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各界推薦
吳明益(作家)
陸曉筠(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
王誠之(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祕書長)
李嘉祥(第一銀行總經理)
林本明(永豐金控永續長)
柯金源(紀錄片工作者)
梁華哲(貿聯集團董事長)
郭佳雯(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
曾鉦琮(中華鯨豚協會祕書長)
陳培瑜(立法委員)
吳明益(作家)
我認為作為一個海島國家,臺灣數十年來漸漸從大量移民所引入的大陸性格,重新「返潮」到海洋性格的本質裡,這是我十幾年來在「黑潮」的真實感受。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從一個公民研究的契機發生,但不限於科學之路,陸續加入了許多文化的力量,與在地的互動也愈見沉澱深刻,因而彰顯出這樣的體質。
我特別喜歡這本書也把幾次特殊的擱淺鯨救援與對應,寫成了「科學與倫理教材」。科學家同時也是人,而一般人在建立基礎科學知識後也會主動地進行更複雜的價值判斷,寫下這些歷程是「海誌」裡附註般的「剖心」,也是書寫行動的真正意義。
陸曉筠(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
臺灣海域蘊育著豐富的鯨豚資源,在全球九十多種鯨豚中,目前記錄有三十三種鯨豚曾在臺灣周遭海域出現,約是世界鯨豚種類的三分之一,但我們對海洋的熟悉度沒有陸域高,對這些豐富的鯨豚資源瞭解更為有限。瞭解才能對我們的海洋保育有更務實的行動,但海洋研究相對的困難度高,鯨豚的研究更是難上加難,這本書呈現研究者及公民科學的力量,透過聲音探測抹香鯨的行徑,用影像記錄牠們的動作,解讀著牠們每一次優雅的出現與消逝。這些實際調查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一場場與抹香鯨的深情對話。
郭佳雯(社團法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
在臺灣東部航行是浪漫的體驗,而抹香鯨是我在太平洋最嚮往的海獸,可惜我與抹香鯨的一期一會尚未出現。原本以為《黑潮尋鯨——遇見噴風的抹香鯨》可以消解我對抹香鯨的念想,卻沒想到讀完這本書,竟開啟了我對「阿抹」的執念,不論是文學史料,還是科學紀錄,都有詳盡的刻劃。以這本書作為起點,我一點一點的咀嚼消化,只為了在與阿抹相遇的那一刻做好準備。也拜服書中的每一位夥伴,這幾年我透過臺灣白海豚保育工作,認識許多在不同戰線上努力的朋友,也同時體會到涓滴如何匯成洪流,每一位夥伴都透過持續多年的堅持,為鯨豚投注心力,才匯集出這本書,會不斷激起對抹香鯨更多瞭解的渴望,讀者慎入啊!
梁華哲(貿聯集團董事長)
科學推動了科技的進步,也為海洋與鯨豚保育的永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透過這本書,分享多年來於臺灣東部海域累積的鯨豚保育資料與動人故事,讓讀者彷彿隨著調查船一同出航,既學習鯨豚生態的科學調查方法,也感受到那份堅持不懈的保育熱情。隨著書頁翻動,彷彿與東部海域的鯨豚及壯麗的沿岸風景產生了緊密的連結。這本書將連結你和大海,讓你渴望登船出航一探,並期盼與抹香鯨相遇!
李嘉祥(第一銀行總經理)
海洋有靈魂嗎?如果有,那會是什麼形象?或許,最能代表海洋靈魂的,正是鯨豚那碩大而深邃的身影,牠們在悠久的時光中,默默見證著大海的神祕與永恆。
本書是「黑潮尋鯨」系列的首部曲,帶領讀者隨著黑潮資深鯨豚保育夥伴的步伐,深入瞭解鯨豚保育的奧祕。在這段旅程中,我們將潛入抹香鯨那無盡的藍色夢境,體會保育工作的重責與悲喜,並聆聽浪潮中永不斷絕的古老故事。這些故事,正是我們與海洋之間,世世代代延續的永恆聯繫,值得推薦。
林本明(永豐金控永續長)
策劃本書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25年來與一群學者、專家及志工,用對海的熱愛持續投入在臺灣東部海域的鯨豚生態保育。書中分享遇見抺香鯨的故事,也分享鯨豚生態的科學調查,透過生動的圖文呈現,讓我們從世界知名的「抺香鯨」在文學與歷史的脈絡,到臺灣在地的抹香鯨生態及保育工作,而世界各地又是採取哪些策略來落實鯨豚保育,也讓人開始「關注」鯨豚賴以為生的海洋。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前言
航向大海尋找 ONE PIECE
文 / 林東良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如果邀請你出航體驗一趟冒險之旅,你決定動身的理由會是什麼呢?
