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遇見不斷改變的鐘老師
沒有過多的華麗裝飾,只有洗盡鉛華的自然內心。
鐘老師對待襪子的認真與研究,在她的作品中,完全地顯露無遺。
欣賞鐘老師利用襪子的肌理與質感,表現出小人兒的純粹手作風。
書中的每一位小人兒,都是我們內心的投射,沒有被貼標簽,沒有戴上面具生活的自己。說他是你內在小孩,倒不如說他就是實相中「快樂的你」!
襪子娃娃教父‧米蘭登(原丹塔)
推薦序2
誠懇邀請您來「襪娃小人兒」的世界動心動手
這是我所熟悉的那位鐘小姐嗎?
那位會計專業、穩健掌管整個公司財務‧總務,還常親身帶領公司年輕伙伴,到營業第一線衝鋒陷陣的鐘協理嗎?或是我妻子時常稱讚不已、氣質高貴又是標準賢妻良母的那位鐘小姐?
每當在臉書上或在報章雜誌上看到各種造型可愛的襪娃,活躍於媽祖文化節、活躍於守護漸凍人的活動,也看到各地社區大學、救國團學習中心以及致理技術學院等地方襪娃製作教學的盛況報導,發現那位靈魂人物鐘岸惠老師,是自己往年在職場上併肩奮鬥的親愛伙伴,驚喜和無限欽佩之情立即湧上心頭。
現在岸惠老師要出書了。書名是「遇見可愛的襪娃小人兒」。那是一本何種類型的書呢?是襪娃縫製教本?是童話故事繪本?或是鼓勵心志和心靈療癒的好書?─我趕快向作者索取還在排印中的版型以求先睹為快,結果發現以上答案全對。
鐘岸惠小姐離開服務多年的公司,由企業的高級經營主管,搖身一變成為人人敬愛的襪娃教師。有一夜她在看完「少年Pi的奇幻漂流」後,領悟了擺脫困境、自我解套的靈機,當晚就在襪娃秘密通道,遇見可愛的波波。波波牽著鐘老師的手,像探險般走過秘密通道,所遇見的許多有趣可愛的朋友,現在要紛紛亮相在這本新書上了。裡面有小王子、有他的兄弟姊妹、表哥表舅、許多好朋友、學校老師、甚至於道貌岸然的教官,一共四十個角色。
好了,那我們怎樣來閱讀這麼一本把手藝教材、童話繪本、勵志故事融合於一的精美新書?書上有許多可愛角色以期盼的眼光正等待著呢。所以我誠懇邀請:
先把它捧在手上隨手翻翻,它自會像掌上一件玲瓏可愛的藝術品,把溫暖與慰藉傳達給您,書上個個襪娃小人兒還會跳出來和您對話……
他/她們會引導您走入故事的世界,這時您會發現其實故事才剛要開始,歡迎著您和您家大大小小,一起動心動手讓故事延伸下去……
也可以按照書上岸惠老師傳授的詳細步骤,動手縫製可愛的襪娃─家裡小朋友當然歡迎一起來參與……
我們大家難免生活或工作陷入瓶頸而心煩意亂的時候。何不學著岸惠老師,讓波波牽著您走過秘密通道,讓您重新發現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也發現嶄新的自己!
蔡焜霖(曾任國華廣告副董事長、儂儂雜誌社董事長)
推薦序3
「一次得獎是運氣,二次得獎是努力,三次得獎才是實力。」我常常以這句話來勉勵同是從事藝術創作的學生和朋友,然而,競賽中能夠獲獎固然可喜,畢竟互相切磋只是檢視作品的部份過程;體驗更深沉的意涵,讓創作生生不息,擁有持續不斷創新的動力,才能彰顯出藝術家的真實生命。
生活與生命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相互依存的。我和作者鐘岸惠老師有十多年的時間同在一家創意公司任職,對她的纖巧慧中、風骨內柔,早有感動;工作中主動積極,頻頻提供清新、閃亮創意點子的堅持,至今,仍深烙我心,對其想像力與創造力的發揮,一直抱有很大的期許。
知道鐘老師投入襪娃造形設計,是在2009年的年代電視新聞頻道上,專訪中展示了很多具有魅力、討人喜歡,可愛的襪娃公仔影像,瞬間讓我非常驚喜。往後,由於創作日增,推廣日炙,也知道鐘老師嘗試在每個襪娃上附加不同故事的內容,藝術價值倍受肯定。因此,媒體或網路上就看得到更多她獲獎的作品及教學努力的成果。
「襪娃」是近幾年利用傳統棉、麻、毛等素材的纖維襪,經DIY(Do It Yourself)後製加工,產生的一種設計新形式,因為它的美學門檻要求不高,又能快速展現視覺藝術與進行自我及朋友間的心靈對話,在親子間掀起了一股頗受歡迎的創作流行風潮。「襪娃」同時也是一種造形組織的創意工程,可以如同樂高玩具概念般,以少量變化的元素,形塑不同表情,堆疊出豐富的夢幻實境。就如同書上鐘老師的作品中提到的,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個奇幻樂園,希望被看見,襪娃藏著一個祕密通道,讓人可以隨時遇見可愛自己。
