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融通
◎筆記
一、閱讀需要主動整合之力。
二、閱讀常是片段的和領域別的。
三、能融通不同領域的人有福了。
鋼琴家傅聰曾提過他父親文藝家傅雷,要求他習琴之外,要閱讀詩書,也學其他知識,這樣子才能融會貫通,助益琴藝和生活。物理學家吳茂昆教授早年和大學好友,吃、睡、讀書在一起。「我從讀建築的同學那兒了解藝術是什麼,中文系的同學讓我知道要飽讀詩書,和數學系的同學彼此砥礪邏輯思考哲的能力,與本科系同學商討相對論,開拓了我對物理的視野。」
神經科學家洪蘭認為,各式背景知識提供我們鷹架,讓後來的知識繼續疊上去,學習到某一程度時,忽覺豁然貫通,已被提升到另一境界,心理學上的「頓悟」,不同知識放入恰當的架構中後,一幅完整的圖像才會浮現,我們才會恍然大悟,原來這些知識的關係是這樣的、這主題的真正意義在這裡。作家趙鑫珊寫書《藝術•科學•哲學斷想》,因為他想「把科學、藝術和哲學作為統一的文化整體來研究。」他認為天下學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關聯。
最近,美國哈佛生物教授威爾森出書《知識大融通》,似乎也想統一知識。他從古希臘學者對知識統合的夢想談起,接著是啟蒙時代後兩百年內的知識分裂,然後探討知識統合理念的復甦。他廣泛整合生物學、人類學、心理學、宗教、哲學、藝術、社會科學。有人說威爾森炮火四射,例如,他說:「絕大多數的政治領袖只接受過社會及人文科學的訓練,對於自然科學不是所知有限,就是一無所知。」但他也批評科學家同仁,說許多科學家只專注於自己的專業,加上科學研究必須從小處著手,因此許多有成就的科學家心胸狹窄且愚蠢。
數學家史都特在《大自然的數學遊戲》中提到,我們生活中充滿美感和規律。星辰圓形軌跡橫越天際和四季週而復始、優美的斑馬身上條紋和鬣狗身上圓點、沙丘起伏、雨後天際裝飾著七彩弧線。這些美景的背後是「模式」(pattern),夜空群星的規律運動和四季定時報到指向地球自轉的事實、沙丘對應的是流體力學、動物身上的圖案印證了生物生長與型態的數學規律性、彩虹源自光的折射現象。三百年前,英國數學家泰勒發表了小提琴的基本振動頻率公式,依琴弦長度、拉力、密度而定,因此,數學已經侵入音樂的國度。
另外,大多數植物的花瓣數目呈現「一、一、二、三、五、八……」數列,稱為「費布納奇數列」(後項數為前兩項之和)。其他諸如植物葉片的排序(避免擋住下面葉子接受陽光和雨水)、鳳梨左右斜的鱗片數目均可見此數列的影子。費布納奇數列中相鄰兩數的比值,逐漸趨近於「黃金數」(約○•六一八)。希臘神話美女維納斯的身體比例即包含黃金分割,若她身高為一,則她肚臍到腳底之長為○•六一八。在科學上,諸如動力系統的設計等均運用到黃金數。在美學上,電視上講者的最佳位置也是黃金比。由黃金比可得黃金矩形,它顯現在海螺殼紋、藤的捲曲、人的耳輪、蛋白分子的排列等。名作家邱宏義的譯作《黃金比例》,談其出現在自然、藝術、蒼穹等,快要管到太陽底下的所有事物了。
物理學家威爾森(一九二七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曾回顧其發現:「我在蘇格蘭最高山峰頂時,太陽照耀在圍繞著山頂的雲層,顯現令人嘆為觀止的光學現象,特別是那圍繞著太陽、山頂、觀察者,頭在雲霧上的影子周圍所呈現的五光十色光環,大大激發我的興趣,並促使我在實驗室中模仿。」無獨有偶地,神經系統中的樹突和軸突多變化,或像冬天缺葉的樹頂,或像濃密的毛墊,其功能與美引人遐思,讓生物學家卡厚爾(一九○六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嚮往地說:「正如昆蟲學家追求亮麗的蝴蝶,我在腦灰質的花園裡,集中心力獵取具有纖細優雅形體的細胞,那是神秘的靈魂之蝶。誰知也許有一天,就像這些蝴蝶翅膀的振動,將透露人類心靈生活的奧秘。」
四年前大陸張穎女士宣稱有「隔空抓藥」的特異功能,但被國內魔術師拆穿她作弊。其實,由中學所教的「質量守恆、質能不滅」就可知其弊端。至於宋七力的「本尊、分身」,也是同理可知為騙術。難道中學的理化知識只用來考試,而不能「融會貫通」地用到日常生活中(包括保護自己不受騙)嗎?
