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茂教授是臺灣水墨畫的瑰寶,
他的藝術是臺灣歷史的縮影。
一生奉獻於美術教育與創作,
將動態素描融入水墨畫,為臺灣水墨畫開啟了新頁。
李教授的創作題材廣闊,舉凡人物、畜獸、山水、花鳥、建築皆是,而以人物創作為主軸,他師承於梁鼎銘人物鞍馬,又受學院與現代美學思潮影響,從扎實的基本功出發,走遍臺灣的每一個角落,寫透臺灣的鄉土人情,可說是一位立基臺灣、放眼世界的畫家。
本書分為六個部分來闡述其繪畫創作與藝術生平:即烽火中的奇葩、繪畫歷程、筆墨的變革、繪畫特色、藝術行腳、李奇茂的貢獻與影響。烽火中的奇葩是敘述他早期在中原的生活,繪畫歷程是從傳統出發,到面對大自然以致描寫發自心靈的藝術表現過程。筆墨的變革是探索他在筆墨上的發現與改變,繪畫特色是從形式與內容這一體的兩面,探討、分析他的作品特色,藝術行腳是他人格履歷的一連串紀實,最後探索他成功的因素與對社會的影響及貢獻。 本書特色:本書採集許多專家學者對其創作的看法與忠實紀錄其實踐創作的歷程,並且剖析探究其繪畫藝術之堂奧。整個分析、歸納從藝術界各家對他的評論、以及其夫人洛華生女士的文章,並根據實際訪談和許多本的《李奇茂教授畫集》為主軸,所引用範例大都來自於他的畫冊,依傳統國畫六法的理論基礎,就「技法」、「構圖」、「內蘊」作實務性解析。
作者簡介:
一九四四年生,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從事繪畫四十餘年,曾於國內外舉行個展十次,參與聯展不計其數,均深獲好評,擅長牡丹、藤蔓及蔬果。
曾任政治大學、淡江大學、台灣警察專科學校、台灣科技大學教職員國畫社團導師、國立歷史博物館、黎明美設研習花鳥班導師、台灣產物保險公司、公路局、國道公路警察局等機關之員工社團研習花鳥班導師、中華民國畫學會活動組長、藝壇雜誌社社務委員。
現為專業畫家,主持心葉畫室,鑽研瓷畫藝術,發展文化創意工作,並擔任中華民國退警協會花鳥研習會導師及中華民國漫畫學會祕書長、淡江大學樂活學苑講師、林口社區大學樂齡書畫班講師、中華民國畫學會、中國孔學會、中華倫理教育學會、中華藝風書畫會之理事。
畢生致力於美術教育不遺餘力,曾獲藝術教育館頒贈之藝術教育貢獻獎,近年來更熱衷於文化交流與協助弱勢團等公益活動。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烽火中的奇葩
成功的藝術創作,必須有扎實的基礎,加上豐富的人生。沒有捷徑,只有苦練。我雖然極為用心於耕耘傳統的筆墨硯田,卻又十足肯定於現實生活中不同物象的轉變和明日世界裡即將展現的各項超越。李奇茂
第一節 原鄉
貧苦的小村
皖北渦陽縣有一個小村—李張莊,在八十年前還是個常年飽受沙塵風暴與黃河水患的地方,土地貧瘠得無法耕植,民生極為凋闢疾苦,當地居民非常的貧窮,小孩都光著腳在地上跑,因為沒鞋子可穿。既沒水也無電,極目望去是無盡的荒野,一年當中大約兩百天沒有糧食可吃,要是遇上蝗蟲過境,僅有的一點糧作被掃空,一點綠色都不留,那居民的生活就不知有多麼悽苦了。發生飢荒就像台灣的颱風一樣頻繁。然而飢荒的痛苦可是比颱風要悽慘太多了,不是生活在幸福都市裡的人可以想像的。
1925年李奇茂就出生在這個荒漠中的李張莊,當時父親給他取名為李雲臺。這個名字彷彿為他的人生註下了伏筆。雲臺就字面的意義而言,不就是雲遊台灣嗎,而他日後竟然到台灣一待就是六十年,是宿命?還是巧合?他的夫人張光正認為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有一點玄妙呢!
