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詩人雷斯瑪.臘美思幼時生長於鄉村,對於周遭有著敏銳的觀察與感受。她的詩文中有著鄉村的風景:井裡的蝌蚪、她和姊妹們為螃蟹建造的泥巴屋、上面有昆蟲的黃玫瑰;也有城市的風光:雙手沾滿煙灰的孩子、有六扇窗戶的房屋、靠在牆上的腳踏車。身為攝影師的她,總是在平凡中尋找魔力,擷取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並且融合都市與鄉村中的風景與聲響,傳達眼中所見的奧妙與驚奇。
作者簡介:
作者
雷斯瑪.臘美思
Reshma Ramesh
印度雙語詩人,用英語和卡納達語寫作。出版過《幻象的倒影》(Reflection of Illusions)和《半月》(Half Moon)詩集。詩作榮獲永久陳列在土耳其安塔利亞市奧林波斯(Olympos, Antalya)古城廢墟。代表印度參加過著名的國家和國際詩歌節,詩被翻譯成16種語文,入選世界各國詩選。《影子的語言》(Language of Shadows, Edition Delta, 2021)是詩兼攝影集,由德國斯圖加特市三角洲出版社(Edition Delta)出版。她是藝術學士(BFA)攝影傑出獎得主,舉辦過國際攝影作品個展,目前在印度班加羅爾從事牙醫工作。
譯者
李魁賢
Lee Kuei-shien(1937-2025)
曾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世界詩人運動組織副會長。已出版各種語文詩集62本,包括華文、台文、日文、英文、葡萄牙文、蒙古文、羅馬尼亞文、俄文、西班牙文、法文、韓文、孟加拉文、塞爾維亞文、土耳其文、阿爾巴尼亞文、阿拉伯文、德文、印地文等。榮獲台灣,以及印度、蒙古、韓國、孟加拉、馬其頓、秘魯、蒙特內哥羅(黑山)共和國、塞爾維亞、美國、阿爾巴尼亞等國際詩獎。
章節試閱
〈結語 Epilogue〉
你
把我打破
成為
身體組件
乳溝
嘴唇
腰部
陰道
腳
屁股
然後再把我
修理恢復
利己主義
大聲
懶惰
無聊
自私
潑婦
但在你心中之
心裡
你確實知道
我不是這樣的
我只是一個女人
是你永遠無法擁有的
------------------------------------------------------------------
〈野鴨 Mallards〉
今天有一個嬰兒要來到世間
湖水輕輕蕩起漣漪
太陽下沉時,雞蛋破裂
讓陽光
親吻詩的柔軟鳥喙
一隻野鴨誕生啦
正好在波光粼粼的湖上
忙於理解蘆葦低語
龍飛行的振翅聲
以及神話如何拖累女性時
每隻野鴨寶寶
就如此誕生
猶如生命投入湖中
淹沒他們半睜開的眼睛
野鴨長大後意識到
湖從未隨著一起長大
而是變得更加混濁
更加努力嘗試消化萬物
那是被壓到湖床下
失望而模糊反光的拼合
有些肋骨和骨盤
那是閃耀的城市所遺留
就像每天晨霧消散時的露珠
------------------------------------------------------------------
〈加薩 Gaza〉
就在你下一餐之前不久
我會失去耳朵、一些肋骨
或者我的肝臟會出血
直到成為瓦礫的一部分
鄰居伊斯蘭教宣禮的一部分
姐妹受傷的骨盤
姑姑的惡夢
全部與小小眼窩彈出來的
我的眼睛,一起掩埋
我只要求
留一隻眼睛給我,一隻眼睛
就好,我要看看
那位轟炸我家的士兵
眼睛,我要問他
貴國的孩子們
死的時候會化為
詩嗎?若他們變成
文字在竊竊私語的加薩地區
禁止每人每張嘴唇使用
你會自由自在嗎?
你在轟炸我家時
就給我媽保留
一根手指,她只需要
一根手指就可以
收拾連同我的腿碎片
散落各處的玩具
且緊張慌亂
尋找丈夫的肺
肺在尖叫我們的名字
至少幫我父親留一個肺吧
因為他夢想總有一天
要和其他人一樣去上班
還要呼吸自由
請為我小弟
保留一隻小腳
他在學走路
那麼他就可以走遍
飽浸許多血的
這片土地
明天每條河流
每一片海都會變成廢墟
你的沉默會在那裡
永遠迴響。
〈結語 Epilogue〉
你
把我打破
成為
身體組件
乳溝
嘴唇
腰部
陰道
腳
屁股
然後再把我
修理恢復
利己主義
大聲
懶惰
無聊
自私
潑婦
但在你心中之
心裡
你確實知道
我不是這樣的
我只是一個女人
是你永遠無法擁有的
------------------------------------------------------------------
〈野鴨 Mallards〉
今天有一個嬰兒要來到世間
湖水輕輕蕩起漣漪
太陽下沉時,雞蛋破裂
讓陽光
親吻詩的柔軟鳥喙
一隻野鴨誕生啦
正好在波光粼粼的湖上
忙於理解蘆葦低語
龍飛行的振翅聲
以及神話如何拖累...