如果面對寬闊的大海,沒有另一個渴望抵達的港口、海岸或島嶼,沒有渴望追尋的ONE PIECE、金銀島或莫比迪克,如果對世界與生命沒有想像與渴望,那麼我們也許就不需要大海,也更不會動身出航去追尋。
重要且急迫的事:承接擱淺的生命
「這是我們和抹香鯨距離最近的一次。」
二十五年來,參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解說員和調查員,只要出海的時間夠多,多半都有在海上與抹香鯨相遇的經驗,然而,我們與抹香鯨距離最近的一次,卻是二○二四年一隻擱淺在七星潭海灣的抹香鯨寶寶。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簡稱黑潮)從二〇二三年開始承接花蓮縣政府「花蓮縣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計畫」,成為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 )的一員,只要通報在花蓮縣境內有鯨豚或海龜擱淺,黑潮就會收到通知。
的成員有許多身經百戰的鯨豚救援前輩與專家,像是專注在鯨豚救援工作的中華鯨豚協會、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等。
從鯨豚擱淺通報群組回傳的照片,初步目測體長為三公尺,隨後更細部的觀察到胎褶與未癒合的肚臍,就更確認是一隻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因此幾乎確定只能夠人道處理了。再經由鏡頭的望遠端掃視鄰近海域,確認沒有其他徘徊的抹香鯨。因為鯨類可能對同伴牽掛而在附近徘徊,導致集體擱淺。
將每一次相遇累積成臺灣的海洋故事
身為海上解說員與保育工作者,黑潮選擇投入時間在花蓮海域與鯨豚變得熟悉。早期我們誤以為活動範圍廣大的抹香鯨,在花蓮海域的每一次目擊都是一期一會的相遇,在賞鯨船上解說時的內容大抵都是抹香鯨在世界上已經被人知曉的事實。但隨著與抹香鯨相遇經驗越多,夥伴們無私地在社群中分享,個人經驗串聯成集體的故事,讓黑潮現在能夠說更多臺灣東部海域的鯨豚故事。
每一位夥伴帶賞鯨船解說回航,都會留下鯨豚目擊紀錄。有些故事的開端,可能只是解說員或調查員的一句個人經驗與直覺,「抹香鯨是不是越來越常見了?」果然,在二〇二〇年之後抹香鯨的目擊比例,相較過往抹香鯨出現的目擊率大幅度增加(見十八頁歷年花蓮海域賞鯨抹香鯨目擊率圖)。二〇二一年驟減原因是臺灣爆發COVID-19 疫情三級警戒管制娛樂活動。歷年目擊率的數據驗證了解說員的感受為真,故事也就能延續。
除了目擊比例增加,解說員和調查員之中,有不少抹香鯨的狂熱份子,像是夏尊湯(湯湯)大約從十年前,就開始整理自己目擊抹香鯨時拍攝的照片進行Photo-ID個體辨識,並與其他解說員和賞鯨船船員所拍攝的照片進行比對,一個小規模的行動成果分享到社群後,很快確認了幾隻重複目擊的個體,並且為牠們取了花名,更容易將這些個體故事突出於群體,被記憶及傳頌,像是花小清、花小香、花大冠 ⋯⋯。
夥伴們的經驗有了不錯的成果,是促成黑潮展開大規模的抹香鯨個體辨識工作的契機。主要以多羅滿賞鯨公司江文龍船長拍攝的照片來進行,陸續完成了二○一○年至二○二三年的照片辨識,共辨識出九十七隻抹香鯨個體,其中重複目擊的個體有三十七隻。第一階段的資料庫建置後,黑潮也開始跟大眾募集在臺灣記錄到的抹香鯨尾鰭的照片,希望透過公民科學的力量能讓資料庫更充實,也讓更多人一起參與東部海域的抹香鯨生態調查。
黑潮資深解說員紅毛,在二○二三年遇見了編號KU_PM008名為「花小清」的抹香鯨,他覺得尾鰭非常眼熟,隱約感覺是早年曾經記錄過的,因此回頭挖掘自己二○○三年用底片機在海上拍下的照片,進行一場數位考古工作。比對結果讓人興奮,真的是相隔二十年後的再相遇,久別重逢。
這一筆紀錄,讓黑潮確認了花小清至少有二十歲,在東部海域活動超過二十年。這一筆一筆累積的紀錄,是解說員和調查員以基礎科學的方式,隨著歲月與這片海域和鯨豚留下交集的紀錄,雖然人類與鯨類之間無法直接溝通,然而科學紀錄會超越個人的生命經驗,只要不斷地有一群人關注這一片海,在時間的創作下,相信臺灣與抹香鯨的故事將會越來越豐富。
你覺得鯨豚保育最需要的是什麼?