或許因為生於憂患的環境,李奇茂的童年,沒有玩具,也沒有嬉戲,唯一好玩的就是跟著祖父騎馬到市集去,因為在那裡可以看到各種類型的馬匹和牲口。平常他喜歡畫畫,塗塗抹抹就是他的遊戲。嚴格的庭訓,使得他分外乖巧懂事,勤儉無華,艱苦卓絕的個性也於此時養成。
在家中他排行老二,有一個長他三歲的哥哥,安徽安慶大學畢業之後,任教於國小,如今已經辭世了;目前還有聯絡的是小他兩歲的妹妹,在老家工廠裡當職員,也已經兒孫滿堂,生活安穩。李家在那個時代能栽培出一個大學生,在地方上是非常光彩的事,遑論在遙遠的台灣還出了一位學養俱優的大畫家,那更是光耀門楣了。
李奇茂回憶到家鄉的荒僻時,他說︰「在沒有星星的黑夜裡,什麼都看不見,兩個人迎面相撞,還真不知道對方是誰咧!至於什麼是馬路呀,就是第一個人走過的痕跡,第二個人再走,那就是了。要是經過一場大雨沖刷,所謂的馬路就不見了。 」他小時候沒見過山,也沒有摸過石頭,家鄉僅有的就是那片一望無際的黃土坡地。
書香門第
祖父李廷選是個鄉間秀才,交友廣闊,外號「廷老頭」,為人豪邁、樂於助人,並且熱衷於鄉里的大小事務,甚至哪一家的雞不生蛋也都會找上他,時常捐錢出來賑災或濟助貧苦無依的人。李奇茂在祖父身邊,耳濡目染,深受影響,也具有相同的人格特質。
李家在嘉峪關附近養馬做販馬生意,北伐時期的軍馬,都是由他們家供應,所以在地方上算是富有的人家,然而在那個地區,那個時代,還是須要務農,才能使家人可以獲得更好的生活。母親杜氏,深具傳統中國
婦女美德,除了操持一般家務,還須上侍翁姑,下育兒女。並且為了多賺一點錢而勤於耕織。
李奇茂感慨於驀然回首已是兩鬢霜白,年至半百。小時候總是看見母親坐在織布機前勤奮的工作,以致手掌皮膚崩裂出血,想到這裡就感覺心痛萬分,不禁蒼然落淚,在此悸動之下,遂有《母親》 之作,其他尚有《慈母手中線》、《母愛》、《慈暉》等一系列思念母親的作品。
父親是小學校長又是古文作家,自幼深受薰陶。家中承襲中國傳統士大夫的觀念,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一心希望他好好讀書,將來有好的出路,光耀門楣。怎知李奇茂喜歡畫畫,總是塗塗寫寫的,不能定下心來讀書,遭致父親的深惡痛絕,甚至責打,可是母親比較想得開,認為行行出狀元,只要用心做,都會有發展。就算做個藝匠,也沒什麼不好,所以很支持他的這項興趣。由於母親的力挺,父親也就遵從他的意願,不再反對,並且為他找了一位當時很有名的畫家來好好調教。
他的家庭所以能夠致富,是因為祖父販馬,父親辦學,母親織布,各個都在腳踏實地,克勤克儉的從事生產,在這樣的身教下,直接影響著李奇茂,也自小就跟著祖父,在牧場裡幫忙牧馬、牧牛,以至於後來他畫牧童能夠生動成趣,即緣於他的這段生活體驗。
烽煙滿神州
民國建立以來,政爭不斷及軍閥割據,執政者面臨國事如麻的窘境,各種貪污、腐敗、內耗、積弱著國力,北伐方歇未久,又逢日本入侵,抗戰八年下來,整個中國已是疲憊不堪,怎知國共內戰又起,引發了一場民族大遷徙,戰爭讓人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兩岸就此由台灣海峽阻隔。李奇茂的成長階段正處於這樣一個烽煙滿神州的大環境中。
第二節 繪畫的萌芽
李奇茂的創作慾望,源自孩提時期慾望的轉化與昇華,在形塑自我的漫長過程中除了擺脫過去傳統的束縛,獲得自由,還將未來價值理想化。形成了他獨特的藝術形式與風格。
啟蒙(1934年—1948年)
從9歲開始至高中這段時間,接受陸化石的啟蒙,學習繪畫。李奇茂回憶說:「當時的一切文明、科學都很不發達,我的小一到小三是在私塾裡度過的」 。父親為他請了一位家庭教師,培養他國學、書法與繪畫的基礎,這位老師是民國初年知名的國畫家—陸化石。早年軍閥盤據大陸時期,許多雄霸一方的軍閥,常請陸化石畫像,除大筆錢財酬謝外,還附送美女。
陸化石是李家延請的一位肖像畫家,長年住在家中專為祖父母畫像,在那個相機並不普遍的年代,尤其是鄉下,請人給老人家畫像是很平常的事。年紀幼小的李奇茂,見到這位畫家把祖父畫得非常像,心中感覺非常的神奇與敬仰,同時也愛上了畫畫,直到今天。
畫畫可以換回美嬌娘?
