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位赴美學習「神經麻醉」的醫師,於花東後山服務、奉獻、傳遞醫學火種的人生傳記。
★貧困農家子弟成為醫學院院長,翻轉人生的勵志故事。
★麻醉醫師開外掛,從隱身幕後的手術功臣,到走上講台當教授,更成為醫學院院長,培育花東醫護人才。
出身貧困,卻成為臺灣第一位赴美學習「神經麻醉」的醫師,
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
陳宗鷹用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
不但翻轉人生,也開創出花東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臺灣水牛精神,奮鬥不懈,事事感恩
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宗鷹醫師,來自彰化的貧困家庭,從小跟著父親務農,小學就得到金紙工廠打工補貼家計。但憑著水牛般的毅力,他考上公費醫學生。「成長過程中,受到多人無私的幫忙,我就應該無私地回報。」誠摯待人、心懷感恩,成了陳宗鷹一生行事的基調。
默默守護病人的幕後功臣
他曾至海外學習,精通神經麻醉、小兒麻醉等各種麻醉次專科。二十年前來到花蓮慈濟醫院,爾後帶領麻醉科部、訓練後進,偶遇手術檯上的驚濤駭浪,他沉穩以對。曾執行連體嬰分割手術等高難度麻醉,並搶救惡性高熱等罕見併發症。
從手術檯走上講台,開啟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陳宗鷹以熱忱投入醫學教育,帶動醫學生樂於學習;他積極推展院校合作,將臨床的高科技醫療導入教學;也將慈濟特有的醫療人文特色融入醫學教育,以人本醫療、感恩、尊重、愛,培育未來醫師。優異的辦學成果獲各類評鑑的肯定。他說:「平凡的我們,會一直做好該做的事。」未來他會繼續朝著醫學教育的理想,展翅鷹揚,翱翔在大山大海的東臺灣。
林啟禎∣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前董事長
王本榮∣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
林俊龍∣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
———真摯推薦
作者簡介:
傳主簡介
陳宗鷹醫師
麻醉科醫師、教授,現任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
曾任慈濟大學醫學系主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麻醉學科暨附設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重症醫學科主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麻醉學科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神經麻醉研究員、台灣麻醉醫學會理監事會理事及監事、台灣醫學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醫學院評鑑委員會委員、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教學醫院評鑑委員……等。
長年致力於醫學教育,積極建立院校合作、推動國際交流、創新教學和教材教案、打造慈濟大學醫學院全人教育環境,並發展特色研究,持續培育良醫、良才。
撰文者簡介
吳宛霖
一個住在後山,過著接送小孩、煮飯、餵狗、洗馬桶及壓力大時會追劇、作風老派的平凡大嬸。王小波曾說過:「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懷抱著詩意安分的過著淡泊殷實的人生,就是後山大嬸的美麗信仰、浪漫主義。真味只是淡,淡裡其實藏著一片海洋。
章節試閱
☆摘文一 在田間和工廠長大的少年
小學五、六年級時,陳宗鷹常常跟著父親陳森林在田間工作,晚餐過後,則跟著爸爸到南投名間鄉的松柏嶺一座供奉「帝爺」的廟宇「受天宮」上香參拜,或者到彰化田中鎮赤水崎頂的北天宮去問事。受天宮香火鼎盛,是當地民間信仰的中心,而北天宮則是當時民間解惑問事的重要地點。陳宗鷹知道,每當父親有煩惱時,就會去請示神明。他總是看著爸爸的側臉,爸爸虔誠地對神明喃喃訴說,神桌上鋪著米糠,接著有兩人抬著神轎,乩童被神明附身之後,神轎開始晃動,並在前方的竹子上寫字,此時廟方有人出來解讀神明的旨意,為迷惘的眾生指點迷津。
