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文
人文參與受苦處境——一種人文臨床的實踐經驗
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對於這本書的出版,我個人的心情是百感交集。在這消費芻狗世代,金錢、傳媒甚囂塵上,人間滾滾紅塵,地球警訊著某種令人不寒而慄的不祥之兆,在這時節,本書的出版又意味著什麼?某種類似於高爾「不願面對真相」的台灣人文版?還是這個世紀的警世箴言?我不知道心道法師心裡怎麼面對台灣這種內外交迫的處境,政客、媒體與暴力幾乎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生活,而自己做為學術界的人,幾乎已經不敢自詡為知識分子,這與前輩們的骨氣已顯得非常不一樣;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比宗教人士還無奈,所謂「知識經濟」已經完全傾斜到巨大商業體的羽翼之下,人文價值、知識分子的良心、對價值的估算、對內心的體會或悟性,幾乎快成為絕響。在如此嚴峻的情勢下,靈鷲山基金會依舊鍥而不捨地做點警鐘的功夫,可說難得,但顯然不能僅止於此。
本書在其醞釀成形的過程,我多少也參與其事,這有限的參與倒也讓我興起一些念頭:如果知識分子在此消費世代,必須以另一種面貌與其他領域(如宗教)攜手合作,那麼就必須一起「撩」下去,直接將人文知識領域與社會受苦連結起來,而不是讓人文知識兀自躲在象牙塔裡。本書邀請了文學家、哲學家、醫學家等各路知識分子對當前困境進行衡鑑、重新評估、提出路、下藥方,也因此讓我想起「人文臨床」領域的可能性。在此,臨床的意義是指「到受苦難之處」,人文臨床指的是將諸種人文社會科學廣泛地成為受苦之處的中介,亦即,無論是藝術、哲學、文學、歷史學、人類學、心理學、語言學、宗教學等看似與正規臨床無關的領域,都有其對受苦生命產生一些悟性的啟發。
在台灣,無論是助人專業或醫療專業,都逐漸走向目標取向、求實證速解的「專業」發展。今日社會所謂的「專業」,已經變成一種「窄化的行業」,相較於傳統交互關聯的網絡,彷彿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鋸箭療法」,缺乏人性深度,人文社會科學也面臨孤立的危險,兩者的結合將可能成為本世紀知識發展的一條出路。
我希望台灣能夠全面發展臨床人文教學整合課程,引導學生從事知識到生命的整體學習,教學將強調實作的體驗。應用人文素養(來自宗教學、人類學、人文心理學等社會科學,甚至文學、藝術與哲學)於受苦者的現場,緩解各種受苦的折磨,增進療遇的可能性。此處有兩個關鍵詞:(一)受苦(suffering)的範圍:從人文學領域來界定「受苦」,不僅在於生理疼痛,各種精神、心靈的困厄亦屬之,乃至於社會性的受苦(social suffering),如被歧視、文化弱勢、遭遇坎坷、橫遭劫難皆是;(二)療遇(encountering healing):我們認為,人們相遇就有可能觸發關懷,療傷止痛的過程就會發生,故曰:「遇而療之」。宗教施為的信念亦需借助臨床醫療與人類學的跨文化諮詢,即相關的課程訓練,學生亦需在病床邊、災難現場、貧困地區等處習得智慧性的知識,或透過深入現場,使其知識獲得多元層面的理論思考,並反省個人和社會上的多種實踐經驗。
靈鷲山基金會勇於踏出這麼一步,我希望台灣的人文社會科學界也能反省到我們如何以實踐的方式繼續參與社會,而非冷眼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