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十四年前在金門日報幹記者時,曾一連寫了十二篇有關「民俗文化村」的報導,這些報導大都是當地耆老和古厝修茸老師傅們的口述,內容以「山后厝」的歷史和傳說故事為主,對新陳設的各民俗館幾未碰觸。至於建築部份,屬專業領域,未敢逾越,但若為了寫作背景需要,而不得不去著墨時,用字遣詞也儘量保全老師傅們的原始說法,用本地話去表達,免得因自身的外行而失真。倒是原本欲分門別類,接續介紹各民俗館文物采風的計畫,因採訪路線調整等等因素而擱置,至今仍引為憾事,否則也不會讓系列報導的拼圖缺了一塊。
時至今日,當年受訪的鄉老和老師傅們,大都巳故去物化,但「山后厝」依然健在,且「老而彌堅」,隨著金門開放觀光,已成了最重要的景點之一,叫人始料未及。回顧前塵往事,不免叫人慨嘆世事多變。
當年寫了「山后厝」,動機很單純,只是希望大家能深入了解「山后厝」,進而愛金門,維護金門的民俗文化;今天,把十二篇報導重行整理並增添若干文字與圖片,集冊予以出書,動機和當初一般單純,如此而已。
作者顏恩威寫于民國103年(2014年)春正
後記
會去寫「山后厝」是因為30年前幹記者時,為了跑金沙地區新聞,騎著一部被戲稱為「小毛驢」的老舊本田五十機車,無意中闖入一條覆蓋厚厚一層沙土的小路,感覺上路好長,很難走,把手把都把不穩,就這樣一路蛇行,越過一處小山坡後,跑進了山后村落,也第一次看到「十八間厝」。
初見「十八間厝」,大概只有七、八間有人住,印象中都是老人婦孺;其餘的空蕩蕩,有些甚至門傾牆剝,雜草叢生,不是放羊,就是拴馬,一副破敗景象。
雖然如此,但從一些樑柱的朽木細雕、畫工殘漆及磚石美築裏,仍難掩過去炫麗的面貌,給人第一個感覺是「在金門的小角落裏,竟然會有這麼壯觀、珍貴的民間建築」,驚奇之餘,興起了要讓讀者知道的衝動,隨後,一有時間就往那兒跑,也照了一些照片,寫了幾篇報導,呼籲大家要珍惜、維護。
珍貴的文化遺產不該被湮沒。因緣際會,沒多久碰上金門政委會秘書長換人,上任第二天,曹興華秘書長到官澳村訪視,當他看到楊氏宗祠古色古香的建築時,讚不絕口,當時記者無意中說了一句:「像這樣的建築,在山后就有一大群。」「真的,離這兒有多遠?」就這樣促成了後來「金門民俗文化村」的誕生。
驅車前往「山后厝」,曹秘書長一間間仔細觀賞,不捨離去,當場就有了維護保存的腹案,隔沒幾個月將規劃案送呈總政戰部,並很快獲得主任王昇上將的支持,於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九月,動工整建。據說當年「金門民俗文化村」規劃案,金城水頭、金沙后宅亦名列榜上,惜未中選。
「十八間厝」因「民俗文化村」的規劃整建,得以完整保全,值得慶幸,但在整建過程中,又因未有週全的專業置入,以致流失些許古味,譬如所有門聯上的文句,不論是金粉、墨書,間有褪色或浮存,以專家學者的看法,若保留原跡,髹上防蛀的透明漆料,則屬保存古蹟上乘之舉,但當時卻僱請民間一位小油漆工,任由全面覆蓋重新油漆,再自己動手,用千篇一律,不成熟的筆法,把原來的句子塗鴨上去,楷書、行書、碑體等等通通不見了,這也是整修過程中最讓人扼腕的地方。否則,前人俊秀清雅、蒼勁剛奇的筆力,將如書法大觀般一一展示在後人眼前,蔚為地方文物中的一景,思來,不免心有戚戚焉!
前塵往事,知道的人可能不多,所以特別寫出來做「後記」。
這本書經過多年醞釀,今天得以面世,要特別感謝李錫回、黃志鴻、許乃蠡、許換生諸老友提供精美照片的協助,和老同事洪麗姿、莊文龍、楊嘉馨、羅俊秀與蔣曉風、顏劭倫打字、校對的辛勞。
另外,值得感念的是已故童年老友王海南,後改名王俊凱,在十七年前當我請他幫忙勾勒「山后厝」始建的情景時,毫不遲疑地提筆畫了一張全景草圖,這張草圖收錄在本書裡,已成絕響。海南兄自幼即顯露書、畫長才,無師自通,作品曾參加台灣、日本等國內外比賽,得獎無數,且獲國家級展館展出殊榮。為此,還名列「中華民國書畫家名人錄」,為金門第一人。
再者,現任金門書法學會理事長的陳添財兄,三十五年前在山后厝進行整修時,由中正國小教職借調出任金門民俗文化村管理主任,期間費了不少工夫,將十八間古厝的對聯一一抄錄,並送本人一份,今特附錄於後,以饗讀者,在此,也向添財兄致上謝意。
顏恩威謹記民國103年(2014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