一九六二年,陳宗鷹出生在彰化縣田中鎮。家中七個孩子,他剛好排在中間,是第四個小孩,上面有兩個姊姊、一個哥哥,在他之下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他每次自我介紹,覺得最符合自己的形容就是「我有兄弟姊妹」。
他的爸爸陳森林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男丁,上有三個姊姊。陳森林七歲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家中的孩子全靠母親一個人撫養長大。陳森林國小畢業後,就去學裁縫、做學徒,從小就必須自力更生。陳森林學成後,自己經營布莊,和妻子陳巫玉蘭在彰化縣田中市場裡賣布,並在攤位上層隔了一個小房間,全家就住在裡面。
布莊生意還不錯,有了一點積蓄,孩子們陸續出生,陳森林希望能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空間,在同樣位於斗中路、距離田中市場大約一公里的地方買下一塊土地蓋房子。蓋房子必須花一大筆錢,妻子陳巫玉蘭非常反對,認為布莊在市場才有人潮有生意,但陳森林相當堅持,想要有自己的房子。誰知布莊搬至新房子之後,因為距離市場遠,生意一落千丈,再加上建屋時建築材料價格漲得厲害,所有積蓄都花光了,甚至還負債,經濟頓時陷入困境。除了節流,陳森林想要開源,當時聽說鳳梨和薑的價格很好,想起自己在南投縣名間鄉弓鞋村還有兩分地,若再承租陳氏祖先的兩甲地來耕作,應該可以增加收入。
鳳梨、金紙和襪子:童年打工記憶
不過,務農也沒有想像的簡單。在資訊不發達的年代,常常聽人說種某種作物價格很好,便趕緊跟風,但經過口耳相傳後,其實價格都已從高峰往下走,最後往往慘賠收場。原本因為蓋新房和搬布莊就已經負債,再加上務農的慘賠、家中食指浩繁,生活越發拮据辛苦。陳森林很希望可以改善經濟狀況,神明指示祖墳風水不好需要重修,他就重修;聽說種什麼好,他就種什麼,只希望能找到讓妻小好好生活的轉機。這時候孩子都還小,長子陳宗位從田中國小第一名畢業後,就讀田中國中,每次考試都霸占著第一名的位置。看長子書讀得好,期待他認真讀好書,不用再幫忙家務,盼望長子出人頭地,是陳森林最大的希望。大女兒(令珠)國中畢業後,馬上投入工作,到公路局客運金馬號擔任車掌小姐,二女兒(姚色)國中畢業為了分攤家計,在家門口擺攤賣檳榔、山上種植的果物,也賣寶島、長壽菸賺一些價差,或批發一些抽抽樂給小學生玩。排行老四的二兒子陳宗鷹當時還年幼,就讀田中國小高年級,適逢國內棒球風氣興盛,他喜歡打棒球,因此獲選進入彰化縣棒球隊,集訓期間有棒球隊供應吃住,也減輕家中一點負擔。但在練球和讀書的空檔,陳宗鷹(十二歲)常常和兩個妹妹(姚里十歲及姚光八歲)也在晚上及假日到住家對面製作金紙的工廠打工賺錢。
在過去,臺灣民眾大多信奉民間信仰,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燒香祭拜以及燒金紙奉納神明與祖先。金紙上面需要蓋一個四四方方的紅色印章,還要在正中間貼上銀色或金色的錫箔紙。金紙從工廠一疊一疊生產出來後,陳家三兄妹就排隊去做手工,負責嵌金和蓋章。在做這些步驟前,為了避免金紙散落,必須先在每一疊金紙的一角用電鑽鑽個洞,穿線綁起來。由於電鑽很重,一個沒拿好,可能就讓金紙歪掉、鑽破,甚至手會受傷,於是就由五年級的陳宗鷹負責這個工作,鑽完洞、固定好,再交給小妹姚光一張一張蓋印,她的兩隻小手常常沾到染劑,從紅變黑。蓋完印,他再跟大妹接手貼細部的錫箔。因為很多人搶著打工,金紙紙質又參差不齊,紙質比較好、比較厚的容易做,比較薄的紙容易黏在一起,工作效率較差,所以陳宗鷹總是帶著妹妹先去工廠排隊,搶比較好的紙多做一些。做好十二疊就算一捆,一捆可以拿到五毛的工資,每個月累積的工資一次發放。把賺的錢拿回家給媽媽之前,兄妹三人會先彎去附近雜貨店去買糖廠出產的健素糖,五毛錢可以買到一大把。他們最喜歡沒有加糖衣的健素糖那香香的味道,含在嘴裡吃,愈嚼愈香,是三人童年裡最幸福的味道。
陳宗鷹大一些之後,就開始當爸爸的左右手,假日跟著父親到山上的農園工作。他記得有一陣子家裡種鳳梨,有一甲地都是鳳梨田,他在田間穿梭,兩隻腳被鳳梨刺得傷痕累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午在田邊的小工寮休息,跟父親一起煮泡麵吃。傍晚,爸爸挑著扁擔,將收成的鳳梨、香蕉或荔枝運下山,再走一段路到公車站,兩人搭最後一班公車回到田中,將農產交給二姊放在攤子賣。辛苦種鳳梨的記憶太深刻,深刻到讓陳宗鷹在外求學時幾乎不買鳳梨。他並不是不愛吃,而是會想起以前父親挑著重重的鳳梨下山,收購鳳梨的商人卻只給非常低廉的價格,因此每次看到市場上鳳梨的標價,他都覺得實在昂貴得買不下手!
