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的現實是:有多少能耐解決問題,就領多少薪水;
能解決多大的問題,你就有多少的價值!
別以為「解決問題」是主管和老闆的事;
只負責丟出問題,不提出解決方案的人,
不是在同一職位終老,就是年年轉換跑道,
因為企業需要的是──能解決問題的人才!
如果你想升官加薪,靠兩帖「職場增值妙方」,必定讓你受用無窮:
【妙方1】搞定問題的SOP
1.徹底了解工作
2.進入問題之中
3.預留時間思考解答
4.「嘗試錯誤」找解答
5.讓答案愈辯愈明
【妙方2】向「經營之神」學習驚人的「問題解決力」
◎稻盛和夫如何讓三度破產的JAL航空,在14個月內脫離法院託管,創下史上最高營業獲利。
◎本田宗一郎如何讓生產摩托車起家的Honda,在F1賽車中連續奪下四次冠軍,並在反對聲浪中,成功打進美國汽車市場。
◎已是夕陽產業的富士軟片,如何讓旗下化妝品事業在四年內,快速成長15倍以上。
◎日本電產如何讓收購來的三十家赤字企業,全在一年內轉虧為盈;並在陷入赤字危機時,堅持不裁員而改革成功,讓員工連本帶利拿回被減的薪資?
還有,本書透過全球企業實例,告訴你瀕臨倒閉的企業,以及始終保持領先的企業,如何從解決問題中與火重生:
◎亞馬遜從資本額三百美元起家,成為全球最大網路書店。
◎賈伯斯用「海盜精神」,創造了獨一無二的蘋果電腦。
◎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如何追根究柢解決問題,成功征服南極的第一人。
◎戴森公司如何歷經了千次的失敗,開發出高人氣商品的產品。
◎超強企業韓國三星如何逼員工「苦思」,打造出被競爭對手視為猛虎的強大組織。
作者簡介:
金成鎬
所羅門研究所(Solomon institute)代表(相當於社長),「改變訓練」專家。於日本大學主修產業經濟,韓國外國語大學研究所進修。目前正就人際改善技巧與成功哲學,廣泛研究全球從古至今的各種資料與資訊。從留學時期就開始投入研究成功哲學、企業成功案例以及從心理學角度激發成就欲望。為親身體驗商場上不同的狀況與案例,也長期投入翻譯與商業顧問的工作。
以豐富的經驗為基礎,深度結合各組織的現況,開設「力量強化訓練」、「自我變化訓練」、「思考的轉變」等主題的課程。包含三星在內,曾在國內多家企業與公家機構、金融業、製造業、服務業等行業進行專題演講,也為各家企業、團體的各級專題演講、大學的CEO課程、各種CEO論壇,設計客製化的教育課程。
此外,專為大學生設計的「職場叢林生存指南」系列講座、專為優秀企業開設的訓練課程「一堂便當課」等,更獲得許多人的關注。目前專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翻譯與著述活動。著有《日本電產故事》、《效法一勝九敗的Uniqlo》、《改變病毒》,譯作有《席捲朝鮮的三中井百貨公司》、《別把錢交給銀行》等。
章節試閱
12 富士能,柯達為什麼不能?
