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時代」最需要卻從未被述說的故事
若花盛開的中年之後,
我的金色時代依然充滿生命力
若花盛開的中年之後,
我的金色時代依然充滿生命力
相較於著重成長與創造的前兩段人生,第三人生一樣依著自己的才能和性格努力活著,仍有夢想和希望,不乏迷惘與失落,需要學習和調適。
只是,現在的我更加通透自在,更理直氣壯過著想要的生活。
本書以銀髮社區大樓為背景,六十多歲的作者真誠記錄對壯世代(五十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的自己和高齡住戶的體察。
銀髮社區相當適合退休人士居住,然而,僅因經濟考量遷入的作者很快便意識到,她還沒準備好融入這個平均年齡八十多歲的世界,在兩年多之後又選擇搬離。
在入住期間,心態年輕、打扮入時、連飲食口味都很孩子氣的作者,在各種日常情景中,深深感到自己一再「被老化」。她一邊經歷內心與現實的不同步,試圖習慣社會對自己的刻板印象,一邊在社區與其他資深老人一起吃飯、散步、交談,領受長輩們的包容、溫暖和鼓勵。
她在書中講述這之中的迷惘、抗拒、恐懼,以及自己琢磨、沉澱出的生活哲學,銀髮社區的風景、老人平靜而充滿活力的面孔也令人意外、好奇。
如今走入「百歲時代」,我們都需要這樣的故事,以僅僅透過觀察,就能預知、適應有日終會到來的第三人生。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不能只依世俗標準來劃分世代
什麼時候才叫變老呢?是成為祖父母嗎?是合乎敬老優惠的門檻嗎?還是根據官方冷硬的設定?
第一次搭車被讓位,鏡子映照出自己稀疏的頭髮和臉上的皺紋,或開始收到同齡人的訃聞……,很多人在這些場景中,展開了自己陌生的老年,但作者卻不斷自問:我是個老人了嗎?而她老公則樂於作為一個國家認證老人,享受著社會給予的福利。
所以,這個問題或許不必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認同的定義。
◆ 退而不休、終身學習還是快樂慢活?怎樣才是壯世代該有的生活態度?
真正過著退休生活的人,都知道其中的不容易:通常都有一兩種病痛傍身,有時還會憂鬱失眠;退休了,孩子也獨立了,不免令人懷疑:自己到底為了什麼孜孜矻矻一生?接下來又該為何而活?大家就是在這種時而茫然若失、時而自我安慰的循環中繼續向前。
為了填補空閒,有些人無止境地追求各種新技能,有些則像作者每天無所事事、遊山玩水,她認為每種選擇都是個人的自由,應該互相尊重,也要安於自己的生活。畢竟「如何活著」並非重點,「人生」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 第三人生就該尋求安穩?其實人永遠都得面對未知
決定搬離銀髮社區的作者,對於這四年內的第四次搬家,也曾懷疑是不是正確的決定,畢竟往後只會繼續老去,又要如何去追求漂泊的老年生活呢?而且安於現狀的另一半非常喜歡當下生活,周遭人對於他們頻繁搬家也感到擔心。
然而,她認為在不知夫妻倆的老年生活會持續多久、健康能維持到何時的情況下,一直窩在安穩之處生活很怯懦,又想到沒有人知道明天會如何,這種未知的日子也過那麼久了,她便生出勇氣,下定決心要和老人世界道別。
就算這是她對未來的賭注,就算賭輸了,對她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又有什麼好可惜的呢?
作者希望藉由這些平淡卻普遍的日常風景,
幫助剛踏入壯世代或樂齡期的讀者一窺未來面貌。
大家攜手與共,你我便不會孤獨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