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2 項符合

陳奕麟等

的圖書
文化研究期刊(第23期/2016秋)
$ 298 ~ 333
文化研究期刊(第23期/2016秋)
作者:張小虹蘇哲安陳奕麟等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語言:繁體/中文   
圖書介紹4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文化研究-第23期-2016秋
$ 238
文化研究-第23期-2016秋
作者:張小虹蘇哲安陳奕麟等 
出版社:交通大學出版社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 - 期刊/影音  - 來源網頁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文化研究期刊(第23期/2016秋)

內容簡介

本刊為TSSCI收錄期刊
並獲101-103年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類評比:A級期刊

  《文化研究》為半年刊,自2005年創刊以來,秉持超越學科界限並且鼓勵批判對話的理念,針對文化議題的不同面向進行探討,期待能夠促成更多不同領域的學術對話,並且呈現具有導引性與當代性的研究成果。

  《文化研究》已經被納入TSSCI以及THCI核心期刊。歷年來,《文化研究》吸引的稿件來自台灣、大陸、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歐美地區,成為跨地區之重要國際性華語學術期刊。除了展現了多重地理空間的交錯,本刊亦成為多元學科空間交會的連結點,包括文學、哲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藝術研究、電影研究,而如同串流不同網際空間的「路由器」(Router),讓多重思想網域得以並存。這些學術功力紮實而思想活潑的研究論文挑戰學科界限,面對文化議題,開闢出各自不同的思考道路,更凸顯了Router的古典意義:「路徑拓展者」(route + er)。每一位作者,都是「路徑拓展者」;每一篇文章,在傳遞思考的路徑中,也替《文化研究》這份刊物不斷重新界定自身。

  《文化研究》第二十三期

  本期特別規劃「318事件後的思想介入」以及「香港(後)殖民主義的新面貌及文化危機」兩個專題,以思想介入的方式,思考臺灣與香港當前的文化狀況。收錄包括洪世謙的〈318的概念〉、楊凱麟的〈事件318〉,以及張小虹的〈太陽花運動影像作為「美學事件」〉等文,另外邀請蘇哲安提供的〈太陽花運動類比性的翻譯:在全球國家物流政變與共通普及的創構之間〉。

  2014年的318事件以某種間接的方式影響了同年9月香港的雨傘運動。本刊客編陳奕麟認為,大中華時代已經過去,目前香港所面對的是大中國的時代,也就是中國在全球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下的殖民霸權,陳奕麟所謂的「南向殖民主義」。他特別以文化認同、地方自主權,以及民主化這幾個面向,規劃專題「香港(後)殖民主義的新面貌及文化危機」。而黎國威的〈以購物之名:從網絡集體創作看「再造香港」〉,則從不同的角度,同樣針對雨傘運動,提出再造香港的不同可能性。

  在臺灣與香港的2014兩個事件的回顧之際,潘博成的書評〈評介阿斯特莉特‧埃爾《文化中的記憶》〉也值得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智明


  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清華大學人社系與交通大學社文所合聘副教授。研究領域為亞裔美國文學、文化研究以及學術建制與思想史。

洪世謙

  現任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當代法國哲學、政治哲學、解構主義、馬克思主義。主要關注議題為「去政治與再政治」、「倫理主體、他者與暴力」、「去疆界與跨國移動」。

陳蒨

  英國牛津大學取得社會人類學博士學位。現任香港樹仁大學研究辦事處總監及社會學教授。研究涉及香港、臺灣、中國大陸及新加坡,領域包括家族、宗教、身份認同及文化遺產。

陳欣欣 Angelina Chin

  加州Pomona College歷史系副教授,UC Santa Cruz歷史系博士,主要研究範圍包括香港,臺灣以及珠三角洲之社會變遷,移民及身分問題。

陳奕麟

  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合聘教授,研究興趣包括古典社會文化理論與思想史、批判主體性與文化政治現代民族國家等。

張小虹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系特聘教授,著有《時尚現代性》(2016)、《假全球化》(2007)、《在百貨公司遇見狼》(2002)、《怪胎家庭羅曼史》(2000) 等學術專書。

張佩思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包括:香港研究、後殖民理論、視覺文化、政治與美學、精神分析。

童慶生

  現任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和外國語學院雙聘教授,“百人計畫”(二期)“學科帶頭人”。擔任多份國際學術雜誌和叢書的編委或顧問編委。