沒有人永遠一帆風順,同樣地,企業也不是永遠鴻圖大展。有的公司在創業初期業績傲視群雄,有的公司篳路藍縷,從谷底一路爬起。仔細觀察業績持續成長的「穩定型」企業,也是在不斷上升下跌的曲線中,達到非連續性的成長。換言之,他們在落入危機、一蹶不振時,總能抓住機會再度奮起。即便如此,也稱得上是「漂亮」的成長曲線。
多數企業在歷經千辛萬苦後,以為終於步上軌道,卻依舊沉寂,最終走向毀滅。運氣好一點的,不是獲得短暫的成功,輝煌一時,然後轉趨沒落,就是步上軌道後,不願品嘗失敗的滋味,只好一味墨守成規,最後慘遭淘汰。
單憑眼前的利益,能勉強撐過幾年?花無十日紅,人無千日好,以為「當下順遂,就能安享一世」的想法,其實相當危險。在那樣的組織裡,雄心萬丈的年輕員工、渴望升任主管或管理階層,充滿熱情與挑戰力的人才,只會備感挫折,早早辭職走人。唯有全體成員共同承擔風險,持續面對挑戰,整個組織才能產生活力。
不是沒有方法,而是沒有想法
每當有人提議進行新的嘗試時,總會觸動許多人敏感的神經。他們永遠高喊「不行」,主張繼續維持現行模式。如果結果符合預期,當然是最好的,但事事豈能盡如人意?又有什麼方法一開始就是易如反掌的?現成的方法當然容易,但在找出新的方法之前,必然得面對重重難關。克服這些困難,找出最適合的方法,才是我們該做的努力。只是人們總是便宜行事,經常將「沒辦法」三個字掛在嘴上。
以汽車為例,汽車的開發必須投入數年的時間,光是汽車中的零件,足足超過兩萬多個,而投入開發的人力,也將近數十、數百人。如此大規模的開發過程,如果最後只賣出一輛,根本沒辦法達到收支平衡。所以只好放棄嗎?當然不是。而是要集思廣益,經過無數次的嘗試錯誤,找出最好的方法。
如果最初只考量開發費用、製造費用,自然覺得這是一筆吃虧的生意。但正式進入量產後,平均數分鐘內就可以生產一輛汽車。雖然為了開發一輛汽車,投入了三年的時間,但日後每個月卻能生產數十萬輛,這種投資當然值得。相信在第一輛汽車首度出現的百餘年前,誰也料想不到有今日這樣的發展。
也就是說,即使是眾人認為「辦不到」的事,仍有一群人積極找出方法。他們給了人們一個重大的啟示:不是沒有方法,而是沒有想法。
如果組織內有很多這類積極人物,自然可以高枕無憂。但從企業現場的反應來看,現實總是與期待背道而馳。
「我明明交代這麼做了,卻還是有下屬敷衍了事,告訴我任務完成了。讓他們繼續做下去,只會更加礙事。」
「這些不要臉的傢伙,各個都不願意負責,只會按照上級指示辦事。」
「這些被動的三流員工,真讓人頭痛。」
以上都是些對工作沒有想法的人。
多數公司分為兩派:一派制定尋找新目標的方針,一派積極研究反對的理由。如果反問那些高聲反對的人:「那你認為該怎麼做才好?」這些人又緘口不言。因為他們從未想過,為什麼那些苦苦思索對策的同事會提出這樣的方法。就連與自己生計息息相關的工作,都如此意興闌珊,對這種人還有什麼好期待的?
「改變的速度永遠超越我們想像。並非用心製造的產品,就是好的產品。百分之八十的CEO相信『我們的產品最好』,卻只有百分之八的顧客認同。」貝恩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的策略部門主管詹姆士.艾倫(James Allen)強調。
想要滿足顧客挑剔又變化莫測的需求,只能鞭策自己不斷前進;想要找出顧客期待的答案,必須揚棄心中的成見與既定的解答。唯有傾注所有的資源,眾人齊心發揮創造力,才能找出顧客的需求。
富士軟片:看到問題,在夕陽產業裡創造機會
「經濟不景氣,生意不好,叫我該怎麼辦?」
「經營策略不是上級該制定的事嗎?」
也許現在還有人抱持這樣的想法。其實在我演講的經驗中,以類似言論向我抱怨的人也不少。想必他們覺得很委屈吧?長久以來盡心盡力遵照上級的指示,如今卻被上級指責「沒有想法」,心情難免受到打擊。但是在我看來,這些人似乎不太了解「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與「鍥而不捨的思考態度」,兩者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差異。以下富士軟版的故事就很值得你我深思。