精神分析開山祖師弗洛伊德原學醫,他嗜好考古,認為精神分析的自由聯想將壓抑記憶挖出,就像考古過程挖出久遠之前埋藏的物品。名作家劉海北評論唐詩〈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認為和物理有關,一是在夜半的雜訊較低,鐘聲較清晰。二是聲波在寒夜傳遞時,因近地表的溫度較低,聲音向下轉折傳到詩人耳中。
不久前,心理學家黃榮村教授送我他的詩集《當黃昏緩緩落下》,書中說:「聽室內樂、獨奏曲、交響樂、與歌劇,大小曲目中我都好像看到一個個踏在音符上,不時奮起又衰落的詩人。陽明山群的大小稜線、淡水河口或是東北角海陸交切的波紋、台北街頭與世界名城來往的人群,在我看來都好像有詩行行走在稜線上、在波紋與人群中,詩篇也在醞釀成形。」他進出心理(學術象牙塔)、救災(九二一重建)、官場(教育部),也是人生融通後,緩緩落下和輕輕升起的詩嗎?
●知所取捨
◎筆記
一、目前資訊取得超容易,但「過猶不及」,應避免被資訊淹沒。
二、割捨資訊也反映出搜尋的智慧(資源分配)。
三、資訊的適用比多量重要。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說要「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天下書。」此志向崇高,但是「不卻實際」,因為知識太多,想想天下多少語言和文字,就知研習該有取捨免得溺斃於浩瀚書海中。
話說二、三十年前,出國留學生很多,社會同時也有大規模掃蕩流氓的活動。有人看到朋友子孫滿堂,好生羨慕,就問他家教秘訣,回答是:「管教子女要剛剛好,管得太好就會出國留學,為人作嫁而居留國外,家裡只剩兩老。管得不好就會被掃黑,關到綠島去唱小夜曲,家裡還是只剩兩老。」
近代知識爆炸,我們需要選擇取捨,否則會淹沒於浩瀚的資訊海中。閱讀太多會成「書呆子」,閱讀太少「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言語無味」,好慘。
養成習慣可節省我們許多心力,但是當習慣成為「上癮」時就要當心了。習慣是個中性用語,自然而然地會執行某些動作或思維,「好」習慣和「壞」習慣之間包含相當的主觀價值判斷,像是有人喜歡一邊閱讀一邊聽音樂。上癮通常表示不容易有意識地停止,往往帶有負面意義,例如上網成癮者可能「強迫性地」迷於網路。
人們傾向於閱讀和自己的職業、興趣、生活環境等相關的刊物,因此看看她的書物就知她的職業和性向。就像有人說,要多了解一個人,就看她教什麼朋友。在好的觀點,這是「深化」能力,就像今天專業競爭力所需。但從另一角度看,光只閱讀原屬於自己領域的書刊,可能「窄化」自己的視界,有時需要出去「不一樣」,增加生活經驗或刺激靈感。問題是要「分心」到什麼地步呢?類似的例子是,現在的學校有些講究傳統,聘用自己學校畢業生,但這會造成「近親繁殖」,可能導致嚴重疾病(遺傳缺陷)。也有的學校只聘用外來者,以便增長「生物多樣性」,適應多元變遷的社會,但是這可能導致意見或爭論太多,甚至無法動彈。因此,兩極間的取捨就很重要。
約四十年前,尚無網際網路普及應用,我曾經要找南北極探險的資訊,花許多時間在本校圖書館後,就到外校去,也到中央圖書館等公家單位尋找。有一天,忽然想到,花費這麼多時間和物力,有完沒完呢?最近,我上網查資料(有時碰到還碰上讓自己驚喜的意外資訊),工作許久才覺察脖子酸痛,而回顧所找到的數百項資料,讓我有氾濫成災的感覺。為何沒事先(或在某個階段)設定尋找時間和取捨標準,現在才恍然「過猶不及」?
有人說:「上天是公平的,不論誰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需要多一點時間作某事,就要犧牲(挪用)一點其他事的時間。我年輕時喜歡看傳記書,有一則故事提到,艾森豪總統念西點軍校時,無論怎麼勤勞念書就只是考第二名,有一天晚上,他熄燈要睡覺了,忽見第一名同學的室燈還亮著,原來人家更用功呢!於是艾森豪開燈繼續讀書,終於榮登榜首。善用零碎時間也是「成功的秘密」,我有一位同事在召開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時,負責陪同科技顧問夫人,她告訴我這些老外在車上時經常看書!