彭麗君

  現職香港中文大學,為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於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取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研究範圍包括中國現代性、視覺文化和知識產權論述等。

楊凱麟

  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著有《分裂分析福柯》、《書寫與影像-法國思想,在地實踐》,譯有《德勒茲論傅柯》、《消失的美學》、《德勒茲-存有的喧囂》等。

劉世鼎

  畢業於輔大電子系和傳播研究所,曾做過報社記者。2003年在倫敦完成博士學業後赴澳門大學傳播系任教至今,研究成果發表在positions, Third World Quarterly和New Left Review等國際學術期刊。

潘博成

  現為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目前正在藉助集體記憶/文化記憶理論,從事1950年代廣州城市市民日常生活研究。

黎國威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與宗教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包括中港臺政治、網絡社群和創作、漢語現當代文學和文化、東亞流行文化。

羅貴祥

  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教授, 創意及專業寫作課程主任。

蘇哲安 Jon Solomon

  現為法國里昂第三大學跨文本跨文化研究所教授。其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生命政治、翻譯研究、政治哲學理論、東亞殖民史、資訊科技與種族主義等等。
 

目錄

編輯室報告:思想介入:臺灣318與香港(後)殖民

學術論文
專題論文:318事件後的思想介入
318的概念 洪世謙
事件318 楊凱麟
太陽花運動影像作為「美學事件」 張小虹
太陽花運動類比性的翻譯:在全球國家物流政變與共通普及的創構之間 蘇哲安

專題論文:香港(後)殖民主義的新面貌及文化危機
導言─香港再還是不再,問題並非如此:大中國的「認同」過程與其批判挑戰 陳奕麟
從海盜邦到耕作村:國家主權下香港的海岸與農地敘述 羅貴祥
香港本土論述、文化解殖、後殖民創傷之弔詭關係:以保衛皇后碼頭運動為例 張佩思
香港金紫荊廣場:身分認同爭議 陳 蒨
香港,誰的香港? 童慶生
批評與回應
中港矛盾的表象與結構:回應〈香港,誰的香港?〉 王智明、陳欣欣
對「回應」的回應 童慶生
公民抗命與法治共同體:香港的可能 彭麗君
批評與回應
內在化的鬥爭:回應彭麗君〈公民抗命與法治共同體〉 劉世鼎
回應劉世鼎 彭麗君

研究論文
以購物之名:從網絡集體創作看「再造香港」 黎國威
評論
書評
評介阿斯特莉特•埃爾《文化中的記憶》 潘博成
 

編輯室的話

思想介入:臺灣318與香港(後)殖民
Thought Intervention: Taiwan 318 and Hong Kong (Post) Colonialism



  距離2014年臺灣的318事件與香港的雨傘運動已滿兩年。《文化研究》第二十三期特別規劃了「318事件後的思想介入」以及「香港(後)殖民主義的新面貌及文化危機」兩個專題,以思想介入的方式,思考臺灣與香港當前的文化狀況。

  「318事件後的思想介入」是由本刊編輯室主導規劃的。我們認為2014年318事件表面上的抗爭目的,並不足以涵蓋運動期間迸發不同方向的交錯力量,也無法說明這個事件背後所牽動的多面向因素。因此,我們在這個事件滿一週年的時刻,邀請了學界朋友進行了一次閉門會議,交換各自的想法。當時參與的人包括張小虹、楊凱麟、洪世謙、李鴻瓊、龔卓軍、黃建宏、沈清楷、黃涵榆、林淑芬、陳克倫以及主編本人。我們閱讀了彼此的文章,也相互提出了尖銳的質問與建議。這一期「318事件後的思想介入」的文章,就是那次討論的後續成果,包括洪世謙的〈318的概念〉,楊凱麟的〈事件318〉,張小虹的〈太陽花運動影像作為「美學事件」〉,以及另外邀請蘇哲安提供的〈太陽花運動類比性的翻譯:在全球國家物流政變與共通普及的創構之間〉。

  318事件,或是太陽花學運,起因於立法院於3月17日強行通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不同陣線的社會運動團體以及學生於3月18日進占立法院,以示抗議,前後持續23天。在這個過程中,立法院外也快速地聚集了各地學生、社運團體與民眾,並且展開了各種公開講堂以及研習小組,不同團體主動提供各種醫療、食物以及生活用品支援,藝術人士記錄活動的不同面向,生產了各種論述與影像。這個活動擴及全省,在臺灣南北各大學課堂或是民間論壇也自發性的進行。

