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履薄冰
蔡英文才剛上任,竟然差點就被開除了?時間回到二〇〇〇年春天,國民黨才剛輸了總統大選,丟掉政權,這次歷史性的敗選,是因為國民黨內部分裂,導致大選表現差強人意。原本黨內民調最高的是宋楚瑜,但最後卻選了支持度、組織能力和人脈都不如宋楚瑜的連戰。宋楚瑜決定獨立參選後,立刻就被國民黨開除。當時已經無法連任的總統李登輝,在任期最後幾年逐漸向綠營靠攏,甚至半公開支持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在二〇〇〇年三月十八日的大選中,陳水扁以略高於三十萬的票數擊敗宋楚瑜,贏得選戰。
國民黨這次敗選,為臺灣民主史寫下了政黨輪替的新頁。同年五月,新政府上臺,蔡英文被任命為陸委會主委,她從幕後來到幕前,擔任政治性更強、備受關注的職位,角色相當於中國事務部部長。蔡英文既要處理辦公室日常工作、參與漫長的技術談判,又要頻繁在媒體上曝光。她成了第一位擔任陸委會主委的女性,準備與中國正面交涉。這是史上第一次有女性官員和共產黨官員交鋒,為後人開了先河。
《美麗島電子報》提到:「陸委會主委可能是政府內最有挑戰性的職務,不但預算有限、事情複雜,還需要同時應付三大戰場,包括面對共產黨、與在野黨交涉,以及安撫黨內的極端派系。」當陳水扁總統還在摸索時,蔡英文也跟著學習成長。
陳水扁上任後開始尋找方向。漢學家高敬文在著作中指出,陳水扁「處理對中國的敏感問題時,比前任總統更加謹慎小心。前任總統因為忽略來往的禮節而遭受批評,而禮節對中國領導階層而言極為重要。」陳水扁嘗試建立全面的框架,與北京重啟對話。
陳水扁在五月二十日的就職演說中表示:「我們相信雙方的領導人一定有足夠的智慧與創意,共同來處理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他進一步承諾,「只要中共無意對臺動武,本人保證在任期之內,不會宣布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作者註:李登輝總統提出兩國論時,引發中國政府不滿),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這位剛上任的新總統步步為營,對北京伸出友誼之手,尋求雙方的共識。
一個月後,陳水扁第一次舉行記者會,以南北韓領袖不久前在平壤召開的峰會為例,邀請中國領導人江澤民召開類似的峰會。不過,中方開出了前提條件,要求臺灣必須先認同「一個中國」的原則。
到了六月二十七日,陳水扁進一步表明立場。他與美國亞洲基金會(Asia Foundation)會長威廉.富勒(William Fuller)等人會面時表示,新政府願意接受兩岸一九九二年「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陳水扁的發言對民進黨、總統府及陸委會投下了震撼彈,因為他事先並未和顧問團隊溝通。對民進黨內眾多獨派人士而言,總統顯得太配合中國。這是非平息不可的風波。
平定風波的任務落到了蔡英文手上,她隔天緊急召開記者會闡釋陳水扁的言論,實則替總統的立場重新定調。她在記者會上戰戰兢兢,強調陳水扁最新的發言跟六月二十日的記者會立場一致,但她同時明確指出,一九九二年的談判並未達成共識:「『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是臺灣方面用來描述一九九二年(海基會與海協會)談判結果的說法。我們從未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中原則。」
身為經驗豐富的談判專家和學者,蔡英文再次強調九二年的時空背景:「一九九二年兩岸所派代表舉行會談時,雙方曾針對如何解決一個中國問題進行具體討論,但無法獲致結論,因此臺灣方面建議以『各自表述』的方式處理。中國稍後也致電臺灣,表示尊重臺灣的建議。」
經歷這次風波之後,陳水扁可能意識到不該放任失誤釀成政治危機,因此決定讓蔡英文留任陸委會主委。漢學家高敬文和魏明德在著作中提到:「蔡英文是新政府首批團隊中的關鍵人物。身為『特殊國與國關係』論調的推手之一,她在五月初宣布中華民國將不再提『特殊國與國關係』,不過她並未否認這一事實。」蔡英文全心鑽研兩岸關係,認真撰寫筆記和報告的投入程度,備受政界友人和前顧問群讚賞。「她發表公開聲明時總是如履薄冰,看似願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談,但立場非常堅定。中華民國試圖透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邁向國際舞臺,可說是應對北京壓力的最佳策略。」高敬文和魏明德表示。
蔡英文的國際策略成了她的正字標記和施政方針。這位以謹慎與謙遜見稱的領袖,具備了真正的政治視野,她從九〇年代末就開始醞釀想法,並在擔任陸委會主委及八年總統任期內發揚光大。這是她政治生涯的一大成就,也是她留給繼任者的珍貴資產。在過去的討論中,臺灣問題一向被視為中國內政問題,臺灣島也只是中國附近的一座小島;而今,臺灣成了影響整個地區經濟和戰略穩定的核心議題,扮演著維繫商業、工業、健康、國防及民主自由的關鍵角色。推動臺灣國際化的人不只有蔡英文,但她卻是少數幾位致力將臺灣推向國際舞臺,深化與美國、歐洲、日本和韓國等民主國家外交關係的領袖之一,以此擺脫與北京大眼瞪小眼的局面。