十年內萎縮至十三分之一的市場,原有技術再也無法使用的局面已然到來……全球底片市場面臨的劇變如此駭人。曾經引領市場的富士軟片,瞬間淪為暴風前的一盞殘燭。
富士軟片在底片市場快速萎縮後,宣布於二〇〇四年啟動二次創業,增強改革的力道。目標是將過去萎縮的化學物質開發技術,轉移至化妝品與醫學產品上,培植為公司的新興事業。經過兩年時間,富士軟片調動與裁撤了相當於軟片部門三分之一的五千名員工。
這波改革主要有兩大原則:
第一,縮減功能與組織,降低固定成本等費用。
第二,著重於重點事業,開發新產品與開拓新市場,藉此提高獲利。
換言之,在不改變積極投資研究開發的前提下,透過組織的改革,強化產品的生產力。除此之外,原先「先研究開發,後販售產品」的安逸想法,也轉變為「開發符合市場期待的新價值產品」的態度。
之後,富士軟片強力推動日本企業並不常見的體質改良策略,強勢縮減代理商,重新編整研究人員與管理職。結果富士軟片部門的銷售比重只減少百分之一,但整體銷售額在十年內提高了一兆日圓,可說是氣勢如虹。這就是組織改革超過十年的成果。
「失去核心事業時,我們承受著巨大的創傷,一面進行公司事業的改組,同時大膽推動事業多角化。我們很幸運有了今天的成果。」二〇〇〇年就任富士軟片社長,在動盪不安的時代帶領公司突破重圍的古森重隆說。如他所言,運氣固然重要,但是帶來這股好運的,是他們堅定的改革意志。因為「試圖在底片以外的領域創造新價值」的意志,促使他們找出新的成長動力。
立志開發出他人無法複製的產品
富士軟片發現:底片的化學反應過程,與人體的老化過程非常相似。富士軟片觀察這項發現後,決定開發預防老化的化妝品。為了實現這個構想,展開了長達數年的努力。
二〇〇五年,富士軟片在公司的生活科學研究所內,成立了機能性化妝品高科技開發團隊。研究團隊以既有的大量研究成果為基礎,利用胺基酸培養技術,開發出適合使用於皮膚的化妝品。然而研究團隊此時又有了更大的疑問:
「這是真正的答案嗎?」
「這是我們所能做到最好的結果嗎?」
「我們真的做出足以震撼市場的產品了嗎?」
愈是反問自己,愈是增強了研究團隊心中的疑惑,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推出這種程度的化妝品,還不是真正的答案。」因為研究團隊發現自己尚未擺脫「先研究開發,後販售產品」這種一成不變的既定觀念。
為了找出真正的答案,研究團隊回到原點重新思考。他們原先的期待,是開發出「很富士軟片的化妝品」。為了設計出只有富士軟片才辦得到,誰都無法複製的產品,研究團隊深入探索「女性真正的需求是什麼」。研究團隊認為,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創新,並非真正的創新,必須超越當前的想法才行,因此再三反覆思索。
「我們想到了自己最擅長的能力。由於富士軟片是熟悉研究開發的企業,因此能夠站在與其他化妝品公司不同的特殊立場,推動化妝品的開發。再加上富士軟片本身並非化妝品公司,希望抱持與他人不同的想法,製造出不一樣的產品。站在別人意想不到的觀點研發化妝品,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曾任企劃團隊領導的田代朋子說。
開發團隊一面構思最具劃時代意義的產品,一面思考皮膚管理最重要的是什麼。當然,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皮膚損壞的原因」。老化造成恢復功能的降低,皮膚也因此變得粗糙,失去彈性。尤其女性朋友,更是經常煩惱皮膚乾燥、粉塵、老人斑、皺紋等皮膚問題。
於是開發團隊將重點放在「膠原蛋白」。皮膚過了二十多歲,膠原蛋白的生產能力降低,進而出現老化現象,然而膠原蛋白也正是相片底片的主原料。七十年老字號的富士軟片所掌握的技術力與武器,終於要散發耀眼的光芒了。
激動不已的研究團隊,打算利用膠原蛋白開發化妝品,卻又立刻中止了計畫。因為早有其他化妝品業者,利用膠原蛋白生產化妝品。改良他人擁有的技術以製造化妝品,這種程度無法滿足他們。而他們認為與既有化妝品業者相同的提案,不算創新,因此研究團隊轉為探討需要膠原蛋白以外的武器。
