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悠長的建築
仍蘊含着流動的生命
走在香港的大街上,總會與不同的建築物擦身而過,新舊區交替之間,不少建築屹立於城市多年,成為歷史的見證,承載着幾代人的回憶。
本書以細膩的筆觸與繪畫,勾勒出香港富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還以相片展現它們今天的面貎,在多角度的重塑下,一磚一瓦流露着人情味與質感,讓讀者追憶香港舊日生活之外,也能憑藉建築物的變遷,見證時代的更迭。
作者簡介:
文:馮俊鍵
坪石邨出生,七十後土生土長香港人,先後畢業於香港涳藝學院、香港城市大學及衞道神學研究院。對玩具、手機、巴士、相機、電影及香港歷史等具濃厚興趣,多年來於報章《am730》撰寫「情尋」系列專欄,藉分享收藏,鼓勵珍惜、細味和彼此尊重,與眾同樂,馮氏文筆獨有港式風格,揉合個人成長及時代分析於一身,以與趣作橋樑,融合香港舊有生活文化,輕描現今民生,著有《玩具情尋》、《舊物情尋》。
圖、攝:陳耀慈
修讀平面到產品設計,繼而進修電影美術,喜愛創作兒童繪本,每日思量人生意義,喜愛奈良美智的孤獨藝術世界,夢想月有限的時間能夠四處遊歴,學習溫德斯及杉本博司對時間拍攝的呈現法則。熱愛自己成長的80年代,憑藉些微創作力量同幻想,於香港速食文化、成王敗寇的創作空間,對藝術的熱愛脈搏繼續奔流。
作者序
序一
百年開荒,有的是歷史。
尋覓探索,味道在眼前。
停留凝望,特色建築,處處盡見心思。
縱橫建設,有新有舊,共存交織眼簾。
又係時候,開步遊走,認識我們的地方——香港。
這裏地少人又多,摩天建築多羅羅。放下手機抬頭觀看,樓宇密佈一線天空。建設與環境,挑戰如何共容,創新之餘,都要追求實用。建築不是容易,由草圖創作到施工落成,將理念轉化為共嗚,正是設計師所堅持之襟風。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正因使命上的堅持,才會改寫生活的質素。
香港是一個傳奇城市,其步伐的轉變跑在世界最前。每隔十年,自有一番新景致。為生活奔走,忙碌中日對夜見,不知不覺原來景象已經翻了數片。當下與過去,眼前與歷史。現代建築很是重要,因是生活片段的地點;舊日建築珍而重之,乃為情感回味的位置。建築其一目的,正是改善人的生活模式,不論環境、交通、衛生,甚至空間與時間之使用,正為建設之道。
要對香港建築物作簡介記錄,過程有吃力有感動,文字表述情懷得來不能俗。傾於儒雅就「打喊露」,過於簡單又冇料到,整本書的起承轉合、進程與佈局要有地氣又要耐讀。建築物的生命能否被文字道出,其亦在乎大家共鳴的生活腳步。所以是次焦點並非只作建築物本身簡介,而是周邊生活文化的共同感受,這正代表着社會生活的變遷,數代港人生活的百態。
小品能夠成書,實在感謝與非凡出版三度合作之卓倫統領、嘉洋幫忙校對和核實當中內容、耀慈資料搜集及繪畫和攝影,皆補添了自己之不足。而超哥、Alan撰寫序言及一直的信任和支持,六年來與我踏上專欄的足印,並肩同行。
在此揭開導賞旅程,細味我們生活的城市;縱橫風光景緻,尋最品嚐一份香港味道。
願您喜歡《香港築印》。
馮俊鍵
溫馨提示:不要心急,順着流程去睇,享受當中起承轉合,來一個賞心悅目的導賞旅程。
序二
香港有無數説不完故事,偶爾碰見街上千人一臉,半刻之間一念無明,有些事物今昔依舊,有些事物卻急速改變,遺忘或改變並非二元對立,但選擇卻需要有平衡智慧。
由專欄開始至本書生成,搜集每個選材資料中,讓自己體會歷史巨輪在時代的更替輾動,在處理過程,亦學習嘗試將每個插圖照片像戲劇舖陳中,誠如大師希治閣説 ”將人生乏味的部份剪輯去掉”。
工作過程常勾起一些「港產電影」片段,例如油麻地警署想起電影「半支煙」角色「煙仔」及「豹哥」,「星月童話」赤柱美利樓的張國榮及常盤貴子。動人故事緃使經歴時間洗擦都能牽動情緒,而劇本背景寫成的年代,在歷史千絲萬縷中既動人心弦又感嘆無耐!
