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長度、熱度、存在感遠遠不及唐朝,近現代以來,研究者大都喜歡隋唐並列,隋朝默默地給唐朝作陪襯。這對於一個有著開創性意義的朝代,不得不說是種遺憾。本書既不是以時間為維度全面敘述隋朝歷史,也不是以傳統紀傳體模式描摹人物,而是選取了一些有意思的時間點,從一些歷史斷面,觀察這個不到四十年的朝代。作者探討了隋朝滅亡的種種原因,其中對隋末農民起義、隋朝太子廢立、運河開鑿、關隴勳貴集團、府兵制改革、南北社會差異、李唐崛起等內容,給予重點呈現,分析獨闢蹊徑。
【封底語】隋朝有很多奇特之處,單從王朝末年農民起義的烈度來說,隋朝招致的怨怒不亞于秦、明、清。然而隋朝既不像秦朝那樣暴烈殘酷,也不像明清那樣有著積累太久不可挽回的它矛盾。相反,隋朝創立的制度具有強大的普適性,惠及後世千餘年。是什麼導致掌握了制度的隋朝滅亡?透過歷史迷霧似能發現,隋文帝父子只是在操作層面犯了錯誤。一個又一個偶然、隨機因素的疊加,王朝大廈終灰飛煙滅。然而,比隋文帝父子犯錯多的皇帝所在多有,不見得就會。
再往深處探尋,正是隋文帝父子秉承南北朝以來政治貴族的強大慣性,予智自雄,以其非凡的政治才能和精神意志,強行驅動一個又一個帶有明顯缺陷的政令,才導致一樁又一樁賠本的政治買賣,抵消了制度的紅利。歷史並不總被規律決定走向,偶然與意外同樣不可忽視。在喧囂的當下,這樣的歷史解讀可能有些沉重,但愈是喧囂,人們愈應保持清醒的頭腦。如此方能走准自己的路,而不是踩別人踩過的雷。——陳峰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