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是人生唯一「不變」的道理,
學習自我諮商,強健心理素質,
讓自己適應人生各種變化,
達到「隨緣順變」的境界!
每個人都應該了解自己的特質,調整自己的性格。
努力保持正向思維,克服後天不理性的影響。
從認識自己、喜歡自己到發揮自己,
你的人生,由你作主!
幸福是由我們對自己的信念所創造出來的,
人不是被事件困擾,而是被自己的想法困擾,
轉換思考視角,做出正向改變,
你我也能活得圓滿自在。
◎老是被問題困擾嗎?
→將焦點從「問題」轉移到「解答」,
從自己擁有的「資源、優點」著手,
有助於發展出面對困擾的能力。
◎是否容易感到焦慮?
→只要認真去做一件事,內心就不會感到焦慮。
對於情緒低落的人,若能幫助其增加正向活動,
即有抑制憂鬱的效果,也有助於提升正向情緒。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每個人都有特殊的天職或使命需要實現,
生命目標是要讓人負起自己應負的責任,
才能活出人生的意義。
「與人相處及適應社會」的程度,
是我們很重要的生命課題。
人人皆須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並從中產生歸屬感。
人生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奮鬥的過程,
我們自己才是啟動成長的主要關鍵。
既要有能力了解,什麼是讓自己感覺沮喪的原因;
也要有能力指導自己,進行建設性的人格改變。
透過本書可學習自我探索、認識自己,從而邁向幸福人生。
本書特色
收錄十種諮商理論的精華內容,並搭配案例說明,可從中學習許多正向思考的觀念,幫助建立個人的內在力量,培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作者簡介:
陳俠
學歷:
大學畢業
經歷:
貿易公司
醫院志工
《易經》學習,受教於
李亨利老師
劉君祖老師
傅佩榮教授
「心理諮商」學習,受教於
文化大學心輔系及基督教研究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你有什麼專長嗎?
如果一直談論著自己的問題,會讓人深陷在困惑中;
反之,若只定向在自己擁有的資源,
思索尋求解答,產出答案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韓裔美國心理治療師
茵素.金.柏格(Insoo Kim Berg)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的創始者為一對美國心理治療師夫妻,即茵素.金.柏格(Insoo Kim Berg,1935 ~2007)以及史蒂夫‧ 笛‧ 夏德(Steve de Shazer,1940~2005)。柏格出生在韓國,大學念藥學系,1960年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密爾瓦基大學,獲得社會工作系的碩士學位。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理論不談過去,只重視現在,將焦點從「問題」轉移到「解答」,從人們本身擁有的「資源、優點」著手,鼓勵人們發展面對困擾的能力。以下簡介其重要概念:
(一)一直談論問題,會讓人深陷困惑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學派認為,人們如果只談論著自己的問題,會讓人深陷在困惑中,難以找出解決方法;反之,若只定向在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及優勢力量,思索如何尋求解答,產出答案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例如,過去我因為不認識自己的人格特質,導致放棄諸多機會,後來讓我經常深陷在人生意義的困惑中。在此種情況下,我開始學習《易經》、《聖經》、佛經、紫斗八字及諮商心理學,雖然心靈被滋養豐富了,但仍沒解決我的問題。當我讀到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理論的論點,才啟發我開始思考自己所擁有的資源。
此外,亦如同《易經》第二十七卦山雷頤之初九爻:「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意思是上天賦予人們有如同靈龜一樣得天獨厚的條件,理應像靈龜般深知自養之道,但人們卻經常垂涎別人的口中之物,羨慕別人的爵祿,這不是一種吉兆。也可引申為上天給予我們每個人獨特的長處與實力,應該要體悟自身的優勢,並且多加善用。若「對自身存在感到不知所措」或因「生命價值感喪失」而感覺焦慮時,應當自我覺察,增益自身的學養與不足,不要總是對自己不滿意,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並且用自己的智慧去努力。如果能夠安分工作並體驗出意義與樂趣,就不會感到不知所措,也能獲致更大的心靈財富而得到滿足,或許就不會有生命意義喪失的遺憾。