以獨創技術開發獨家商品
這回研究團隊提出「什麼物質有益皮膚」的問題,重新投入研究。正當開發團隊苦思應當開發何種成分與技術才能預防老化時,再度發現另一項技術。過去至今,富士軟片不斷研究長時間防止照片變色的抗氧化技術,七十年來累積的化合物樣本,林林總總將近二十萬種。若能從這些化合物中,找出有益皮膚的成分,就可製造出其他公司望塵莫及、富士軟片獨有的化妝品。
研究團隊的力作--艾詩緹(Astalift)系列化妝品,便是在這樣的努力下誕生。當所有化妝品、美容業者一窩蜂投入Q10時,研究團隊為了找出更勝Q10的成分,一一測試了二十萬種的化合物,從中挑選出四千餘種適合運用於化妝品等產品的物質。接著再從這些物質中,選出天然成分蝦紅素,可見他們的野心有多大。
下一個目標則是吸收力。開發團隊利用獨家奈米技術,傾全力打造可保留成分功能,又是全球最小的粒子。他們廣徵公司內部乳化技術專家的意見,經過反覆的實驗,終於成功製造出粒子比既有化妝品小,濃度高且不易結塊的分離物質。這正是富士軟片獨創的「Nano Focus技術」的威力。
「在最終期待的答案出現前,我們不斷重複『嘗試錯誤』的過程。」推動企劃的田代朋子如是說。由此可以看出,經過嘗試與修正,最後戰勝「看不見盡頭的嘗試錯誤」,這段對抗的過程有多麼激烈。
其實,在皮膚滲透、觸感、恢復力等研究達到一定的成果前,開發團隊經歷了無數次的實驗與失敗。而目標只有一個:提高成功率,獲得近乎極限的成果值。人人都想達到這個目標,卻不是人人都想得到達成目標的方法。
開發團隊最後推出的產品,在改善含水量、肌膚、毛孔、皺紋問題等方面,皆達到了劃時代的效果。在以健康受測者為對象進行的實驗中,效果遠高出其他公司化妝品九倍,在皮膚老化問題嚴重的使用者身上,同樣展現了快速的恢復力。不必依賴名牌的高機能化妝品,正是符合目標、最令人滿意的解答。
二〇〇七年,富士軟片推出針對四十到五十歲的抗老化機能性化妝品,結果在市場上獲得了熱烈的迴響。短短四年內,化妝品事業快速成長到第一年的十五倍以上。
柯達軟片:志得意滿,在舊日輝煌中走向敗亡
相較於富士軟片風光地脫胎換骨,曾占有底片市場一席之地的柯達軟片,於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九日申請破產保護。柯達軟片曾有美國底片市場九成、相機市場八成的驚人市占率,以及多達一千一百個專利,可惜這些輝煌的成就,對降臨的危機絲毫沒有幫助。儘管柯達軟片進行企業瘦身,將多達十四萬五千名的員工縮減至十分之一,仍然徒勞無功。
柯達軟片之所以走向破產一途,在於沉醉於過去的成功中,以至於太晚面對數位時代的改變。在他們仗勢「我們還有時間」時,Canon、Nikon、Olympus等企業,早已悄悄拿下數位相機市場的主導權。而配備高畫質相機的行動電話與智慧型手機,對柯達更是一大打擊。自滿於目前的收益,固守現有模式的想法,只會阻礙面對挑戰的行動。就像對水溫增加毫無感覺、緩緩走向死亡的青蛙,安於眼前的成功,只會使組織變得麻木不仁。
面對失敗,人們經常將原因歸結為「沒有計畫」或「力量不足」。坦白說,就是「能力不足」。然而擁有獨家技術,卻依然聲請破產的柯達軟片,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相較於能力,決定生存與否的其他因素更為重要。」
但不只柯達軟片如此,事實上,過去許多曾列入世界五百大的大集團也是如此。即使擁有良好的技術與優秀人才、先進設備等足以成功的最佳條件,最後依然以失敗收場,這類企業何其多。原因在於他們缺少了一項要素。那就是:凜然無畏地前進,為追求更好的發展而奮力拚搏。
換言之,他們並非在技術革新上失敗,而是在意志革新上失敗。
「在經濟不景氣的今天,能夠做到這樣就很好了,還想要求更多?」
「為什麼要冒這麼大風險做這件事?」
「那麼辛苦付出,就能改變什麼嗎?」
「公司固然重要,但我得先顧好自己啊!」
對於抱持這種想法的人,你能有多大的期待?
