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中興大學歷史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吳政憲
2018年於碩專班上課時,第一次見到陳中道生。是課堂上年紀最大的聽講者,他全神貫注,經常發問,顯得與眾不同。
被問起為何來歷史研究所旁聽上課時,笑稱活到老學到老,也談起其研究主題是「三山國王」,且跑遍全臺三山國王廟,由於非科班出身,所以來充實自己;他對主題三山國王廟的源流、信仰者的族群,一一考證調查,尤其是研究其信仰族群是否如外傳「三山國王是客家信仰」特別列為重點,因為自己出生的村落旁有三山國王廟,所以常「被宣稱」祖先是客家,心中有些疑惑。為了解疑,他的田野調查足跡除臺灣各地,也跨海到原鄉及馬來西亞,希望透過對照比較,避免偏頗,其研究精神很令我佩服。
這是一本厚積厚發的實證性論著。陳中道生不僅是本校校友,且經商有成,還能持續深耕三山國王這個主題,言人未言,修正、挑戰前人論著觀點,且接受邀約在國內外進行演講與分享,徵集意見反饋,不斷優化、修正,讓觀點更成熟且具參考性。
他為了說服自己心中的疑問,在高師大吳中杰教授的指導下,所下的功夫及研究精神令人感佩,除歡喜拜讀外,也樂於向讀者推薦。
推薦序二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葉高華
這本書使我想起一位業餘人士破解考古學未解之謎的故事。Ben Bacon是一位英國的家具師傅,他對史前時代的洞窟壁畫感到著迷。這類壁畫大約繪製於2萬年前,不僅描繪各種動物,還在動物旁邊標記許多點。一百多年來,考古學界一直無法解開這些點狀符號的意義。這位家具師傅從網路上抓了幾百張洞窟壁畫,觀賞之後領悟出規律:點的數量可能代表動物的繁殖月份。他拜訪大學裡的考古學教授,說出自己的猜想。大學教授沒有因為他是「路人甲」(a person off the street)而鄙夷他的想法,反而鼓勵他持續探究下去。最終,他的發現獲得學界認可,以「獨立研究者」的職銜登上《劍橋考古學刊》。
陳中道生如同那位家具師傅,以業餘身分對學術議題展開探究,也獲得大學教授(吳中杰)的賞識而持續下去,最終對學界產生不容小覷的影響。為什麼這麼重要的成果是由業餘人士而非學者來完成呢?我想,原因大概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許多學者是為了在學界討生存、追逐地位而寫論文,逐漸遠離解答疑惑的初衷,這樣很容易對既定框架習焉不查,對真正的問題失去敏感度。反觀陳中道生這樣的業餘人士,對於追逐學術地位「無所求」,純粹只是想要解答疑惑,而這樣的赤子之心往往才能突破盲點。另一方面,有些學者雖然也看出「三山國王是客家象徵」的說法大有問題,但忙於教學、系務、審查等等工作,諸多任務纏身,很難有餘裕跑遍幾百間三山國王廟。陳中道生沒有浪費他的餘裕,做到多數學者難以實踐的事情。
這本生於草根的書相當樸素,但識貨的人能夠看出其散發的珍珠光澤。它可以帶來許多啟發與靈感,為學術注入活力。想不到要做什麼的學術工作者可以翻一翻,也許就會突然想到在某個方面進行更細緻的打磨。
推薦序三
馬來西亞檳城古蹟信託會主席林玉裳
回想起20年前參加馬潮聯會潮州常識比賽時的情景,特別記得一道題目:『潮州人最早拜的神明是?』當時因為答對了「三山國王」而獲得口試和筆試雙料冠軍。
多次造訪臺灣後,發現臺灣的潮州人似乎消失了。直到2019年參加逢甲大學的移地教學活動,在那裡遇見了一位自稱是澄海潮州人的臺灣朋友。雖然他已不再講潮州話,但這個相遇讓我感受到了一絲故鄉情。但有一次,我專程前往臺灣屏東的潮州鎮三山國王廟時,對於神明的身份產生了疑惑。當地人告訴我這是客家人的神明!這讓我感到困惑,為什麼除了人『被消失掉』了,連潮州神明都似乎也『被消失』了呢?