蔡英文擔任陸委會主委期間,處事有條不紊。「蔡英文並不算是政治人物,她更像是官員。大家覺得她很會處理兩岸問題,因此開始關注她。」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回憶道,「對中政策對民進黨來說,一直是燙手山芋,尤其在陳水扁執政時期。但蔡英文能妥善處理許多敏感的政治問題,並從法律角度出發來應對。這樣做可以改變討論框架,讓關注焦點變成採取行動時需要什麼程序、法律界限在哪,而不是迎合中國的政治要求。」蔡英文的風格少了情緒,多了理性,更能證明民進黨有維持海峽兩岸和平穩定的能力。
二〇〇一年,蔡英文以務實態度開放了小三通,促進金門、馬祖等離島與中國的商業、郵政和交通往來。這項看似簡單的措施,在象徵和政治面都取得了平衡,也不會提高風險。在與中國建立海、空聯繫之前,蔡英文更特別保護臺灣的資金,嚴格控管與中國的直接商業交流。陳水扁認為中國蓄意破壞臺灣團結,因此必須時時提高警覺。中國的手段包括邀請大批臺灣政界人士訪中、允許國民黨在北京設立辦公室,刻意製造分裂來挑戰臺灣新政府和民進黨。陳水扁提出商業和文化統合的想法,蔡英文則提出「政治統合」的概念,民進黨也採納了,但她沒有進一步闡述細節,也拒絕配合中國的要求。她強調,任何方案都必須獲得臺灣人民同意,並且達成最大共識後才能執行,至今她仍然堅持這項原則。
到了二〇〇四年,蔡英文成為首位做滿四年任期的陸委會主委,這項紀錄至今無人超越。任職陸委會主委期間,她連續四年在內閣滿意度調查中排名第一。蔡英文還與立法院合作,成功制定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即使國民黨和民進黨關係緊張,她也能夠與國民黨的立法委員合作。前總統府副祕書長姚人多表示:「她在陸委會表現出色,能夠處理別人處理不來的複雜議題。」一提到前上司認真的態度,姚人多總是直言不諱。
臺灣民眾開始認識蔡英文了。「她改變了討論對中政策的方式,引起了民進黨高層的注意。」賴怡忠表示,「她不是國民黨黨員,但她與李登輝前總統關係密切。陳水扁上臺後,蔡英文成了民進黨政府的新星,被黨內視為新王牌。她因此被推向政治舞臺幕前,開啟了職涯的新篇章。」
蔡英文在二〇〇四年加入民進黨,同時離開了陸委會,進入一段忙碌又責任重大的時期。陳水扁該年以些微差距贏得總統大選,在他連任後,蔡英文獲任命為總統府國策顧問。隔年,她以全國不分區立委身分進入立法院,接著在二〇〇六年一月被任命為行政院副院長。
蔡英文成為臺灣政治高層之後,美國政府開始對她感興趣了。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包道格在一份備忘錄中對蔡英文的經歷讚譽有加,到了一月二十三日,即蔡英文被任命為行政院副院長四天後,這份備忘錄就被發送給美國中央情報局、商務部、財政部、國務院、國防部以及印太司令部。
包道格在備忘錄中說蔡英文「是位堅韌不拔的談判員,非常有能力、說服力很強」、「從二〇〇〇年到二〇〇四年,她曾經擔任四年陸委會主委,因此在兩岸事務上的影響力會比所有前任副閣揆都強」。包道格更認為「任命蔡英文是為了鞏固新內閣在經濟和財政管理方面的能力」,同時補足行政院長不具備的能力。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在備忘錄中回顧了蔡英文副閣揆的傑出學歷、豐富的施政經驗,並詳述了她身為專家在政治領域中的果敢和投入:「二〇〇一年底,陳水扁總統推動了積極開放和有效管理兩岸經濟交流的政策,而蔡英文正是政策的制定者。」包道格稱讚蔡英文在擔任陸委會主委期間「獲得了立法委員的尊重」、「她的立場堅定,表達清晰且具說服力」。包道格表示自己期待與一位「熟悉議題的領導者」合作,認為她是「執政黨內部嫻熟制定和實施政策的人」,而且「英語流利」。美國在台協會處長的備忘錄以一句耐人尋味的評論作結:「她是那種善於找理由避免行動的人。」他想強調的,似乎是蔡英文過去幾年不時展現的謹慎,以及拒絕在壓力下行動的態度?
蔡英文未滿五十歲就被任命為副院長,她著手推動創新產業發展,特別是生物科技領域。然而,兩岸議題必有波瀾。二〇〇五年,中國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企圖阻止臺灣採取任何獨立行動,一旦臺灣宣告獨立,中國將依法動用武力。同年三月二十五日,約一百萬名臺灣民眾應陳水扁政府號召走上街頭抗議。事實上,對臺獨主張有意見的不只中國,美國也對陳水扁的激進發言和不一致的政策日益不滿。更嚴重的是,陳水扁捲入家庭貪腐醜聞,不僅損害了民進黨的形象,也讓政府陷入動盪。二〇〇七年五月行政院長辭職後,蔡英文也隨即卸下公職。在民進黨陷入危機的同時,國民黨對接下來的總統大選滿心期待,而蔡英文則即將迎接更大的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