不願追求頂尖,只是交差了事;不願突破,只是勉強跟上改革的尾巴;在危機降臨、必須迎頭痛擊的時刻,卻臨陣脫逃,這樣的組織當然看不見未來。就算發展再怎麼成功的企業,如果沒有革新意志,不肯憑藉自己的雙手努力尋找答案,只是啃食現有的成果。那麼,不只是組織,原本工作按部就班的員工,也會自身難保。
以「辦得到」的思考模式,帶動正向的改變
富士軟片的古森社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經過兩次的組織重整,我們已經蛻變為收益提高近一成的優質公司。」另一方面,他也常把「我覺得很心疼」、「感謝各位員工」的話掛在嘴邊,希望分擔員工因適應變化與生存而產生的痛苦。如果沒有忍受痛苦,堅信有朝一日終將成功的精神,就沒有富士軟片今日的創新。
下定決心挑戰到底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找出解答;認為自己辦不到的人,無論指派什麼樣的工作,都只會以「準備不足」為由逃避。交代他們不曾處理過的困難任務,或必須耗費大量精力的苦差事時,這些人必定暗中察言觀色,趁機退出。如果負責這項任務的其他同事因此升遷,這些人更會在背後說三道四,質疑為什麼只有他獲得升遷。
這種人不相信憑藉思考就能彌補能力的不足,不願接受思考的差異會拉開彼此的距離。而在「我辦不到」的思考模式中不斷循環。
菲律賓有句諺語說:「只要堅持不懈,便能看見方法;不肯付出努力,只有強詞奪理」。相信自己「辦得到」的想法,可提高正向的想像力;一心想著「辦不到」的人,就算得到再多幫助,仍會以「我還沒準備好」為藉口。從不曾認真思考改進對策,只想著自己辦不到的原因和藉口。
想要帶動正向的改變,就必須重新以「辦得到」的思考模式覆蓋上述思考模式。所謂「辦得到」的思考模式,就是追根究柢的思考模式,例如「如果不是這個方法,還會有什麼方法?」「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替代、補強與解決嗎?」大腦依照需求而行動,只要心想這件事非做不可,自然能夠激發新的構想。抱持「非得堅持到底不可」、「一定要成功」的想法,就能看見方法。
我們總以缺乏知識與能力為恥,認為只要努力學習與加強,必定能有好的表現。然而也有不少人具備可立刻運用的知識與能力,卻依舊躊躇不前,不願付諸行動。
身為人類,未知的永遠比已知的多,因此不必以無知為恥,更不必認為無知是一種罪過。無知卻又不肯學習,不願向具備相關知識的前輩討教,才是真正的罪過。這種行為會造成同事與組織的負擔,同時葬送自己的未來。
明知自己有所不足,卻繼續憑著有限能力混飯吃的人,在公司內往往為數不少。自己的健康一出現問題,當天立刻開始運動,子女成績稍有退步,立刻搜尋哪裡有好的補習班,至於公司的問題都不關他的事。這種人即使發現公司出現某些問題,也會原封不動地加以掩蓋。明知問題可能如雪球般愈滾愈大,也不願意出面解決問題。
初次進入職場生活的新進員工,因為「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心態,總是積極提問,聽取建議,思考改善方案。相較於此,必須具備專業精神的舊有員工,反而存在更大的問題。因為他們已無法扭轉「難道做了情況就會改變嗎?」的想法,變得行動遲緩,麻木不仁。所以,比起一開始什麼都知道的人,主管更願意培養積極面對任何挑戰的人。
面對缺乏熱情的人,不但無法安心交付任務給他,就算與之合作也有所顧忌。愈重要的任務,愈是如此。不願絞盡腦汁、搜索枯腸的人,怎能期待他們有所進步?占著茅坑不拉屎的人,有可能創造奇蹟嗎?