作者序
序 Preface
我的祖父母來自印度西南部卡納塔克邦(Karnataka)烏杜皮市(Udupi)附近名叫科塔(Kota)的古色古香小鎮。烏杜皮市以其13世紀的黑天(Sri Krishna)寺廟和小圓麵包,也稱為門格洛爾(Mangaluru)小圓麵包,以及格盧(kallu)煎餅、濃燉椰子肉(gashi)和菠蘿蜜葉米糕粽(kadabu)聞名,這一切把我帶回到童年歲月,回到暑假,祖母會在特別日子做菜,平時她會做咖哩魚、煎魚和豆棗粥(ganji)。廚房有一扇窗,開向花園,我們經過花園,步行幾分鐘,就可以到達海邊。在祖父母餐桌上吃完晚餐後,我們會把草蓆拿出來,鋪在前院,躺下來看星星。祖父會用他流利的英語,指著星星告訴我有關星座和星系的事。我想我就是從那時開始做夢,我其實不太明白,但我開始神遊黑暗的天空和群星間的遠方。
清晨,我會遠看祖母毫無畏懼坐在牛的壯腿旁,輕鬆擠牛奶。她是我的英雄,要冒著乳牛致命的踢腿,從事最艱鉅的擠牛奶任務。她會帶有把手的鋼桶到後院牛棚,用舌頭發聲,親切拍打牛臀,和牛說話,然後把紗麗提高到胖腿上,塞入腰部,坐在三腳木凳,由上往下按摩牛的乳房。我就站在門邊,雙手摀著嘴鼻,半排斥、半驚訝地觀看。我注視牛蹄離祖母的臉近得驚人,但祖母毫不擔心,她還高興唱歌、擠奶,把奶噴濺滿鍋。彼此之間存在一種信任關係。她在擠牛奶時,會唱歌給牛聽。農村婦女在勞動時唱傳統民歌,是常見習俗,特別是在農場,民歌是透過家庭或小社團流傳下來,藉歌唱口傳,我們稱為口語文學。這是我生平首次接觸到詩。祖父母會帶我去看戲或夜叉迦那(Yakshagana),這是一種傳統戲劇,興起於卡納塔克邦的Dakshina Kannada、Udupi、Uttara Kannada和其他地區,以及喀拉拉邦(Kerala)的某些地方,結合舞蹈、音樂、對話、服裝、化妝,以及《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和《薄伽梵歌》故事的獨特表現。咸信是從虔誠派運動(Bhakti movement)時期的前古典音樂和戲劇演變而來。通常都是在夜晚演出,清晨結束。往往是免費觀看,不收門票,所有村民都會帶座墊放在露天沙地上,觀看演員現場表演。我會在演出中間睡著,然後在凌晨3點左右醒來,觀賞結局。整個表演通常取材《史詩》(Mahakavya)和古代印度教文本《往世書》(Puranas)的故事,由講故事的人藉歌唱敘述故事,穿插對話,演員跟隨著音樂跳舞,表現正在敘述的情節。這是祖父母帶給我、非常豐富的文化環境和經歷,讓我對周圍世界敏感和著迷。我經歷過詩最輝煌的形式,也抗拒那些將我塑造為獨立都會女性的影響,當我開始寫詩時,我摘取這些景象和聲音,並將它們與我在班加羅爾的成長經歷結合─我在父母都是牙醫的家庭中長大,感受著這座城市與科塔截然不同的情感、科學與挑戰。
我在平凡中尋找魔力,因為我意識到平凡的事物不再存在時,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對我來說,一聞到祖父芒果樹上的芒果味時,這種魔力就發作,我們爬上芒果樹,建造樹屋,園丁將鐮刀接在長竹竿上,摘下長在樹枝的芒果,然後,祖母把芒果切片,加紅椒粉、鹽、薑黃和調溫油,放進稱為Bharani的陶鍋內浸泡數週。暑假結束時,我們會得意地帶回到城市家裡,整個冬天都在吃(媽媽老是提醒我們,只能用全乾的湯匙伸進泡菜罐)。清晨,坐在海邊,看到漁夫已經下水,小船上下顛簸,在幾近沉思中,聽海浪不斷拍打海岸的聲音,有幾隻白蟹到處遊蕩,進出蟹穴。有時我們赤腳追逐,白蟹很快就會消失在穴內。當漁夫把船帶回到岸邊,大家會聚集在船周圍,欣賞戰利品並搶購新鮮的魚,瞬間就拍賣完了。眾人議論紛紜,婦女會討價還價,孩子會等待無人接手的剩魚,裝進塑膠袋,跑回家交給媽媽。
