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馬健全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 則評論
 這一整本寫得很硬,而且很像是個...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尚可  2013/04/12
這一整本寫得很硬,而且很像是個人出版編年史,相當沒趣味(有點同情譯者和編輯),但書名和封面的感覺不錯。
追求出版理想國: 我在岩波書店的40年
$ 209 ~ 378
追求出版理想國: 我在岩波書店的40年
作者:大塚信一 / 譯者:馬健全楊晶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10-29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軟皮精裝 / 344頁 / 21*14.8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點我評分 1 則評論 圖書介紹6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馬健
馬健,生於河北石家莊,祖籍天津。中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場上位置為大前鋒,曾效力於NCAA猶他大學、菲律賓聯賽、河北隊、北京奧神隊、上海大鯊魚籃球俱樂部,是最早在美國打籃球的中國職業球員之一。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追求出版理想國:我在岩波書店的40年

內容簡介

沒有比編輯更有趣的工作了!
編輯是怎麼樣的奇妙人種?
出版業的工作方式有多不可思議?
原來編輯是「二十四小時不停歇」的工作,
每天過著「尋覓理想國」的生活。

  他與岩波書店共同進入出版的黃金時代,共享出版的最高榮譽。

  與大江健三郎、鈴木忠志、武滿徹固定聚會
  拜訪黑澤明、帶Frank Gehry參觀日本、專訪三宅一生
  見證山口昌男、丸山真男、河合隼雄等一代學者作品的誕生
  引進西方思想家的經典著作

  在編輯生涯的最後時光,他說:「終於窺見了40年來尋覓的出版理想國。」
  這是一部傑出出版人的回憶,也是一部日本當代知識人與思想史的縮影。

  本書提供了大塚流的編輯學,讓喜愛閱讀、關心出版的讀者看見一位編輯如何與學者、作家、藝術家結合,共同推動了文化與思潮的發展。

  作者特別為台灣讀者寫了〈序文〉和〈與大塚對談〉,讓台灣讀者更親切認識一位出版人的歷程與對出版的未來的關心。

  2013年日本最著名的岩波書店即將邁入一百周年。創始者早期堅持「書價不打折」,完全違反當時環境。慘澹經營半年後,卻逐漸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風格。現在日本出版業盛行的小開本形式「新書」、「文庫本」,便是由岩波書店所首創發明的。

  戰後,岩波書店結合了一群傑出的思想家,為日本的處境提出了最深刻的反省與批判,並且網羅了最優秀的學者,帶動了日本當代人文與學術的發展。岩波更大力引進西方經典與最新思潮,成為戰後日本與西方思想交會的橋樑。

  在這樣的岩波書店,前社長大塚信一,誠懇剖析了自己在岩波的40年生涯。他經歷了岩波書店最輝煌的時代,親臨了日本人文思潮眾聲喧嘩的美好,最後也面臨了出版業蕭條的陰影悄然降臨的嚴峻考驗。

  大塚如何心悅誠服於作者偉大的想像力和豐沛的創造力?他如何跟作者、編輯群建立關係?(甚至幫作者買內褲的橡皮筋!)長官教了他什麼喝酒方法?他遵從長官指示,偷錄學者聚會內容,後來被痛斥、教訓,他如何取得諒解,並將內容刊登在雜誌上?他如何凡是以「假設」為開頭,聰明引導作者?他對無暇撰稿的作者採取了什麼樣的「罐頭」行動?他如何面對編輯之師「林達夫」不分青紅皂白在電話裡狂罵三十分鍾?他如何成功達成,當時岩波書店會長發下豪語「萬一拿得到稿子,我就剃頭當和尚去」的不可能任務?(想當然最後會長根本沒去剃頭當和尚!)他為什麼在會議上按耐不住發言,被前輩痛斥?

  整本書中密實地描述了大塚經過《思想》雜誌、單行本、「哲學講座」書系、新書、單行本、《赫爾墨斯》的編輯洗禮,之後當上管理編輯的尷尬、失格和編輯情節,接著成為代理社長、社長的過程,還有他在不同階段下編輯出了什麼樣的作品、當時的編輯背景如何和結交了什麼樣的朋友、人脈。這些編輯的點點滴滴,清楚刻劃出大塚如何從「反」岩波來「再生產」岩波。

  當代日本最重要的出版人大塚信一將近半世紀的編輯現場經驗,焠煉出他對編輯工作和意義的體會:

  編輯的角色
  *猶如「黑子」,是平淡、隱身的幕後人員。
  *是知識的愛好者,不可以只專為某一領域的專家。
  *是聆聽者。
  *是決斷者。
  *是善交者。