就在全家人務農、布莊、擺攤和家庭代工的各種努力下,讓家中孩子可以繼續讀書。後來父母親決定把房子賣掉,搬往更遠的區域居住,用賣掉房子的錢償還債務,家中經濟才稍稍改善。
☆摘文二 第一次為連體嬰麻醉
二〇一〇年,陳宗鷹接到菲律賓分會轉介來一對臀部相連的連體嬰要到花蓮慈濟醫院進行分割手術的訊息。雖然很高興可以參與麻醉專業生涯中難得的學習機會和經驗,但另一方面,這也是以前從未處理過、超罕見的特殊個案,他內心嚴陣以待。
這對姊妹被慈濟志工發現時已經三個月大,臀部相連,共用一個直腸和肛門,健康狀況良好,無特殊疾病,因為名字裡都有Rose,所以被暱稱為「玫瑰姊妹」。小兒外科的彭海祁主任先啟程到菲律賓,評估姊妹倆的健康狀況。同時,陳宗鷹並請王章勉和李佳玲兩位學生,做文獻回顧與各項器材準備。
早在二〇〇三年,石明煌院長就曾率領麻醉團隊,成功幫助第一對連體嬰成功分割,所以特別提醒陳宗鷹要注意兩位小病人的用藥劑量與個人標記一定要區分清楚,才能確保手術安全。
手術房團隊既緊張又期待,隨即進行萬全的準備,就連兩臺麻醉機、兩個手術臺,擺放的位置和動線也仔細斟酌,甚至還將兩個洋娃娃臀部黏在一起操作演練。當準備分割的小姊妹抵達慈院,醫療團隊見到這麼漂亮可愛又天真無邪的孩子,更決心一定要幫助她們。手術前的各項檢查,是麻醉醫師和玫瑰姊妹的初次接觸。由於要進行MRI核磁共振造影,必須讓小嬰兒靜止才能準確攝影,因此由麻醉團隊負責麻醉。
一開始,大家手忙腳亂,當第一劑麻醉藥物從姊姊的靜脈點滴注射進去,每個人都屏氣凝神注視、並猜測到底是哪位會睡著?還是兩位都睡著?或是都不會睡著?看著姊姊逐漸睡著,妹妹還在哭鬧,陳宗鷹心中放下一塊大石頭──這表示兩姊妹的血液循環沒有大量的血液流量交叉的影響。接著,注射藥物也讓妹妹睡著,才順利完成檢查。
團隊在檢討MRI的麻醉經驗時,發現有可能會將兩姊妹的數值記錄寫相反,為了避免失誤,麻醉團隊在兩姊妹身上要用到的點滴、心電圖、血氧飽和度與呼吸管路等,每一條管線都用紅色、藍色分別標記來做區隔。
分割前腸造口與組織擴張的手術非常順利,手術結束甦醒時,陳宗鷹和麻醉團隊也更篤定兩姊妹的麻醉藥物不會互相影響,讓他們對分割時更有信心。實際分割手術時,兩姊妹需要一百八十度的翻身,團隊再次使用兩個洋娃娃做練習。為了預防手術時萬一需要輸血、尋找管路,麻醉團隊也使用超音波評估兩姊妹內頸靜脈的位置、大小,以備下次分割手術時的不時之需。
正式分割大挑戰
儘管已有前次檢查成功麻醉的經驗,但是正式分割才是真正挑戰的開始。陳宗鷹前一天與開刀房護理團隊及麻醉團隊,仔細的從頭演練並模擬各種狀況。
分割當日,早上七點便進開刀房準備,八點鐘準時為兩姊妹分別了進行麻醉誘導,每一個小細節,包括氣管內管如何黏貼、姊妹倆頭部怎麼擺、小手如何用棉捲包紮保溫與保護等等,大家戰戰兢兢的做好每一個步驟。在彭海祁主任所領導外科團隊精湛的技術下,小姊妹的身體正式分開了。緊接著,另外兩個外科團隊小心翼翼的個別進行後續修補的工作。
麻醉團隊也隨時注意各種狀況與因應。雖然,在神經外科團隊為小姊妹分割後的尾椎,進行神經修補時,因脊髓液流失,姊妹倆的血壓稍微下降,但在麻醉醫師馬上補充水分並處理升壓後,血壓隨即回復平穩。手術前後將近十個小時,時間雖長,陳宗鷹還是時刻守護在姊妹倆身旁。直到最後一次的手術麻醉,兩姊妹終於可以個別進行手術,幫姊妹做完腸造口的關閉送到恢復室時,陳宗鷹看到媽媽不知道要照顧哪一個孩子的這一幕,內心激動起來,對姊妹這一路以來的艱辛與大家的付出,非常感動。他疼惜孩子的心仍一如往昔,看到她們恢復健康,同時期待她們能平安長大,擁有各自燦爛的玫瑰人生,就是最無價滿足的回報。
☆摘文三 遇到麻醉醫師最大的惡夢
這一天清晨,開刀房如常運作,每個人依循著一套有秩序的流程,忙碌準備著。陳宗鷹這時還是臺灣南部某醫學中心的麻醉科醫師,他已經看完今天要手術的個案資料,第一臺刀是眼科手術,一位三歲的小男孩,即將被送進開刀房準備做疏通鼻淚管的手術。
鼻淚管位在眼頭靠近鼻腔處,多餘的淚水會由鼻淚管流至鼻子內排出。鼻淚管的末端有一層薄薄的瓣膜,通常嬰兒出生時,會自行打開。如果沒有打開,眼科醫師只要進行「淚管探針術」疏通,大約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
為小男孩麻醉