有時情況是:某件事非完成不可,但心中卻沒有好的構想。遭遇這樣的困境時,不少人以為自己已經到了極限,因而全盤放棄過去的嘗試。沒有好的構想或答案時,不妨暫時將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可藉此沉澱思緒,沒必要因此放棄整件事。不然企業經營者可以因為某項產品失敗,就要員工共赴黃泉、公司關門大吉嗎?不就該為了保障員工的生存與生命品質,持續擬定新的計畫,不斷予以修正、發展嗎?只要思考出新的構想與方法即可,不是非得提出各種可能情況的解答,根本不必中途放棄整件事,犯下愚蠢的錯誤。
林肯曾說:「相信自己辦得到,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這麼一來,你就能從中找出成功的方法。」能力所及的事情,卻認為自己辦不到,最後就會真正喪失解決的能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堅信自己辦得到,有朝一日終會成功,現實生活中有太多這類的案例了。
個人能力不足時,不妨與同事集思廣益,如此一來,可激發自己原先意想不到的構想與解決辦法。但如果認為自己辦不到而放棄思考,那麼同事可供協助的「辦得到的力量」,也只會淪為無用的垃圾。所以,盡情思考與苦惱吧!營造整個組織不停止思考的共識吧!如此必能鍛鍊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找出解答」的基本功力。
蘋果電腦:時時灌輸員工遠大的抱負
消極面對挑戰與改革的安逸風氣一旦形成,即使是跨國企業或實力堅強的中小企業,也會在瞬間瓦解。因為公司上下充斥著不願承擔風險,永遠以「太困難」、「辦不到」為藉口的員工。蘋果公司相當謹慎看待企業文化,因此在網羅頂尖人才時,不忘灌輸他們「用我們雙手改變世界」的遠大抱負。
在蘋果公司發給新進員工的信件中,充分展現了公司的志向:「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事不必經過多想,就能讓你賭上一生投入其中,甘之如飴。那裡處處有你走過的痕跡,沒有任何事能使你輕易妥協,即使是周末也甘願犧牲。在蘋果,你將能滿足這樣的夢想。人們不是為了一份安逸的工作而來,而是為了追求思考的巔峰。這些人渴望自己的工作具有某種偉大的、唯有在蘋果才能創造的意義。」
這封信是否讓你感受到一家充滿熱情的企業所具有的獨特氛圍?無論是個人或組織,想要成長到下一階段,就必須克服成長的痛苦。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堅持到底的精神不可或缺。這也正是鍥而不捨的精神。
12 富士能,柯達為什麼不能?
沒有人永遠一帆風順,同樣地,企業也不是永遠鴻圖大展。有的公司在創業初期業績傲視群雄,有的公司篳路藍縷,從谷底一路爬起。仔細觀察業績持續成長的「穩定型」企業,也是在不斷上升下跌的曲線中,達到非連續性的成長。換言之,他們在落入危機、一蹶不振時,總能抓住機會再度奮起。即便如此,也稱得上是「漂亮」的成長曲線。
多數企業在歷經千辛萬苦後,以為終於步上軌道,卻依舊沉寂,最終走向毀滅。運氣好一點的,不是獲得短暫的成功,輝煌一時,然後轉趨沒落,就是步上軌道後,不願品嘗失敗的滋味...
作者序
我們需要解決問題的人才
「我們公司正逐漸喪失熱情,」一位立志寫下創投神話的韓國某大企業CEO如是說。即使在面對全球競爭,最後成為絕對的贏家,他依然無法鬆懈緊繃的情緒。
「曾經躋身全球霸主的Sony、Nokia、任天堂等先驅,其影響力正逐漸消失。如果我們公司也喪失了熱忱與革新,就無法戰勝競爭對手,走向國際。然而,部分曾任職於其他大企業的員工,竟因為『貪圖安逸生活』而進入本公司,實在令我震驚。」
沒有人可以永遠當第一名
「想要找更輕鬆的工作,所以才來這裡。」某位轉職員工的話傳到CEO耳裡,宛如一記當頭棒喝。
拿下一次冠軍,不代表日後不用持續努力,還能是永遠的第一名;一位絕對的強者,也不代表永遠穩坐冠軍寶座。該企業所處的領域,以及與企業相關的搜尋引擎領域、智慧型手機領域、網路市場的競爭、社群網路的升級等,都面臨了快速變遷,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
這也是所有產業的問題。
我們必須以眼前發生的事件(例如先驅者的沒落)為殷鑑,進化為擁有改革力量的企業。許多研究機構與學者,不也對此提出警告嗎?「二十一世紀的企業,必須適應過去不曾經歷的市場劇變,才能存活下來。」換言之,改革的速度必須超越顧客與市場的變化,才能殺出一條血路。同時也應專注與投入工作,提高改革密度,加快改革速度。在這種情況下,怎能容許苟且偷安的想法?
過去幾年來,韓國一直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國家中,勞動工時最長,生產力最低的國家」。當然,也有許多企業持之以恆地努力,最後打進國際市場,獲得豐碩成果。然而在動盪不安的全球經濟中,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置身事外。
不想改變,就只能回家吃自己
組織每分每秒都不可安於現狀。一旦安於目前的成就,就會喪失挑戰新事物的動力。因為在挑戰新事物的過程中,如果出了差錯,自己的地位可能不保。尤其過去從未犯下太大失誤,行事循規蹈矩的人,更傾向選擇安定、熟悉的事物,不願意面對新的改變,只想維持過去一貫的方式。背起槍桿子、誓言拯救深陷危機的公司的人,早已絕種。在企業的經營上,還有什麼比這更嚴重的風險?