  這個來得突然、牽動複雜因素而發展快速的318事件撼動了臺灣島上每一個人。後續的發展除了導致兩岸服貿協議至今仍未通過,海峽兩岸關係趨於惡化,也直接影響了當年直轄市長與縣市長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也促使年輕人積極參政,太陽花學運成員為主的新政黨「時代力量」崛起,奪取2016年立委五個席次,成為第三大黨,國民黨也在2016年總統暨立法委員選舉中繼續落敗。

  但是,這些事態的發展並無法說明這次事件對於臺灣的衝擊,也無法說明實際上發生的巨大變化。反服貿、反對中國因素、抗議政府失能、公民不服從、全民參與,能夠充分解釋這次占領立法院以及行政院的行動,或是延燒全省的民主活動嗎?這些變化事實上超出了運動的行動軌跡,因此本專輯的四位作者嘗試針對這次事件從不同角度進行哲學思考。

  洪世謙的〈318的概念〉首先說明318的不可預期性。每一個參與者與團體各自帶著不同的訴求和態度進入了這場運動,並無法簡單地化約為「反中、反黑箱、反代議制度、反自由貿易、反世代不正義或者反馬政府」的事件。作者進一步指出,環繞著318的各種痕跡,都如同「刪除線」,記錄了曾經發生之事,也連接了各種無法辨識的力量。洪世謙從事件、空的本體論和無名者三個角度,深刻地分析這個徹底溢出任何情勢狀態的獨特事件,並且指出這些來自不同方向的力量,從原本並不被看見的不同角落出現,彼此匯聚與撞擊,以「無」的場域接納了所有來去多變的新的可能性、新的策略、新的語彙、新的態度、新的參與者,而朝向未定的未來。

  楊凱麟的〈事件318〉指出,318運動期間引發的相關話語和龐大影像情緒訊息,在這個「電子根莖時代」,以轉貼與按讚的方式高速流動,如同「無止境的即時民調與就地公投」。這些被激活的分歧行動主體,各種「劇中劇」一般的即時作畫與快閃行動,以及話語的暴量增生與內在對立,卻造成了事件本身的不可思考。楊凱麟針對事物狀態所激起的概念,犀利地分析「事件僅僅是事件」的三個面向:318事件場所作為經驗「反實現化」的游牧空間,318事件時間的內部延展與共時滋生,以及318空間的政治越界與折返所暴露的黯黑真相,與國家硬蕊正面接觸的時刻。楊凱麟指出,這個事件本身,已經迫使所有人無法迴避地面對了另類觀看的必要性,包括臺灣社會的貧富階級、法律正義、中國關係、臺灣地位、民主制度等等。

  張小虹的〈太陽花運動影像作為「美學事件」〉繼續從「運動-影像」與「美學政治」出發,探討太陽花運動攝影影像生產的「當下」,已然爆破為一個「美學事件」,或者是更為基進的「影像民主」。張小虹從太陽花運動的攝影書《天光》與《從我們的眼睛看到島嶼天光》,精彩地對比出「大相機美學」的「歷史事件見證」或是「聖像時刻」的「模擬再現」,以及「小手機美學」的「虛擬間介」所不斷溢出於「同一」與「認同」。透過集體匿名的影像流變,張小虹跨越了代議民主、審議民主與直接民主的爭議,而提出「無支配增補」與「基進不確定」的「影像民主」。

  蘇哲安的〈太陽花運動類比性的翻譯:在全球國家物流政變與共通普及的創構之間〉,則獨具特色地將太陽花運動放置於更大的類比框架,討論這場運動在全球資本主義的債務化、金融化、資訊化、跨國貿易架構、數位勞動、物流學與主權的改變等不同角度觀察所看到的問題。蘇哲安稱之為「全球國家,財團政變」之下的太陽花運動,並且指出,這場運動深深埋藏於全球國家的自動運轉之中,而暴露了殖民-帝國現代性政治的民主危機:一、代議制的危機;二、翻譯與物流學的異同;三、數位勞動的公共特質與被剝削的現實;四、人種差異佈置。

  2014年的318事件以某種間接的方式影響了同年9月香港的雨傘運動。本刊客編陳奕麟認為,大中華時代已經過去,目前香港所面對的是大中國的時代,也就是中國在全球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下的殖民霸權,陳奕麟所謂的「南向殖民主義」。在結合了商業利益與政治考量之下,社會議題的公共領域與民主參與便成為了香港的一個難題。因此,陳奕麟特別以文化認同、地方自主權,以及民主化這幾個面向,規劃專題「香港(後)殖民主義的新面貌及文化危機」。

