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序
本書源於2012年國科會經典譯注計劃的退件。計劃申請於2012年尾送出,2013年6月才收到退件通知,其間已陸續譯了超過一半,而且一邊翻譯一邊學習了不少英國19世紀歷史知識,因此決定繼續譯完出版。
翻譯所據版本為1869初版,譯者由谷歌書籍網站(Google Books)下載影印本。翻譯中主要參考書籍包括:
主要英文版本:
《文化與失序》珍‧高涅(Jane Garnett)編,2006,牛津大學出版。
《文化與失序》撒姆爾‧李普曼(Samuel Lipman)編,1994,耶魯大學出版。
《馬修‧阿諾德散文全集》(Complete Prose Works of Matthew Arnold)蘇珀(Robert H. Super) 編,1989,密西根大學出版。
《文化與失序》多佛‧威爾生(John Dover Wilson)編,1932,劍橋大學出版。
阿諾德傳記:
《阿諾德》史迪分‧柯里尼(Stefan Collini)著,1988,牛津大學出版。
《馬修‧阿諾德》萊納‧崔靈(Lionel Trilling)著,1949,哥倫比亞大學出版。
英語維基百科《馬修‧阿諾德》網頁,2013年4月15日內容。
其他英語評論:
《與未來溝通》(Communications with the Future)唐諾‧史東(Donald Stone)著,1997,密西根大學出版。
《馬修‧阿諾德:當時與今日 逝世百年紀念》(Matthew Arnold in His Time and Ours: Centenary Essays)柯林頓‧馬坎(Clinton Machann)、佛勒斯‧勃特(Forest Burt)編,1988,維吉尼亞大學出版。
其他中文譯本:
《文化與無政府狀態》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韓敏中譯,200,2北京三聯出版。
本書以前之中譯本唯有韓敏中譯本,水準頗高,譯者也多次於疑難處參考其譯文。本書與其主要差異有三: 一、韓譯本根據蘇珀編《馬修‧阿諾德散文全集》第五冊。二、韓譯本於2002年出版,未及參考2006年牛津大學出版、富含註釋之版本。三、韓譯本偏向直譯,本書偏向意譯,以書名為例,an-archy字根意為「無—領導」,相關字anarchism為流行於19世紀歐洲的無政府主義;筆者根據本書內容,譯anarchy為「失序」。
本書原著甚難翻譯。一因作者阿諾德浸淫希臘、拉丁文,語法受其影響,文句冗長、結構複雜,往往需再讀三讀始明其意。二因作者寫作對象為19世紀英國知識分子,對當時社會與文化背景未多加解釋,譯者只能透過諸多英語版本註釋與其他書籍、網路,盡量了解其背景。
對譯本讀者,譯者假設其具紮實大專程度知識。譯者翻譯之鵠的在幫助讀者明白作者原意,不在逐詞譯出原文,因此雖大致以句為單位翻譯,但不自限於此。為縮短冗長之原文以符合中文語法,譯文中多有採用文言詞句。
現代西方文學批評派別繁多,其各別內容雖不難明白,但譯完此書,筆者對此現象根源才有所了解,阿諾德企圖以文學批評取代基督教,為西方文明奠定新基,但文學批評至今難堪大任,因此面貌始終變換不定。
對今日台灣,此書可供思考之處有幾點:其一,阿諾德指出任何改革皆需考慮當時當地之情形;台灣、甚或中國大陸,過去二三十年多有借自歐美主流文化之概念體制於本地施行,但未周詳考慮是否與本地傳統文化相容,結果往往邯鄲學步,進退不得。其二,阿諾德指出19世紀英國拒絕皈依者(nonconformist)以悲情自限,未能融入歷史主流;台灣自比亞細亞孤兒,情況相類。其三,阿諾德批評英國當時放任的個人主義,缺乏整體關照;台灣學得歐美「權利」、「自由」等概念,卻偏廢了歐美相應的「義務」、「責任」概念;即使西方個人主義之真諦也在個人對上帝負責,台灣之個人主義既不對今日之社會,也不對傳統之祖先,更不對歐美之上帝負責,造成失衡。其四,阿諾德強調文史重於科學,因人類之意義主要來自文史,且正確之文史必然涵蓋科學;台灣過重科學,偏廢文史。其五,阿諾德強調:秩序先於公理,蓋因秩序為公理之必要條件;今日台灣已趨向失序。其六,阿諾德認為「知」重於「行」,蓋因片面之「知」所生之「行」破壞大於建設;阿諾德所言未必全然正確,但足以引導反思:我等據以「行」之「知」是否有所偏廢、是否「甘美與光明」?
2014年9月10日 姜葳 於台中
補記:書成後遍詢台灣各大、中型出版社,皆因此類學術書籍多虧損而無果,迨今年經陳明哲、陳永豐、張擎諸先生轉介,承「開學文化」出版社同意出版,謹此致謝!
2016年9月20日 姜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