新進員工因為缺乏經驗,自然沒有足以憑藉的依據,情況反倒較為單純。問題在於達到一定地位的轉職員工或管理人員。這些人不僅深受「差不多主義」的薰染,下屬決心要挑戰一項新的任務時,也只會嗤之以鼻,不願給予協助。
在這種上司底下工作的員工,不管目前好壞與否,從長遠來看,絕非一件好事。在新進期間懵懵懂懂,學無所長,日後即使進入必須全力衝刺、發揮實力的階段,也沒有擅長的才能。而且到了這個階段,原本容忍「差不多主義」的公司與組織,也逐漸陷入危機之中。這種員工在職場生活已達到巔峰的年紀,還得擔心被公司開除的風險,即使轉換跑道,也沒有一技之長。
因此,安於現狀的組織或個人,終將走向失敗一途。員工實力無法提升,積極進取的員工無法發揮百分之百的實力,這樣的企業看不見未來。在這種環境下,別說是投入新的事業,過去經營上的成長也將萎縮殆盡。
公司並非培養「米蟲員工」的地方。體制再怎麼健全的企業,如果員工抱持「與我無關」的想法,辦事態度敷衍草率,終將無法獲得卓越的成果。
最理想的公司應該是:內部有許多富有責任感的員工,而公司也不會將責任歸咎於個人。一肩扛起所有責任的主管、為工作盡責的員工愈多,公司就愈能長治久安。若能再不斷改善與修正,必能發展為擁有絕對優勢的企業。
「我們公司認為,員工犯下的錯誤愈多,就離成功愈近,因此員工都積極嘗試新的挑戰。」3M的某位主管說道。被公認是全球最具創新思維的企業3M,其公司原則十分簡潔有力:「寬恕失敗,獎勵成功」。
安於現狀,才是真正的麻煩製造者!
在我的企業演講結束後,偶爾會有聽眾來找我私下諮詢:
「即使我們公司接受了人力資源管理諮詢,結果還是沒有改變。」
「公司沒有給我努力工作的機會,我該如何是好?」
有人哀聲嘆氣,有人甚至為此激動落淚。當然,他們的說法未必絕對正確,但聽見這些聲音,我還是感到心痛。你是否也曾像他們一樣,下定決心要挑戰自己能力的極限呢?
不知從何開始,大環境開始出現一股莫名的風氣,決心跨越現實高牆的人,竟被視為「製造麻煩的人物」。一旦表現出積極推動某項計畫的態度,身旁同事立刻發出「不要沒事找事做,安分一點」的目光。再忍幾年就能升遷,何必惹是生非?也有人說再不久就退休了,做好原本該做的事就好。努力跨越現實高牆的人,竟被指責是「引發風波、加深矛盾」的人。
在我實際從事顧問諮詢與演講活動,以及接觸多位新聞記者後,本來只是對現況感到惋惜,如今開始有了危機感。因為不論技術的有無、人才的多寡、當前發展的優劣,近來許多企業的「雄心壯志」正日漸消逝。奮不顧身地跳入問題中尋找解決方案的「鍥而不捨精神」,正是我們最欠缺的。正如日本電產的永守重信社長所言:「迅速、確實且堅持到底的人才日益珍貴」,這番話確實值得深思。
抱怨「三十八度線」、「五六島」員工,退散!
