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以瞭解代替誤解以事實粉碎流言 ◎石永貴
伊斯蘭教,一如基督教、天主教、佛教,為世界古老亦為今日昌盛宗教。伊斯蘭教不易為國人所接受,其原因固然有許多因素,不但與國人生活習慣有關,更由於國人對伊斯蘭缺乏瞭解有關,乃至產生誤解。
其實,伊斯蘭是很平實的宗教,它與每個人生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正如本書作者所指出的,它是全人類的宗教、中庸的宗教、優越其他的宗教,之所以產生誤解,是出於缺乏瞭解。這也是宣教者的責任。
擺在各位眼前的《仰望星月―伊斯蘭文化精要》,是閃耀武先生的第二本大作。第一冊著作《伊斯蘭文化精要》,問世於2001年。
閃先生是當代吾國伊斯蘭學者後起之秀,學術菁英。他出生於緬甸華人家庭,受伊斯蘭教及儒家文化薰陶,精通中、英、阿、緬等多國語言,緬甸伊斯蘭高中畢業後第一批榮選入埃及阿資哈爾大學。阿資哈爾大學創校至今已逾千年,為阿拉伯世界知名之宗教學府,培養無數中東回教世界知名的宗教政治家。閃耀武先生於1995年榮獲阿資哈爾大學伊斯蘭法學系學位,這是華裔留學生難得的殊榮。1996年閃先生受聘來臺,為臺中清真寺教長。同時來臺傳教、受沙烏地阿拉伯宗教方面保舉的還有兩位華裔青年。
閃先生宗教修養極深,不只是一位優秀的傳教家,對人生哲理、健康長壽之道,基於伊斯蘭的信仰,有深入淺出的分析,無論對於伊斯蘭信仰者或非伊斯蘭者,均會獲益。
任何宗教,都會探討今生今世,生生死死,伊斯蘭也不例外。
信仰伊斯蘭者為穆斯林,閃先生在本書中指出:「真主喜歡二類穆斯林,第一類就是穆罕默德聖人所指的:『真主喜歡有職業的穆民。』另類,是真主喜歡認真做事的穆民。」
因此,伊斯蘭很重視職業與知識。人類的生活社會,無論小社會或大社會,均依靠職業,提供知識,以求奉獻。穆聖的一生,就是極佳的例證。他少年時以牧羊為生,成年則以經商為生,為自己、為無數的穆斯林弟兄,創造了豐富而繁盛的大社會。
伊斯蘭的人生,並非短短的數十載,有三件永恆的事業,綿延不絕,千秋萬世:其一為川流不息之施散,其二為人類有益的知識,其三為清廉之嗣為其之祈禱。
人忙碌一生,匆匆數十載,所為何事?只求行善。行善乃一點一滴積成,日積月累,而成為一生之偉業,正如中國古人所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
人生最終行善之錦麗,即在天堂樂園之享樂。
有關天堂之景象,本書作者根據古蘭經有以下之描述:「天堂是人類最高之享受,能享有眼睛未曾看過之美,耳從未曾聽過之美妙音樂,人類未曾想過之高級享樂,人們將享有長生不老之特權。」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色列在中東建國,以阿紛爭幾乎成常態,在西方控制下的新聞媒體,阿拉伯國家成為眾怒百罪難恕的暴力來源,積非成是,伊斯蘭教成為暴力。
真相如何?用心與有心的讀者,自可在本書得到答案。
同時,巧合的是,在本書完成時,旅美華人軍事學者林中斌教授,在臺北聯合報寫了一篇語重心長的專文〈伊斯蘭教真的很暴力嗎?〉(2015/2/12 民意論壇,A15)引經據典,告訴世人真相,免得為以訛傳訛所誤導。
林教授驚人地指出:「如果我們穿越長達1500年的伊斯蘭教歷史,並檢視橫跨世界各大洲的伊斯蘭教信徒,所見到的整體圖像會令人意外。」
「全球有十六億伊斯蘭教徒,其中極端激進的只有百分之一。」根據美國柏克萊大學政治系教授費雪研究,伊斯蘭教國家每十萬人每年平均發生2.4 件謀殺案,遠低於非伊斯蘭教國家的7.5件。
「整體來說,以伊斯蘭為主的社會裡,暴力比較少。」
我們所居住的臺灣社會,信仰伊斯蘭教人數,在整體「人多地寡」的人口中,比原住民還少,簡直不成比例。但在中華儒家文化與伊斯蘭文化長期家庭教育薰陶下,犯罪的青少年,幾乎是零。
這是當今世界的奇蹟。
的確,正如林中斌教授的結語:「瞭解伊斯蘭是首要的希望。」這也是本人拜讀閃耀武教長的大作的心得與希望。
推薦序
感想 ◎趙錫麟
感讚造化萬物的阿拉,祂教導我們用筆,學習知識。祈求阿拉賜福祂的使者,我們的聖人穆罕默德與追隨他的人們。
阿拉首次頒降的古蘭經文是第96章的前五節,今天我們誦讀這些經文,可以瞭解到伊斯蘭重視知識、學習,這五節經文裡面沒有立即要求先知穆罕默德去傳達伊斯蘭信仰,沒有命令人們立即皈依阿拉,奉行教規。這五節經文只是扼要地闡明幾件最重要的訊息:阿拉是造物主,祂造化了人類與萬物;人類從血塊(胚胎)成長到完整的胎兒,人類當思考與體認造化的神奇;阿拉教導人類用筆,人類必須透過學習與記錄成長。
