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地定期評估物種滅絕風險對於制定保育行動至關重要,尤其是分類學、威脅過程和研究的持續進展更凸顯了定期重新評估的必要性。本報告為臺灣第2 次依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 建議類別與標準對所有臺灣兩棲類動物進行國家兩棲類紅皮書名錄評估。本次報告中納入評估候選的兩棲類共有43種,其中6 種被評定為不適用(Not Applicable) 於區域評估,計有37 種兩棲類進入後續評估流程。在臺灣國家受脅(Nationally Threatened) 兩棲類中,2 種屬於國家極危(NationallyCritical) 類別,6種屬於國家瀕危(Nationally Endangered) 類別,3種屬於國家易危(NationallyVulnerable) 類別,以上11 種受脅物種占本次所有評估兩棲類種數的29.7%。其餘26 種兩棲類中,6 種屬於國家接近受脅(Nationally Near-threatened) 類別,20 種屬於國家暫無危機(Nationally Least Concern) 類別。本報告相較於2017 年的臺灣兩棲類紅皮書名錄新增了周氏樹蛙與太田樹蛙,另有4 種原屬於資料不足類別,已重新評定於其他紅皮書類別中。此外,有2 種因滅絕風險提高而提升其紅皮書類別,另1 種則因滅絕風險減輕而降低其類別。未來仍需持續多方評估,以闡明這些紅皮書類別的變動是來自該物種在不同時期所蒐集到生態背景資訊的落差,或是真實威脅狀態有所改變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