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軍官,說是要找陸化石,後來他們一同去了城裡,去了許多天沒有回來,大家正在擔心的時刻,只見他滿面春風的帶了一個小姑娘回來,原來軍官請陸老師去為軍中畫宣傳壁畫,為了酬謝他,送了一個小姑娘給他。在鄉下,這是不得了的事,娶一房媳婦得要花多少銀子阿,他可以畫畫換來一房媳婦,村子裡的人一片譁然。特別是李奇茂的母親,鼓勵兒子要用心學畫,將來好換一房媳婦回來。這件事情深植於李奇茂幼小的心靈中。父親常教導他說︰「書中藏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苦苦逼著他一定要好好讀書,讓他很納悶,心裡在想︰「其實畫畫不也一樣可以得到這些嗎?」
經過了這件事之後,他更喜歡畫畫了,雖然小小年紀,並不是那麼了解娶媳婦的事兒,不過他個性文靜,當同年齡的小朋友在一起遊戲玩耍時,他總是一個人靜靜地在一旁畫畫,畫出自己得意的作品時,還會拿給親友看,希望獲得稱讚。童年的李奇茂最愛畫佛像,也因為畫佛像而得到最多鼓勵。他畫的佛像常被鄉民索去祭拜,一經傳開,向他要畫的人越多,他的佛像也就越畫越好了。
木匠出身的陸化石,多才多藝,擅長傳統書畫、雕塑與民俗藝術,他以芥子園畫譜為教材,教李奇茂傳統筆墨臨摹。先教花鳥,然後山水。再教動物,最後才教人物畫。並且經常帶李奇茂到廟裡去看牆上的神仙圖與民俗畫。這在他小小心靈植入了深刻的印象。因而影響他以後的繪畫創作,能生動的表現與廟會、神仙有關的作品。書法在陸老師的指導下曾經臨寫孫過庭、王羲之、柳公權、顏真卿的字。由於這位老師的無所不能,令他非常的著迷,無形中開啟了他繪畫的智慧。李奇茂回憶說︰「陸老師每做一件東西都先把草圖畫好,做個桌子、做個凳子都要畫個草圖。等於訴說著一個畫家,作畫之前的準備。」就這樣他以傳統書畫入門,諸如芥子園畫譜、點石齋畫報或任何手邊的畫片都是臨摹的範本,為日後打下了良好根基。
青澀少年 遠離家鄉
少年成長的過程,正處於國家社會動盪不安的年代,日本侵略中國,本已貧困的家鄉,更是盜匪四起,趁火打劫,內憂加上外患,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為了尋求出路,父母都鼓勵他向外發展,於是隨著朋友前往南京與上海。
國家在這樣一片渾沌艱難的境遇下,個人需要生存。抗日需要生力軍,十六歲的他在看到裝甲部隊招生的告示之後,便加入了青年軍,由一個高中生轉變成為國民革命軍的小兵,初入部隊時的軍階是「學兵」,就此參加抗戰的行列,踏入了軍旅生涯。當時整個中國籠罩在戰火連連 ,風起雲湧,政局變動中,他的故鄉,位瀕兵家必爭之地。又成為「徐蚌會戰」之戰區,對日抗戰雖然勝利了,大陸旋即又陷入國共內戰。交通中斷,回家之路於焉阻隔。
火車驚魂
李奇茂永遠也忘不了少小離家時的那一刻,在他出外遠行的前夕,母親含著淚塞了一點盤纏給他,要他省著用,出門在外不比在家,要會照顧自己,無論到哪裡,都要顧及安全,心思要放機伶些。就這樣他帶著母親的相片與叮嚀,跟著鄉裡的學長,步行到城裡去搭火車。到了城裡車站,亂哄哄的一片,鄉下的孩子,不捨得花錢買車票,一心想留著那一點點錢,好祭五臟廟。於是混搭運煤的火車,要去南京。
火車終於蹣跚而來,有的爬到煤堆上頭,少不更事的大孩子,很快的忘記了離家的哀傷,想著去看外面的新世界,想要領略在火車上追風的快感,有人一直喊他上去,李奇茂想到了母親的叮嚀,他環顧一下火車,覺得站在火車邊抓著,會比較安全,萬一遇到什麼狀況,還可以立刻跳車,那個年代,運煤車速度並沒有很快。
可是當火車經過山洞的時候,那些爬在煤堆上的人,因為在家鄉沒見過石頭,也沒見過山,更不知道什麼山洞,不懂得躲避,全撞上了山洞,令他不寒而慄,他緊握著母親的照片,嚇得直發抖,久久不能言語。
初見都會 驚為天堂