  編輯的工作
  *在知識海洋中冒險。
  *二十四小時不停歇。
  *無師自通地摸索和嘗試。
  *不斷關注國際情勢。
  *最少每月一次確認新出版的外文書。
  *拿出充分的時間,與每一位作者討論。
  *建立在一本一本書,與一個一個作家人際關係基礎上的工作。
  *浸透於此時此刻的當代現實之中,整體性地參照人類的遺產來判斷事物,進而產生新的見解。

  編輯的自豪
  *與優秀學者的知識和智慧創造為伍,並將它們保存、傳承下去。
  *如果有某位讀者透過手裡的一本書,可以暫時離開現實生活,生活在另一個宇宙。
  *心悅誠服於作者的偉大想像力。

  編輯工作不單純只是內容形式和技術的掌握,還需要更深刻理解編輯工作的中心主旨和理論。《追求出版理想國》的內容除了有大塚編輯生涯的回顧、岩波書店的發展歷史,也提示了大塚的編輯學、日本的出版情況,更是一本獲悉日本人文思潮演化過程、日本知名學者、作家和作品的讀物。

作者簡介

大塚信一(Nobukazu Ootsuka)

  1939年出生於東京。1963年從國際基督教大學畢業,同年進入岩波書店工作。最初擔任雜誌《思想》的編輯,後創立岩波新書(青版.黃版)、「岩波現代選書」、「叢書.文化的現在」、「新講座.哲學」、「河合隼雄著作集」等不同書系、作品集不斷問世。1984年,身為季刊雜誌《赫爾墨斯》(Hermes)的總編輯(編輯群有磯崎新、大江健三郎、大岡信、武滿徹、中村雄二郎、山口昌男)成立創刊號,擁有海外作者、出版人士的廣大人脈,開創出20世紀後半日本人文書百花齊放的時代。1990年擔任編輯取締役,1996年擔任代表取締役(代理社長),1997年~2003年為代表取締役社長。現為筑波傳統民家研究會(古代民家再生諮詢、古材料等販賣)代表,社會福祉法人日本點字圖書館理事、東亞出版人會議理事長。著作有《火的神話學:從蠟燭到核能之火》、《哲學家.中村雄二郎的故事》、《河合隼雄 心理療法家的誕生》、《山口昌男的信件 文化人類學者和編輯的四十年》等。

譯者簡介

馬健全 (前言,1~4章)

  出生、成長於香港。1972-1988年於香港三聯書店工作,其間(1980-1983)受派遣前往日本東京進修出版編輯專業。1992-2000年在香港以自由編輯身分工作。2003年參與「一石文化」出版工作室的建立,任編編輯至今。2005年至今擔任民間非盈利性質組織「東亞出版人會議」的中國聯絡人。

楊晶 (5-8章。尾聲、後記)

  1972年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系,1986年於東京大學文學部專攻日本近代政治史。2000年起任自由翻譯至今。中譯作品有《中華思想台風圈》(邱永漢著,台灣財訊出版社,2001)等;日譯作品有《文化苦旅》(余秋雨著,阿部出版社,2005)等。

 

目錄

台灣版序
〈台灣版序〉日文原稿
前言

第一章 小學徒修業

1岩波書店的『新人教育』
「小學徒來了喲」∕進入《思想》編輯部∕兩位作者的鮮明記憶∕邀稿∕羽仁五郎與花田清輝

2 制定特集計畫
若干個「小特集」∕邊喝酒邊接受教育∕被秘密錄音激怒∕與西歐相對化的觀點∕山口昌男登場∕某天的武田泰淳和丸山真男

第二章 哲學者們

1 講座「哲學」的編輯
缺了些什麼?∕《語言》卷∕破格的成功及其影響∕馬克思主義哲學者們的個性∕與藤澤令夫的酒宴

2 與編輯之師相遇
「你們不可能拿到稿子的」∕林達夫的聖與俗

3 個性突出的人們
京都作者們的尺度∕東北勢力的活躍∕來自奈及利亞的稿子∕思想開展的核心

第三章 新書編輯和法蘭克福國際書展

1 青版的時代
最初負責的名著∕首個獨立企畫∕權威的意外推薦∕意識形態的可怕∕市民自治的思想∕《北美體驗再考》、《現代電影藝術》等∕宣揚榮格的思想∕「都市之會」∕溫暖的心和冷靜的頭腦∕《人種的歧視與偏見》、《中世的印記》等∕出不太來的柏拉圖∕《語言與文化》和《叛教者的系譜》∕多虧鐵格子∕超越近代經濟學的衝擊∕被機動隊包圍的慶祝會∕《耶穌及其時代》和《十字軍》∕文藝復興的見解∕現代非洲文學的可能性∕何謂翻譯的範例?∕《母體作為胎兒的環境》和《黃裱紙、灑落本的世界》

