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中國首次派遣120位幼童前往美國新英格蘭留學。這群有幸能步出封建中國的孩子,迎向了開闊的大千世界。
他們學習科學、數學、軍事等現代知識,見證了電話、留聲機與各項劃時代發明的誕生;他們在美國開國百年紀念博覽會上謁見美國總統格蘭,也在風景如畫的哈特福與作家馬克吐溫成為朋友;他們進入耶魯、麻省理工、哥倫比亞等大學,依照各人的特質接受美國的現代教育,成長茁壯……
然而留學教育計畫,卻因保守勢力的反對,被迫終止,這群學子還未來得及完成學業,旋即回到風起雲湧的中國。
唐紹儀、詹天佑、梁敦彥、蔡廷幹、容良等人,這些歸國學子,紛紛投身軍隊對抗列強無情炮火;戮力建造中國自立完成的第一條鐵路;創辦了現代化教育學府;出任外交任務力挽狂瀾。這群中國留學教育計劃下的學生們,他們的人生際遇波瀾起伏,大喜大悲,他們的故事不僅是個人的故事,也是中國邁向現代與民主的故事。
作者簡介:
里爾‧萊博維茨Liel Leibovitz
以色列人,出生於特拉維夫,1999年移民至美國,就讀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曾於《猶太文化》擔任編輯。目前任教於紐約大學並從事寫作,其合著作品:《神選之民:美國、伊斯蘭與神聖選擇之試煉》(The Chosen Peoples: America, Israel, and the Ordeals of Divine Election)。
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
與里爾‧萊博維茨合著《莉莉瑪蓮:二戰軍人之歌》(Lili Marlene: The Soldiers' Song of World War II),目前定居於紐約。
譯者簡介:
賈士蘅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考古人類學系碩士,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班肄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學系博士班肄業。曾服務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曾任美國丹佛美術博物館研究員,並從事翻譯工作。英譯中作品有《世界末日》、《如何開金口-讓你賺大錢的演說術》、《時間的終點》、《英國史》、《殖民時代的美國》、《英國社會人類學》、《躍升中的四小龍》、《帝國的年代》、《你做得到》、《無限影響力》、《英國社會史》及《西方思想史》等書。中譯英作品有Journey in History及Bell for Women等書。
章節試閱
第六章
韋拉街上的禁城
孩童在新英格蘭,覺察出美國東岸與西岸的文化差異,竟然和其景物的差異一樣深刻。火車行進麻薩諸塞州以後,可以看見殖民時代式的房屋、教堂的尖閣。行人裝扮整齊、文質彬彬,而且在這裡見不到自己的同胞。東海岸與加州不同。遲至一八八○年,已有一百二十萬人口的大都會紐約市,華人居民不到八百人。比起美國人的奇裝異服和舊金山令他們喜愛的奇異風景,新英格蘭的市鎮和學校更讓孩童大惑不解。容閎在香港的時候曾設法把美國生活的基本情形教給他們,由基本英語文法和社交的技巧教起。但是當火車在春田市慢慢停靠下來的時候,許多孩童向窗外張望,明白自己對未來的情形仍是一無準備。火車站上聚集了許多外表古怪的人,男人衣領漿得硬硬的、戴著高頂絲質禮帽,女人戴著有繫帶的軟帽、身穿內有籠狀襯衣架的衣服。這些人顯然不是穿著骯髒工作靴的加州礦藏探勘員,而是美國的紳士淑女。