當他初到南京的時候,簡直令他瞠目結舌。鄉巴佬進了大都會,從來沒見過電燈、洋車的他,看到了電車,和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還有高樓大廈,真是嚇傻了,還以為是到了神話裡天方夜譚的世界。然而,在戰爭的國度裏,誰會有心思欣賞那些大都會的繁華呢?緊接著便是流灕顛沛的生活,以及讓人透不過氣來的浪跡天涯,足跡到過上海和蘇州。
到了軍隊中,適逢有一位名叫李其茂的小兵逃走,長官讓他遞補這個空缺,他覺得雖然可以接受,但是又不願和別人共用一個名字,於是將「其」字改為「奇」,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將本名李雲臺改為李奇茂,這個名字也就一直沿用至今,同時也帶給他許多的幸運。
軍中歷練人情世故
以當時的環境來說,軍隊的素質良莠不齊,有許多是文盲。長官見他年齡最小、質樸又慧詰,識字又會畫畫,是個人才,讓他處理軍中的文書工作,備受上司的愛護。又因為工作的關係,天天與紙、筆為伍,以當時草紙代替宣紙作畫。而他的人情世故,都是在這段顛沛的軍隊行進中歷練出來的。
軍隊的生活內涵,在於培養戰鬥力與振奮精神、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活力」,這與藝術創作的性質殊途同歸,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歷練環境,若禁不起考驗,就會出局。李奇茂經常說︰「沒有捷徑,只有苦練。」延伸的意義就是創作必須隨時保持戰鬥力,苦練是為戰鬥力作積累與準備。盡管如今已屆86高齡,他依然抱持初衷,就像他16歲時那樣旺盛的活力,充滿戰鬥精神。
從許多小故事,可以看出他具有強烈適應環境、隨機應變的能力和抗壓性,就和他的母親一樣,總是無怨無悔的付出與面對生命中的各種挑戰,並且執著於他對繪畫的喜愛。在惡劣的環境中,培養出堅忍不拔的精神、毅力、智慧和圓融的處事態度。
決定命運的1949
對於居住在中國地區的芸芸眾生而言,踏著戰火的餘燼,面臨的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窘境,飢餓、疾病、無家可歸、人心惶惶。這時候的人命,賤如螻蟻,向誰去要人權?如何討公道?這就是戰爭的殘酷。
1949年是個選擇去留,決定命運的一年,在混亂當中,真是不知道該往哪裡走,一路上有人因飢餓、疾病而死,有的敵不過勞累而亡,有的人幸運的搭上了船,卻在海上遇了難,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樣。
烽火中不忘畫畫
李奇茂在軍隊中由少年成長為青年,在戰爭的混亂行軍期間,也曾過著飽經流離的日子,但是因為酷愛繪畫,未曾擱置畫筆,仍舊執著於隨時掌握機會,以生活週遭作為觀察對象,紀錄生活百象,不斷實驗與修習,累積豐富的繪畫養分,企圖透過筆墨的運行流轉來表達自己對社會現實的看法,只可惜在兵荒馬亂中,這些作品並沒有留存下來。
這一年他已經是個身高一九0公分的英挺青年,在一場民族大遷徙中隨軍隊來到台灣,一個烽火中的奇葩—李奇茂,在渡海來到這塊美麗的寶島之後,展開了他燦爛的人生。
第三節 藝術奠基
學習生涯有如鐘錶,八點鐘結束是九點鐘的開始,看不到起始的痕跡。學無止盡,傳統無止盡,客觀世界無止盡,人要不斷認識世界,因此,必定要不斷的學習,是謂「日日學之始」--李可染的印章印語,發人深省
首次個展
「大陸北方四季分明,冬天就是冬天,夏天就是夏天,可是來了台灣就不一樣了,冬天有時氣溫高,也有攝氏二十幾度,尤其是南台灣太陽大,簡直沒有冬天,所以讓我產生了一種不同於大陸的感覺。」這是李奇茂初到台灣之後的第一個印象。他天天作畫,也經常參觀畫展,臨摹好畫,技巧日漸精湛,於1951年在台北中山堂,首次舉行個人畫展,年紀輕輕就開畫展,在當年誠然不易,曾獲許多讚賞,但他並不以此自滿,反而更為積極進取。這是他邁向畫家之路所跨出的第一步。