儘管我知道恢復臺灣潮州人身份認同可能不是短期能夠辦到的事,但我堅持著我的身份認同。直到偶然在臉書上看到陳中道生所建立的【潮州裔臺灣人】和【三山國王研究與調查】群組時,如同見到曙光一般,立刻加入並關注群組內容。從此以後,不僅關注上述兩個群組中關於三山國王歷史和故事的資訊,更期待陳中道生能夠撰寫馬來西亞三山國王廟相關書籍。
終於有幸先睹為快,且樂於為這本書寫序。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記錄馬來西亞三山國王廟的作品,更在開頭深入探討了潮州人的身份認同,並詳細描述了潮州歷史上的行政區劃變遷。透過這本書得以釐清臺灣對三山國王的誤解,為未來研究者提供了豐富而有價值的參考資料。這本書不僅是一部歷史記錄,更是一次對文化認同和歷史真相的探索,值得期待。
這本書對於臺灣和馬來西亞的三山國王廟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記錄,展現了作者對於潮州人及三山國王歷史的熱切關注。作者不僅收集了臺灣252座三山國王廟的相關資料,還詳實地統計分析了各地區潮州人和客家人在廟宇中的比例及分佈情況。除了對廟宇本身進行考察外,作者還深入研究了三山國王廟的很多碑記,探究其歷史背景、創辦者資訊以及祖籍等重要資料。這種追根溯源的精神令人欽佩,展現了對於文化傳承和歷史探索的誠懇用心。
作者遠渡馬來西亞,從北馬到南馬,從西馬到東馬,親自踏足調查了29間三山國王廟,在陌生的環境中尋找知識之光。這本書不僅是一部記錄臺灣和馬來西亞三山國王廟的著作,更是一部寶貴的學術資料,為未來學者提供豐富而詳盡的參考依據。其最大的突破在於透過對臺灣252座三山國王廟的調查,用數據釐清了臺灣對『三山國王是客家人的神明』的錯誤認知。他把研究時光拉長,回溯起來不管是河老或客家信徒大部分屬於歷史上的潮州。因此,正確來說『三山國王是潮州人的神明』應該是符合事實的描述。
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歷史,保持著身份認同感是很重要的。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臺灣潮州人走出來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文化。歷史研究的最終目的是還原真相、糾正錯誤,希望這本書能夠啟發更多人投入相關領域的深入探討。
推薦序四
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安煥然
我們的認知常常會被一些既定的論述所限定,甚而想當然以為是如此這般。但歷史書寫不能人云亦云。讀萬卷書,亦當行萬里路,學者若能出去實地走走,認真踏察、記錄、量化,統計表一出,一目了然,很多事物會很清晰具體的顯現出來。
2014年陳潄石編著的《情牽土樓:土樓,避難棲所衍民居》是一本不屈從鄉愿的書。編著者以詳實的田野調查,有力回應了「客家土樓」之「想像的集體記憶」的建構立論。根據陳潄石等人的田野實際調查,他們發現閩粵一帶的土樓,其實並不全然是分布在客家人聚集的地區。沒錯,閩西永定有客家土樓,而漳州南靖、平和也有客家人居住的土樓,但更為重大的「發現」卻是,其實福建漳州廣大地區的閩南人和緊鄰漳州詔安縣的廣東潮州饒平和潮安等鄉鎮的潮汕人也住土樓。而且根據其田野調查統計,河洛人(閩南人和潮汕人)居住的圓方形土樓總數其實比客家土樓還要多。況且在所謂的「客家祖源地」,亦即福建寧化縣到長汀縣和廣闊客家人聚居的客家腹地,即從廣東梅縣、平遠縣到福建武平縣、上杭縣等地,卻沒有圓形方形巨型土樓,反而只有在客家邊緣地區,如福建龍岩永定縣東南鄉鎮及廣東梅州大埔縣南部鄉鎮才有圓樓方樓。再從土樓之創建年代考實,建築年代愈早的,不在現今的客家聚落,而主要是在福建漳州沿海地區。歷史本當實事求是。像這樣的田野考實,說明了什麼?
同樣的情況,過去一直有人說三山國王廟是客家人的守護神。然而,三山國王實際上是粵東地區,特別是潮州地區的地方守護神。沒錯,三山國王的霖田祖廟是在今講客家話的揭西河婆。但該地昔時隸屬於潮州八邑。2022年,陳中道生以其在臺灣實地考察的247 座三山國王廟,出版《解構臺灣三山國王信仰》,以具體的踏察數據得悉,臺灣三山國王的分布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是處在今天臺灣說客家話的地區,其他絕大部分都是說河老話的地方,其中有百分之十七被認為是「河老客」(其實很可能就是原來的潮州人或詔安人)的地方。而從始建者主要族群統計數來看,客家人在臺灣建的三山國王廟不及百分之四十,主要集中在新竹、臺中和屏東這三個地方。然而臺灣最多客家人口的桃園市和出名的客家縣苗栗縣卻極少有三山國王廟。由此,怎能說三山國王信仰是客家神呢?