孩童尚未下車,這些紳士和淑女便一擁而上把他們團團圍住,輕聲向他們打招呼、瞪著他們看。當地的新聞界也像西部的新聞界一樣,認為這些剛到的孩童是真正的名人。當地報紙的記者很少問問題或正確描寫中國留學教育計劃,而是任想像力馳騁,把孩童們說成上海富商之子,可以帶著中國人的自矜輕易與美國最上流人士交往。有一家報紙說他們是來美國學習,以便未來在中國的眾多學者間顯姓揚名。 孩童只看得懂最簡單的英文,不能玩味這位美國記者使用的優美辭藻,是否有不妥之處。
容閎已於數星期前先來到春田市準備接待孩童。他站在一旁觀看這場熱鬧,不過看見童即將走上多年前他走過的道路,這番感觸卻不見於他的日記,日記中所記只是一個人面臨複雜作業上的問題時的感觸。中國留學教育計劃的執行完全是靠容閎一個人。與他同任計劃主管的陳蘭彬不懂什麼英文,也不認識美國人,與周遭格格不入。因而容閎得獨自一個人找撫養孩童的人家、安排他們入學、把計劃介紹給當地的政客和教士,也為孩童可以經常聚會學習儒家禮教而興建了一棟房子。不過對於他自己當年稚齡在陌生國度的焦慮和失落之感的記憶猶新,他記得自己在群眾圍觀下的痛苦感覺,他憎恨這樣毫不留情的注視。為使孩童儘快適應環境,他安排了一次短暫的美國東北部導覽,帶他們去各地見識有趣的景物,如哈特福城的兵工廠和市政府。
不過學生們所到之處,當地人的好奇心仍然難以抑制,不論是住在小鎮或大城的新英格蘭人都無法忽視這群身穿絲質長袍、辮子在身後飄蕩的孩童。有一次他們在春田市一家飯館吃飯的時候,旁桌上的一個美國女人一言不發站了起來,走到他們面前,像在夢中一樣撫弄他們的辮子,飯館的人把她趕了出去,孩童們為之失笑。他們幾天後造訪哈特福時,遭到美國孩子一路追趕,你推我擠的搶著看來到美國的這群新人類。這次卻不是什麼有趣的事。孩童們受不了這樣的注視,膽小一點的記起在中國時所聽到關於美國人的恐怖故事,說他們想拿華童當雜耍中的珍品,有些孩童不知道如何攆走脈脈含情注視他們的美國孩子,但有些卻想到辦法,他們由口袋中掏出幾個零錢丟給美國人。當地的孩子你推我擠搶拾丟過來的免費零錢,哈特福的上流社會人士覺得很有趣。《哈特福晚報》(Hartford Evening Post)報導:「想想看!不信仰基督教的中國人把銅板丟給開化的新英格蘭清教徒孩子!」
孩童到來不久,容閎便把中國留學教育計劃由春田市搬到哈特福市,或許因為哈市令他想到上海。位於康乃迪克州河岸的哈城,是商人的安全所在,這些商人像容閎一樣,因全球市場的貿易而致富,它也是美國保險業的中心。就每個人的財富額來說,也是美國最富有的城市。和上海一樣,哈市也是致力於改變和力求進步的基地。一六三九年,這裡的一群英國殖民者成為最初按人民意向建立政府的人。一八一四年,新英格蘭各地的代表在此集會,研究是否要為了抗議與英國作戰而脫離合眾國。一八四四年,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公共美術館華茲渥斯美術館(Wadsworth Athenaeum)在此開幕。哈市也是主張廢止黑奴制度者和藝術家的家園。史托(Harriet Beecher Stowe)在寫成《湯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一書以後不久,遷居於離馬克吐溫家不遠的庇護所山(Asylum hill)的一所大別墅。馬克吐溫來到哈特福時默默無名,可是在將近二十年後離開這裡時,已是美國經典著作《湯姆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頑童歷險記》(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和《亞瑟王宮殿的康乃迪克州美國佬》(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的作者,備受推崇。他描寫哈特福時寫到:「在我有幸見過的美麗城市中,以哈特福市最美。」
而最重要的是容閎在哈特福有一群支持他的友人。其中有幾個是老朋友,像是二十二年前他在耶魯大學四年級一年一度的舞會的女伴—尤尼斯卡布蓉(Eunice Capron),又有幾個剛認識的人,例如康乃迪克州的督學諾斯若普(B. G. Northrop)。其中有好幾位,如推奇牧師(Reverend Joseph Twichell),對於不必橫渡太平洋便能把基督教的福音傳給中國人感到十分高興,推奇曾說:「瞧,上帝把工作送到我家門口來了。」 容閎的友人有權有錢,並為他的留學教育計劃感興趣,都答應盡量幫忙。