至於中環大會堂及天星碼頭這些景點更不在話下。
「香港築印」所描繪的,只是香港燦爛風景中的一鱗半爪,只是萬家薪火及屋簷下的點點滴滴,香港仍面向世界多元而延伸發展,希望本書能夠讓讀者繼續思考探索,深深感受香港仍是一個很酷很酷的城市。
感謝馮俊鍵先生指引,感謝出版社Danny及Joy的幫忙接納,更感謝身邊各位朋友及心愛的人鼓勵,沒有您們的體諒及包容我是不會堅持的!
序一
百年開荒,有的是歷史。
尋覓探索,味道在眼前。
停留凝望,特色建築,處處盡見心思。
縱橫建設,有新有舊,共存交織眼簾。
又係時候,開步遊走,認識我們的地方——香港。
這裏地少人又多,摩天建築多羅羅。放下手機抬頭觀看,樓宇密佈一線天空。建設與環境,挑戰如何共容,創新之餘,都要追求實用。建築不是容易,由草圖創作到施工落成,將理念轉化為共嗚,正是設計師所堅持之襟風。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正因使命上的堅持,才會改寫生活的質素。
香港是一個傳奇城市,其步伐的轉變跑在世界最前。每隔十年,自有一番新景致。為生活奔...
目錄
一、文化藝術
1.1、聖約翰座堂——由建築到服侍
1.2、聖安德烈堂——昔日九龍防線
1.3、璇宮戲院(皇都戲院)——引進古典之夢
1.4、油麻地戲院與「紅磚屋」——攜手「豐」雨同路
1.5、香港藝術中心與香港演藝學院——於沙漠開墾江河
1.6、「牛棚」——放生當代藝術
1.7、賽馬會創新樓——樹立流線典範
1.8、香港大學——求學問到建立人
二、民政設施
2.1、香港大會堂——政藝文化之始
2.2、域多利監獄——風雲「式」變
2.3、油麻地警署——光影下之槍林彈雨
2.4、大澳警署——隱世享受
2.5、北九龍裁判法院——蛻變延續美善
2.6、美利樓——再現美麗
三、生活社區
3.1、藍屋建築群——拉闊鄰里之情
3.2、雷生春——妙手回春
3.3、美荷樓——荷苦見美眷
3.4、勵德邨——建人建家
3.5、太古城——用心煉成
3.6、嘉頓大廈——製造跨代味道
3.7、油麻地果欄——殘舊見新鮮
3.8、海防道臨時街市──邁向永恆
3.9、半島酒店——殿堂之巔
3.10、海運大廈——由五支旗杆開始
四、交通基建
4.1、尖沙咀天星碼頭——繼往開來
4.2、前九廣鐵路鐘樓 ——屹立標記
4.3、海底隧道——連結港九
4.4、中巴車廠——輝煌標誌
4.5、金鐘地鐵站 ——未來計劃
4.6、山頂「老襯亭」——層層升格
4.7、青馬大橋 ——世紀工程
4.8、香港國際機場 ——飛越萬里晴空
一、文化藝術
1.1、聖約翰座堂——由建築到服侍
1.2、聖安德烈堂——昔日九龍防線
1.3、璇宮戲院(皇都戲院)——引進古典之夢
1.4、油麻地戲院與「紅磚屋」——攜手「豐」雨同路
1.5、香港藝術中心與香港演藝學院——於沙漠開墾江河
1.6、「牛棚」——放生當代藝術
1.7、賽馬會創新樓——樹立流線典範
1.8、香港大學——求學問到建立人
二、民政設施
2.1、香港大會堂——政藝文化之始
2.2、域多利監獄——風雲「式」變
2.3、油麻地警署——光影下之槍林彈雨
2.4、大澳警署——隱世享受
2.5、北九龍裁判法院——蛻變延續美善
2.6、美利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