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對「奇門遁甲」產生興趣的人都是異類,會欣賞梵高(Van Gogh)的瘋彩、張芝(Zhang Zhi)的狂草、草間彌生(Yayoi Kusama)的點序、達利(Salvador Dali)的幻象,物以類聚相互吸引,能在已經失控的世界中瞥見奇門門縫漏出的一絲光芒。「奇門遁甲」的藝術性叫人嘖嘖稱奇,正如畢加索一句至理名言:「藝術是個讓我們理解真相的謊言(Art is the lie that enables usto realize the truth)」,虛實從來只是一體兩面,唯有懂得運用多角度思維,才能看清楚事物的真相。
想像一下,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驚世傑作蒙娜麗莎(La Gioconda / The Mona Lisa)就擺在眼前,大部分人會立即拿起手機和自己以不同姿勢拍照留念,俯拍、仰拍、平拍,在熱度未減前速速放上網分享出去;另一種人會抓緊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和珍品作超近距離接觸,用手摸摸畫布的質感、嗅一下顏料的味道、眼光掃遍畫的每分每寸每個角落;表現沉着的老江湖則先狐疑後盤算,總是覺得名畫背後定有陰謀;只有極少數人與真品面對面時,會以心神和創作者交流,拋開自我用對方角度去體會作畫的原意。一件真正的藝術品何以無價,即使一擲千金把它據為己有,亦不過是一堆物料湊合而成,真正的價值是作者賦予作品的靈魂,非魔鬼無法收買。
《奇門遁甲》,一部被奉若神明的秘典,在科技發達資訊唾手可得的今天,確是應運由帝王之學漸為民間百姓所用,流傳下來顯示於人前的吉光片羽都是基礎知識,乃歷代先賢借一字一語埋下的大愛種子,等待有緣人誠心灌溉令其茁壯成長,開花結果惠澤眾生。世上所有的武器都是雙刃劍,奇門遁甲只傳賢德之人,得到傳承才能進入這個珍貴的智慧寶庫,求學之士必須具備修行之心,否則尋到的都是鏡花水月,妄想單從文本便能領悟箇中奧妙,門兒都沒有。
先告訴你一個小秘密作為見面禮:蒙娜麗莎曾對我微笑地說:「奇門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