孩童一到康乃迪克州,寄養家庭便把他們一對一對的接回家,花許多精力和時間教導他們英文和美國禮俗。教導他們不是容易的事,新英格蘭人雖然滿懷善意,卻絲毫不懂中國文化和習俗,而孩童也一概不懂美國生活。因而這些寄養家庭的主人便看情形按照一般常理來撫育孩童,但出了錯也不知錯在哪裡。
日後生動記述火車劫案的孩童李恩富,也記述了初次見到撫養他婦人的情形。他一經介紹給這位婦人,她便彎下身來親吻他。對李恩富來說,這個表達西方人感情的姿勢十分讓人難為情,與孩童在中國時習慣的嚴峻家庭虔敬行為不一樣。他們離家的時候,深深的鞠了四個躬便算是向母親道別,一走十五年,中國人認為這也就夠了。看見李恩富被一個陌生婦人親吻,其他的孩童簡直受不了,忍不住大笑起來。李日後說這是自他嬰兒時期以後第一次有人親吻他。
然而,其他因溝通不良而產生的誤解卻不能一笑置之。李恩富和他的同伴一起來到春田市的第一個禮拜天,養父母便要他們準備去上主日學。他們十分高興,他們是來受教育的,急切的想開始接受教育。於是把書包好、穿上最好的衣服,一路興高采烈閒談,自以為是跟寄養家庭去新學校上課,但是卻逐漸發現有什麼不對了。那棟房子有個尖閣、有個十字架。進去以後看到許多座位,大家站在那兒睜著眼看他們。主日學根本不是學校。他們嚇呆了,楞在那兒不知所措。在中國時,親友和容閎的同事陳蘭彬都警告過他們,說有些美國人會讓他們改信基督教,是不是就是現在這樣?他們在被迫接受新的宗教嗎?他們二人既聽不懂英文又不知道教堂對於虔誠新英格蘭的團體生活而言非常重要,乃緊張的悄悄交談,而後不假思索跑了出去,一路盡快跑回家,縮在自己的房間裡,一直到養父母回來告訴他們說無人想叫他們放棄自己的信仰,而上教堂只不過是每個星期生活常規裡的一部分而已,才肯由房間出來。
精神上的緊張和緩了以後,服裝問題又接踵而至。孩童上了當地的學校以後,美國同學以一貫校園惡作劇的傳統,因他們鮮豔的長袍和長辮子而稱他們為「中國女孩子」。孩童在惱怒之餘向容閎訴苦,以為容閎當年在美國做學生時必曾遭遇過同樣的難堪。容閎非常同情,一聽到這裡便想讓孩童放棄傳統的中國服裝改穿西方衣服,甚至在留美期間把辮子剪掉。但是與他共同主持中國留學教育計劃的陳蘭彬卻是清廷派來確保孩童遵守儒家文化傳統的人,他聽到這話大為驚駭,他認為服裝代表一個人,如果孩童脫去中國學者的正統制服長袍,就會變成一群美國人。陳氏曾在刑部供職二十年,理之當然的不理會容閎的求情,堅持孩童照規矩穿衣服。容閎耐心的向他解釋,說如果男孩想充分接受美國教育,便得改穿美國衣服;如果他們整天只顧對付同學的笑罵,便沒有什麼心力學習數學和科學。陳氏於是勉強妥協,下令同意孩童穿西式服裝,但辮子不能剪,只能塞在外衣下面。他說辮子乃是效忠的象徵,盡責的天子子民絕不可不留辮子。
穿上新衣服以後,孩童便愈來愈像本地人了。他們學英文學得很快,連本已樂觀的容閎也大喜過望。他認為這是由於孩童很聰明,但也同樣是由於寄養家庭的堅持。寄養家庭的人大多是嚴謹的人,敬畏上帝,也認為努力工作會得到上帝的獎賞,因而往往用嚴厲的方法迫使孩童快把英文學好。李恩富日後說:「我們是用認識東西名稱的方法來學英文,養父母在飯桌上教我們幾種菜的英文名稱,如果我們記不住便不許吃。因而我們進步神速。」
住在哈特福市巴勒(Bueller)家的孩童吳仰曾也記得新英格蘭式的施教方法:「巴家的主婦是個嚴格的教練。我們吃飯時如果把刀叉拿得太低,她會糾正我們。她如果晚上在九、十點鐘以後聽見我們仍在閣樓上自己的房間談話,便會在下面大叫:『孩子們,該睡了,不要再說了。』」
一旦中國留學教育計劃下的四批孩童都由中國來美,而這一百二十個學生也習慣了新英格蘭的生活以後,其真正的個性便表現出來。他們在香港同窗而後又一同搭乘輪船和火車,漂洋過海、橫跨大陸,走過大半個地球以後,越來越瞭解彼此。