對麻醉醫師而言,手術沒有大小之分,每一次都要讓病人安全接受麻醉、並舒適平安的甦醒。喜歡小孩的陳宗鷹,雖不能說在開刀房看到小孩會很開心,畢竟進入開刀房治療並不是什麼好事;但如果看到小孩,陳宗鷹頓時會覺得心情柔軟起來。曾經,他想過要當兒科醫師,成為麻醉科醫師之後,他也對自己承諾要在手術室裡守護孩子的生命。
小兒麻醉誘導最常使用吸入性的麻醉劑,他拿著面罩配合著安撫的話語,扣住小病人胖胖圓圓的臉頰,隨著麻醉監測儀器滴滴滴的聲音,小男孩沉沉的睡去。眼科醫師開始幫小病人清潔消毒,大約才過十五分鐘,手術都還沒開始,陳宗鷹發現小男孩的心跳在下降,血壓也下降,立即仔細檢查麻醉機、藥物和各種監測的生命數值狀況,一時找不出原因,但隱隱覺得不安,眼前雖然看似平靜,陳宗鷹還是請眼科醫師暫時先不要動刀。
陳宗鷹飛速打開所有腦中的資料庫,想找出原因時,小男孩竟突然發生心跳停止!醫護團隊緊急搶救,陳宗鷹趕緊打入強心劑,不斷進行心肺復甦術,一陣手忙腳亂之後,陳宗鷹覺得自己被嚇得心跳也快要停止,小男孩終於恢復了心跳。
最難防的「惡性高熱症」
陳宗鷹決定請眼科醫師取消這次的手術,先送病童到恢復室觀察。一到恢復室量體溫,發現小男孩體溫飆高,他還正在納悶,不一會兒,小男孩體溫又再升高一度。他正想釐清體溫的變化,沒想到,小男孩開始痙攣,「怎麼會這樣?」他都仔細確認過每個步驟都沒有問題,一個大膽的猜測,在陳宗鷹腦中跳出,他懷疑發生在這個小男孩身上的,正是「麻醉醫師的惡夢」──亞洲人臨床非常少見的「惡性高熱症」(MH)。臺灣大部分的醫師,都只在教科書裡讀到,幾乎沒有真正遇過惡性高熱發作的病人。
惡性高熱真正的發生原因仍不清楚,但與基因有關,比較盛行於歐美。歐美接受麻醉引發惡性高熱的發生率,是五萬至十萬分之一到五千分之一,在亞洲、臺灣的發生率更低。惡性高熱是由於肌漿鈣不受控制的升高,會讓肌肉釋放大量鈣離子,使體內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病人就像用高速跑了一整天的馬拉松一樣,導致體溫過高(每五分鐘上升攝氏1至2度 ,中心體溫甚至超過44度)、酸中毒和肌肉收縮,甚至因ATP(三磷酸腺苷)耗盡,肌膜完整性受到損害,導致高血鉀症和橫紋肌溶解症。就算盡力搶救,百分之十的病人仍可能因心跳停止、腦傷、內出血,或器官衰竭而死亡;存活者也可能遺留腦部損傷、腎臟衰竭、肌肉損傷或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等併發症。
惡性高熱症,也被稱為「麻醉醫師的惡夢」。惡性高熱可怕之處,在如今醫療科技進步的時代,僅僅接受一個小手術,仍可能因為一系列的反應,而導致病人突然死亡的悲劇,不僅家屬不能理解,醫師也遭受嚴重打擊。
這個小男孩的各種症狀,都像是惡性高熱症的表現,必須趕快治療,同時做肌肉切片給病理科檢驗,才能確認是否為惡性高熱。此時,困難又出現了,一是家長不願意孩子再進開刀房切一刀,再者,因為在美國發生病例較多,總共有八家醫學中心可以做切片檢查,但臺灣卻沒有一家醫學中心的病理科可以做,所以最後只能以「疑似」惡性高熱來診斷。還好當時惡性高熱症已經有解藥(Dantrolene),然而因為病例稀少,藥品保存期短、藥價昂貴,又是知名的「孤兒藥」──只有惡性高熱一種疾病會使用,幾乎很少醫院會準備。
使盡全力照顧
極為幸運的是,陳宗鷹當時服務的醫院是濁水溪以南唯一備有這種藥品的醫學中心,他向藥局拿到解藥,在恢復室即刻給予起始劑量(Loading Dose),小男孩的體溫不再升高,逐漸下降,病況馬上有了起色。之後,他將小男孩轉入小兒加護病房,持續治療,原本想委託在小兒科的學弟幫忙照顧,但學弟說他也沒遇過惡性高熱症的病人,陳宗鷹只好自己照顧,他待在小兒加護病房,整整七天照顧小病患,終於讓小男孩恢復,轉出加護病房並順利出院。
一個健康活潑的三歲小男孩,只是接受一個簡單的鼻淚管疏通手術,卻遭遇這種折磨,併發肌溶解症,差點連命都沒了。孩子的父母相當不諒解,甚至找了其他外科醫師,並跑到陳宗鷹的疼痛門診,質疑他是不是麻醉藥物用錯、或是劑量不對,才讓原本活活潑潑的孩子癱軟的躺在床上。陳宗鷹雖然耐心的解釋,是基因的問題加上吸入性麻醉藥物才誘發這樣的狀況,但在場包括其他麻醉科醫師、外科醫師,大家都只在教科書上讀過,也確實不曾有人見過這種狀況,因此沒有人可以再解釋什麼,只能期待小男孩能順利恢復健康!
