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浸科技狂潮當前,思考藝術如何可能
文/邱誌勇
在數位科技迸發式的發展趨勢之上,科技藝術的創製也隨之擴張與擴展;也因此,在當代科技藝術與創新科技的跨域融合之際,創作實踐的進展全然地凌駕了理論與美學的發展速度。另一方面,各國政府在諸多文化政策與補助計畫中,不僅強調「沉浸式展演」,甚至連傳統藝文(如電影、繪畫、書畫、雕塑)與文化機構(美術館、博物館)皆被牽引走上科技應用之路。以致,邁入第五年的藝術松,我們特別以「沉浸」作為專輯主題,企盼融合理論美學觀點、創作實踐策略,以及市場實務現況三個面向,對當前漫天高喊的沉浸式科技進行多面向且系統性的梳理。
在專題文章方面,深受德國物質文明體系下之媒體考古學影響的王柏偉,在〈世界、實在與沉浸〉一文中,以「空間」作為命題出發,借歷史發展作為脈絡,提陳從「虛構空間」、「虛擬空間」到「虛實整合空間」三個辯證式觀念,在「真實世界的數位化」與「虛擬世界的實在化」間提供極具深度的哲思關係,最終導向「虛實整合」的空間感知,與當前的擴延實境(XR)作為相互呼應的論證。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筆者在拙作〈沉浸在虛擬之中:歷史、科技與新物質論〉一文中精簡地梳理沉浸式感知與體驗的歷史脈絡,且再次複訪「沉浸」一詞的源頭與內涵,試圖為讀者提供精確的觀念。此外,文章更聚焦在「沉浸與虛擬科技」的範疇,以實務層面到理論哲思的並陳,呈現相對巨觀視野的面向思考,在虛擬轉向的命題之上,以新物質論的哲學觀點,提供觀看沉浸科技的新視野。
除了視覺導向的討論外,以研究沉浸聲響聞名的柯宜均教授在其論著〈聆聽:聲響沉浸〉中強調,聲響沉浸不僅是表意客觀技術的具現,更意味著聆聽者日常感知的顛覆,彰顯主觀的感官探索或內在感受。文章從聲音的空間性、感官的擴增,到即時編程與聲音的公共性等多個面向,詳盡地為讀者梳理出在視覺感官當道的沉浸式科技發展之上,聲響/聲音也有其顯著重要性。
再者,沉浸科技同樣也被博物館等文化機構積極地應用。在數位轉譯與數位博物館研究上有相當成就的施登騰教授,則聚焦在虛擬博物館的沉浸議題上。在其論著〈從虛實整合到數位實構:談虛擬博物館的沉浸交錯與交集〉中,施登騰從實務經驗與研究觀察,討論虛擬博物館中虛擬與現實的整合,及其帶來的沉浸交錯與交集的觀察,以及如何透過技術、藝術與論述觀點,聚焦技術標準化、數位互動性、多感官體驗,及其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此外,許夢芸的〈當「沉浸感」接管一切…〉則是以國際發展趨勢作為書寫焦點,並對過去十年來,超過百間巨型沉浸藝術機構在全球各地紛紛成立的狂潮做出評論。更重要的是,許夢芸語重心長地做出了一個開放的「提問式結語」,邀請讀者思考,倘若「藝術只剩沉浸經驗」,那個藝術的未來又如何發展。
最後,去年(2023)年底,在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黃文浩、國藝會、國科會,以及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的補助與支持下,筆者出版了《台灣數位表演與科技劇場:歷史、美學與創作》一書,書中針對當代跨領域數位表演的理論觀點、美學底蘊、歷史脈絡,以及台灣在地的創作實踐進行了系統性的書寫。作為全臺第一本針對數位表演與科技劇場為焦點的專書,引起了諸多迴響。其中,張賜福曾在聚會中提出,筆者將「藝術」一詞省去,而以「表演」與「劇場」為名,是否有特別用意?究竟「藝術」是位居於上的統整性概念,抑或是在前衛的當代成為被屏棄的名詞?成為有趣的談資議題。於是,作為專題主編,筆者在執行團隊的同意之上,邀請張賜福將該書作為「靶子」進行回應;更因此,張賜福的〈後人類社會中的表演〉一文,成為該書在歷史觀點上的重要補述。此文看似與專題主題—「沉浸」—不相關;然而,該文後段以凱薩琳.海爾斯(Katherine Hayles)的「後人類」開啟人類與智能機器耦合的創作案例,似乎也隱晦地彰顯出當代人類與沉浸式科技並置體現的觀看經驗。在沉浸式作品的觀看體驗中,正如張賜福在文章結論中提出的觀點,我們必須從「表演主題的重塑」、「表演場域的擴展」、「表演形式的多樣化」、「表演倫理的重建」,以及「表演認同的形塑」等面向深思,當表演者與觀眾們都成為賽伯格的當下,感知與互動又如何重新被審視與看待。