(二)只定向在自己擁有的優勢,去尋求解決方案
人們若能將焦點定向在自己擁有的力量,進而思索如何尋求解答,這樣產出答案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大。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學派不看人的弱點,只從正向的觀點看人,並聚焦於人的才能、專長與潛能,而不看其限制。此外,也強調當事人的潛能、資源與優勢,讓人認為自己是有功能的,因而更願意改變,創造出不同的面貌。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學派假設,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解決問題的資源,包含:專長、財富、知識、經驗、時間、人際關係與體能等,而且每個人都能運用自己的資源解決問題。
(三)適當的、鼓勵性的對話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學派認為,可用「適當的對話」來鼓勵人們創造改變,或激發出解決方法,不要把時間放在談論問題,要用適當的對話開發力量和資源,進而解決困擾自己的問題。例如,我以前未曾想過要寫文章,是在與台灣諮商輔導界有重大影響力的劉焜輝教授談話後,受到對方極大的鼓勵之下而做到的。
(四)希望別人改變而解決問題,是超過自己所能掌控的範圍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學派認為,要聚焦於小小的改變,而非一次就擁有完整的解決方案。有些問題往往只需要一些小改變就能解決,因為小的改變會累積成大的改變。這樣的改變需要由自身做起,希望別人改變進而解決問題,是超過自己所能掌控的範圍。
例如,聖嚴法師最令人稱道的十二字箴言是──遇到困難時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法師又說:「禪的態度是:知道事實、面對事實、處理事實,然後就把它放下。」
這又好比2022年初,俄國與烏克蘭兩國的戰爭初期之和談無法成功,乃因雙方都期待別人改變來解決自己的問題,但這種方式卻是逃避現實的行為,並且無法免除戰爭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人們只有「用智慧把責任擔負起來」,才能從困擾中獲得解脫。如果希望確實解決衝突,雙方都必須做出一些調整,而非僅期盼對方單方面改變。當自己能先做些小改變,就有機會引發對方正向的回饋,進而讓小的改變累積成大的改變。回到俄烏戰爭案例,如果烏克蘭總統希望俄國總統先改變而解決問題,這就超過了烏克蘭所能掌控的範圍。
由上可知,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學派是一種開發與運用人們自身的資源,聚焦在正向的、解決導向的談話,它激勵人要靠自己來做到應該有的改變。例如,我經由老師的鼓勵而決定動筆寫文章,並進一步思索出自己擁有的資源是時間與歷練──亦即超過60年的人生經驗,希望可以把所學之善知識普及化,期許幫助人們達到自我認識的效果。也希望人們在接觸「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學派」後,能找到自己擁有的資源,不僅幫助自己,也能助他人提升心理的健康。
第一章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你有什麼專長嗎?
如果一直談論著自己的問題,會讓人深陷在困惑中;
反之,若只定向在自己擁有的資源,
思索尋求解答,產出答案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韓裔美國心理治療師
茵素.金.柏格(Insoo Kim Berg)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的創始者為一對美國心理治療師夫妻,即茵素.金.柏格(Insoo Kim Berg,1935 ~2007)以及史蒂夫‧ 笛‧ 夏德(Steve de Shazer,1940~2005)。柏格出生在韓國,大學念藥學系,1960年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密爾瓦基大學,獲得社會工...