學院浸潤 (1952年—1956)
於民國1952年考入復興崗美術系。當時名師如雲,菁英薈萃,如梁鼎銘、梁又銘、梁中銘、劉獅、胡克敏等等。讓他奠定了札實的美術專業基礎訓練,1952年追隨當時留法歸國的梁鼎銘昆仲習畫,承傳其繪畫思想,而梁鼎銘對這位愛徒的傾囊相授,深深影響著他的繪畫思想。此後亦深受學院美學思潮之浸潤洗禮,在不斷觀察、研究與實踐中,發揮出繪畫的天份,成績斐然,畢業後潛心研究創作,於1958年舉行個人「金門寫生畫展」,描繪離島戰地風情。
美術史對於繪畫的人在借古鑑今方面或許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影響畢竟是間接的,但是能夠得自真傳卻是老師直接傳受的影響。而能夠在創作上突破前賢的藩籬,更需要社會文化交流的啟發,藝術風氣的帶動。李奇茂的四位老師,分別擔任了創造畫壇一級大師的角色。
得自梁鼎銘昆仲的真傳
梁鼎銘(1898年至1958年)出生軍旅,從八年抗戰時起,獻身革命,追隨於 先總統蔣公身邊,致力於革命歷史文化工作。為因應當時政治上的需要,繪製了許多與抗戰背景有關的畫作,成為畫壇一種特殊風格。是政戰學校藝術系的創辦人,於系主任任內,將「國畫」列為美術系必修課程,一改過去以素描、漫畫等宣傳為主的美術教育訓練。著名的畫作有《沙基血跡圖》、《惠州戰蹟圖》、《濟南戰蹟圖》、《南昌戰蹟圖》、《廟行戰蹟圖》、《蔣公速寫像》、《鄭成功收復國土圖》 等。他在教學上非常認真與嚴格,規定學生必須從「筆」著手,先苦練道子筆墨、「鐵線描」等等。李奇茂說:「到復興崗 以後,一切必須從基礎開始,在那裡認識了梁鼎銘 老師、梁又銘老師、梁中銘老師;這可說是打下了我對繪畫基礎極最重要的三位老師。今天在我心目中,對我繪畫影響最大的,幼年時期是陸老師,青壯年時期則是這三位梁老師。在任何角度,我都會感念這幾位老師,給我的教育、鼓勵、給我機會,讓我直到今天,都還能自由創作發揮的教導基礎。特別是梁鼎銘老師,他與陸化石老師在創作題材上很相同,因為鼎銘老師也畫歷史畫、油畫、木刻、版畫、雕塑,這與我幼年時代的陸老師很相似,這也使我現在甚麼題材都想嘗試,這是因為過去我有這個理念,否則我是不會去實驗的。 」
豁然頓悟走自己的路
當年李奇茂臨摹老師的畫已經達到「幾可亂真」的地步,讚譽之聲不絕於耳。曾經有一位畫商對李奇茂要求說:「你能不能為我畫些徐悲鴻的馬,能畫多少,我都要,但署名是徐悲鴻。如何?!」這才令他發現,「幾可亂真」的副作用是消失了「自我」。或許能藉此獲得相當的財富,然而代價是必須失去「自我」。熟輕孰重,全憑畫家自己的選擇。他決定尋求值得奉獻一生的理想,一個值得奉獻的、更高價值的領域,那就是由真、善、美、愛與尊嚴形塑出來的「自我」。
鼎銘老師也一再鼓勵他勇於做自己,因為這個「自我」需要長時間透過個人生命的歷程所逐漸形成,而非一蹴可及,需要毅力與堅持。自此以後,他秉持著自信與執著開始走自己的路。
展現自我的觀念深深影響著李奇茂的繪畫觀,從早期「師法古人」以臨摹入手,汲取古人之長,探索技法竅門;中期「師法自然」以素描、速寫技法寫生,練就完美的寫實技法;後期「師法心靈」推陳出新,置入思想與時代感,以心造境而後象由心生。一步一腳印的達到他創作的最高境界。
嚴師出高徒
陸化石、梁鼎銘這兩位老師,在李奇茂的繪畫生涯中,成為創作上最具影響性的人物。從淡水小白宮的展覽作品談起,李奇茂說:「比如最近在淡水小白宮展覽我的裝置藝術一般,平面藝術、立體藝術共同發展,可能與梁鼎銘老師、陸化石老師有關係。在水墨人物方面,特別是現代人物是受梁又銘 老師的影響,我個人的速寫上是受梁中銘 老師影響;在綜合創作上,則是鼎銘老師與陸化石老師的影響。在我學畫過程中,這四位老師是我永遠無法忘懷的老師。他們給我的影響,深深烙印在學生的心上,無論在何時、何地的創作,我都秉持他們的教誨。在很重大關係的創作理念、觀念上,陸老師曾說,年輕的孩子畫畫就是要比個葫蘆畫個瓢,他講的是土話,實際上就是現在大學課堂中所說的臨摹。鼎銘老師、又銘、中銘老師,他們是以寫生為主;從另一個角度來想,也就是比個葫蘆畫個瓢的做法。」但是臨摹的對象是大自然。
