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漢字教材突破傳統、固定的形式,編製符合漢字特點,適應外國人的學習需要,體現最新研究成果,故樂於推薦。--方麗娜
特色:
從「教學現場」出發,整合漢字本體知識、教學實務為一體,兼顧漢字教學的便利性。
強力推薦
前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竺家寧
逢甲中文系教授 宋建華
前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方麗娜
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副教授 宋如瑜
漢字的教學,歷來認為是一個繁重的工作。一筆一畫地學習,成千上萬的漢字,如何學好它?這項工作一直是語文教學者努力的方向。
漢字在全世界的書寫體系當中是一套獨一無二的視覺符號系統,構造的理念跟拼音文字大不相同。拼音文字只是記錄語言的發音,附麗於語言,語言隨時在變,時隔久遠,拼音文字書寫的文獻就沒辦法有效閱讀。漢字不依附於善變的語言,有它獨立的生命,能經歷漫長的時光,跨越廣大空間,仍然能有效溝通。就有利累積智慧,傳承經驗。
另有紙本書《漢字好好教 好好教漢字——華語師培與漢字教學》及隨書附贈591張漢字卡,也建議教師購買,以便在課堂上搭配使用。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依姓氏筆畫排列)
周碧香
現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學歷: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經歷:
臺中師範學院育語文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中正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遠東技術學院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南榮工商專校國文科講師
華語文師資培訓「漢字構形」、「漢字教學」、「口語表達」課程授課講師
漢字文化工作坊主講人
漢字教學工作坊主講人
One-Asian Community and Chinese Culture 計畫主持人
馬偉怡
現職:華語教師
學歷:東吳大學中文系學士暨中文所碩士
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中心華語教師
國立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兼任講師
僑委會委任海外華裔青年語文班課程主任
國內華語教學師訓班講師
戚恕平
現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教師
學經歷: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
經歷:
逾十年華語文教學經驗
參與華語文數位學習教材開發
陳玉明
現職:國立清華大學兼任講師、僑委會海外青年華語文研習班課程主任
學經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博士生
經歷:
僑委會暑期海外巡迴教師
資深華語教師、文化教師
國內外華語教學師訓班講師
臉書粉專:
小明的漢字研究基地、小明的華語文化課與手作課
推薦序
推薦序一
周碧香教授及其團隊新近完成了這部大作,把「漢字教學」用一種生動活潑的方式,重新做了詮釋與表達,嘉惠學子、弘揚文化,實在是功德無量。