陳中道生的田野調查是希望藉此讓三山國王信仰還其本真,不被窄化為客家神。做學術研究,不能把自己的研究重心只定著在自己的「在地」。其實三山國王信仰在宋代已存在,是「山神」信仰。其後由山神融合了人格神而成為社神,逐漸成為粵東地區的守護神,更精確地說是明清時期「潮州的守護神」。其祖廟在河婆,主信仰圈就是在昔時的潮州地區及其隔鄰的福建漳州詔安等地。但「潮州」之在臺灣是一個隱性族群。再加上臺灣日本統治時期的官方身份劃分又過於簡化的把原籍廣東省內的潮州人劃為客家人,也可能是因臺灣客家學者初期主要是以新竹田調的一方之言,「先驗」定著於客家論述之中。
是的,十多年前我到中國潮汕做田野調查,驚訝到處都是三山國王廟,而且很多還是當地的社廟老爺宮。然而,我還有一個結沒有解開,馬來西亞說潮州話的潮州人有沒有把三山國王信仰傳播過來呢?這個疑團如今又在陳中道生這本新著《臺灣馬來西亞三山國王廟全集》給解開了。欣喜之餘,作者邀我為這本書的出版寫推薦,義不容辭了,是為序。
推薦序五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東南亞史研究室主持人陳琮淵助理教授
或許有那麼一絲「政治不正確」,但《臺灣、馬來西亞三山國王廟全集》一書確實立意良善、調查札實、實事求是、不斷更新,更難能可貴地從臺馬跨國參照來充實書中立論,「盡信書不如自己調查」的探究精神令人敬佩。本書探討「三山國王是客家信仰嗎?」「臺灣最早的三山國王廟是誰在何時建的?」「潮州人與臺灣三山國王廟的關係為何?」等問題。
本書第六章所呈現的馬來西亞三山國王廟的調查結果。陳中道生一共走訪了全馬主祀三山國王的廟宇29間,陪祀的廟宇9間。主祀廟宇地點分布包括柔佛州7間、霹靂州6間、檳城5間、砂拉越4間、吉打州、馬六甲州及吉隆坡各2間、雪蘭莪州1間。大馬三山國王廟主要創建的方言群是:客家15間(12間為河婆人所創)、潮州11間、廣府2間及福建1間(皆與潮汕地區有關),總體接近九成(89%)為來自潮汕地區的移民所創。
對我而言,《臺灣、馬來西亞三山國王廟全集》最精彩的部分是馬來西亞與臺灣三山國王廟之比較。2022年7月,我與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東南亞學系廖文輝教授合辦「馬來西亞華人民俗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與馬來西亞的比較視野」,會議主軸及即將出版的論文集同樣採行臺馬相互參照的觀點,不僅李豐楙院士、林美容教授的主旨演講深富啟發,許多馬來西亞學者的臺灣民俗研究也相當到位;我們欣見臺灣學者以田野調查方式呈現臺馬民間信仰比較研究,這本書的成果即是一個很好的示例。
在臺灣僅有一座由河婆人創建的三山國王廟。潮州人在臺灣與漳泉屬人高度融合,以及在部分地區被客家同化,也使其幾乎成為「消失的族群」;然而在新馬,潮州人則未被福建人和客家人同化,這點很大程度反映在三山國王廟的建立及經營族群的差異上。其次,三山國王是潮州地區最靈顯的鄉土神,在臺灣及馬來西亞,三山國王的信仰皆與移民脈絡相扣合,臺灣的部分無需贅述,馬來西亞則與西婆羅洲華人遷徙及英殖民緊急狀態時期的新村設置有關。第三,除了臺南市府城三山國王廟為潮州式,臺灣的三山國王廟幾乎全是閩南式廟宇;馬來西亞的三山國王廟則是閩粵各地風格具見,並融入五方五土龍、唐番地主財神、拿督公等大馬獨有的跨國移民、多元族群元素,與兩岸皆有所區隔。第四,在中國及馬來西亞的客家地區對三山國王常有「公王」、「護國公王」之稱,然而在潮汕及閩南地區則無此稱呼,可見公王在客家人心目中的獨特地位。最後,在馬來西亞,客潮共尊三山國王,並融入廣府及閩南元素;而臺灣的三山國王廟則受漳泉、客家移民影響,其信徒大多為古今潮州地域及周邊縣市居民,當中有一定比例的客家人,這也是早期不同理解及詮釋流傳的主要來源。
《臺灣、馬來西亞三山國王廟全集》是一本全面性的田野調查報告及研究資料集,有很高的研究參考價值,值得研究者在他的調查基礎之上,開展更多華人民間信仰、移民歷史及村鎮發展的深入研究。最後,書中呈現的大量馬來西亞三山國王廟的相片,進一步利便對相關議題感興趣的各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