萬物過眼皆為我有
他也效法齊白石的作畫精神從事創作,認真的把寫生的形記在腦子裡,他說︰『正如齊白石 所說:「萬物過眼皆為我有」的意思。不管甚麼形狀你要把他記下來,你就可以畫出來。所以古人曾經傳達過,如石濤、黃賓虹他們曾說:「走遍千山打草稿」就是如此。』他用速寫記錄台灣甚至於世界各地的高山峽谷、風土人情和保育生態,以積累創作素材。速寫作品不下萬餘件。無論畫人還是動物,對於物象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動態,均作過長期的觀察與研究,畫了不計其數的速寫。故所畫圖像筆墨酣暢,淋漓盡致,氣勢磅礴,神形兼備。例如圖2《黑珍珠》 ,用東方表現技巧展現非洲婦女的神韻,可謂絲絲入扣。
美夢成真
張光正在政工幹校也是藝術系的學生,她非常欣賞學長李奇茂的才華,也很佩服他能一天兩百張畫紙,以素描去臨老師的畫,居然一模一樣,就連老師看了都認為是自己的畫稿。當然,他的身材魁梧、英俊挺拔、熱情洋溢、笑容可掬也深深的吸引著她。當李奇茂第一次遇見這位高挑、美麗又聰慧的小學妹時,參見圖3 ,內心深處已經認定,就是非她莫屬了,要和她斯 守一輩子。他們相約一同到山頂、到海邊去寫生。張光正不願見到他因為和自己約會而荒廢了繪畫,於是規定他每次約會見面都必須交出一些作品,檢討畫技和尋覓畫境,這成為他們每日清晨與黃昏約會的課業。這樣的相聚有嚴肅的繪畫研討,也有訴說不盡的情話綿綿,在繪畫思維上或許有激辯,可是又有無盡的愛意為後盾。他們有著相同的興趣和共同的願景。這一對,無論是外在的形與內在的質,速配得無懈可擊。而更可貴的是他們能夠在這麼多年下來,同步成長,這是婚姻幸福的重要因素。
「畫現代人物畫,不同於畫山水和花卉,也許會吃力不討好,你願意跟著我吃苦一試嗎﹖」李奇茂在當年的某一天,鼓起勇氣這樣問張光正,因為這個問題放在心裡已經很久了。
張光正毫不思索的回答說︰「一旦我已立願當藝術家的另一半,就必須自覺到往後可能會逃不過奔波、勞碌和不平衡的苦日子,否則又能如何﹖﹗」其實她心裡早已經想過,李奇茂八歲就開始走上了這條藝術之路,在他大學之前早已完成了花卉和山水畫的研習,與其改變他,倒不如加強自己,與他攜手共進,才是上上之策。既然他對於人物畫有特別的研究和心得,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應該鼓勵他排除萬難,埋首苦幹精進才是。
張光正回憶說「這麼深刻和精研的戀愛,穩固了我們的婚姻基礎,同時我倆也一起塑造了李奇茂自己的畫。」李奇茂感動於她對自己的那份支持,他彷彿看見兒時母親溫柔的眼神與力挺他學畫的堅毅神情。在心理上、工作上,生活上他們越來越互相的依賴,已經不能沒有對方了。就在政工幹校任教的次年,憑著這份繪畫為聘禮,他們訂了白首的盟約,為了表示盛重和決心,還請了星雲法師做見證。開創了臺灣第一對佛化婚禮。見圖4。終於在畫畫中,李奇茂是真的找到了顏如玉,那一份自幼存在於心,用畫換取美人的夢想,真的實現了。
婚後,有妻子幫他打點一切繁雜瑣事,李奇茂更可以專心作畫,在個人創作上愈發精進。張光正在多所高中任教退休之後,轉戰藝術評論,也擁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兼具智慧與美麗的妻子,不但是他創作歷程中的伴侶,也是他畫畫時的靈感,總是將她的一舉手、一投足、眼眸流轉的神韻,藉由鍛鍊素描的技巧,進入了他的畫紙。他,真是一分鐘也不放過畫畫的機會。
