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語言語學探索》是寫給中國人看的,目的是使中國學生能夠更理性地掌握俄語中那些言語異變現象,從而有利於提高口、筆語中運用俄語的質量。俄語的言語研究應以實際應用為原則,即以使用中的詞語和句子為基本語料,必要時要在超句統一體和連貫言語中,動態地揭示和描述詞、詞組、句子在使用中的各類異變。如名詞性、數意義和格形式的異變、動詞體(時)、態、式的活用、人稱代詞指代功能異變、詞組結構異變、句中聯繫(類一致、類支配、類依附)的變化、隔斷現象、簡縮句的形成機制和變化、句際聯繫及句中成分的省略和代換、句子結構變形以及詞序變化、複合句連接手段的同義、近義現象及使用中的異變等等。上述這些活的言語現象的歷時和共時狀況既是研究的重點,同時也是研究的難點所在。這種研究須在大量地並且廣泛地調查和收集言語事實的基礎上進行,需要研究者俱有深厚的語言學功底和敏銳的洞察力、踏踏實實的研究精神和工作態度。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形式和語義
從語言規範的角度來看,詞形式的變化應與其表義功能相一致。而總體上講,也確實如此。但言語實踐中,詞形式,即俄語的可變化詞類,如名詞、形容詞和動詞與要表達的東西之間都可能產生某種背離。這種背離,有的可以找到歷史原因,如表人名詞的性形式與實際所指之間的不一致,便是歷史上形成的,因為有些職業一開始並沒有女性從事。這樣,此類詞起初沒有陰性形式。而等到有女性從事此類職業之時,詞的陰性形式又沒有隨之形成,於是便出現了形式與語義之間的背離。而相應地,與之連用的形容詞和動詞的性形式也隨之產生了形式上一致而意義上不一致不協調的現象。但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實際性別往往會有要通過語詞形式表現的需要,於是便逐步產生以至形成了通過非本體形式,即由其他形式表達的機制,如通過形容詞陰性形式或動詞變位陰性形式的手段來表現女性。
與此同時,名詞的數形式與實際數量表達上的非一致現象則很難說清是怎麼形成的,這可能涉及社會學的某些領域,不屬於我們的研究範圍。
第一章 形式和語義
從語言規範的角度來看,詞形式的變化應與其表義功能相一致。而總體上講,也確實如此。但言語實踐中,詞形式,即俄語的可變化詞類,如名詞、形容詞和動詞與要表達的東西之間都可能產生某種背離。這種背離,有的可以找到歷史原因,如表人名詞的性形式與實際所指之間的不一致,便是歷史上形成的,因為有些職業一開始並沒有女性從事。這樣,此類詞起初沒有陰性形式。而等到有女性從事此類職業之時,詞的陰性形式又沒有隨之形成,於是便出現了形式與語義之間的背離。而相應地,與之連用的形容詞和動詞的性形式也隨之產生...
目錄
緒論
1.俄語言語學的理論基礎和研究物件
2.俄語言語學的觀察視角與研究思路
2.1 宏觀和微觀
2.2 組合關係和聚合關係
2.3 靜態與動態
2.4 能指、所指和語境
2.5 形式和意義、結構與功能
2.6 省略與零形式
2.7 語言材料與言語表達:人本中心論
2.8 句子和表述(句)
第一章 形式和意義
第一節 詞素衍變與構詞模式衍生
1.構詞成素衍變
2.構詞模式衍生
第二節 名詞的性形式和意義
第三節 名詞的數形式和意義
1.普通名詞
2.專有名詞
3.物質名詞
4.集合名詞
5.抽象名詞
第四節 形容詞的長、短尾形式和意義
1.形容詞的長尾形式和短尾形式
2.形容詞的形式、意義和功能
第五節 動詞的體形式和意義
1.使用固定體形式的場合
2.體的競爭現象
第六節 動詞的式形式和意義
1.陳述式的語用意義
2.命令式的語用意義
3.假定式的語用意義
第二章 形式與關係
第一節 名詞的格形式與詞之間的關係
1.一格擴張現象
2.四格擴張現象
第二節 詞形式與片語合形式的形式和功能變異
1.俄語外來語詞變異
2.俄語本族語詞變異
3.跨類詞功能變異
第三節 形容詞(副詞)比較級形式與比較關係
1.比較級
2.最高級
第四節 代詞與指代關係
1.第一人稱代詞
2.第二人稱代詞
3.第三人稱代詞的指示和照應易位
……
第三章 結構和語義
第四章 結構與功能
結語
參考文獻
緒論
1.俄語言語學的理論基礎和研究物件
2.俄語言語學的觀察視角與研究思路
2.1 宏觀和微觀
2.2 組合關係和聚合關係
2.3 靜態與動態
2.4 能指、所指和語境
2.5 形式和意義、結構與功能
2.6 省略與零形式
2.7 語言材料與言語表達:人本中心論
2.8 句子和表述(句)
第一章 形式和意義
第一節 詞素衍變與構詞模式衍生
1.構詞成素衍變
2.構詞模式衍生
第二節 名詞的性形式和意義
第三節 名詞的數形式和意義
1.普通名詞
2.專有名詞
3.物質名詞
4.集合名詞
5.抽象名詞
第四節 形容詞的長、短尾形式和意義
1.形容詞的長尾形式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