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台灣人參與普世宣教的預備
1997年,我從華神道學碩士畢業,牧會三年後,主後2000年,跟妻子金克宜帶著兩歲半的兒子慕迪,還有四個月大的女兒慕言,踏上跨文化宣教的道路,後來又生了老三慕川,一家五口從菲律賓的民答那峨島開始我們的宣教旅程。在那之前,其實無論教會或神學院課堂上都很少提到海外宣教的預備,華神基本上以培養牧會、神學教育的人才為主,海外宣教並非主流。想走跨文化宣教道路的人,只能自求多福。然而靠主恩典,到了2018年的統計,華神2800位左右的校友當中,約有7%投入海外宣教的行列,差強人意。台灣因為1989年才解除戒嚴,很多海外宣教的投入都是從90年代之後,才慢慢起飛。
還好,我和克宜都有過海外留學、跨文化生活的經驗,我們加入的差會是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歷史悠久、有相當周全的行前訓練、工場訓練、支持的系統也很健全,讓我少了孤單摸索、求助無門的窘境。有些台灣的宣教前輩,憑著堅強的毅力,在工場上事奉超過三十年,其中的酸甜苦辣,點滴在心頭,值得敬佩。然而,其他的人就不見得那麼幸運;有些人上工場不到一個任期,就打包回家,留下受傷的內心,覺得自己很失敗,相當可惜,其實未必全都是他們個人的軟弱問題。因為跨文化宣教要動員的系統很龐大,遠超想像。有些教會,連什麼叫差會都不知道,憑著一腔熱血,就差人上陣;這種現象在中國大陸,更是普遍。缺乏裝備與後援部隊,傷亡率自然高得嚇人。
我自己剛上工場的時候,只有兩個獨立小教會、還有些個人有限的財務支持,我的父母兄弟都未信主,不但不能支持我,反而是我很大的心理負擔,要背負他們的誤解與背後的責難,誰來向他們傳福音?隨著忠心事奉的年日多起來,有更多工場上的故事可以講,有更多人認識我們,包括母會、友會、校園同工、華神校友、宣教中心等等的支持,才能堅持走到今天,這些都是神數算不盡的恩典。而現在台灣的宣教環境、資訊的取得,已不可同日而語。不少宣教前輩回來設立差會的台灣辦公室,大大提昇宣教類型的多樣性;教會內的宣教意識,也愈來愈蓬勃。
2017年回來華神任教,想寫的東西很多,其中一本就是想從台灣的角度出發,寫一個台灣人參與普世宣教的預備、呼召與異象、宣教士的工作與生活、在離家萬里外的工場上如何維持屬靈活力、語言文化學習的途徑、宣教士家人的關顧等等論及跨文化事奉的書。但是教學、研究、會議、輔導學生、週末講道、差傳年會、參與華人宣教運動等,讓我提筆寫書的時間一再延後,我就著手選定一些跟宣教教育有關的書籍,跟橄欖華宣合作,一本一本的出。從翻譯開始,先解決宣教教科書缺乏的問題,再進一步邀請華人宣教同道提筆寫作合乎國情、文化處境的中文教科書。
湯姆‧史蒂芬是我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他寫的書平易近人,有學者的深度、廣度,又有過來人親身經歷作為後盾,言之有物,很值得學習。美中不足的是,他舉的例子主要是美國人的處境與考量。然而,他跟另一位作者露易絲合寫這本教科書卻是個絕配。序言中說道:「他們兩人的個性、觀點及經驗都不一樣。湯姆是德國後代;露易絲的祖先是愛爾蘭人。湯姆的實地經驗主要跟菲律賓的部落有關;露易絲大多在葡萄牙及巴西的城鎮服事……露易絲在神學及宣教教育活躍了五十年之久。湯姆奠基於南加州宣教文化,露易絲則沈浸在中西部的宣教文化。」 光是這樣的組合,就讓人覺得這本書很有可讀性。華人宣教的對象終究還是要跨出「福音出中華」的一步,向華民以外的萬族萬民傳福音,站在前輩巨人的肩膀上,學習他們的經驗,應當是智慧的第一步。
華神宣教學助理教授及宣教中心主任
邱顯正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