我們都知道,漢字在全世界的書寫體系當中是一套獨一無二的視覺符號系統。構造的理念跟拼音文字大不相同。漢民族創造了這一套文字系統是有其深意存在的。拼音文字只是記錄語言的發音,附麗於語言,語言隨時在變遷,時隔久遠,用拼音文字書寫的文獻,就沒有辦法有效閱讀了。漢字不依附於善變的語言,有它獨立的生命性。能夠經歷漫長的時光歲月,跨越了廣大的空間地理,仍然能夠有效溝通。這樣,就有利於累積智慧、傳承經驗。漢文化的歷久不絕,漢字起了關鍵的作用。
西方歷史有如一個拋物線,無論是古埃及、亞歷山大、波斯、兩河流域的文明,都經歷了興亡盛衰,最後灰飛煙滅。只有中國的歷史文化能夠綿延久遠,有如大海的波濤,海浪一波又一波,歷久不絕,綿延長青。漢室雖經歷五胡亂華,沒有滅絕,唐室再度復興,又站起來了;再經歷契丹、突厥、五代十國的紛擾,也沒有滅絕,明代盛世又再度站起來了,重建了長城,鄭和的遠航,標誌了這個盛世。這種波浪形的文化,跟西方拋物線的文化,迥然不同的模式,也不得不歸功於漢字的獨特性。
廣東人遇到山東人,兩個都是東,可是此「東」非彼「東」,講話不能通,可是用漢字寫下來,卻能夠暢行無阻。到了日本,不通日語,漢字仍然可以作為溝通的橋梁。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葡萄牙人碰到了西班牙人,兩個人講話不能通的時候,寫下來,仍然是各自的語言,儘管如何咬「牙」,仍然不能通。這就是漢字不一樣的地方。
今天的小朋友,對於〈床前明月光〉都能夠朗朗上口,可是那是一千年前漢字書寫的作品。同樣一千年前的英文〈貝武夫〉,卻成了詰屈聱牙的古文獻,不但西方小朋友看不懂,即使西方的專家學者,也要埋首鑽研,才能夠解讀。這個差別,就顯示了漢字的獨特性。所以,漢字是超越了時間、空間的一套符號系統,是漢民族的智慧結晶。
漢字的教學,歷來認為是一個繁重的工作。一筆一畫地學習,成千上萬的漢字,如何學好它?這項工作一直是語文教學者努力的方向。周碧香教授及其團隊從多年的教學經驗當中,掌握了漢字的本源,抓住了漢字構
造的基本法則,設計了有趣的圖像,把漢字的學習變成了一篇娓娓動人的故事。這部大作的出版,傳承文化,造福教學,的確功莫大焉!願藉此推薦之,是為序。
竺家寧
2023年7月12日記於英國威爾斯大學
推薦二 成為漢字的代言人
傳統的漢字教學,多以許慎《說文解字》的六書為本,強化閱讀古籍能力,鮮少遍及芸芸眾生的識字需求,而如清代王筠以《文字蒙求》垂教於童蒙,可謂絕無僅有。然伴隨著學習華語熱風潮的興起,以讀書識字為導向的漢字教學,逐漸形成主流,並肩負起華語學習與文化認知的雙重重責。於此新舊交替之際,傳統漢字教學方法與教材,已不敷當前華語教學之需,而坊間新作的良莠不齊,似是而非的文字新解,著實令人裹足
不前。
周碧香教授學養深厚,尤精於文字、訓詁之學,加以潛心研究漢字教學方法多年,並以新觀點提出字源教學法與圖解識字教學法,既有理論的依據,亦符合當前教學的趨勢,深獲學界好評。然周教授並不以此自滿,與多位漢字教學者結合,從「教學現場」觀點出發,整合漢字本體知識、教學方法與教學實務為一體,歷經三年,推出《漢字好好教 好好教漢字—華語師培與漢字教學》一書。今觀本書篇章內容,既保有傳統漢字學的嚴謹,亦符合教學方法與實務的創新,而教學單元所示字例說解,原原本本忠於當前學術研究成果;字卡、部件卡的設計,也帶給漢字教學的便利,處處表現編寫團隊的用心,因略綴數語以紀其實。
宋建華
2023年7月23日
推薦序三 漢字教學真輕鬆
漢字是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漢字所記錄的是語素,而語素是音義的統一體,加上漢字的形體,所以漢字是形音義的統一體,這一點與音素文字不同。學習漢字時既要辨認字形,又要建立字形與字音、字
義之間的聯繫;且漢字體系龐大,字數繁多,結構複雜。因此,漢字教學不僅要考慮與漢語教學的關係,而且必須將書寫和認知分列為兩項教學目標進行總體設計。