事實上,這五節經文已經明確告知人類:閱讀與了解正確知識的重要性、人類與造物主的關係、人類必須終身學習,才能夠享受生活。這些也是伊斯蘭信仰的重點,每個人必須為自己的前途奮鬥努力,不斷學習與改善、修訂自己的計畫,處理好自己與造物主阿拉的關係,自己與周邊人群、社團的關係。這些原則與我們中華文化儒家的思想是相近的,請看大學之道裡面提出的格
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等道理,就可以找出許多共通之處。
伊斯蘭教在中土發展已經歷了1400餘年,在這段歷史的長河裡,伊斯蘭文明與中華文明相互交流,「清真」這個專有名詞就代表了伊斯蘭,而「天方」則成為了麥加與阿拉伯的中譯名詞。這兩個文明至今仍然持續茁壯並且相互交流,並且證明了這兩種文化的特色。
中華文化的包容多元,接受了伊斯蘭的文化,許多人皈依清真,並且繼續在這片廣大的土地上繁衍。雖然中間歷經政治或軍事的動盪影響,中國的穆斯林被迫遷離戰亂,前往鄰近的安定國家或地區謀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代的雲南穆斯林領袖杜文秀,被迫率領眾多的教親背井離鄉,從雲南遷往緬甸。這些遷往緬甸的教親們,在定居緬甸數代以後,至今繼續在緬甸使用中文,堅持他們的伊斯蘭信仰,保存了伊斯蘭的經堂教育,我最近數十年來在海內外遇見或認識許多泰緬華裔教胞們的認真、純樸與親切,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他們對信仰的堅持確實令人敬佩。
閃教長耀武就是在海外成長的穆斯林學者,早年即在緬甸接受傳統的伊斯蘭經堂教育,後來留學著名的埃及阿資哈爾大學―伊斯蘭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學府,畢業後被臺灣的教親先進們延攬到臺中清真寺主持教務。閃阿訇在臺中清真寺戮力推展教務之餘,孜孜不倦地鑽研學術,克服語言困難,將阿拉伯文著述與伊斯蘭教義相關的學術文章譯成中文,作為每週講課或研討的題材,更不時撰述一些供大眾解釋疑惑的小品,促進社會大眾瞭解伊斯蘭教義的真諦。
今天欣見閃阿訇的作品即將集結成冊刊印專書,可以供更多人閱讀,無限歡喜。
閃阿訇的成功,除去感謝阿拉的宏恩以外,還應該歸功於他的持續努力與賢內助錢女士的支持。我們經常接觸清真寺的人都知道閃教長伉儷積極熱心的貢獻。見到這些作品,感到我們在臺灣的教胞們都需要更加努力,推出更多的中文著作,與社會大眾分享。承蒙閃教長囑託為序,特書感想以誌其盛。
祈求大能的阿拉,讓我們在臺灣的多元軟實力繼續發揚光大,更接近伊斯蘭人生的真善美。
2015年春季敬書於臺北
自序
感讚化育世人之主,祂為慈憫世人而差派穆聖,以便把真理傳達給世人,祈主慈憫穆聖及其弟子、妻室及家屬們。
光陰似箭,於2001年出版《伊斯蘭文化精要第一冊》,轉眼已是13載,其間把每星期五聚禮(Jum`ah)或應邀至大專院校零星講義集結成冊,命名為《仰望星月―伊斯蘭文化精要》,以饗對伊斯蘭文化熱愛之讀者。
伊斯蘭教屬國際性宗教,信徒者眾,目前約15.7億,大多分布於東南亞、中東(22個阿拉伯語系國家)、北非及歐美等國家,伊斯蘭會議組織(Organisation Islamic Conference)共有57個國家。
伊斯蘭自唐朝傳入中國至今已逾1000多年,證明伊斯蘭文化與儒家文化能兼容並蓄。在大陸各縣市,人口之分布屬大分散小集中之社群,人口最密集之社群屬西北一帶,甘肅寧夏及新疆回族自治區等。至於伊斯蘭傳入至臺灣分兩個梯次:第一梯次,清朝末年鄭成功為驅逐荷蘭人,軍隊中有一些驍勇善戰之穆斯林駐紮至鹿港,因未建寺宣揚教義及興辦教育,很遺憾已失傳。第二梯次於公元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當時國防部長白崇禧將軍任中國回教協會理事長開始興建臺北清真大寺,遂興建龍岡寺,臺中寺,高雄寺,臺南寺及興辦伊斯蘭教育,讓伊斯蘭在臺落地生根,發揚光大。
日趨地球村的今日,國人與穆斯林往來,不論商務和觀光日趨密切,如對伊斯蘭文化有所瞭解,在社交上會更順暢。
此書出版時感謝中國回教協會理事長張明峻先生鼎力支持;前中國回教文教基金會石永貴董事長及前臺北清真大寺教長趙錫麟博士賜序;亞瑟蘭小姐推介遠景出版社出版。
鑒於筆者學淺識疏,未免有不足之處,拋磚引玉,敬請飽學之士斧正,以期再版時更正。
2014/12/30 臺中清真寺教長 阿佈頓拉─閃耀武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