的註解,於初階學佛人士而言,此書是認識淨土法門相當好的一本著作,也極適合作為淨土課程的參考書籍。
能參與《釋淨土群疑論》提要校註本的編修,學人甚感榮幸,希冀讀者透過閱讀本書,得以了解漢傳佛教深切的內涵,建立對淨土法門的正確認識,並由解生信,培養出對「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的信心,復秉此信而切實發願、修學念佛,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皆能同生安養。
 
蔡金昌(中華佛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總序

漢傳佛教典籍叢刊


  二○○二年中華佛學研究所創辦人聖嚴法師於山東大學演講〈漢傳佛教文化及其古文物〉時提到:「佛教,是發源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文明古國,傳入中國之時,已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到了中國這個東方的文明古國,再經一千年的含英咀華,開展成為具有中國漢文化特色的漢傳佛教,不僅適應了漢文化、融入了漢文化、豐富了漢文化,也創新了漢文化、開拓了漢文化。

  所以漢傳佛教的文化內容,早已和中國人的哲學思想、歷史傳統、文藝表達、風俗習慣,不可分割,甚至也早已跟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不論你願不願意承認,不管你是不是覺察得到,也不一定要用佛教的專用名相,佛教已經是根深柢固的中國文化,那確是一樁事實。」可見佛教在中國已經發展出具有漢文化特色的漢傳佛教,而且也發展出大小十宗的學說,也就是小乘二宗的俱舍、成實;大乘八宗的律、三論、天台、法相、華嚴、禪、淨土、密。

  中華佛學研究所以提倡推廣漢傳佛教為主要宗旨,近期將推出一系列以漢傳佛教典籍為主的校註出版計畫,將不定期地挑選漢傳佛教各宗祖師代表性著作,校註後給予出版以饗讀者祖師們的畢生結晶,不因年代久遠及文辭艱澀而無法順暢閱讀,特設立典籍叢刊以推廣漢傳佛教為中心目標。

釋果鏡(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5988173
  • 叢書系列: 中華佛學研究所 漢傳佛教典籍叢刊
  • 規格:平裝 / 664頁 / 15 x 21 x 3.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當好總統變成壞總統
作者:黃相旻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0-10-28
66折: $ 23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榮格與史坦納:靈性心理學的曙光
66折: $ 508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生命中最大的寶藏就是你自己Stand by Yourself
作者:曾寶儀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31
$ 33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蔡康永的情商課2: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19-10-17
$ 276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長期買進︰財金教授周冠男的42堂自制力投資課
作者:周冠男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7-31
$ 355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孫翠鳳和她的男人們:一戲入魂,從無敵小生到無敵女人【戲裡戲外典藏版,附親簽】
作者:孫翠鳳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6
$ 552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梅莉特與埃及之神-01
作者:酒井ゆかり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2
$ 103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滿洲鴉片小隊(05)網路限定版
出版日期:2024-11-20
$ 17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2025老派社會觀察曆 x 王偉忠 | 欸!我回憶到哪了?
作者:報時光
出版社:聯合線上
出版日期:2024-10-15
$ 699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完美求婚(全)
作者:鶴亀まよ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4-11-19
$ 119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