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校閱序
從事多年婚姻與家庭諮商的教學、研究及實務工作,當中最大的感動與學習,就是聽見許多家庭在敘說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外,也都試圖在衝突與創傷的巨變之中,努力尋找家庭困境的可能復原契機。不過,另一方面也心疼仍有不少家庭困在「苦」與「怨」的負向循環當中,找不到突圍的出口。在臨床工作中的家庭,通常是家中孩子出現失功能行為而前來求助,這些孩子往往是「被經驗綑綁,用症狀來說話」。從系統思維觀點來說,在家中被視為麻煩製造者(trouble maker)的孩子,其實是整個家庭系統互動模式卡關的反應現象,孩子只是代替這個失功能系統發病的代罪羔羊。因此,治療師如果未能針對整個家庭系統關係模式對症下藥,試圖將症狀的理解,從線性因果的怪罪邏輯轉換到循環因果模式的話,治療工作往往就陷入徒勞無功的僵局。
特別是,在進入正式治療處遇之前,邀請家人一起進行評估工作是不可或缺但又常被忽略的,或者因為成員彼此之間的防衛與抗拒讓家人躊躇不前。值得欣慰的是,本書的主編Liana Lowenstein巧妙地善用非語言模式為主要基調的遊戲、沙盤、戲劇、肢體與自由書寫等多元表達媒材,來和家庭成員工作,治療師得以透過創意式的行動方案,讓家庭成員洞悉平常看不見的癥結。除了看見問題的核心關鍵,還能夠看見動力、看見歷程,同時又看見那深藏的家庭正向優勢力量,進而帶著慈悲與共感,協助家人關懷彼此,撫慰彼此曾有的波濤洶湧。
在本書的方案設計中,治療師像是位極富創意的魔法師,透過一個個有趣又好玩的多元媒材及活動,將治療師所需的知能與涵養,脈絡性地整理及歸類,並且協助治療師從歷程與脈絡的角度,更細緻地反思如何在「評估」、「處遇」以及「結束」等三階段,透過明確的方案目標、使用媒材以及井然有序的實施步驟,協助成員理解家庭或家人關係中所遭遇的困境及可能的處遇原則,並且引導實務工作者:(1)如何凝視及因應家人關係中的苦與悶、怨與願;(2)如何不被不同家人所提供的諸多故事所淹沒,並進而在關係層面的鬆動中帶出改變;(3)如何在不批判、不逃避的「正念」中「觀苦」、「解苦」與「離苦」的翻轉與鬆綁歷程。於是在治療師的陪伴與見證下,原來讓人受傷而想逃離的家,可以不再是每個人心頭上揮之不去的「枷」,而是蘊藏著愛與善意的安全避風港。
在翻譯及校閱此書的過程中,內心總是充滿了源源不絕的感動,特別是我們的翻譯小組成員,每個月都是風塵僕僕,放下手邊工作與學業,從全台灣各地來到彰化師大一起激盪討論與反思。在過程中,我們除了重視譯文中的「信、達、雅」之外,也如身歷其境般地體驗每一個實質的活動方案。當中發現,這些來自西方科學哲學典範下的設計,要如何改編成適合我們文化的活動及操作方式;以及症狀的衡鑑與評估指標,不一定適合於東方社會等,也是未來需要進一步重新考量與建構的。
最後,除了要感謝家人們的支持外,在此特別感謝陸雅青、高淑貞、趙文滔、許皓宜等幾位先進熱情的推薦,但願創意式家族治療的發展能夠漸漸在台灣或華人地區成長茁壯。另外還要感謝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輯與本書執行編輯陳文玲小姐,總是那麼溫暖且獨具耐心的協助,方能讓本書得以順利的出版。當然,最難忘的就是這一年來,一同堅持走過的翻譯及校閱小組成員:秉訓、美伊、威豪、政華及俊育。當時辛苦耕耘,如今歡笑收割,我們真的做到了!
本書雖然經過多次校閱,疏漏之處尚且難免,還請各位先進不吝指正。
黃宗堅
黏土或培樂土能影響人們的情緒反應,它們可以降低人們的警戒和抗拒,讓案主更加放鬆和自在地表達。~〈音樂雕塑椅〉(Shirley U. Lindemann)
記得小時候在住家附近有許多建築工程進行著。卡車載來一批批的沙土,直接倒在工地旁的空地上,堆得像小山一樣高。我特愛那種剛剛倒出來的沙土,飽含溼氣的蓬鬆,踩在其上雙腳深陷其中的涼快感,或是捏在手中很容易成團的觸感……這些特質讓新鮮的沙土成為我虎視眈眈的對象,殷殷期盼著什麼時候再有新一批的沙土出現。等到沙土被雨淋被踩踏被取用而不再那麼蓬鬆新鮮時,挖沙坑、鑿隧道、做沙球,甚至是在一片平整的沙土上運用工地旁的磚塊碎石樹葉上演各式各樣場景,不管是獨自一人,或者是和手足鄰居,那片沙子化身為我們這些孩子的遊樂園,無聲地陪伴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放學後的時光。
數年前,家父被診斷出罹患二期食道癌。彼時我剛經歷諮商心理師國考失敗的過程,表面上為自己找各種說詞的不在乎,其實只是為了掩飾內心的失落而沒有意識。一次,我和父親聊天扯淡,問他有沒有什麼遺憾的事。「沒有。」他想了一想,很認真地回答我。一個多月後,我便開始到救國團上麵包烘焙課程,為期八週,同時一邊上班,一邊準備8月的國考。在揉麵團打麵糊的操作中,到最後看到成品從烤箱出爐,對父親身體狀況的擔心以及考試的壓力,在當時似乎都成了模糊的背景,不復干擾我。
從沙土到麵團,一個是建材,一個是食材,前者吃不得,後者能入口,這些看似不相干的原料,對我而言,中間其實有著許多共通的地方:不需要言語表達、都要動手操作,而且讓人樂在其中。
對成年人而言,使用口語表達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這可是每天都在進行的活動,根本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與力氣思考就能說出;但對孩童來說,玩才是他們最熟悉的語言,有目的的競爭、無目的的嬉鬧、自言自語的左右手、橡皮擦與鉛筆的角色扮演……在幻想與現實之間穿梭的孩童,所處世界的豐富,其實遠遠超越大人的理解—只因為我們太熟悉、太倚賴語言,每天在例行工作與生活瑣事的縫隙中汲汲營營,以致忘了自己曾經也是孩子。
在這本書裡,並沒有太多深奧的學理背景,而是一個又一個吸引孩子們參與的活動,一旦能邀請孩子樂在其中,那麼治療關係就可以順利展開了—前提是,身為成人的你,也得先找到自己能夠樂在其中的事物,找回那個曾經是小孩的你,那麼,孩子也將會和你一樣,展開這段治療關係了。
Enjoy!
吳秉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