除了每天盡心盡力的照顧這位小病人,陳宗鷹也到處找資料,並寫信到美國的惡性高熱學會詢問,陳宗鷹心想,「臺灣對這個疾病確實比較陌生,我乾脆自己翻譯成中文,讓更多人知道。」雖然,這件事讓他焦頭爛額,但他還是覺得應該把這件事當成案例,讓更多人知道,所以又花了時間把美國惡性高熱學會回覆的內容翻譯成中文,寫成科普文章。
小病人母親原本因為這件事,對陳宗鷹相當不諒解,看到陳宗鷹不但救回孩子,每天很認真照顧她的孩子,加上惡性高熱使用的特效藥非常昂貴,陳宗鷹為了幫家屬節省醫療開支,幫家屬向健保局申請給付,與健保局數次交涉往返,證明必須使用唯一而昂貴的「孤兒藥」才可治療,最後也獲得同意。最後出院時,小病人的母親已經不再怪罪陳宗鷹,不但不提告,反而是謝謝他一路以來的照顧。雖然,孩子出院時,只恢復了部分大肌肉功能,僅僅可以坐起來,還不能走路。不過,三個月後,陳宗鷹收到小兒科的好消息,原來他們透過在臺南鄉間開設診所的兒科醫師,得知小病人已經恢復健康,可以跑跑跳跳,讓陳宗鷹終於放下心來。
☆摘文一 在田間和工廠長大的少年
小學五、六年級時,陳宗鷹常常跟著父親陳森林在田間工作,晚餐過後,則跟著爸爸到南投名間鄉的松柏嶺一座供奉「帝爺」的廟宇「受天宮」上香參拜,或者到彰化田中鎮赤水崎頂的北天宮去問事。受天宮香火鼎盛,是當地民間信仰的中心,而北天宮則是當時民間解惑問事的重要地點。陳宗鷹知道,每當父親有煩惱時,就會去請示神明。他總是看著爸爸的側臉,爸爸虔誠地對神明喃喃訴說,神桌上鋪著米糠,接著有兩人抬著神轎,乩童被神明附身之後,神轎開始晃動,並在前方的竹子上寫字,此時廟方有人出來解讀神明...
推薦序
【推薦序一】
有水牛精神的醫學教育鳳凰
林啟禎(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前董事長)
陳宗鷹院長是我的好朋友,也是一位有共同美好回憶的好夥伴。每次介紹給新朋友認識,我都會提到多年前他在成大醫院英勇表現的一段故事。在一場壘球的冠軍賽中,我擔任投手,宗鷹擔任三壘手,終局下半我隊領先一分,對方兩出局卻滿壘又輪到四番強棒打擊,只要一個安打就足以翻轉戰局。不能保送的情況下,我投出正中好球,對方把球打得扎實,朝著三壘線邊而去,根據經驗至少是二壘安打,我心想糟糕了!回頭只見來不及用左手手套接球的宗鷹,用右手空手把球擋下,撿起來踩三壘結束比賽,為我們贏得冠軍。當下我不知道宗鷹的手,腫痛多嚴重?有沒有骨折?我只記得他用一向開朗的笑容,英雄不是他似地與大家擊掌慶功。
這就是我所認識的陳宗鷹院長,永遠默默接受挑戰,並出乎意料成功地完成任務,從不自滿、從不驕傲、也從不停歇。轉眼,他就接受下一個使命,繼續向下一個目標前進。
多年前,宗鷹從成大接受完麻醉專科醫師訓練後,轉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當時曾經不捨卻為他高興,因為他做了正確的選擇,果然在麻醉專業與醫學教育上發光發熱並嶄露頭角,在兩個領域都成為功績顯赫的巨擘,猶如飛天的鳳凰。
然而,宗鷹並不是出身豪門,靠基因加持的鳳凰,而是從小在泥濘與生活中搏鬥的水牛。出生在彰化縣田中鎮,他是七兄弟姊妹的老四,幼年家境清苦。他跟其他兄姊弟妹都要幫忙工作、貼補家用;跟著父親遠行下田種水果,中午吃泡麵,則成為深刻的回憶;特別的是他參加國小少棒隊,原因竟是球隊供餐,可以減輕家用。
艱苦中成長的宗鷹四育兼優,國中畢業考上臺北工專、臺中師專與建國中學三所學校,此時幸有人生第一個伯樂邱慶華導師,勸服家中考慮經濟因素去念師專的壓力,而選擇離鄉背井北上念建中。雖然逐漸從泥濘中脫穎而出,但在高中持續地掙扎適應孤獨自省認份經驗,終於歷練出為得撲鼻香,必須寒澈骨的凌雲壯志與艱苦卓絕的心智,並以為家庭經濟考量選取公費生的方式,順利開啟走向醫學的康莊大道。
在這本半自傳的報導書籍裡,除了可以從宗鷹的成長故事裡,看到他如何從許多挫折中愈挫愈奮,因而培育出浴火重生的鳳凰性格;也可以看到他認份知足的個性,是如何為不忮不求的胸襟打下深厚的基礎;而發自內心的熱情,又如何發展成內涵信心的源泉。
行醫的最大挫折是無法醫治自己的親人,何況是從小是全家支柱的父親,從糖尿病衍發的腎衰竭與神經病變,都折磨著病人與家人。當時家境仍然艱困,許多熱心的外來支持讓宗鷹感懷於心,相信這也是宗鷹終身為人懂得惜福感恩,並且樂於奉獻的靈性根由。
宗鷹的野百合戀愛史很夢幻窩心,選麻醉當專業的理由也很有趣。在美國遭遇恐攻之際,他依然到約翰霍普金斯醫學中心進修;在佛羅里達的經驗,雖然有些驚恐,他依然樂觀面對。許多人把人生的機會與選擇當成好像是命運安排,而認為理所當然,但宗鷹從小培育出來的水牛精神與吃苦耐勞,卻讓他處之泰然、甘之如飴。許多的平凡必須經過滴水穿石的磨練,才能發出不平凡的璀璨光芒。