唐紹儀是這群孩子的中心人物。孩童在學校念希臘文時讀了《伊里亞德》(Iliad)以後,便決定給唐取綽號。他們以特洛伊城之戰的英雄艾傑克斯(Ajax)的名字作為唐紹儀的綽號。唐和這位希臘人不盡相同,他並非最高大、最強壯的一個孩童,但卻矯健勇敢。最重要的是,他和傳奇的艾傑克斯一樣是天生的領袖人物,孩童們有事都和他商量,也渴望得到他的贊同。他出身於富有人家。唐家在中國是商人,因蝦醬生意而致富,有名望也有權勢。但是唐紹儀的領袖氣質卻與家世無關,而是與生俱來。艾傑克斯是史詩《伊里亞德》中的主要人物,在沒有眾神協助的情形下贏得勝利。這位中國的艾傑克斯好像也是個福將,在沒有旁人的協助下,在運動場和教室都能贏得勝利。
唐的表兄弟梁如浩和他在哈特福的嘉德那(Gardner)家同住一室。但他的個性卻和唐紹儀完全不同。唐態度從容、善於言談,梁卻是個內向的人。他與朋友交往愛挑朋友的毛病,因而大家對唐紹儀比對梁如浩好得多,稱梁為「冷血查理」(Cold Fish Charlie)。
唐紹儀每當覺得梁如浩很討厭,便去找容良,其他的孩子也喜歡找容良。容良乃容閎之姪,但卻不像他嚴峻的叔父。他好說俏皮話,喜歡胡鬧,不久便被稱為「胡鬧的強尼」(By-jinks Johnnie)。只有蔡廷幹和容良一樣愛捉弄人。他短小精悍,面露微笑,但稍微被惹怒便大發脾氣想辦法報復。他喜歡打鬧,用拳頭垂打高大強壯孩子的胸口。因為他好鬥的態度,他的綽號是「好鬥的中國人」。
這一小群最顯眼的孩童中,還有一本正經的傑米.詹天佑(Jeme Tian-Yau)和梁敦彥。傑米或許是留學生中最聰明的一位。雖然所有的孩童都能很快學會英文,在學校也成績優異,但是傑米卻更好,尤其是數學。他家境清寒,態度謙和可人,更顯得天才橫溢。最後一談梁敦彥。孩童童稚的心靈急切地想彼此混熟,互相取俏皮的美國綽號以為樂事,但是他們卻不想這麼取笑梁敦彥。梁喜好獨處,力爭上游。他是個左撇子,孜孜不倦勤練臂力而成為技藝高超的棒球員。對方的打擊者幾乎不可能擊中他投出來的球。他也勤於鍛練學業,到美國才不過十八個月,便可以用英文在同學的年鑑上題下一詩:
我是隻小貓,
名叫「灰虎斑貓」。
我住在鄉下,
三十哩外的鄉下。
我的眼睛黑中帶淡褐色,
我的皮毛柔軟如絲。
每天夜晚和早晨,
他們餵我一大碟牛奶。
這些孩童有的是領袖,有的是跟班和丑角,也可以自由結交美國新朋友。就像當初在耶魯的容閎一樣,他們不久便瞭解美國同學看重的是力量、速度和技巧;然而在中國人的觀念裡,這些特質都與莊嚴儒雅的讀書人不符。但是孩童比容閎進大學時年紀小,很高興逮住機會到處跑來跑去,尤其喜歡棒球場。不久便請人縫了制服,把辮子塞在帽下連奔帶滑的跑壘。沒有棒球賽的時間,便在附近農場追著豬跑。
孩童的身體,因激烈運動和營養豐富而日益強壯。在中國的時候,由於他們大多家境清寒,只能靠米飯果腹,運氣好的可以吃一點鷄肉或橘子。但是他們在新英格蘭的食物卻很豐富營養,如肉類、馬鈴薯、麵包、乳酪,外加許多奶油。甚至個子最小和體弱多病的孩童也變得非常健康。《哈特福晚報》在他們到來之後兩年,驕傲的報導說哈城把他們這些小客人照顧得很好;一般而言,他們在這兩年間,生病的時間不到兩個星期,花的醫藥費不到五十美元。
此外孩童在學校也成績優異。即使孩童已脫去傳統長袍,但他們本質上仍是舊式的中國學生。他們遵守自古以來的格言,都認為少年如果期望功成名就,便得獨坐寒窗苦讀。即使美國同學讚賞勇武的體魄,並以領袖氣質作為評價的標準,可是孩童仍以學校的功課為最重要的責任。他們來到不久,成績便名列前茅。
第六章
韋拉街上的禁城
孩童在新英格蘭,覺察出美國東岸與西岸的文化差異,竟然和其景物的差異一樣深刻。火車行進麻薩諸塞州以後,可以看見殖民時代式的房屋、教堂的尖閣。行人裝扮整齊、文質彬彬,而且在這裡見不到自己的同胞。東海岸與加州不同。遲至一八八○年,已有一百二十萬人口的大都會紐約市,華人居民不到八百人。比起美國人的奇裝異服和舊金山令他們喜愛的奇異風景,新英格蘭的市鎮和學校更讓孩童大惑不解。容閎在香港的時候曾設法把美國生活的基本情形教給他們,由基本英語文法和社交的技巧教起。但是當火車在春田市慢慢停靠...
