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也是一個地方的集體記憶,無論是人物、事件還是自然景觀和族群的語言、信仰與習俗,都可以成為地名的組成部份,並得以傳承下去。地名與個人生活密不可分,亦是集體所共同擁有的無形文化財產。就以鄉村和街道名稱為例,香港合共有六百多條鄉村和四千條街道,把它們名稱背後的故事集合起來,就是一部活的香港歷史文化大全。
鑑於地名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同時具認同性與延續性,在2007年的第九屆聯合國地名標準化大會上,確定了地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適用於《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標誌著地名學研究的重要性。饒玖才先生早於1998年出版《香港地名探索》一書,為研究者提供了有用的參考,而這本有關香港地名的最新著作,正好響應公約內有關研究記錄及宣傳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呼籲。
本書除供消閒閱讀外,亦可作為本港通識教育的輔助讀物。
作者簡介
饒玖才先生
早年在本港從事農、林和自然保護工作,足跡遍及港、九及新界,對地方風物和歷史有豐富的認識。退休後二十多年亦涉獵中國及世界各處的地方風物及歷史,先後著有《嶺海漫話》、《華夏地名尋源》及《遊世界 說地名》等書籍。多年來亦為香港康樂文化事務署榮譽顧問(民俗學及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