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陳添喜研究龜鱉超過20年,以其豐富經驗為基礎,利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將龜鱉生物學的知識介紹給讀者。本書內容包括龜的形態、生理與生態、龜的分類、台灣淡水龜及海龜、龜的保育與文化等,全書超過180張的精彩照片,是台灣第一本介紹本土龜鱉的專書,值得讀者參考與收藏。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陳添喜的圖書 |
$ 130 ~ 266 | 在龜的國度-龜的生態與習性
作者:陳添喜 出版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出版日期:2009-10-01 語言:繁體/中文 共 6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本書作者陳添喜研究龜鱉超過20年,以其豐富經驗為基礎,利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將龜鱉生物學的知識介紹給讀者。本書內容包括龜的形態、生理與生態、龜的分類、台灣淡水龜及海龜、龜的保育與文化等,全書超過180張的精彩照片,是台灣第一本介紹本土龜鱉的專書,值得讀者參考與收藏。
如果要你選一種動物代表自己,你會選什麼?耐勞的水牛?敏捷的花豹?威猛的獅虎?溫馴的兔子綿羊?自在高歌的小鳥?還是展翅遨遊的大鵬?有沒有人會選擇『烏龜』當他的吉祥物呢?我們對「龜」又知多少呢?
事實上,烏龜對中華文化有深遠影響,「龜的國度」遍及食衣住行等生活與文化層面。食的方面,以龜為食材,例如龜苓膏、龜鹿二仙膠及鹿龜酒等,以龜為形狀,如紅龜粿、乞龜、米龜等;器物方面,有將龜的形狀鑄成錢幣、或作成龜冠、龜紐;建築物落成安放地基,會埋進龜殼,稱作「奠基龜」;現代人養龜,把龜當寵物;龜的背板,古人用來燒烤之後,觀其裂痕及紋路走向,拿來占卜,甚至演化成甲骨文;台灣更是有不少地方以龜為名,如:龜山、龜山島、六龜、龜仔山等;在民俗祭祀,龜也扮演重要角色(例如:紅龜粿、乞龜、米龜);更因為龜的長壽,在信仰因果循環的華人社會,龜類是最常見的的放生動物;在語言方面,不論是正面或負面,許多以龜為名,烏龜、槓龜、龜毛、金龜婿、龜年鶴壽、縮頭烏龜等,「龜」既象徵吉祥長壽,也被穿鑿附會成曖昧退縮。
陳添喜博士所著,由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出版的《在龜的國度--龜的生態與習性》,是一本精采豐富、深入淺出的書。本書作者研究龜鱉超過20年,以其豐富經驗為基礎,利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將龜鱉生物學的知識介紹給讀者。內容包括龜的形態、生理特性與生態習性、龜的分類、台灣淡水龜及海龜、龜的生存威脅、保育與文化等,全書超過180張的精彩照片,是台灣第一本介紹本土龜鱉的專書。除此之外,本書釐清許多長期以來對龜的不瞭解,對龜穿鑿附會的說法。更難能可貴的,本書不只是生態科普的書,更從社會文化面,剖析龜對中華文化深遠的影響。
