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顧德諾 茱莉亞·庫恩 著 顧鈞 譯/1
中國觀感/4
理論方法和關注領域/7
再現問題/8
論文一覽/10
一 後浪漫主義旅行者筆下的中國與自畫像:19世紀40年代德庇時對中國的改寫 塔瑪拉·犛·瓦格納 著 管宇譯/15
消除中國熱與維多利亞時期中國的開放/21
西方主義奇觀:“英式中國的樣本”/28
二 轉變中國之眼:麥都思牧師的“偽裝”和維多利亞時期的中國觀 伊莉莎白·犎·張 著 陶欣尤 譯/35
三 帝國主義之行:額爾金勳爵來華歷程與維多利亞時期自由主義的局限 童慶生 著 阮詩芸 譯/51
四 鏡像:約翰·湯姆森鏡頭中的東亞 湯瑪斯·普拉施 著 葛文峰 譯/68
引言/68
帝國之像/69
人類學之眼/71
藝術與自然/74
題材構圖/76
結論/78
五 吃在中國:維多利亞時期旅行文學和報章雜誌中的中國食物表徵 羅斯·犌·福爾曼 著 李俊靈 譯/80
美味飲食/83
英式用餐的“精緻荒誕”/87
多大程度上取決於宴會?/91
六 與他者相遇:女性旅行者在中國(1880—1920) 茱莉婭 庫恩 著 江 莉 譯/94
與組織機構相遇/95
與城市和鄉村相遇/104
七 遊記與人道關懷———立德夫人在中國 蘇珊·肖恩鮑爾·圖林 著 程熙旭 譯/117
立德夫人生平/119
慈善精神的形成與發展/120
成效甚微的善舉/123
傳教士/124
反對纏足/128
八 “利益範圍”:伊莎貝拉·伯德用文字和照片構建的19世紀晚期的中國 蘇珊·摩根 著 蔣雯燕 譯/135
條約與條約港口/139
讀者所受的教育/144
拍攝中國/151
九 在中國逆流而上:1905—1911年港粵兩地間的三次殖民之旅 何漪漣 著 邵 霞 譯/155
十 哈裡·弗蘭克在中國 尼古拉斯·柯利弗德 著 季淑鳳 譯/173
十一 戰地行紀:奧登、衣修伍德和燕蔔蓀的中國之旅 休霍頓 著 黃子安 譯/191
十二 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同路人的故事 顧德諾 著 高 莎 譯/218
艾格尼絲·史沫特萊的旅行/220
宣傳和真相/224
自然化與神話/230
注釋/236
附錄:人名譯名對照表/291
譯後記/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