  羅貴祥的〈從海盜邦到耕作村:國家主權下香港的海岸與農地敘述〉提出的問題是,香港作為逃亡者社會,歷史過程中作為不服從者的聲音到底存在於什麼角落?當代的抵抗敘述又以什麼形式出現?羅貴祥以香港特有的張保仔敘述作為一個典型例子,說明這個逃離高壓專制國家的海盜故事如何激起了一代香港難民的幻想,以及這種想像如何在1997的歷史時刻被挪用為虛構的「盧亭」敘述,而被環球資本主義的海洋論述吞沒,反而隨著中國崛起而擴展的海洋主權競逐,失去了其大眾想像的空間。羅貴祥指出,同樣的,爭取地權以及強調農夫生活與耕種的烏托邦化,並且塑造了「人民起義」形象的農地敘述,也輕易地忽略了資本早已深深植根於農村。

  張佩思的〈香港本土論述、文化解殖、後殖民創傷之弔詭關係:以保衛皇后碼頭運動為例〉與陳蒨的〈香港金紫荊廣場:身分認同爭議〉,分別以皇后碼頭與金紫荊廣場這兩個公共空間所出現的社會運動為對象,分析本土論述如何發生了轉移?為何出現了民族論?為何在公共空間同時展現了由官方主導的經濟資本主義以及國族主義,也暴露了民間頌揚的本土身分認同?為何公民身分本身便是充滿矛盾的曖昧概念?這種狀況下,香港如何可能進行文化解殖?

  彭麗君的〈公民抗命與法治共同體:香港的可能〉延續公民身分的悖論,針對法制之下公民是否可能抗命的問題進行思辨,並且指出雨傘運動讓香港面對了困難的選項:要繼續革命,讓制度崩潰,重新再來,還是要回到政治實踐,維護社會團結,迎接無休止的挑戰,並且讓憲法持續面對更新與改寫的可能性。童慶生的〈香港,誰的香港?〉,則直接指出香港的「內在種族主義」如此赤裸裸地暴露出來,除了牽涉了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因素之外,也牽涉了遺留在香港的殖民意識以及文化習慣差異而造成的區域歧視等問題。

  彭麗君與童慶生的文章引發了後續的討論,因此本刊邀請了劉世鼎、王智明與陳欣欣在「批評與回應」分別與彭、童兩位作者進行了對話。

  相對於陳奕麟組織的專輯論文,黎國威的〈以購物之名:從網絡集體創作看「再造香港」〉,則從不同的角度,同樣針對雨傘運動,提出再造香港的不同可能性。黎國威認為,2014年「鳩嗚」衍生的網路集體創作,是香港人連結線上抗爭與線下抗爭,通過社會運動,「再造」網絡香港共同體與香港人身分認同的實踐。

  在臺灣與香港的2014兩個事件的回顧之際,潘博成的書評〈評介阿斯特莉特‧埃爾《文化中的記憶》〉也值得推薦。
 

詳細資料

  • ISBN:30016138
  • 叢書系列: 期刊
  • 規格:平裝 / 304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周姚萍講新成語故事2:彩色雨和分數雨-附「小作家上場」+「拼字變成語」超萌稿紙,培養小學生的讀寫
作者:周姚萍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5-28
66折: $ 19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每日讀詩詞】唐詩鑑賞辭典(全三卷)
66折: $ 1782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怎麼會這麼萌?動物寶寶寫真書
作者:張東君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9-02
66折: $ 172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青梅竹馬是墮落聖女!(2)
作者:ショーソン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07
$ 11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兄弟上場(限量蓋章版,加贈「兄弟上場」刺繡布章)
作者:周思齊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4-10-30
$ 355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作者:杉井光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4-09-30
$ 284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魔都精兵的奴隸 16 (首刷限定版)
出版日期:2024-11-05
$ 153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我的第一本西班牙語文法【QR碼行動學習版】 :完全表格化呈現,一看就懂的西語文法入門書
作者:Silvia Chun
出版社:國際學村
出版日期:2024-10-03
$ 31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魔都精兵的奴隸 16 (首刷限定版)
出版日期:2024-11-05
$ 153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膽大黨 (首刷限定版) 15
作者:龍幸伸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2-31
$ 247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