不可否認,保育工作確實也很需要充裕的經費,然而保育工作中很多課題也不是有經費就可以實踐、就能夠解決的。
如同七星潭擱淺的抹香鯨寶寶,不會因為有經費生命就得以延續。又或者臺灣早期的漁民會捕捉鯨豚,在一九九○年八月政府公告所有的鯨豚都列為保育類物種,自此之後捕捉鯨豚將受罰則,卻也導致許多漁民不滿、與保育理念對立。
又或者將一片海域劃定為海洋保護區之後,漁業活動、觀光活動、船舶交通、軍事活動等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儘管目的是為了要保育鯨豚和牠們賴以為生的海洋家園,但若社會沒有共同認同的價值,在保育政策的規範下,有經費也未必能夠補償所有產業的犧牲與損失。
選擇守護更重要的價值與意義,也就意味著必須管理其他影響保育目標達成的阻礙與威脅。
也因此,會需要更多人對保育的目標和願景感到認同並支持,願意付出行動從生活中一起實踐參與,同時讓保育政策下受到損害的人可獲得適度的補償。
海洋綠洲:東海岸鯨類保育計畫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推動海洋保育工作,並渴望將之守護——多元且豐富的鯨類生態與健康的海洋家園,我們過往為此長期投入付出行動,也在二○二一年啟動「海洋綠洲:東海岸鯨類保育計畫」,期望創造人類、鯨類與海洋永續共好的家園。
請別誤會,抹香鯨並非我們在這片海域唯一珍視的物種。拜地形與黑潮海流所賜,東部這片海域生機盎然,讓我們感到幸運又驕傲。在花蓮長年的鯨豚目擊紀錄中,鯨類物種多樣性相當高,共累計記錄二十種鯨豚,對照全世界約九十種鯨類占比近四分之一,這片海域的美好值得讓更多海島子民一起瞭解和參與。
「黑潮尋鯨」系列書的企畫,是一本書以一種鯨豚物種為代表,並介紹相關的海洋議題與行動,內容涵蓋臺灣與世界的過往經驗、最新發展。目前系列規劃有三本:抹香鯨科學調查、花紋海豚vs.動物福利、飛旋海豚vs.環境威脅。
期望透過出版,讓海洋與鯨類保育成為臺灣的文化與日常,為此我們需要更頻繁的述說與交流更多關於臺灣人類、鯨類和海洋的故事,同時也讓更多人理解,在這片海域從事保育工作,最需要的是拉近海島子民與海洋和鯨豚的距離,縮小保育與日常的資訊落差。
為什麼第一本以抹香鯨為主題?
本書第一章提及,當要人們拿一張紙畫出心目中的「鯨魚」,大概過半數的人畫的都是頭與身體不成比例的簡單曲線:方又圓的大頭⋯⋯加上流線延伸至尾部俏皮勾起的型尾鰭,還不忘在頭頂上畫個洞,附帶噴泉一般的水柱。牠,就是抹香鯨。大眾想像中的鯨魚圖像,總是有抹香鯨的影子。
鯨類物種中相對知名的抹香鯨,在東部海域賞鯨活動雖然不是最常見,但卻也不是極為罕見的。只要你願意購買一張賞鯨船票出航,就有機會相遇;或者,持續投入一定的時間,也有機會在海上重複遇見同一隻抹香鯨。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臺灣東部海域滋養了一群熱愛大海與鯨豚的夥伴們的心,雖然海上的調查工作容易對身體帶來負擔,卻仍不減熱情持續投入。或許,是這一片海域的豐盛和不可預期,讓黑潮夥伴始終帶有希望。
這樣的故事,在臺灣的東部海域持續被創作著——以生命與生命相遇的形式,以資料與資料累積的科學方法。我們把這些故事匯集成系列書,除了因為這些紀錄很珍貴,也期待持續有人願意參與其中,如一千零一夜般繼續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