除了專題文章外,本期特別提出與「沉浸」有密切關聯的關鍵字,在「模擬」(simulation)、「在場」(presence)、「現場性」(liveness)與「肉身性」(corporeality)這四個看似簡單且被常被提及,卻又極度複雜的關鍵字中,期盼以關鍵字作為圓心,面向該詞彙於哲學、美學、歷史,以及當代的脈絡中的多元思考,提供讀者有系統的知識。「模擬」是沉浸式科技中關於圖/影像創作時最核心的觀念之一,李佳霖描繪出在電腦科學昌盛的時代,模擬似乎涵納了關於「模仿」、「再現」與「擬仿」這三個本質迥異的詞彙,但在近代的實務操作上又有什麼樣的具體內涵。沈克諭則從親身臨場、媒介中介在場,到遠距在場,闡述「在場」的歷史脈絡。趙鐸在「現場性」的討論特別強調因數位科技的介入,使得傳統表演藝術強調的現場性被重新改寫。許夢芸則是從哲學層面對「肉身性」這個長久以來不斷被議論的詞彙做出精準的梳理。
更重要的是,因應整體發展的景況,本期特闢欄位,針對國內外成功的沉浸式創作進行作品觀察。於《巴黎舞會Le Bal de Pairs臺北場計畫》(以下簡稱《巴黎舞會》)中任職台法VR技術統籌的陳大再,針對《巴黎舞會》中的展演形式與流程、沉浸式體驗,以及技術、市場與人才等面向進行觀察。而長期貼身觀察周東彥創作脈絡,並從事影像與當代藝術評論的陳沛妤則聚焦探討周東彥《霧中》三部曲中關於空間向度與螢幕鏡像等議題。兩位受邀作者以貼身觀察的策略,為讀者做出《巴黎舞會》與《霧中》三部曲的近距離書寫。
同樣立足於實務面向,由在地實驗與台北市立美術館共同合作的「共域之三:VR圖書室計畫」,作為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首次在現當代美術館的文化機構中,系統性地引薦當下的擴延實境(XR)、混合實境(MR)、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等多種沉浸式內容,透過平台式計畫展陳作品的機會,聚焦於虛擬實境作品,推廣當前創新科技的沉浸式媒材下重塑觀展/演機制的可能性。本期也針對此計畫舉辦之三場系列主題座談—「VR 進入展演場域的挑戰與新契機」、「XR 內容製作的扶植經驗與展映觀察」與「VR 做為藝術創作的媒材」,進行觀察側記,為與談的創作者(李亦凡、許家維、陳怡蓉)、文化機構行政(臺中國家歌劇院副總監鄢繼嬪、臺中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欣、臺北市立美術館副研究員蘇珀琪),以及在前線的執行者(高雄市電影館 XR 節目統籌王冠人、北師美術館執行總監王若璇、前台北電影節選片人/製片蘇逸華)記錄下其可貴的經驗。
在藝術家專訪方向,本期特寫了以移動式劇場與沉浸展演為營運策略的「移動故事屋」,作為全台第一個以沉浸式親子展演作為主要訴求的移動故事屋從2015-16年,便觀察到此一趨勢,並著手醞釀新型態的展演節目。「移動故事屋」的創立原意便是期盼能像馬戲團般的巡迴演出,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展演空間,以科技表演藝術的形式帶給親子觀眾獨特的沉浸體驗。
台灣科技藝術的發展歷經了類型學的引薦、跨領域思潮的激盪,在邁入創新科技與藝術實踐相互實驗融合的第三階段,無論是虛擬科技、智能科技,抑或是高速傳輸科技,在在皆使科技藝術有全新展現的面貌。藝術松也從創刊號的「VR」、第二期的「AI」、第三期的「Web 3.0」、第四期的「Avatar」中,充分展現出對前衛議題與創作實踐的最新觀察,而本期(第五期)以「沉浸」為題,不僅是對科技發展趨勢的貼近觀察,更是綜整前四期各種前衛科技背後,最具本質性的特徵,期盼讀者可以「沉浸」在各作者的視野中,思考出獨特的自我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