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阿根廷視角出發,記錄了阿根廷從做出佔領馬島的決策到戰敗的一系列有趣又驚險的事件,內容集中在英、阿雙方在福克蘭地區的重要軍事活動,如「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被英國核潛艇「征服者」號擊沉、阿根廷「超軍旗」攻擊機擊沉英艦「謝菲爾德」號等,還從政治、軍事方面分析了阿根廷軍失敗的深層次原因,提出了全新的見解。一方是滿懷熱情希望「收復」馬島的阿根廷軍,另一方是軍事實力和作戰經驗都處於碾壓優勢的英國軍隊,雙方輸贏都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但結局還是毫無懸念地以阿根廷慘敗落下帷幕。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馬丁·米德爾布魯克的圖書 |
$ 469 | 馬島戰爭:阿根廷為福克蘭群島而戰
作者:(英)馬丁·米德爾布魯克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4-01 語言:簡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91頁 / 16k/ 19 x 26 x 1.46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1-1 博客來 - 國際關係/軍事 - 來源網頁   看圖書介紹 |
|
米德認為自我發展是社會經驗累積而成,強調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提出「社會自我」理論。
另外,米德亦是開創出符號互動論的社會學家,提出人對於情境定義的互動觀點的重要性和在情境下的角色扮演。 當某一種情境下開始廣泛被人們所接受,就會容易形成一種穩定與持續秩序性的社會。 他認為兒童期是自我發展、兒童社會化的關鍵期,並將其分為「模仿階段」、「遊戲階段」及「團體遊戲階段」三個部分。
1.「模仿階段」:三歲前的兒童,深受「重要他人」影響,並模仿其行為舉止,來學習與了解他人行為。
2.「遊戲階段」:三至八歲兒童,透過在遊戲中扮演生活中大人的角色,並學習模仿屬於該角色的行為。
3.「團體遊戲階段」:八歲以上的兒童則受「概括化他人」的影響,開始觀察其他人的角色與看法,學習以他人的角度看自己。
1931年4月26日,米德因心臟衰竭逝世於芝加哥,享壽六十八歲。
米德是互動學派的創始人,主張社會是一個有意義的人際溝通體系,人的自我觀念是透過語文和非語文符號在社會行動中不斷建構。
維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