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他們把它從河底撈上來時〉小說裡沒有直接描繪情感與哀傷,不直接訴說如何悼念一個人,如何徹底失去一個人,只是鉅細靡遺寫出一個生命可以被拆解成多少碎片、多少細節(陳雪)
〈倒影〉有序建構一個人事反復周旋的類密室空間。一方面,女主角置身其中,因個人絕無特色,所以絕難被記憶,只除了她那絕對從俗的名字,「美月」。(童偉格)
〈下午的一通電話〉作者寫出單人的對白留與讀者想像空間,而對於劇情的幾度翻轉也頗令讀者思索。這篇雖然沒有更深刻的探討,但書寫對話的流暢與簡單構造卻能幾度轉折的情節,是其優點。(陳雪)
〈芒神〉使人想起吳明益的〈虎爺〉,王家祥的《魔神仔》,或黑澤明的《夢》之其一:在軍團對抗演習期間,「我」與一位班長深入野地偵搜,在偶現的月光下、菅芒草叢間,見歷三名神魔盛裝出遊,如見證常人不可驚擾的異世蹤跡。(童偉格)
〈女兒身〉 作者尤其喜歡描寫手,手是日常照顧的工作部位,是撫摸與擁抱的第一線感受器,也與女同志的性息息相關。全文有點懺情錄的味道,文字富節奏感,美而不黏膩。(楊佳嫻)
〈獨居〉寫獨居時倏然放大了千百倍的空間感與聽覺,看似遼闊了些,其實反而生出層層看不見的阻礙。文章開頭即以帷幕、水晶球、封印等比喻,來傳達這種囚禁般的精神狀態。(楊佳嫻)
〈同路〉已具寫作功力,以素樸文字描寫應考實況;為省住宿費而搭夜車,於清晨抵達後借超商梳洗再亮麗現身,道盡奔波之苦。更依此延伸,寫旅途疲憊之感。(簡媜)
〈飢餓之夜〉表面寫飢腸轆轆口腹之事,內裡隱喻青春歲月之內在困局;從習慣性拖延課業養成熬夜惡習、流連網路社群求取存在感至屢次犯錯執迷不誤、「保持飢餓,保持愚蠢」可謂文章題旨之所在。(簡媜)
〈靈感來臨前〉不妨說,每首詩其實都是,穿梭於夢想與現實之間,某種形式的出發與歸來,但要是有那麼一首詩,只寫了出發,而未觸及歸來呢?或者,只寫了歸來,再拿歸來叩問,重新出發的可能呢?(楊澤)
〈等待一首詩的出現〉這是一首有著濃濃詩情的情詩,描述兩個在戀情中失敗的人,透過詩與歌的交契,相互慰藉、相互期待、相互探索又屢屢錯過的曲折歷程。(羅智成)
〈憐〉透過第一人稱的「我」用心褶疊紙船的心路歷程,生動表達出對於第二人稱的「妳」深深的思念與憐惜。(羅智成)
〈在那之後〉一首失戀的詩,憂傷卻優美得十分迷人。無論是什麼事件,在那之後,顯然許多事都改變了!生活上的細節,心情上的細節……作者透過對這些細節的描繪,輔以溫柔的節奏、收斂的語法,娓娓陳述著這些時日的差異。(羅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