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公布的日本人口普查統計數據顯示日本的出生率跌到了歷史最低值以來,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直到現在日本的出生率也依然持續低迷。作為理所當然的結果,進入21世紀以後,日本的人口開始不斷減少。一邊是歐美人驚訝于日本竟然對少子化現象毫無對策;另一邊,東亞諸國則紛紛擔憂自己會不會步日本的後塵,並把日本當作一種反面教材看待。
日本著名社會學家山田昌弘專門研究了日本少子化現象的前世今生,並試圖找到問題的根源和破局的方法。根據他的調查,日本少子化對策的失敗主要源於日本政府錯誤地將歐美的習俗和價值觀作為了參考,未能注意到當下年輕人的心聲以及他們所面對的現實,且在政策牽涉金錢時總是行動遲緩。
日本的少子化對策雖然失敗了,但它遭遇的困難和陷阱仍值得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諸國借鑒反思,尤其是在東亞生育率屢創新低的今天。
山田昌弘,日本著名社會學家。專攻家庭社會學、情感社會學及性別論。擅長從社會學的角度剖析親子、夫妻和戀人等社會關係。他着眼于1990年代末急劇變化的日本社會,將大部分日本年輕人失去希望的社會狀況命名為“希望格差社會”,並成為“格差社會論”的先行者之一。主要著作包括《低生育陷阱》《希望格差社會》《“婚活”時代》《家庭難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