從泥濘地的成長鍛鍊出堅毅不拔的內涵信心,讓他在花蓮慈濟醫院嶄露頭角並脫穎而出;研究體感神經監測與兒童麻醉的專業發展,是一條人跡稀少的路,跨入醫學教育則是熱忱與奠基後的必然結果。宗鷹從「宜花東醫事類教學聯誼會」期望一起帶動提升整個宜花東各醫職類的教學品質是初試啼聲,再成立「醫學教育研究發展小組」,力推「醫療菁英培育計畫」。他歷經慈濟大學醫學系主任與花蓮慈濟醫院教學副院長磨練,終於被賦予醫學院院長的重任,帶領慈濟醫學院以唐吉軻德的精神,不斷地迎接挑戰,並完成許多不可能的任務。
宗鷹在醫學教育的路上再度與我重逢後,有幾次一起探討醫學教育價值與合作,進行評鑑的經驗,讓我對他有更深的瞭解,因而有榮幸在他的新書上作序。我對這位深富水牛精神的醫學教育鳳凰表達最高敬意,並期許他站在教育制高點,能影響並啟發更多的年輕醫者,以言教身教啟發他們,能莫忘初衷並不畏困難;能在遭遇挑戰與挫折之際,記得「良醫多自苦中來」,願意堅守「良知、尊嚴、榮譽、專業」的四大核心價值,共同為更美好的臺灣醫界而努力不懈。
【推薦序三】
實踐人文醫療的希望 在培育良醫
林俊龍/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
我所認識的陳宗鷹副院長,是一位非常務實、用心且使命必達的夥伴,他同時也是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他的專業是麻醉醫學,也是臺灣第一位前往美國進修「神經麻醉」的醫師。二〇〇四年因緣際會,他從西部來到東部的花蓮慈濟醫院,爾後更展開了銜接醫學院與醫院的「育醫」志業。
展讀此書,對他自清苦中奮發向上特別有感。我出生於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兩年,自然經歷了戰後臺灣普遍清貧的時代;然而小我十八、九歲的陳副院長,成長於臺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卻從貧困中歷練出勤懇奮鬥的意志力。他自幼跟隨父親去田裡種鳳梨,小學就得帶著妹妹們去工廠打零工,然而這位在彰化田間、工廠、市場長大的孩子,卻勤奮不懈地考上公費醫學系。
教育改變了他的人生,正如證嚴上人常說,「教育是希望,不只是一個孩子未來的希望,也是家庭的希望、社會未來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普天之下的希望。」陳宗鷹不只因教育改變了自己,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慈濟大學醫學院後,他也以教育改變了慈濟所培育的醫學生。
培育良醫的搖籃
我始終相信,「實踐人文醫療的希望,是在育醫」。特別是在當今醫療價值觀混亂的時代,更不能忘記證嚴上人創辦醫院的初衷,是為了救人,是為了膚慰病苦,是為了「守護健康、守護生命、守護愛」。慈濟大學是東部唯一設有醫學院的大學,更承擔了培育醫療、醫事人才的重責。
訓練醫療專業自然有一套嚴謹、實作的方法,在此不贅述,但要如何才能教育出有慈悲心的醫師呢?人們常說「良醫」難求,慈濟有幸,上人在創辦護專(現為慈濟科技大學)、醫學院時,即同時引入「慈濟懿德爸媽」(慈濟志工)以父母心陪伴在外地求學的年輕學子;慈大在大體解剖課程前,醫學生們會親自拜訪捐贈大體的「無語良師」家屬、為其撰寫生平,在解剖課程後,醫學系師生們參與莊嚴隆重的送別會、送靈儀式,讓醫學生深刻感受到「人」的價值;更有「良語良師」標準化病人的長期陪伴教導,這些都是慈濟獨一無二的醫療人文培育模式。
承先啟後,隨著臺灣醫學教育制度的變革,陳宗鷹除了依政策調整教育方案,同時也想方設法傾聽老師、學生的聲音,並接住學生在課業上與生活上的各種需求,為了培育專業與人文兼具的良醫,一路走來並不輕鬆,但他總是堅持不懈、使命必達。他曾經歷刻苦人生,還在念醫學系時,遇上父親重病、無力籌措醫藥費,幸而在許多善心人士支持捐助下,讓陳宗鷹度過重重難關。這樣的際遇,讓他胸懷感恩,也特別能體會病人與家屬的辛苦。他曾為了好好守護罕見疾病「泡泡龍」小朋友易裂的皮膚,麻醉時,凡膠帶或管線會碰到的地方,他都細緻處理,盡可能減少孩子疼痛,也讓這位泡泡龍小朋友總是指名要找他麻醉。
陳宗鷹在帶領住院醫師時,更有一份難以言喻的「身教」,結合了「認真負責」、「體恤病人及家屬」,這樣的身教更具說服力,曾獲得花蓮慈濟醫院最佳教學主治醫師,深受年輕醫師們的肯定。
走出自己的路
陳宗鷹不只是一位傑出的麻醉科醫師、教授,他從慈濟大學醫學系主任、花蓮慈濟醫院教學部主任,到花蓮慈院副院長、慈大醫學院院長,一路走來都非常稱職。他除了建立臨床教學制度、銜接大學醫學系與醫院的臨床課程外,對臺灣醫學評鑑委員會(TMAC)的評鑑事項,他也付諸相當大的努力,進而提升了整體花東醫學的教學品質。
