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顆果實變成了十個媽媽,
在小妖怪澆下水的那一刻,
等待他的會是什麼呢?
一個渴望母愛,在「得到」與「失去」中醒悟的奇幻想像童話
★第36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兒童文學組 首獎★
山的東邊有一棵千年「媽媽樹」,
只要摘下果實,果實就會變成媽媽喔!
——沒有媽媽,又常因惡作劇挨罵的小妖怪,
如果有媽媽疼、媽媽照顧,
他會心甘情願受管教,當個好孩子嗎?
小妖怪,自有記憶以來,沒有家人,更別提媽媽了。在一次次惡作劇被其他媽媽追著打罵,他發現:有媽媽疼的孩子真好,不怕沒東西吃,也不怕著涼,如果受委屈哭了,媽媽還會幫忙罵人。
貓頭鷹奶奶告訴他,只要摘下媽媽樹的果實,果實就可以變成媽媽。貪心的小妖怪一口氣摘了十幾顆,有一顆還滾落來不及撿呢!
沒想到,這是真的!十顆果實變成了十個媽媽,小妖怪沉浸在有媽媽疼的開心,但以前惡作劇的事,被媽媽知道管教了,卻也讓他在心中大吼:「這才不是我想要的媽媽……」
夜裡,趁媽媽們都在休息,小妖怪拿起水,悄悄淋在每個媽媽的頭上。隔天,等待他的竟是……
幸福來得太突然,渴望親情、渴望愛的小妖怪,一下子擁有十個媽媽,他會如何接受這份母愛呢?當實現願望,有了媽媽,卻又在衝動犯錯中被全然收回,「得到」與「失去」之間,小妖怪會如何省思悔悟呢?那些媽媽們還會再回來,陪在小妖怪身邊嗎?
★文學獎新秀陳俐穎暖心創作X知名插畫家黃海蒂精心配圖★
調皮靈動的小妖怪,金黃溫潤的媽媽果實,粉嫩潔白的媽媽樹,
在繽紛動人的色彩中,一起走進有情的世界,
思考獲得與失去、愛和寬容的親情深意。
短敘述
十顆果實變成了十個媽媽,在小妖怪澆下水的那一刻,等待他的會是什麼呢?一個渴望母愛,在「得到」與「失去」中醒悟的奇幻想像童話。
作者簡介:
陳俐穎
成長於澎湖,臺灣科技大學應用外文系。喜歡發呆、發現故事和說故事。以《媽媽樹》獲得第36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兒童文學組首獎。
繪者簡介
黃海蒂
1982年生於臺北,自由創作者。喜歡自然,喜歡動物,喜歡動手做每一件事,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最愛的是畫畫。現居臺東長濱山間,與家人和動物們,過著真實又平靜的生活。已出版《貓咪旅館》、《孩子》、《我的動物朋友》、《喵喵》、《我會曉》等繪本。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第三十六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兒童文學組 首獎
關於信誼幼兒文學獎
信誼幼兒文學獎自1987年創設以來,是台灣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幼兒圖畫書獎。歷年來,以「鼓勵本土創作,培育創作人才,尋找在地好故事」的創辦宗旨,挖掘培育許多優秀的童書作家一起共同努力,用在地好故事滋養我們的孩子。
從第一屆的《媽媽,買綠豆》,到《子兒,吐吐》、《Guji Guji》、《好想吃榴槤》、《劍獅出巡》、《尋貓啟事》、《好忙的除夕》、《企鵝演奏會》、《小威的眼睛》、《山左大力士》……一本一本原創經典好書,陪伴著我們的孩子,在故事中長大,讓孩子成為有自信、認同自己文化的人。
自第三十六屆起,信誼幼兒文學獎擴大徵獎,同步徵求「幼兒圖畫書組」及「兒童文學組」作品,廣邀兒童文學創作者,不拘形式、不限文本,為孩子創作更多好作品。首次徵獎,「媽媽樹」作品即以首獎勝出。
得獎紀錄:第三十六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兒童文學組 首獎
關於信誼幼兒文學獎
信誼幼兒文學獎自1987年創設以來,是台灣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幼兒圖畫書獎。歷年來,以「鼓勵本土創作,培育創作人才,尋找在地好故事」的創辦宗旨,挖掘培育許多優秀的童書作家一起共同努力,用在地好故事滋養我們的孩子。
從第一屆的《媽媽,買綠豆》,到《子兒,吐吐》、《Guji Guji》、《好想吃榴槤》、《劍獅出巡》、《尋貓啟事》、《好忙的除夕》、《企鵝演奏會》、《小威的眼睛》、《山左大力士》……一本一本原創經典好書,陪伴著我們的孩子,...