作者序
導讀 從了解自己到調整思維,奔赴你的幸福人生
早在2500年前,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就說過「性格決定命運」,每個人的性格都有先天遺傳而來的部分,但更多的是通過後天培養而形成,性格一旦形成,再想改變就很困難,俗語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是這個道理。但性格是可以修正的,特別是其中的缺陷部分,可以通過理性的方式進行彌補。
要了解性格,先了解「自己」
然而要了解性格,我們必須對「自己」有更深層的了解,這其中包括自己在先天及後天上所受的影響,東方、西方對自己在先天可能的影響,都有很多的研究,如:佛洛依德認為人的本性有「本我、自我及超我」三個面向,三者的交互作用會影響我們的人性及性格。《聖經》指出人的原罪及原始的黑暗面,造成了人性的缺陷及性格的弱點。東方的紫微斗數及八字更進一步對每個人天生的個性,都有某種程度的說明。透過這些研究,我們對天生自己的呈現,才擁有初步的了解,但是「自己」又受天生遺傳、原生家庭、學校、朋友或社會的極大影響;這方面在西方的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從佛洛依德、榮格、阿德勒到現代的貝克、艾里斯,在近100多年間有極為深入的研究。他們不但建構完整的人格發展理論,同時也對個人人格或性格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諸多問題提出了建議,奠立了「現代心理教育」的基石。
人究其一生不斷地在嘗試及探討,追尋自己生命的意義,卻常在老年時才對「自己」有更深的了解,可惜往往太遲了。今天在學校裡的課程,很多著重在技能方面的教育,但是對於「哲學、人生、自我了解的教育」卻太少。因此,令人感覺現在的教育愈來愈進步,但是人的問題、社會的問題卻愈來愈嚴重。
用「學校沒教的道理」幫助需要的人
作者將多年學習諮商心理學、諮商教育、《易經》、《聖經》和紫斗八字的心得,加上自己的人生經驗,分別整理提列出重點,希望這些在「學校沒教的道理」能夠幫助需要的人。書中觀念及建議確實打中現代人,在人格及生活上的一些問題。以〈第四章 理情行為治療〉而言,提出許多人常有的非理性觀念而不自知,這些非理性的觀念不但影響人們的情緒,甚至還會影響人們的性格,進一步也影響了各自的人生。
這些非理性的觀念,包含:「每個人應該被周圍的人喜愛」、「人必須非常成功才有價值」、「事情不如意是很糟糕的」,無一不受到父母、學校與社會所影響,但卻可能造成人們情緒及理性的扭曲。如果能夠了解並努力學習克服這些後天不理性的影響時,就能改善自己的性格,並幫助改變自己的命運。人們即使在社會工作多年,或多或少都仍不夠完整地清楚自己,同時可能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觀念;閱讀本書,能學習許多正確的人生觀念及態度,確實讓人有眼睛一亮的感覺。
領略自然運作原理,人生路走來怡然自得
除了對「自己的了解及調整」,以創造圓滿的人生之外,也必須了解自然的運作道理。書中特別提及東方《易經》對於自然道理的論述:「有生就有死,有陰就有陽,有盛就有衰,『變』是人生唯一『不變』的道理。」人生處世必須了解這不變的道理,以前總是認為「人定勝天」,但隨著時間產生更多的人生體悟後,就會知道「上天有其自然運行的道理」,有了這種哲學思維,走在人生路上不論順或逆,才能更加怡然自得。
本書取名為「學校沒教的人生必修課」非常貼切,隨著科技的發展、虛擬世界的盛行、宗教信仰的滑落、社會愈來愈多元、個人的自由及選擇愈來愈多,「人對於自己的了解愈來愈重要」,當我們了解自己天性或性格上的缺陷時,如能加以調整或修正,則自己看自己或事情的角度就會有所改變,進而有較正確的情緒及行為。畢竟一切的行為都由個人的思維所驅動,沒有好的思維,就不會有成熟的態度及行為,希望讀者讀了本書後,能有所體會,從而邁向幸福的人生。
自序 品嘗「隨緣順變」的人生智慧
回想年輕時因為不認識自己,也不了解社會,導致生命中出現許多抉擇錯誤的遺憾!在我學習「諮商心理學」,以及《易經》、《聖經》、佛經、紫微斗數與八字後,才對自我有所領悟,很希望這些知識在年輕求學時,就被學校師長教導過,也許較不會發生抉擇上的錯誤。如今慶幸自己學過了,想將心得分享出來,希望讀者可因此受益。