現在科技進步,醫學教育也要不斷結合最新科技,陳宗鷹早期即與同仁們引進由大林慈濟醫院所研發的醫學生「數位學習歷程檔案」(E-portfolio),讓每位醫學生一路到住院醫師,都有其個人的電子學習護照,像是看過什麼樣的個案、跟診、參與開刀、師長回饋……等忠實記錄在電子檔案內,這套系統對教學、學生、教師幫助甚益、評估也更為準確。除此之外,慈濟也陸續引進AR、VR、模擬手術、電子解剖臺等,以最新觀念來擘畫未來、跟上最新潮流,讓我們的醫學教育得以走在最前端。
看到陳宗鷹把醫院教學部當成一個「醫療專科」來經營,一路無私投入醫學教育、用心用情至深,二〇一九年也獲得花蓮縣醫師公會頒發的醫療奉獻獎,他是首位以醫學教育獲得這項殊榮的醫師。更欣慰的是,慈大醫學系兼具人文與實力,二〇二二年、二〇二三年全國醫師國考,慈濟醫學系的通過率衝破了百分之九十,遠高於平均通過率。
三十七年前(一九八六年),上人創辦慈濟醫院時,醫師護士難求,因而創辦了慈濟護專,又創辦了慈濟醫學院來培育未來醫師。慈大醫學院創辦二十七年來,大約維持著有四分之一的醫學系畢業生留在東部,他們幾乎都是從北部、西部來慈大就讀,畢業後繼續留在花蓮,為鄉親服務並定居於此。很感恩在慈大醫學教育路上,一路陪伴莘莘學子、無私奉獻的許多大醫王!陳宗鷹院長承先啟後,在我們慈濟醫療教育的歷史上,扮演重要角色,他為「醫學教育」走出了一條極富特色且成果豐碩的道路!
這是一本勤懇奮鬥、翻轉人生、傳承愛的醫師傳記,更詳實記載了慈濟醫療教育結合專業與人文的重要事蹟。感恩陳宗鷹院長以無私的愛照亮他人生命,盤點生命的價值,這就是步步踏實且無比閃耀的人生。能為此書寫序,甚感榮幸,相信諸位讀者也能跟我一樣從中得到啟發,感恩。
【推薦序一】
有水牛精神的醫學教育鳳凰
林啟禎(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前董事長)
陳宗鷹院長是我的好朋友,也是一位有共同美好回憶的好夥伴。每次介紹給新朋友認識,我都會提到多年前他在成大醫院英勇表現的一段故事。在一場壘球的冠軍賽中,我擔任投手,宗鷹擔任三壘手,終局下半我隊領先一分,對方兩出局卻滿壘又輪到四番強棒打擊,只要一個安打就足以翻轉戰局。不能保送的情況下,我投出正中好球,對方把球打得扎實,朝著三壘線邊而去,根據經驗至少是二壘安打,我心想糟糕了!回頭只見...
作者序
讓麻醉醫學的藝術在臺灣東部發揚光大
陳宗鷹(花蓮慈濟醫院院長)
我是出生於臺灣彰化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一路成長過程接受到很多人的幫助;因為有政府的公費制度,我得以讀醫學系;大學時期,父親生病,也因為有許多溫暖的人,幫助我們度過困境,我才能順利完成學業,成為一位醫師;期間,也是獲得許多師長、同儕的指導與栽培。這種種境遇,都讓我變成一個更好也更有能力的人,進而也可以幫助更多人。一路走來內心很多感觸,千言萬語就是一句「感恩」。
會來到慈濟真的是緣分,不知不覺也定居花蓮近二十年。最初只想在這裡安分地做好一位主治醫師,可能是教學的靈魂一直在內心深處,從訓練麻醉護理師、住院醫師到醫學生,一直到我接下慈院教學部主任與醫學系主任,都要感謝石明煌院長引路,讓我知道我可以培育更多的良醫。
其實,我一直是一個平凡的人,在讀大學的時候,在班上的成績中等而已,解剖學也是及格邊緣擦過。我學醫一直到臨床實習終於找到興趣,自然而然就變成自主學習,不再擔心被當。我常跟學生說,成績不代表一切,不一定讀某國立大學就比較厲害,其實考上醫學系是一個門檻、畢業後通過醫師國考也是一個門檻。以臺灣的醫學教育水準,只要真心願意學,都可以得到足夠的培養和學習。也因此希望孩子們不要斤斤計較於分數,而是要能夠找到自主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就能展現出屬於自己的能力和優勢,自然能得到自己和他人的肯定。
我當麻醉醫師時,就深刻感受到病人對醫師和醫療的滿意度,不是只有技術和技能的問題,而在於我(醫師)給他(病人)的感受;不論醫術好壞,其實病人可以感受到的是醫師對他的付出。有一個令我驚訝的經驗,是在我擔任行政職很長一段時間後,某一次麻醉部同仁跟我說,當年那個全身長滿水泡的小朋友「泡泡龍」回醫院手術,還想找「當年那位醫師」幫他麻醉,讓我非常訝異,也非常感動。我們以為病人麻醉後是不記得的,但泡泡龍讓我知道,他還是記得我為他做的一切。
慈濟大學醫學院要培育以病人為中心的醫、護、藥、技等醫療人才,以病為師的態度是基本的,在校成績再好,態度不好,不一定能得到病人的肯定,所以在行醫過程以病人為出發點去思考,是最基本的素養。
慈濟的大體老師、標準化病人等種種醫學教育資源,都比其他學校要豐沛,我們的孩子感受到無語良師給予的善意和付出。當他們進入臨床的時候,我們也曾經問過孩子們,「未來父母若要捐贈大體,你們也會同意嗎?」這時候孩子的心開始有了感受,他們其實會動搖,因為除了知道大體老師對他們的好,也知道大體老師必須在手術檯上被千刀萬剮,內心真的會不捨。若真的要說走過這些路程的孩子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我想相信應該是慈濟培養出來的醫師,比較懂得感恩的心。