九夜節(Navaratri)期間,鎮上會舉行舞虎會(Hulivesha),是卡納塔克邦沿海最受歡迎的民間舞蹈之一。多年來,我有點怕老虎,但終於開始期待他們表演。在九夜節期間,有人會騎自行車過來,向我祖母通報消息,說舞虎隊再一小時左右就會到達我們家門口。祖母對萬事的初始反應總是毫無反應。然後她會慢慢從椅子站起來,一拐一拐走到祈禱室,拿出大黃銅托盤,要我們某位去花園摘些花:祖父種了很多開花植物,有玫瑰、木槿、九重葛、茉莉、夾竹桃、雛菊、百合,其他還有很多我不知道名字的花。她會把椰子、沉香、樟腦和火柴盒放在托盤裡,然後在廚房裡準備panka,是拌椰子和粗糖的米飯。然後,她會鬆開稀疏灰髮,從枕頭下拉出Chauali(接長的假髮),編成辮子,紮成緊實的圓形髮髻。她會讓我們大家聚集在院子裡,等待鼓聲來臨。當老虎到處蹦蹦跳跳時,我的堂弟妹們會尖叫著跑進屋內。舞虎會是對「難近母」女神杜爾加(Durga)的致敬。這些老虎都是村裡人扮的,身體和臉上全都塗滿黃色條紋,渾身是汗,顏料黏糊糊,他們跳來跳去,有的靠近我們,有的只是繞圈跳舞。祖母為他們提供食物和水,慷慨給付賞金。我會坐在她腿上,看著他們離開,假虎尾沿街拖行,真像海風中汗流浹背的老虎,牠們一生中從未見過真正的森林。舞虎會和許多此類傳統的敘事方式,激勵我今日成為詩人,意識到我們所知道的世界,只是從那裡透露出來的一點點,而我的詩只不過是風中細語。
祖父去世時,留下傾倒的夜來香,有橙色的莖;像新世界開放的庭院,裡面有待發覺的事,又像愛人的皮膚熟悉;客廳裡,每天早上光線像河暢流,碰觸祖母疼痛的腳側;他也留下印度茉莉,朝向太陽,倡言團結;芒果樹,掉下果實落到開掌祈禱的人手中,掉下織布鳥要在屋頂築巢的破瓦片,掉下住在那些渴望結束的發霉書頁內的滑行書蟲;他把祖母留在悶悶不樂的房間裡,窗戶開著,海上撿來的破東西,讓她滿抱空屋的沉重和他的遺物。
大約在2015年祖父過世的時候,我開始帶詩去旅行。失去祖父,使我悲傷很久。當我去參訪新城市時,總是會想到祖父種滿椰子樹的後院,不是為了比較,而是出於一種思鄉之情,但我對生活於斯和執業於斯的班加羅爾,從來沒有這種感覺。我會懷念強烈的沿海風,如何讓我油膩的皮膚變得黏稠、出汗,還有廚房傳來的煎魚味道、安靜的道路和懶洋洋的早晨。我喜歡在旅行中探索不同的文化、語言和習俗,由於我無法將所有去過的城市、城鎮與村莊的每一處一一拍攝下來,所以每當我回到家,就會沉浸在對各地的讚賞中,同時感到難以言表的失落,而我知道唯一應對的方式,就是寫作。
我覺得有些關於沉默、關於安靜的東西,必須親自去捕捉,又擔心它們可能會在世界忙碌中消失,而那一點沉默也將永遠消失。為什麼要捕捉這些細微末節?如果單獨留下,會怎麼樣呢?為什麼我會感覺到如此不安,就像我在醞釀詩的感覺?身為攝影師,有時想這是因為我試圖屬於當下,試圖脫離現實,將自己從所有我所依戀的事物中解脫出來,也許因為在那時刻我的感官被意想不到的事情震驚,就像在詩中,語言渴望成為情感的舌頭,舔傷口,品嚐勝利、失敗和鮮血,也許是因為透過攝影和詩,我想尋求有時是外在的、但主要是內在的驗證。隨著時間飛逝,我在回顧這些照片時,覺得生活依然美好,大自然以最簡單的方式提供如此多美妙。無論是在攝影或詩中,我都需要保持鎮靜,觀察周遭世界。我在旅行時,忙著注視火車站、機場、公園裡的人民,隨後在安靜的星期日晚上,檢索這些視覺效果,在床上再看,並斟酌微細差別,例如光線落在拍攝主體的方式,或地毯製造商雙手移動的方式,雖為小事但意義重大,使平凡變得非凡。我發現自己對歷史、時事、政治、文化、生態、女權、環境很敏感,會談論一切讓我思考、悲傷和憤怒的事情。在這個空間裡,我可以直接表達,沒有傷感的陳腔濫調,沒有糖衣,只是原始、黑和白。照片和詩應該都是栩栩如生、會呼吸、赤裸裸、迷人、單純,但又有層次,就像戀人一次又一次探索彼此的身體。藝術應該會給人帶來興奮和好奇,我希望本書能傳達所有這些,甚至猶有過之。
非常榮幸蒙我所尊敬的詩人李魁賢翻譯,深懷感激,我知道翻譯甚具挑戰性,他對拙詩奉獻心力和承諾難以估量。衷心感謝詩人李魁賢完成這項值得稱讚的任務,很高興現在拙書可到達世界各地的讀者手中。我深知詩的翻譯是微妙而複雜的工作,不僅需要語言上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對微妙之處有深刻的鑑賞力。詩人李魁賢對此充滿挑戰過程的承諾,體現在把我的思想和情感從一種語言無縫過渡到另一種語言。他所保持的共鳴和節奏證明他對藝術的敏感性。能夠與他這樣有才華、充滿熱情的人合作,我感到非常幸運。這些翻譯不僅彌補語言差距,而且擴大拙詩的影響力。看見我的文字在新的語言風景中飛翔,觸及原本可能不會觸動的心靈和思想,真是上天所賦之幸。