漢字教學首先要涉及到教什麼,其次要涉及到怎麼教,這在漢字教材中都須有明確的呈現。就教學本質內容而言,漢字教學應該以漢字的本體為宗,即從字形入手。理想的漢字教材應是將單個漢字歸納入系統鏈內。
什麼時候教哪個漢字,不是取決於常用與不常用,也不是取決於語法、課文內容出現的先後,而是取決於該字在系統鏈中的位置與作用。因此漢字教材的編寫自然也應該在這一理論體系下,梳理、排列所講授的漢字群,突出漢字的系統性。坊間有關漢字教學的教材,有純理論的構想討論,也有具體方法的實證研究,但結合理論與實務、深入淺出地討論漢字教學的專著並不多見。
捧讀《漢字好好教 好好教漢字》此書,對書中漢字的分析與舉例都可見其用心之處。該書的第一編〈漢字本體知識〉,主要在建構華語教師漢字方面所需要知道的基本知識;第二編〈漢字教學知識〉則是漢字教學
的方法及可遵循的策略;第三編〈漢字教學實務〉將教學法以實例落實進課堂中;第四編〈主題漢字知識與教學建議〉以90個部件為首,將常用漢字加以解析,區分初級或中高級,整合漢字字源與演變;最後附上90張部件卡及本書例字卡,方便教師課堂上使用。此外,書中的〈漢字教學三十問〉,是編寫團隊在任教的漢字師資培訓班所收集來的問題集,從中精挑細選了提問度最高的三十個問題,分為「漢字教學策略」、「先備知識掌握」與「推薦資源」三方面,分別解答,並註明了相關章節,便於深入了解。
《漢字好好教 好好教漢字》從編寫內容與體例設計都可窺見作者群的巧思,深信華語老師必能透過本書的引導,在教授漢字時輕鬆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以改進教學方法,突破教授漢字的瓶頸,創建有特色的漢字教學法,提高漢字教學的效率。
本漢字教材突破傳統、固定的形式,編製符合漢字特點,適應外國人的學習需要,體現最新研究成果,故樂於推薦如上。
高雄師範大學退休教授 方麗娜
推薦序四 漢字教學的專業嚮導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對外國學生來說,漢字非常有趣,學起來卻艱苦備嘗而常常大嘆「漢字好難學」,教師這一端自然也總感覺「漢字好難教」,教與學的雙方都容易受挫。
在教學現場,我們有時見到一些教師因專業不足而傳遞了錯誤的漢字知識;也有些教師學識淵博,卻苦於無法設計出高效的漢字課程。教好漢字,是華語教師的責任,更是無可迴避的挑戰。有幸周碧香教授與陳玉
明、戚恕平、馬偉怡三位教師推出了《漢字好好教 好好教漢字》,它結合了理論和實務,是一本漢字教學的實用指南。
《漢字好好教 好好教漢字》彷彿一位專業嚮導,領著我們翻山越嶺、長途跋涉,親歷了一個又一個的漢字教學秘境—〈漢字教學三十問〉解答了漢字教學過程中常見的疑點;〈漢字本體知識〉介紹了相關的基礎,例如:漢字的特質、源起與演變、構形辨析、意義和漢字文化等;〈漢字教學知識〉則透過漢字本體與教學實踐的連結,示範了如何將漢字知識轉化為具體的教學策略;〈漢字教學實務〉呈現了教師日常工作的各個重要環節,從教學準備、教學操作到活動設計都包羅其中;〈主題漢字知識與教學建議〉分享了十四個教學案例,教師可從中得到啟發,進以優化教學。
讀完這本書,不僅知識的視野開闊了,內心也充滿了感恩與感動。感恩,源於這本書能讓教師在漢字教學上得心應手;感動,則來自作者群真誠無私的奉獻。《漢字好好教 好好教漢字》對教師「把漢字教好」大有
助益,而這正是學生「把漢字學好」的前提。
宋如瑜
2023/7/20於關渡
推薦序一
周碧香教授及其團隊新近完成了這部大作,把「漢字教學」用一種生動活潑的方式,重新做了詮釋與表達,嘉惠學子、弘揚文化,實在是功德無量。
我們都知道,漢字在全世界的書寫體系當中是一套獨一無二的視覺符號系統。構造的理念跟拼音文字大不相同。漢民族創造了這一套文字系統是有其深意存在的。拼音文字只是記錄語言的發音,附麗於語言,語言隨時在變遷,時隔久遠,用拼音文字書寫的文獻,就沒有辦法有效閱讀了。漢字不依附於善變的語言,有它獨立的生命性。能夠經歷漫長的時光歲月,跨越了廣大的空間地理,仍然能夠有效溝通。...