本書將「學校未教的心理及哲學觀念」做了簡單的介紹,內容分享了十位著名心理學家之「引發人們情緒焦慮及促進情緒健康」的論點,並附錄東西方先聖先賢所述之人生道理。這些理論及觀點有助於人們增進對自己的了解,也教育我們在人生過程中最好秉持健康的心態,讓我們的心靈在各種環境下都能保持正向思維,使我們朝向幸福美滿的人生邁進。
現代人大多忙碌,或可將本書做為「自我諮商」之用,當我們都能了解這些基本的道理後,剩下的功課就是如何在生活中應用及實踐。如每人都能習慣思考本書所提示的道理,自然更能適應社會產生的諸多變化與困擾,達到「隨緣順變」的境界。
我學習「諮商心理學」與《易經》的機緣,始於2000年左右,出於好奇心,先後受教於李亨利老師、劉君祖老師與傅佩榮教授。「心理諮商」的學習亦是始於好奇心,在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幸得劉焜輝教授指導,獲益良多;之後再於基督教研究院,研讀3年多的心理相關課程。
若對《易經》有興趣者,歡迎至「易經占卜的哲學(sun38.org)」網站參訪,或將擁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該網站匯整了個人的學習心得,但願能與讀者共享,期許繼承中華文化傳統的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東方的《易經》與西方「心理諮商」之智慧,也能將我中華民族的國學發揚光大。
導讀 從了解自己到調整思維,奔赴你的幸福人生
早在2500年前,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就說過「性格決定命運」,每個人的性格都有先天遺傳而來的部分,但更多的是通過後天培養而形成,性格一旦形成,再想改變就很困難,俗語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是這個道理。但性格是可以修正的,特別是其中的缺陷部分,可以通過理性的方式進行彌補。
要了解性格,先了解「自己」
然而要了解性格,我們必須對「自己」有更深層的了解,這其中包括自己在先天及後天上所受的影響,東方、西方對自己在先天可能的影響,都有很多的研究,如:佛...
目錄
導讀 從了解自己到調整思維,奔赴你的幸福人生
自序 品嘗「隨緣順變」的人生智慧
第一章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你有什麼專長嗎?
第二章 現實治療
愈能與他人產生連結,愈有可能感受到快樂的心情。
第三章 認知治療
你常因「自動化思考」而產生錯誤認知嗎?
第四章 理情行為治療
你不是被事件困擾,而是被自己的想法困擾!
第五章 意義治療
你獨特的人格特質可否表現在職業上,使生命更具意義?
第六章 個人中心治療理論
人類有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只要在溫暖及支持的同理關係之下!
第七章 榮格分析心理學
西方「心理諮商」可助人心理平靜;
東方《易經》哲學,或可為人提供指引!
第八章 森田療法
人生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無須羨慕別人擁有的一切。
第九章 阿德勒心理治療
要認識自己,取得在社會上合宜於自己的定位。
第十章 精神分析
你有困擾嗎?要勇於說出來!
附錄
一、《易經》簡介
二、《聖經》簡介
三、《佛說八大人覺經》簡介
四、紫微斗數簡介
五、八字簡介
結語
參考文獻
導讀 從了解自己到調整思維,奔赴你的幸福人生
自序 品嘗「隨緣順變」的人生智慧
第一章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你有什麼專長嗎?
第二章 現實治療
愈能與他人產生連結,愈有可能感受到快樂的心情。
第三章 認知治療
你常因「自動化思考」而產生錯誤認知嗎?
第四章 理情行為治療
你不是被事件困擾,而是被自己的想法困擾!
第五章 意義治療
你獨特的人格特質可否表現在職業上,使生命更具意義?
第六章 個人中心治療理論
人類有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只要在溫暖及支持的同理關係之下!
第七章 榮格分析心理學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