序 Preface
我的祖父母來自印度西南部卡納塔克邦(Karnataka)烏杜皮市(Udupi)附近名叫科塔(Kota)的古色古香小鎮。烏杜皮市以其13世紀的黑天(Sri Krishna)寺廟和小圓麵包,也稱為門格洛爾(Mangaluru)小圓麵包,以及格盧(kallu)煎餅、濃燉椰子肉(gashi)和菠蘿蜜葉米糕粽(kadabu)聞名,這一切把我帶回到童年歲月,回到暑假,祖母會在特別日子做菜,平時她會做咖哩魚、煎魚和豆棗粥(ganji)。廚房有一扇窗,開向花園,我們經過花園,步行幾分鐘,就可以到達海邊。在祖父母餐桌上吃完晚餐後,我們會把草蓆拿出來,鋪在前...
目錄
序 Preface/雷斯瑪.臘美思
山脈有記憶 The Mountains Have a Memory
活在詩裡 To Live inside a Poem
西瓦卡西的小工 Small Hands of Sivakashi
這首詩 This Poem
西北風 Shamal
喀什米爾 Kashmir
形狀 Shapes
隨便 Aught
他的身後事 Things that He Left Behind
失眠症 Insomnia
哭泣的山谷 Weeping Valley
書形盒 Solander
不再 No More
你吸引我 You Draw Me
缺席 Absence
沉默 Silence
肉桂 Cinnamon
這不是詩 This is not a Poem
夜晚 The Night
尋死 Death Wish
肉荳蔻皮 Mace
回憶 Memories
你的缺席 Your Absence
他一定更喜歡鳥吃過的 He Must Like it Better with the Beak
陰 Yin
愛 Love
霍亂時期的愛情 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影子 Shadow
獨木舟 Kayaks
開始 Beginning
半月 Half Moon
結語 Epilogue
自由 Freedom
我記得 I Have This Memory
道歉的解析 The Anatomy of an Apology
想想看 Just Think
戰爭 War
致我的心還在奧林波斯某處 To My Heart that is still Somewhere in the Olympos
給無名氏的信 Letters to the Unknown
野鴨 Mallards
井的剖析 The Anatomy of a Well
因為 Because
宮廷詩 Palace Poem
分割 The Divide
加爾各答電線頌 An Ode to the Calcutta Wires
加薩 Gaza
現在是時候啦 It is Time Now
檢疫 Quarantine
女人 Woman
夜 Night
照顧我睡覺 Watch Me Sleeping
關於詩人 About the Poet
關於譯者 About the Translator
序 Preface/雷斯瑪.臘美思
山脈有記憶 The Mountains Have a Memory
活在詩裡 To Live inside a Poem
西瓦卡西的小工 Small Hands of Sivakashi
這首詩 This Poem
西北風 Shamal
喀什米爾 Kashmir
形狀 Shapes
隨便 Aught
他的身後事 Things that He Left Behind
失眠症 Insomnia
哭泣的山谷 Weeping Valley
書形盒 Solander
不再 No More
你吸引我 You Draw Me
缺席 Absence
沉默 Silence
肉桂 Cinnamon
這不是詩 This is not a Poem
夜晚 The Night
尋死 Death Wish
肉荳蔻皮 Mace
回憶 Memories
你的缺席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