李奇茂雖然並沒有皈依佛門,可是佛教樂善好施,廣結善緣的思想和祖父與自己的思想很接近。於是和星雲法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直到現在,他在中國孔學會與中華倫理教育學會理事長任內與佛光山聯合舉辦過許多場文化交流活動,真正達成了儒、釋、道精神的融匯,對於道德淪喪的今日社會具有正面的教育意義。
古禮拜師成為采風堂門人
在他確立繪畫的方向,題材以採集各地的風俗、生活、文化為主,畫出有感情的創作之後,於1970 年將書齋取名為「采風堂」。求教的私塾弟子均須遵循古禮拜師成為采風堂門人。一時求教者趨之若鶩。
作品掛滿每個營區的中山堂
李奇茂以其深厚的素描基礎,揉和西方透視原理,以快捷的水墨筆法創作,因此他筆下的動物或人物,都充滿動感。溯其源即在於素描與速寫的鍛鍊。與李奇茂是多年的軍中朋友楚戈回憶說︰「當年每個營區都有座中山堂,李奇茂在畫畫上很用功,不停的練習,直到中山堂都掛滿了他的畫。這般苦練,養成了他的寫實技法,而李奇茂的速寫在台灣稱得上獨樹一格。」
對於西洋畫家李奇茂特別推崇羅丹、畢卡索、狄拉等人,在研究西洋繪畫時,利用素描來表現動物的動感精神。研究齊白石繪畫的意境。加上自己的苦練,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他嘗試不同的題材、不同的技巧來表現,水彩、油畫、版畫、雕塑……樣樣都來,並擷取中西畫的優點,致力於水墨融合現代素描的結構技巧來表現現代人物,描繪現代生活。這便是他從臨摹到自創風格的最大突破。
成功沒有捷徑 只有苦練
人物速寫是人物畫的基本功,是觀察的訓練和培養美感的紀錄。要運用正確的方法,如觀察法、思維法、繪畫技法等等,來掌握人物造型、解剖、結構、人體運動規律等要件,在了解人物的形體結構、比例以及運動規律之後,方能有效率地記錄和表達所聞所思所感。例如李奇茂以寫意法畫人物時的步驟 是︰1以淡墨和色起搞,2正式界定,3.說明人體與衣褶之關係,4.上色之後以淡色破之,使彩墨融合,5.補染淡墨完成,6.落款並蓋章。
當我們看到大師的繪畫步驟之後,其實並無異於一般,差別在於他的內涵,一種千錘百鍊的技巧和日積月累的閱歷與品格。李奇茂說「成功的藝術創作,必須有扎實的基礎,加上豐富的人生。沒有捷徑,只有苦練。」
素描是更基礎的養成,李奇茂對於速寫的能力之所以達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即在於「熟記默寫」所累積的豐富資產,成為創作的儲備。例如李奇茂的動態原稿素描作品有《山水》《梅園》《吃麵》《裸女速寫》等等不下千張萬張。
總而言之,影響李奇茂繪畫的因素,除了歷史文化的背景與師承之外,中國傳統繪畫理論、中原鄉土情懷、台灣鄉土情懷、生活環境、家庭因素都深深的影響著他作品的內涵,再經過周遊世界講學的體驗,更融入了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的思潮。一顆來自烽火中的奇葩,在美麗的寶島,成長茁壯,發出燦爛的光輝。
第一章 烽火中的奇葩
成功的藝術創作,必須有扎實的基礎,加上豐富的人生。沒有捷徑,只有苦練。我雖然極為用心於耕耘傳統的筆墨硯田,卻又十足肯定於現實生活中不同物象的轉變和明日世界裡即將展現的各項超越。李奇茂
第一節 原鄉
貧苦的小村
皖北渦陽縣有一個小村—李張莊,在八十年前還是個常年飽受沙塵風暴與黃河水患的地方,土地貧瘠得無法耕植,民生極為凋闢疾苦,當地居民非常的貧窮,小孩都光著腳在地上跑,因為沒鞋子可穿。既沒水也無電,極目望去是無盡的荒野,一年當中大約兩百天沒有糧食可吃,要是遇上蝗蟲...
目錄
序
自序
第一章 烽火中的奇葩
第一節 原鄉
一、貧苦的小村
二、書香門第
三、烽煙滿神州
第二節 繪畫的萌芽
一、 啟蒙(一九三四~一九四八)
二、畫畫可以換回美嬌娘?