不論組織規模的大小,為了個人與企業的共同發展和成長所付出的努力,其本質大同小異。每個問題的出現,必然伴隨著解決該問題的解答,只要擁有找出解答的熱情與方法,任何危機都能安然度過。
鍥而不捨找出解答的精神將可帶動組織,使自己更加強大,進而拯救組織內的同伴。我們應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永不放棄解答、堅持到底的人,並且讓這樣的人才充滿整個組織。
想要進行新的嘗試或改善某個問題,組織內必須有積極與他人溝通協商、懂得安撫成員及領導組織的人物。對於擁有「自己必須比他人付出更多時間與精力」、「必須成為主導改變的人」這等覺悟的人,都是組織不可或缺的人物。
我們需要的不是抱怨「三十八度線」(南北韓停戰線,為一直線,意指業績平平)、「五六島」(釜山海岸線上的小島,視潮水漲落而有不同島嶼數,意指業績上下震盪)的人,而是分享成長果實的人。
拙作《日本電產故事》出書後,獲得出乎意料的好評。許多大企業將此書列為改革的教科書,各地區中小企業的CEO讀過本書後,燃起「我們也辦得到」的強烈意志。每當我收到這些消息,內心總是激動不已。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讀者提出要求,希望能繼續介紹像《日本電產故事》那樣,值得我們學習且銘記在心的故事。
如何改革自我意識,練就「非找出解答不可」的精神,具體方法已收錄在本書之中。不只是日本電產,本書還網羅企業之真實案例,探討何種類型的人才、什麼樣的組織風氣,才能真正拯救公司。
當組織面臨危機或迎上一堵高牆時,每個人都必須共同克服組織的困境,以鍥而不捨的精神跨越危機,享受成果豐碩的痛快。本書就要為你指出這樣的道路,讓你成為在任何困境中,都是公司拼命爭取的好人才。
我們需要解決問題的人才
「我們公司正逐漸喪失熱情,」一位立志寫下創投神話的韓國某大企業CEO如是說。即使在面對全球競爭,最後成為絕對的贏家,他依然無法鬆懈緊繃的情緒。
「曾經躋身全球霸主的Sony、Nokia、任天堂等先驅,其影響力正逐漸消失。如果我們公司也喪失了熱忱與革新,就無法戰勝競爭對手,走向國際。然而,部分曾任職於其他大企業的員工,竟因為『貪圖安逸生活』而進入本公司,實在令我震驚。」
沒有人可以永遠當第一名
「想要找更輕鬆的工作,所以才來這裡。」某位轉職員工的話傳到CEO耳裡,宛如一記當頭棒喝。
拿下...
目錄
前言 我們需要解決問題的人才
CHARTER1自我衡量篇
你是不是公司要的人才,夠不夠格成為組織的領頭羊?
01 你是職場上的哪一種人?
02 找出解答的五個SOP
03 找不到解答,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
04 一路直升CEO的關鍵:讓所有野狼,都能徹底發揮狩獵功能
05 用波西克拉底精神,成為組織強而有力的領頭羊
CHARTER 2個人養成篇
學會這些本事,菜鳥也能變菁英
06 達邁司之手,挽救三十家瀕臨破產公司
07 領先永遠沒有保鮮期,持續變革才是王道
08 不是「被虐狂」,就無法打造出亟具競爭力的產品
09 真正的人才,是能夠承受風險的人
10 賈伯斯:爭辯的本質,就是創造最大收益
11 保持正向的緊張感,掌握關鍵的「危險十一分鐘」
CHARTER 3企業實戰篇
14個打敗不景氣的組織成功再造術
12 富士能,柯達為什麼不能?
13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經營成功術,讓日本JAL航空浴火重生
14 思考型組織:賈伯斯要蘋果電腦變海盜
15 日本電產,永保「零赤字」
16 打造學習型組織,將願景內化至工作中
17 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用提案逆轉抱怨
18 Nokia為什麼拱手讓出手機龍頭寶座?
19 傑克‧威爾許:做不到第一或第二,就裁撤
20 工作現場,是危機也是轉機
21 你找的是喜歡大聲嚷嚷,還是吃飯狼吞虎嚥的員工?
22 為什麼讓幹部打掃廁所後,公司可以在一年內轉虧為盈?
23 H&M:就算員工以後會變成把我吞噬的老虎,我一樣要培養他
結語 比起背號,你是否更先想到胸前的隊名?
前言 我們需要解決問題的人才
CHARTER1自我衡量篇
你是不是公司要的人才,夠不夠格成為組織的領頭羊?
01 你是職場上的哪一種人?
02 找出解答的五個SOP
03 找不到解答,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
04 一路直升CEO的關鍵:讓所有野狼,都能徹底發揮狩獵功能
05 用波西克拉底精神,成為組織強而有力的領頭羊
CHARTER 2個人養成篇
學會這些本事,菜鳥也能變菁英
06 達邁司之手,挽救三十家瀕臨破產公司
07 領先永遠沒有保鮮期,持續變革才是王道
08 不是「被虐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