推薦序
渴望母愛的親情共鳴
王淑芬 兒童文學作家
優秀的故事除了閱讀時帶來愉悅,更能在讀後迴盪出心緒與思索的漣漪,《媽媽樹》便是一篇面面俱到、層次豐富的優秀童話。
小妖怪想要跟其他孩子們一樣,有媽媽照顧,一口氣如願得到媽媽樹上十顆果實變成的十位媽媽。起初,小妖怪享受媽媽們量多情深的照料,卻因不乖前科被眾媽媽指責,於是,負氣違反規定,媽媽們被他澆水變成了小樹苗。失去媽媽後的悔悟,讓他最後還是再得到一位媽媽。
從文學技巧言,選用「樹」做為媽媽,有著庇蔭與供給之功,是十分成功的象徵;樹的隨處可見與諸多益處,讓此象徵易懂、易接受。十位媽媽更說明了普天下的媽媽一人多角、宛如千手觀音,更意在言外的指出媽媽其實常分身乏術,成功的意象、合理的轉折,使得讀者願意認同。而貪心摘取所有果實,導致一顆意外滾走,也是極妙的伏筆。
十位媽媽的言行舉止,不論是家務、安慰、傾聽,甚至是指責,描述得極有畫面,所有親子互動的場景,呈現於故事線的每個細節裡,整體氛圍聚焦明確。隨著情節,像是走進每個家庭小劇場,如此熟悉,共鳴極強,但因為是以小孩的真實情感述說,所以並不陳腔老套。比如一開始有媽媽就急著炫耀;被媽媽糾正便惱羞成怒的不要媽媽;失去後的故作堅強,再度得到的不敢置信;小妖怪的情緒起伏,在簡潔卻靈巧的文字裡,絕對能與全天下的親子們合拍有共感。
雖是修正行為的教育主題,卻以家家都有的小妖怪可愛面貌,加上流暢的敘寫,輕舟划過,抵達勸說之岸,故事好讀,且耐讀。
渴望母愛的親情共鳴
王淑芬 兒童文學作家
優秀的故事除了閱讀時帶來愉悅,更能在讀後迴盪出心緒與思索的漣漪,《媽媽樹》便是一篇面面俱到、層次豐富的優秀童話。
小妖怪想要跟其他孩子們一樣,有媽媽照顧,一口氣如願得到媽媽樹上十顆果實變成的十位媽媽。起初,小妖怪享受媽媽們量多情深的照料,卻因不乖前科被眾媽媽指責,於是,負氣違反規定,媽媽們被他澆水變成了小樹苗。失去媽媽後的悔悟,讓他最後還是再得到一位媽媽。
從文學技巧言,選用「樹」做為媽媽,有著庇蔭與供給之功,是十分成功的象徵;樹的隨處可見與諸多益...
作者序
用想像之眼,洞察生活
陳俐穎
如果有人在孩童時期丟失了想像力,那麼從此以後,他就很難找回這項超能力了。
《媽媽樹》故事源於一個再尋常不過的黃昏,溫暖的陽光輕柔灑下,融化在廟口的矮樹叢上,金燦燦的,就在那時,我忽然看見那棵矮樹上頭結了一顆顆又大又圓的人臉果實,還發出了奇怪的叫聲:「媽、媽。」
我告訴身旁的媽媽:「媽媽,有一棵樹上長了好多媽媽的頭,我要叫它『媽媽樹』。」
回到家後,我把這奇怪的畫面記錄下來,後來又想,不然把故事寫出來吧,故事完成後過了幾個月,才靜下心,慢慢琢磨它背後想要傳達給我的深意。
我曾經也像小妖怪一樣,享受著媽媽準備的一切,習慣了之後就會忘記,這些都是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這是因為我被用心呵護著,也因為我尚未真正體驗過生活,未曾經歷過生活中的種種困難與艱辛。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他人的付出忽然停止,感到不知所措和焦躁,因而犯下無法收回的錯誤,即使滿心懊悔,但潑出的水無法收回,就如同神話故事裡,后羿射落的九顆太陽,再也無法被接回扶桑樹上。
不過,好在把「媽媽小樹苗」種進土裡,用心去呵護、去照料,總有一天還能再重逢。而這次,我們要更加珍惜,不能再因衝動毀去幸福,學會耐心與感恩,將這份愛與責任傳遞下去,讓它在時間中成長茁壯。
用想像之眼,洞察生活
陳俐穎
如果有人在孩童時期丟失了想像力,那麼從此以後,他就很難找回這項超能力了。
《媽媽樹》故事源於一個再尋常不過的黃昏,溫暖的陽光輕柔灑下,融化在廟口的矮樹叢上,金燦燦的,就在那時,我忽然看見那棵矮樹上頭結了一顆顆又大又圓的人臉果實,還發出了奇怪的叫聲:「媽、媽。」
我告訴身旁的媽媽:「媽媽,有一棵樹上長了好多媽媽的頭,我要叫它『媽媽樹』。」
回到家後,我把這奇怪的畫面記錄下來,後來又想,不然把故事寫出來吧,故事完成後過了幾個月,才靜下心,慢慢琢磨它背後想要傳達給...
目錄
森林裡的小妖怪
東邊山有棵媽媽樹
我有十個媽媽
和媽媽們一起生活
大家快來,這是我媽媽
手中的一杯水
第二次澆水
評審的話
作者的話
森林裡的小妖怪
東邊山有棵媽媽樹
我有十個媽媽
和媽媽們一起生活
大家快來,這是我媽媽
手中的一杯水
第二次澆水
評審的話
作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