美國艾森豪總統大量授權,只處理緊急和重要的事,他發現緊急和重要的事很少同時出現,因此他不必像無頭蒼蠅般忙得團團轉。
人生事件是否「無為而治」或「積極進取」,依個案而定。想想美國名醫湯姆斯(Lewis Thomas)所說:「給予出充份的時間,人會在沒有醫療的情況下,從大多數折磨我們的病痛中恢復。」人的所學「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適宜與否,也依個案而定。
話說古代一位學究搭船過河,他問擺渡者是否念過書,回答是沒有,學究說:「那你的人生去了一半。」船行到半路突遇大風而翻覆,擺渡者問學究是否學過游泳,回答是沒有,擺渡者說:「那你的人生去了全部。」
既然是在總固定量中挪用時間,難免會犧牲一些東西,有人因為努力讀書而失去視力,甚或健康;有人因為鑽研而成為專家之時,也成「怪人」。一個極端特例是,幾年前美國出現大學炸彈客(univ bomber),追查多年後才知是哈佛大學數學教授鑽牛角尖,卻發展出反社會的行為。
今年三月,名作家郭強生的大作〈林肯翻案〉提到,美國有一周刊報導林肯形象被顛覆,之前大家認為林肯刻苦自學有成和至高人道精神等,但是新資料顯示他早期如卑鄙的訟棍,又黑函攻擊對手等。正反文獻均呈,有時難以取捨,難怪「羅生門」已成流行語。
演講專家黑幼龍在他大作《聰明擁有說服力》中,提到「七乘七」原則,意指演講的投影片內容應該簡潔,一張投影片最多七行,而一行最多七個字;這樣子聽眾才不會疲於奔命地讀字,這反應西諺「簡潔是智慧的表徵」(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sdom.)。
●傳記:以人為鏡
◎筆記
一、別人的經驗助益自己少走冤枉路。
二、傳記讓人虛擬地體驗各式人生。
三、閱讀各家的傳記如吸收各種營養品。
唐太宗認為:「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因為時間、空間、環境、語言等限制,我們無法親炙每個想見聞的人或事,閱讀傳記是「自力救濟」的管道。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提出文明昌盛的指標,一是社會精英創力十足,二是大眾仿效精英(這和另一史學家卡萊爾的「英雄崇拜」觀點類似)。也許看多了外國傳記,前中研院胡適院長到處勸人寫自傳,因為他覺得我國最缺乏傳記文學,他當然以身作則寫了《四十自述》、《胡適留學日記》等。
中研院李遠哲院長小時後閱讀了《居禮夫人傳》,身受啟發而立志研究科學。我小時第一次買的書是《孔子傳》,後來陸續讀了不少傳記,像是海倫凱勒、濟慈、貝多芬、富蘭克林、林語堂、諾貝爾、沈從文、馬思聰、林昭亮、史懷哲、吳大猷、林海音、南丁格爾、羅素、弗洛伊德、楊振寧、李國鼎、牛頓、愛因斯坦、梭羅、愛默生等。各人各有風采特色,往往不好相比,但是印象中,最讓我「餘音繞樑」的是大提琴泰斗卡薩爾斯的傳記《白鳥之歌》(Joys and Sorrows),娓娓道來心路歷程,就是那麼引人遐思。
莊子認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兩千三百年前他已經這麼認知了,今天「知識爆炸」,更是無涯透了,博學之士或通才簡直太不可能了。我們只能挑選著閱讀,否則會患「資訊焦慮」症。歷史上挑出代表性經典名著的嘗試很多,近來國內書市流行「排行榜」、「十大好書」等,各有特色就是。但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世界各地新書一直出爐,實在只能「將就」了。例如在二○○三年出版的《人文與經營--經理人提升人文素養一百冊經典》中,選出柏拉圖、康德、莊子、亞理士多德、莎士比亞、蒙田、富蘭克林、居禮夫人、羅素、雨果、拿破崙、馬克思、葛林斯班、德川家康、胡適、鄧小平、聖嚴法師、馬偕、貝聿銘、張榮發、張忠謀等人。
用心閱讀傳記應可「使頑者廉、懦者立、狂者謙、剛者柔」,虛心求進者自會「入寶山而不空手出」。
有人以下棋比喻,開始前每人的資源一樣,但因為能力不同,下棋後的結局也迴異。在現實生活中,人各有取向。黃崑巖教授在〈跟著強者走〉文中提到,他剛出道時,有人建議他跟著強者走(Stick with productive people),意指儘量跟著學習的榜樣走。例如黃認為他打球時和比自己技高一籌的人一起,「高手在旁示範供你觀摩和學習,除非刻意不想進步則已,否則成績也很不容易不好。」異曲同工的是孔子也說過:「無友不如己者」。
但是這麼做「有些勢利眼」,就向台灣俗話中有句話「看高不看低」,就是說人只注意「高攀」。更仔細想,以同樣推理,強者就不願和弱者走,因為他要和「更強者」走,結果每個人卻只有顧影自憐的份?「人生而平等」似乎理論多於實際。就像〈越歌謠〉:「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一切可能「往事只能追憶」啦。
近幾年來流行「挖瘡疤」,像是胡適寫的日記「洩露」了他的「風流韻事」,已有《胡適與韋蓮司》、《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等書出版。在國外,居禮夫人、愛因斯坦、牛頓、巴斯德等素來倍受景仰的人,也被「掀底」。我對於此種事的看法是,新觀點可能對(有根據)也可能錯(無的放矢),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勿「神化」人、不以言廢人。主人翁已飄邈無法辯解,負面衝擊將情何以堪?
唉呀,一切「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讓我門回歸閱讀傳記之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