作者序
序
書寫中國歷史頗為不易,即使只是書寫其中一個歷史片段也得有爬梳史料的耐性。撰寫本書,除了記錄中國錯綜複雜的過往以外,還得細述一百二十個人的傳記。而這一百二十個人則是當年「中國留學教育計劃」(Chinese Educational Mission)下的留美孩童,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日後成為中國帝制末期的領袖人物,大力推動改革。這本書很難寫得好,但是這個「中國留學教育計劃」的故事引人入勝,讓我們堅持不懈地完成本書。
對於中國、美國以及中美之間的關係而言,「中國留學教育計劃」具有相當的重要性,但今日鮮少有人知其原委。在北京一個下雨的午後,我們在電視上首次接觸到這個故事。電視螢光幕上一張起皺泛黃的老照片:一群身穿寬鬆絲質長袍的中國男孩,背景則是美國新英格蘭質樸的風景。這些中國男孩是清廷於一八七二年送往美國留學的孩童。當時中國的科技和軍事各方面發展還未起步,希望經由美國名校的教育,可以造就出一批振興國家的領袖人物。於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古老帝國和最年輕的共和國的子弟們,在康乃迪克州、麻薩諸塞州、新澤西州和紐約州的中學和大學聚首,一起賽球、交換想法,而他們之間的交流,在接下來的幾十年甚至是幾百年,在許多方面影響了中美兩國各自的發展。
本書雖是歷史著作,但也是一本關於現代世界的入門書。如果本書中的人物漫步在今日的珠海大街或是哈爾濱,他們所面臨的挑戰與機會,和當年他們奮力促使古老中國現代化時所遭遇的挑戰及機會如出一轍。如果他們來到今日的美國,也會遇到當年給予他們幫助的熱情,以及阻撓他們的偏見,雖然過去一百年間發生的事情太多,遠非本書所能涵蓋,但今日中國所面臨的挑戰卻與當年這些孩童所面對的沒有什麼不同。
這個機遇徹底改變了這群學子們的人生。他們一方面迷戀現代機械、全球貿易、西方對創新和進步的詮釋,另一方面卻又是古老中國的子民,在奮力爭取全盤改革的同時,也仍然遵奉舊日的禮教,以中國的文化與傳統為傲。儘管留學時間只有短短幾年,但面對各種激烈而紛雜的主張與意識形態,仍力圖在東方與西方、過去與未來、自我與國家民族之間,找到和諧與平衡。
我們希望那些揚棄中國思想而主張全盤西化的人,以及那些斷然否定美國價值的人,都能一讀此書。由此書中,可以看到中國力求成為現代國家的簡史,也可以看到美國如何成為一個影響國際的國家。而最重要的是:這些來自兩個國家、兩種迥異文化、兩個截然不同世界的人,相逢交會,共同營造更美好的未來。這個故事帶來寶貴的啟發,值得我們細細回顧。
序
書寫中國歷史頗為不易,即使只是書寫其中一個歷史片段也得有爬梳史料的耐性。撰寫本書,除了記錄中國錯綜複雜的過往以外,還得細述一百二十個人的傳記。而這一百二十個人則是當年「中國留學教育計劃」(Chinese Educational Mission)下的留美孩童,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日後成為中國帝制末期的領袖人物,大力推動改革。這本書很難寫得好,但是這個「中國留學教育計劃」的故事引人入勝,讓我們堅持不懈地完成本書。
對於中國、美國以及中美之間的關係而言,「中國留學教育計劃」具有相當的重要性,但今日鮮少有人知其原委。在北京一個下雨...
目錄
序
◎第一部
第一章 耶魯大學的一年級生
第二章 滿清帝國
第三章 外國人
第4章 自強運動
◎第二部
第五章 抵達美國
第六章 韋拉街上的禁城
第7章 黯然歸國
◎第三部
第八章 繫獄
第九章 不堪一擊的大帝國
第十章 百日維新
第十一章 夕陽餘暉
結語
謝辭
資料出處
注釋
序
◎第一部
第一章 耶魯大學的一年級生
第二章 滿清帝國
第三章 外國人
第4章 自強運動
◎第二部
第五章 抵達美國
第六章 韋拉街上的禁城
第7章 黯然歸國
◎第三部
第八章 繫獄
第九章 不堪一擊的大帝國
第十章 百日維新
第十一章 夕陽餘暉
結語
謝辭
資料出處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