2 黃版的出發
打擊洛克希德事件的武器∕竭盡身心∕轉捩點的著作

3 與法蘭克福有關
直接面對國際水準∕「下次在史丹福見」∕英國的兩位歷史學家∕與政治出版社的交流

第四章 進入知識冒險的海洋

1「現代選書」和「叢書.文化的現在」
進入單行本編輯部∕厚積薄發的企畫∕劃時代的兩本書∕新「知」的前提∕薩滿般的譯者∕吝惜睡眠∕伊格頓、艾可、史坦納∕從語言論擴展的世界∕忍耐癌症的疼痛∕「例之會」的成員∕「叢書.文化的現在」的構想∕在時裝秀的空檔∕「火之子」夜宴∕也有過經歷不明的作者∕索緒爾思想的巨大影響∕報答榮格研究所之恩∕熱鬧的對話∕巴黎的邂逅

2 「二十世紀思想家文庫」與「講座.精神科學」
迎接世紀末∕挑撥性的杭士基論∕愛森斯坦、凱因斯、西田幾多郎∕海森伯、花田清輝、和□哲郎∕現狀中難以實行的計畫∕預告今後十年∕精神科醫生的獨特性

3 《魔女蘭達考》、《世紀末的維也納》等
「臨床的知」、「戲劇的知」、「情感的知」∕迷戀維也納的經濟學者∕比原書還正確
編輯是失敗者嗎?∕作者的「夜襲早擊」∕才俊之會∕時間充足並精力旺盛

第五章 向不可能挑戰──《赫爾墨斯》之輪I

1 為文化創造而辦的季刊
無謀之勇∕感謝三得利∕編輯群的力作∕多樣的企畫∕發刊詞∕無謀彌勇∕磯崎新的「後現代主義風景」∕大江健三郎的《M∕T》及其他∕大岡信的「組詩」∕山口昌男的「知識的即興空間」∕中村雄二郎的〈形之奧德塞〉∕社會、風俗解讀∕連載的難度∕三冊別卷∕來自國外的嘉賓∕武滿徹的來信∕世界浩瀚般狹小∕主要論稿的供稿人∕與實作家打交道∕年輕作者的陣容

2 精神支柱──林達夫
「認知的愉悅」∕明治與昭和的對話

第六章  享受知識冒險之旅

1 單行本與新系列
一代碩學二三事∕現代音樂的樂趣∕痛切的後記∕怎麼看暢銷、滯銷?∕「叢書.旅行和拓撲斯精神史」∕《美好年代》、《日本人的疾病觀》等∕訪安迪的舊宅∕《文學理論選讀》的驚人產物∕不易通過的企畫

2 「新講座.哲學」與單行本
展開打破學派的討論∕現今哲學為何?∕符號與理論的擴展∕新宇宙觀∕科學與魔術∕抓住企畫的先機∕《宗教與科學的接點》及其他∕《奧村土牛》、《空間「從功能到面貌」》等∕拉岡攻堅戰∕管理職的編輯

第七章  總編輯的後半場──《赫爾墨斯》之輪II

1 編輯群的幹勁
磯崎新的「建築政治學」∕東京市政廳落選案∕虛構之設計∕大江健三郎的小說、對談∕大岡信的「摹的美學」∕山口昌男的關切方向∕中村雄二郎不斷高揚的思索∕武滿徹的「歌劇創作」

2 從暢銷作家到科學家
筒井康隆的兩種想像力∕來自國外的學者和藝術家∕高橋康也的兩次對話∕「表演現場」∕年輕一代的撰稿人∕自然科學家們∕談幸福論的科學家登場∕編輯群的力量∕總編輯更迭

第八章  轉折期的企畫──終場的工作

1 跨學際的講座
出版蕭條的陰影悄然而至∕伊東光晴的介紹∕講座的進化型∕世紀末的指針∕「講座.轉折期的人」的特色∕「最煩IWANAMI」的學者和他的著作集∕擔任主管時代的書目∕俄羅斯文化的明與暗∕環境問題與「地球『發現』BOOKS」∕《夢的奧秘》、《河合隼雄.其多樣世界》等∕高能研究所所長信基督∕二十一世紀的問題∕「講座.宗教與科學」的內容

2 從《中村雄二郎著作集》到《想安樂而死》

不同主題的講座∕小小石佛的庭園∕《都柏林的四人》等∕都市論的可能性∕活版最後的工作∕小兒科醫生的安樂死論∕死後收到的信
3 為迎來二十一世紀的若干嘗試
用大命題做文庫版∕未曾謀面的著者∕充實戰後引進的學問∕為了社會科學的再生∕與網路結合∕重新扣問近代日本∕探詢科學與人的關係∕最後的企畫∕追求真正的學術

尾聲  窺見「理想國」

後記

附錄:與大塚對談
譯注

 

台灣版序

大塚信一  著
劉姿君    譯

  提筆寫這篇台灣版序文,令我格外有所感觸。我想先由記述箇中理由開始說起。

  家父曾任製糖公司的社員,於我出生未滿一年的一九四○年被調往台灣,因此我的幼兒時期是在台灣度過的。公司的工廠位於台中附近,我們一家人便住在豐原與台中之間一個叫作潭子的地方。