作者序
作者序一 一起成為漢字的「代言人」
漢字是漢語的紀錄,更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文化傳承工作仰賴漢字教學。漢字因著自身結構、演進及深厚的文化底蘊,是為當前世界最難學習的文字。
文字的教學必注重次第與結構。字形的認識與教學,是文字研究的本務;而有系統而簡要地掌握漢字形體的推衍結構,則是學習者用心的所在。漢字的闡釋實為漢字研究及漢字教學的核心,正確認知、合理地解釋漢字形音義,是學習者、教學者首先要面對的問題,也是最終要解決的問題。
漢字教學界流行著「似是而非」的說解方式,將現代漢字拆解為若干部件,說解每個部件在整字的功能,美其名曰「部件意義化」,例如:「宿是一百個人住的房子」、「我要食是餓」、「琴是兩個國王坐在一起道古說今」等,諸如此類,表面上彷彿能說得通、每學一個字就有一個口訣;長久累積下來,不僅加重學習者的負擔,教學者亦陷入「編不出字訣」的窘迫之境。最令人憂心恐懼者,如以這種方式學習、教學,乃斷離漢字的理據和脈絡,阻礙語言運用表義清楚、經濟和類推的三大原則,漢字無法類推、字際關係無法清理,阻礙了漢字教與學的科學化,鉗制文化傳播和傳承。綜觀當前漢字教學,極需富有理據、科學化、正確解釋及示範的教材。
本團隊思考漢字教師養成之所需,以「教學現場」為念,從漢字本體知識、教學方法、教學實務、教學單元示例、字卡,環環相扣,努力為漢字教學尋找一條回到源頭、符合本體知識,且易於掌握的、科學化的方法。起心至今,幾經寒暑,數不清次數的線上會議、雲端硬碟裡一個個的檔案,由無到有,成員相互協作、彼此扶持,終迄完稿。放棄很容易,但我們選擇較難的路子,無一不期待讀者(教學者)明白「漢字好好教」,進而「好好教漢字」,人人都成為漢字的「代言人」,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是為本團隊的初衷和企盼。
臭皮匠雖有四個,思慮未全、能力未逮之處,尚望專家、讀者不吝指正,以為日後修正之資。
周碧香謹序
111年1月23日
作者序二 先懂漢字再懂教
回想投入本書編寫工作的初衷很簡單,即「想把漢字教好」。所謂「教好」,在漢字教學上,希望能用對的策略、更正確以及更有系統。漢字不僅是許多非漢字文化圈學習者的「短木板」,甚至使他們有「恐字症」而放棄學習,也是不少華語教師在教學技能上的弱項。但是漢字重要,不學,就無法繼續提升水平。
且不論華語教師面對的教學困境(學生有逃避學習漢字的心態以及教師本身對漢字教學知能不足),以中文為母語的幼童家長,也需要正確的漢字知識。曾與一位朋友(其為小學生家長)討論到「異體字」是不是「錯字」的問題,是「橋梁」還是「橋樑」?像這樣使我們似懂非懂的漢字還有很多,不先弄清楚來龍去脈,很難教下一代。當然我們不需要把全部的漢字研究一遍,只要知道字源、字義及用字的發展歷程,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本書系統地分類漢字,在十四個單元中列舉了日常生活中常見、常用字,能夠使華語教師以及國人對漢字的認識更廣泛也更深入,不僅「知其然」,更進一步能「知其所以然」。
能夠與三位專業的教師合作、參與編寫本書,始終覺得幸運!從三年前接下書稿工作,歷經懷孕與生產,至今一對雙胞胎已二足歲。感謝我加入的是個正向、積極的團隊,總有溫暖的話語與包容的胸襟,一路上,能有良師益友的扶持與陪伴,無盡感激!