在成長過程中,對我最大的影響是在家庭遭遇困境的時候,受到多人無私的幫忙,例如:天主教快樂兒童中心的大哥大姊們(職員)知道我家境困難,合力資助我父親洗腎。這種不求回報的付出所得到溫暖的感覺,個人內心很感動。別人對我真誠,我就應該真誠地回報;一路以來,我都得到他人真誠的對待,所以我內心也是希望可以真誠待人,哪些是學生需要的?哪些是病人需要的?不管是我的學生、還是我的病人,要真誠地對待他人,就是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上人的「誠正信實」給我很深的影響,一直是我的行事的準則與依歸。
從來沒有想過我這樣一個貧困出身、醫學系成績不怎麼樣的小孩,最後竟然會擔任醫學系主任、醫學院院長,還可以帶出這麼多傑出的醫學生。我的恩師張傳林教授曾經跟我說,「如果你可以把麻醉過程安安穩穩地結束,並讓病人感到舒服的話,那你就是一個藝術家。」這句話讓我不需外求,就可以享受專心照顧病人、專心帶好學生所獲得的成就感。
花蓮慈濟醫院是東部唯一的醫學中心、慈濟大學也是東部唯一有醫學院的大學院校,身為這裡的醫師與老師,更有責任把醫療與教育的工作做好。感恩慈濟醫療法人林俊龍執行長對醫學教育的全力支持,並委請人文傳播室編撰出版此書。這本書的出版,一方面可以藉由我平凡的故事給大家一些鼓勵,一方面也可以讓大家知道,慈濟在醫療和教育上對這塊土地的用心,而平凡的我們,會一直做好該做的事。感恩。
讓麻醉醫學的藝術在臺灣東部發揚光大
陳宗鷹(花蓮慈濟醫院院長)
我是出生於臺灣彰化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一路成長過程接受到很多人的幫助;因為有政府的公費制度,我得以讀醫學系;大學時期,父親生病,也因為有許多溫暖的人,幫助我們度過困境,我才能順利完成學業,成為一位醫師;期間,也是獲得許多師長、同儕的指導與栽培。這種種境遇,都讓我變成一個更好也更有能力的人,進而也可以幫助更多人。一路走來內心很多感觸,千言萬語就是一句「感恩」。
會來到慈濟真的是緣分,不知不覺也定居花蓮近二十年。最初只想在這裡安分地...
目錄
推薦序
林啟禎 /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前董事長
王本榮 / 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
林俊龍 / 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
自序 / 做好該做的事
序曲
第一部 田中青年養成記
1在田間和工廠長大的少年
2田中風雲人物
3木訥又熱情的新鮮人
4從Intern變成有名字的醫師
5無法醫治父親的醫師
6走入外科裡的內科醫師
7野百合般的愛情
8花蓮初接觸迷途驚魂
第二章 麻醉專業之路
1疼痛與嗎啡的祕密
2臺灣第一位赴美進修神經麻醉的醫師
3神經功能監測的奧妙
4佛羅里達旅途驚魂
第三部 東部麻醫生活
1到偏鄉再做一次住院醫師?
2被討厭的勇氣
3遇到麻醉醫師最大的惡夢
4兒童麻醉我來守護
5神經麻醉臨床運用
6困難麻醉步步驚心
7名副其實的教學醫院
8麻醫世界的多重宇宙
9教學是全院的事
第四部 用一切奉獻醫學教育
1加入救火隊 挑戰六年新制
2活化的委員會
3接住所有學生
4陪伴醫學生走在行醫路上
5最高等級通過法
6生命中的不定時炸彈
7專心致志下一個十年
8成為開枝散葉的大樹
9 疫情改變醫療生態 人工智慧AI崛起
10回歸以人為本的初心
11善的循環 真心不變
推薦序
林啟禎 /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前董事長
王本榮 / 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
林俊龍 / 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
自序 / 做好該做的事
序曲
第一部 田中青年養成記
1在田間和工廠長大的少年
2田中風雲人物
3木訥又熱情的新鮮人
4從Intern變成有名字的醫師
5無法醫治父親的醫師
6走入外科裡的內科醫師
7野百合般的愛情
8花蓮初接觸迷途驚魂
第二章 麻醉專業之路
1疼痛與嗎啡的祕密
2臺灣第一位赴美進修神經麻醉的醫師
3神經功能監測的奧妙
4佛羅里達旅途驚魂
第三部 東部麻醫生活
1到偏鄉再做一次住院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