三、青澀少年遠離家鄉
四、火車驚魂
五、初見都會驚為天堂
六、軍中歷練人情世故
七、決定命運的一九四九
八、烽火中不忘畫畫
第三節 藝術奠基
一、首次個展
二、學院浸潤(一九五二~一九五六)
三、得自梁鼎銘昆仲的真傳
四、豁然頓悟走自己的路
五、嚴師出高徒
六、萬物過眼皆為我有
七、美夢成真
八、古禮拜師成為采風堂門人
九、作品掛滿每個營區的中山堂
十、成功沒有捷徑只有苦練
第二章 繪畫歷程
第一節 師承而後法古
一、中國古典美術的潛移默化
二、古代壁畫、畫像石與畫像磚的啟示
三、歷代書畫家的影響
四、近代繪畫思想的沖擊
五、深受齊白石繪畫思維的影響
第二節 師法自然─推陳出新
一、千錘百鍊的基本功─動態速寫
二、李奇茂在寫形之前所做的貯備──順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
三、速寫的形式
四、李奇茂動態素描的特點
五、師法造化─推陳出新
第三節 師法心靈─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一、李奇茂的繪畫修養
二、西方美學思想的影響
三、融合中西美學創作現代水墨畫
四、氣韻生動的呈現──作品具有文學性意境與自我性
第三章 筆墨的創新
第一節 筆墨形式的變革
一、李奇茂的筆墨創新
二、線條的變革
第二節 李奇茂的現代墨法─表現個性的筆墨
一、表現個性的筆墨
第三節 墨不礙色,色不礙墨
一、水墨畫設色的精神
二﹑李奇茂的設色技法
三、水法
第四章 繪畫的特色
第一節 獨特的形式
一、造形─為形體塑造出個性與特色的新形態或新秩序
二、經營位置─布局
三、構圖形式
第二節 繪畫內蘊
一、題材的選取
二、獨創性的思維
三、形式與內容結合的特殊技巧
四、章法與破格並存
第三節 書即是畫,畫即是書
一、書畫同源
二、書法入畫的意義
三、李奇茂的書與畫
四、題畫的特色
第五章 藝術行腳
第一節 寶島情緣
一、生死一瞬間
二、金門前線劫後餘生
三、感恩上蒼眷顧
四、臺灣的拜拜文化
五、寶島風情的悸動
六、見證歷史
七、歐遊後的省思
八、確立繪畫方向
九、應聘淡江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十、紛相增設李奇茂美術館
第二節 兩岸交流
一、畫展交流聯誼
二、歸途中的近鄉情怯
三、上海畫展
四、常州畫展
五、兩岸畫展頻繁
六、筆墨會友書畫傳情
七、千里奇緣
八、熱愛古文物
九、再訪香山
十、夜訪劉旦宅
十一、率團參與兩岸活動
十二、馬國結緣相約在臺北
十三、兩岸合筆
十四、兩岸古卷合,華夏新作開
十五、應邀彼岸各大美術學院講學
第三節 國際交流
一、畫展、講學遊走天下
二、海角天涯鄉情的啟示
三、出訪世界各國巡迴畫展
四、與世界名畫家交流
五、漢城的「李奇茂風潮」
六、資助韓國「足畫」名家吳順伊
七、樂善好施
八、率領書畫訪問團宣揚中華文化
第六章 李奇茂的貢獻與影響
第一節 西方繪畫的衝擊對東方表現的影響
一、促使水墨畫轉型的契機
二、激起東方表現的能量
三、開創水墨畫在臺灣的發展
第二節 李奇茂對臺灣的貢獻
一、對於水墨畫的貢獻
二、對美術教育的貢獻
三、對於文化的貢獻
四、促進兩岸學術交流
五、邁向國際的榮耀
第三節 李奇茂揚名國際與成功的因素
一、具有成為翹楚的特質
二、獲得社會的認同與肯定
三、李奇茂繪畫的藝術性與價值
李奇茂簡介與著作年表
圖片出處
參考書目
序
自序
第一章 烽火中的奇葩
第一節 原鄉
一、貧苦的小村
二、書香門第
三、烽煙滿神州
第二節 繪畫的萌芽
一、 啟蒙(一九三四~一九四八)
二、畫畫可以換回美嬌娘?
三、青澀少年遠離家鄉
四、火車驚魂
五、初見都會驚為天堂
六、軍中歷練人情世故
七、決定命運的一九四九
八、烽火中不忘畫畫
第三節 藝術奠基
一、首次個展
二、學院浸潤(一九五二~一九五六)
三、得自梁鼎銘昆仲的真傳
四、豁然頓悟走自己的路
五、嚴師出高徒
六、萬物過眼皆為我有
七、美夢成真
八、古禮拜師成為采風堂門人
九、作品掛滿每個營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