雅書堂精選作者的創作,編輯生動清新、趣味盎然,除可供欣賞與經驗傳承外,也啟發如環保資源再利用的概念、鼓勵思考與雙手的對應能力和建構精巧創意的個人化風格等的傳播意義,達到以綠色心靈造形造像的社教效應。
創意達人 蔡靖國
作者序
這真是一個偶然,今年農曆年前,雅書堂麗玲總編在網路上,看見我的妮妮和娜娜襪娃,約談合作計畫。在暢談的尾聲,我悄悄拿出私密近作,那是看完李安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回到家的晚上。臨睡前,腦海裡反覆出現pi在教室裡,為自己受困多時的名字,找到解套方法,在黑板上寫下象徵重新誕生的新名字,讓他終於擺脫困境,有了一個全新開始。那晚,Pi帶著我回憶著過往種種,彷彿這一路走來,襪娃,也是我,自我解套的轉機。那一夜,在襪娃祕密通道,遇見可愛「波波」。
記得我拿出「波波」時,麗玲總編眼睛一亮,她說:「如果是這一系列作品,馬上簽約!」非常感謝麗玲總編的賞識,讓喜歡摸索創作的我,能有機會以「波波」為開始,繼續創作下去,並結集出書發表。
這一系列襪娃創作,擺脫以往創作的慣性思考,讓自己以不同角度去看,以更純粹方式,來表現襪子素材的本質獨特性。全部作品都是以單支最常見的厚底彈性襪子完成,沒有裝飾,造型線條簡單,卻有種說不出的溫暖與可愛,讓我很感動。感覺他們不是沒有由來跑出來的,他們或許在某個過去生活經驗與我擦肩而過,或許在某個深刻記憶,或某個瞬間感動,轉化呈現出來。他們的出現帶給我許多正面美好能量,讓我內心充滿希望,看見自己更多可能。
出書,讓我可以做一個階段總整理。回望過往,好像是早有安排的一條路。2006年初還在職場工作,偶然看見我的助理菀蓁拿了一件可愛襪娃作品,那種可愛模樣吸引著我。從來沒有想到「手作」還需要去上課的我,好奇詢問在哪裡學習,之後經由她介紹,我也跟去和丹塔老師學習八堂襪子娃娃課程。
這關鍵的八堂課,彷彿把我遺忘許久喜愛動手創作的魔法寶盒打開。其實我在學生時代,常常自己修改衣服、作書包、作卡片、作項鍊,只要評估自己可以完成的,總是設法自己作,用買的,會增加父母的經濟負擔。這些久遠的記憶,早被在職場與家庭兩頭忙碌的我,給遺忘了。
感謝丹塔老師的八堂課,讓我有機會認識襪子素材,喚醒躲藏在內心不受拘束的可愛自己。雖然之後,因工作忙碌沒有繼續學習。然而,一股想要創作的巨大能量,讓我的手,沒有停下來。在一針一線中,不斷探索自己創造力和美感經驗。在靜心中,凝視手與心的力量,藉由襪娃與自己對話,開啟自我轉化過程。這樣的過程,常常給我許多安慰與鼓勵,激勵著我不斷前進,讓忙碌的生活進行很順利。
源源不絕的創作動能,一個接一個的到來,很想看看自己下一件作品是甚麼,這樣盼望,讓自己持續不斷創作下去。2007年面對人生50轉折,我開始有一個小小盼望,盼望自己拿掉學經歷,還有什麼樣的可能。(盼望自己能像媽媽一樣,雖然50 歲才開始學習繪畫,在26年持續努力學習中,得獎無數,開了四次個展,國內外聯展無數次。)我好奇地帶著這樣盼望,開啟後50歲人生,以真實態度檢視自己的價值,把職場經驗和生活體驗及綠色關懷,融合在手創襪娃興趣上,將自我摸索襪娃的學習經驗,分析整理成一套手創設計教學系統,在社區大學從事教學工作,分享襪娃最美好的一面。
順著緣份,把握機會,很幸運,參加幾個比賽獲得好成績,幫學生們策劃的展覽也獲得媒體報導。在50歲之後,看見自己不一樣的人生價值,讓我很有成就感。雖非科班出身,因著自己的手作興趣及廢料改造熱情,轉化為對藝術設計創作相關知識渴求,開始多方了解藝術設計創作相關知識與活動,積極充實自己的不足。
感恩這六年來,在持續穩定的教學工作中,讓自己對生活有更深刻的學習與體驗。反思自己的教學課程,是不是能融入更深度的學習。2011年順著美好機緣,整合教學平台,把課程融入社會關懷公益議題。讓我的襪娃課程創造出全新價值。感恩襪娃讓我有給予能力,這樣的深度學習與體驗,豐富了我的心靈。未來期望持續運用手創襪娃來關懷社會公益活動,影響更多人來參與,把愛傳出去,讓善的循環擴散開來。
這六年來,「襪娃」開啟了我的新人生,讓我看見自己的新價值。應該要感謝的人太多了,謝謝我的學生,謝謝我的家人,謝謝我的朋友,一路支持與鼓勵,這本書的出版更要感謝雅書堂團隊給我協助與指導,最後要謝謝我的先生,陪著我,帶著這群可愛襪娃到戶外拍照,又花很多時間幫助我拍攝詳細縫製分解步驟。最後希望這本書的襪娃,能陪著和大家一起幸福快樂過生活。
鐘岸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