以出版的角度,個人對本書的延伸(或說『續集』)有更多的期待。首先,生態保育的書,如有更多社會文化面的釐清與匡正,更能真正達到保育的目的。本書已作了許多似是而非的釐清,並述及不當放生棄養對生態衝擊危害;然限於篇幅或編輯目的,對於匡正負面語言、導正食龜文化、甚至尊重生命等,尚未多作著墨;華人喜歡食龜,大陸人吃龜肉、喝龜酒,而台灣人吃龜板、吃鱉,龜究竟有何療效?或真有其療效?或者又是以訛傳訛?可否有其他替代物?或者食龜也會吃進細菌也說不定?其次,放生與棄養,涉及更深層的宗教輪迴與生命教育,需要更深入的探討。由於華人的食龜文化、過度利用及不當放生與寵物棄養等,部分龜類已面臨空前生存威脅,甚至瀕臨絕種,誤解的釐清與不當觀念的匡正,更能真正達到保育的目的。以上,可能需要更多跨領域專業整合,以納入「續集」書寫構想。在形式上,與讀者多元的互動,例如問答互動式;或者編寫一本『一隻巴西龜流浪到淡水河的故事』繪本,把生態保育、氣候變遷、全球暖化、過度捕撈、外來物種、國土復育等題材寫入,體驗式或故事性更能引人入勝、潛移默化。
作者在序言寫道「放低角度看世界,會有不一樣的心情」,讓我想起日本人藤野優哉繪寫的「一隻貓的巴黎研究」(日文書名原意為一隻在巴黎悠閒散步的貓,中文書名翻譯得較嚴肅,讓人無法直接聯想內容為何物?),本書藉由一隻貓自在遊走的引領下,隨著晃遊貓的視角,以一幅幅優美細膩的風景畫,甚至精緻的手繪圖解,讓讀者放慢節奏,融入巴黎的每一條大街小巷、每一棟歷史建築中,在自在從容的異國生活節奏及對一座歷史城市的深度書寫,體會巴黎的生活美學。以龜的視角,又怎樣來看台北及台灣呢?
小時候『龜兔賽跑』的故事,龜給人印象總是緩慢。讓我聯想到目前社會因『速度』產生許多的問題。現代人習慣速成、熱愛速度,不願花時間「等待」。不只是「速食」侵佔了都會飲食文化,人類過度使用殺蟲劑和除草劑等農業用化學物質、生長激素及荷爾蒙,甚至基因改造,促成農作物及禽畜快速生長,以供應人類無止盡的口腹之欲;城市以快速的汽車霸佔「人」的生活空間;孩子喜歡看圖像影音聲光(例如電視、動漫畫、電腦遊戲),更甚於文字閱讀的咀嚼,大人不也一樣嗎?這也就是為何蘋果日報賣得特別好的原因;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生態的耗盡;價值觀的急功好利,甚至人性貪婪,都是因崇尚『速度』造成的問題。
然而,近年來因『速度』所產生的問題已開始有了反思或反制。例如義大利的「慢食」;北歐自行車城市塑造的「自行車文化」開始還空間於市民;歐洲的時間減速協會(Society for the Deceleration of Time)及日本的樹懶俱樂部(Sloth Club)應運而生。不只生活態度該「慢活」,卡爾.歐諾黑(Carl Honore)更提出「慢的教育」,教育從容的下一代。工業社會、資訊社會,『慢』早已被污名化,看到『慢』,就直覺想到遲緩、懶散、甚至於墮落。事實上,日文的「自慢」是自己最拿手的絕活;中文的「慢」具有延長、伸展、柔美之意。我們在時間的漩渦掙扎地生活,是否因為盲目追求速度而失衡?我們到底是從快速匆忙中,還是緩慢從容,才可能發現自我、得到心靈成長?
速度不是一切。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有一段話:「文化來自逗留-『逗』才有思想的刺激、靈感的挑逗、能量的爆發;「留」才有沈澱、累積、醞釀、培養。我們能不能說,沒有逗留空間就沒有逗留文化;沒有逗留文化,就根本沒有文化? 」。沈澱、積累、醞釀、培養,都需要時間、無法速成,那一樣可以在忙碌中產生呢?
什麼時候我們的政務官及國家的領導人可以留有餘裕思考擘劃,不再忙亂奔走,甚至可以像某個企業創辦人一樣釣魚登山,卻還可以把公司治理得很好!?
中國字真是巧妙,「閒」是一個「門」裡有個「月」,我們多久沒有稍稍放慢腳步,打開房門、看看門外的月亮了?在人類的國度,我們是否也應停下腳步,像龜一樣,開啟那一扇智慧之窗,欣賞青山綠水之美!
(本文作者楊淑瓊,現任行政院研考會政府出版品管理處專門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