  我幾乎沒有當時的記憶。據雙親所言,住在公司宿舍周圍的人對我們一家人親切有加,多方照拂。但家父後來被徵召為軍屬,必須前往當時由日本統治的印尼爪哇島。在美日戰爭越演越烈之中,家母與我勉強回到日本。家父於日本戰敗後遭到荷蘭軍隊俘虜,所幸不久便獲釋,得以返回日本。

  雙親說,戰後的混亂平靜下來之後,台灣的朋友們很擔心,經常與我們聯絡。我上高中時,台灣的朋友與他們的孩子便開始偶爾到東京家裡。我上大學時,台灣朋友的兒子、女兒也到日本的大學或專門學校留學,假日時經常到我家玩。

  雙親還在世時,一到正月,台灣的朋友們必定會來電賀年,雙親與台灣朋友們長聊,顯得十分懷念。而且每次都邀約雙親到台灣──「你們種的樹木現在長得好大,在潭子長成了美麗的行道樹呢!你們一定要來看。」雙親雖年事已高,仍一度應邀訪台,受到熱烈的歡迎。

  而當我結婚生子時,台灣朋友的孫子們也開始因工作、求學造訪日本。

  因此我對台灣的印象,完全不脫父母所敘述的:「出產好多水果,人們親切友善,是個很容易融入的地方」。

  然而,當我進入大學,學習了台灣的歷史,才知道台灣在歷經荷蘭、西班牙統治時代、鄭成功統治時代、以及清朝統治時代之後,緊接著又是長達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代。雙親與我在潭子受到台灣人們親切照顧的時期,正是日本殖民主義最後的時期。

  舉例來說,家父家母當然知道「霧社事件」。但是,他們的認識完全是基於殖民主義這一方。由當地人與從反殖民主義的立場來看,沒有比這更殘酷的事件。我知道殖民主義甚至會剝奪人類最基本的想像力。

  大學畢業後,我任職於出版社。透過出版的工作,我學習到,我們絕對不能容許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以任何形式存在。

  同時我也學習到,出版這項事業,目的便是藉由促進不同文化的互相理解,早日使人類脫離不合理的歷史。四十年來,我懷著這樣的想法從事出版,這段期間一點一滴的紀錄,便成了本書。

  由於這樣的經歷,讀者想必能夠理解拙作在聯經出版公司林載爵先生的大力幫助下得以在台灣出版,對我而言是一件多麼令人感激的事。因為我熱切希望,未來能夠透過與台灣人共同開創新世界,多少彌補我們日本人過去所犯的錯。因此,若本書能夠成為台灣年輕一代出版人帶來一些用處,將使我感到無比欣喜。

  在此,我要感謝聯經出版社編輯部的林亞萱小姐,謝謝她為台灣版的出版不遺餘力。

  以下幾位也在本書中文版出版之際,惠予種種協助,我也要在此表達深沉的謝意。

  董秀玉、汪家明、陳萬雄、程三國、舒煒、陸智昌、馬健全、楊晶(敬稱略)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林戴爵先生賢伉儷,為我啟蒙複雜微妙的台灣被統治史。我深信台灣人們的親切,乃是經過不盡幸福的歷史淬煉,源自於高尚的人性。

二○一二年九月 書於東京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40674
  • 叢書系列: 聯經文庫
  • 規格:軟精裝 / 34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這一整本寫得很硬,而且很像是個...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尚可  2013/04/12
這一整本寫得很硬,而且很像是個人出版編年史,相當沒趣味(有點同情譯者和編輯),但書名和封面的感覺不錯。
贊助商廣告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我的99個私抽屜︰唐鳳的AI時代生存心法
作者:唐鳳(口述)、丘美珍(執筆)
出版社: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出版日期:2023-03-04
66折: $ 244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
出版社:莫克文化
出版日期:2023-11-28
66折: $ 264 
博客來 - 今日66折
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
作者:愛瑞克
出版社:新樂園
出版日期:2021-07-28
66折: $ 25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空白鍵Space Bar
$ 30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吶、…來嘛♥ 【有黑條修正】
作者:ピジャ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21
$ 27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賣故事的人
作者:吳子雲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4-06-01
$ 276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慷慨的感染力:在善良被低估的年代,讓善意泛起漣漪
作者:克里斯.安德森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04
$ 336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探索者的陽炎 特別珍藏版(全)拆封不可退
作者:??????
出版社: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26
$ 142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打造被動收入流:幫自己加薪的49個富思維
作者:林峰丕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31
$ 316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把日子過好,把自己活好:你以為的偶然,都是人生的必然2
作者:千里淳風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4-05-29
$ 331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