馬偉怡
2022年2月5日
作者序三 莫忘初心
當學生因為看懂了招牌的字,或是順利地點了一杯珍珠奶茶,滿心歡喜的與你分享成功認讀漢字的喜悅,相信教師一定很難忘懷學生那閃閃發光的眼神。因此,如何幫助學生解開對中文聽說讀寫難點的心結,激發學
習動機獲得成就感,相信是許多華語教師努力的目標。除了希望能提升學習者在華語環境中生存的語言能力外,更期盼能讓學生體驗到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而漢字就是進入中華文化世界的一把鑰匙。
可惜的是學生往往在字海中感到迷惘,繁簡字體的識寫、不同字義的辨析、近似字的比較、多音字的掌握,都增加了學習的難度,而教師也常在教學中心無依歸,茫茫資料裡不知如何正確選擇,教師還需要吸收轉化
向學生正確解說,並透過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記憶並應用漢字。
有效的漢字教學不應只是機械式冷冰冰地不斷練寫硬背,而是讓平面的漢字鮮活地躍於紙上,因為漢字不只是語言記錄的工具符號,而是表現古人對生活的觀察、抽象意念的思考、歷史演變的軌跡和人文社會的縮影。
這本書集結四位老師不同的專業背景與多年教學經驗,累積無數次的討論修改,三年多的努力,始終未曾忘卻寫書的初衷,就是希望漢字教學能受到重視,還望能幫助第一線的教師提升自我漢字教學的能力,建立正確的漢字教學知識,設計有意義的漢字活動,讓「漢字好好教」,學生「好好學漢字」,徜徉字海,悠遊自(字)在。
戚恕平
2022年1月23日
作者序四 十年磨一劍
專門教外國人學習漢字已經超過十年了,十多年來我一直覺得欠缺一套給教繁體字的華語老師用的參考書。而大陸所出版的對外漢字教學參考書,也因為字形不同、部首歸部不同等因素,並不能拿來套用。為了教好漢字,默默地花了好多時間上課、進修、查閱各種資料,幸得這些辛苦,都成為了這本書能下筆到付梓的養分。
要教好外籍生漢字,需要的知識技能跟文字學教師或會話教師絕不相等,現實的困難也還不只是教繁體字,多的是一輩子學繁體字的老師,在海外卻必須教簡化字。到底對漢字要認識多少才足以應付對外漢字教學?就我的經驗來看,華語老師其實並不需要多麼深究文字本體的學問,但的確擔心自己會道聽塗說,減損了專業形象。因此我們這套書的作者結合了文字學的專家、聽說讀寫教學經驗豐富的華語老師,編寫的過程中也常有不同角度的意見交流,彼此尊敬互信也互補,三年多來開了無數實體、線上的討論會,就是希望我們作者的努力,能讓華語老師少走些冤枉路,省掉懷疑網路資源是否可信的力氣,直接在這套書上學習到華語老師能「好好教漢字」所需要的知識。
寫了幾年,我自己覺得最辛苦的在於確保內容正確、適用,特別是兩岸在字音、字形上規範不同,有很多細微的差異也不能輕忽,深怕傳遞錯的資訊,為此我總是開兩臺電腦作業,桌上擺滿各種參考書籍、字典、規範文件。編寫的不同時期面對的困難也不同,像是說明字源、演變時,要打出生僻字、古字、部件字,這過程連電腦能力都精進不少。看著一頁頁內容產出、討論、校對,我越來越肯定當初決定投入寫書的大願,衷心希望這套書讓老師備課能更簡單,能更放心地使用字卡、部件卡,實現「漢字好好教」的理想。
陳玉明
2022年1月23日
作者序一 一起成為漢字的「代言人」
漢字是漢語的紀錄,更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文化傳承工作仰賴漢字教學。漢字因著自身結構、演進及深厚的文化底蘊,是為當前世界最難學習的文字。
文字的教學必注重次第與結構。字形的認識與教學,是文字研究的本務;而有系統而簡要地掌握漢字形體的推衍結構,則是學習者用心的所在。漢字的闡釋實為漢字研究及漢字教學的核心,正確認知、合理地解釋漢字形音義,是學習者、教學者首先要面對的問題,也是最終要解決的問題。
漢字教學界流行著「似是而非」的說解方式,將現代漢字拆解為若干部件,說解每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