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難得一見的專案管理小說!
湯普金斯是一名資深的專案經理,但不幸被公司裁員了。有人出高價「請」他到一個海上小國,負責6個軟體產品的開發專案。資金、人員、設備都已齊備,湯普金斯以為可以大顯身手,甚至進行一次難得的專案管理實驗——將所有人分成18個團隊,也就是每個產品成立3個大小不同的團隊彼此競爭,藉此觀察不同的人數、工作方法對專案有何影響。但是他漸漸發現,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各種問題紛紛出現,時間越來越少,眼看著「最後期限」即將來臨……
本書用一則虛構的故事,闡述了真實世界中專案管理的一般原則。它將專案管理的條列式知識,以生動的場景、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一掃專案管理書籍的枯燥之感,讓您在輕鬆閱讀小說的同時受益良多。每一章以主角的日記結尾,並歸納出101個成功管理專案的法則,這些是本書作者——軟體界的權威湯姆‧狄馬克累積數十年實務經驗,所得到的經驗與智慧,可以幫助你在下一個專案中無往不利!
作者簡介:
湯姆‧狄馬克TTom DeMarco
他是大西洋系統協會(Atlantic Systems Guild, www.atlsysguild.com)的主持人之一。他從1979年起,就針對專案評估、生產力、管理、企業文化等主題授課、撰述與提供顧問服務,因而享譽國際;他也是卡特聯盟(Cutter Consortium)的成員。1986年,他因「對資訊科學的終身貢獻」獲頒J.-D. Warnier獎;1999年,因「對軟體工程方法的終身貢獻」獲頒韋因.史帝文斯獎(Wayne Stevens Prize)。他的顧問工作主要是擔任專家證人(expert witness),偶爾也接受專案和團隊的諮詢工作。他的寫作主題包含開發方法、組織功能與組織功能失調。
狄馬克的著作除了《最後期限》外,還有與提摩西‧李斯特(Timothy Lister)合寫的經典名著《Peopleware》、《與熊共舞》(皆由經濟新潮社出版)。他現居住於緬因州坎登(Camden),並且在附近的緬因大學授課。
譯者簡介:
UMLChina成立於1999年,致力於UML/OOAD/CBD等軟體開發方法的研究與實踐,出版有電子刊物《非程序員》。目前有多名世界級專家在UMLChina(http://www.umlchina.com)線上答覆疑問。本書由UMLChina翻譯組統籌,負責的譯者為熊節與馬姍姍。
熊節
北京理工大學畢業,目前在《程序員》雜誌擔任技術編輯。好求新知,記性差,故凡有所得必記諸文字。譯有《設計模式精解》(Design Patterns Explained)、《模式的樂趣》(The Joy of Patterns)由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並與侯捷先生合譯《重構:改善既有程式的設計》(Refactoring)由臺灣培生教育出版,還著譯各類文章數十篇。
馬姍姍
熊節女友,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專修古典文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詹文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楊亨利 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
這是一本令人回味無窮、愛不釋手的管理書。《最後期限》的故事兼具創新及趣味性,在每一章結尾還附有對於團隊專案管理非常有用的實務法則。——John Sculley,蘋果公司前執行長
這是一部故事性很強的技術管理書籍。它涵蓋了許多主題,從專案評估到選擇度量單位,從解決衝突到處理含混不清的規格說明……盡情揮灑的管理智慧已使本書物超所值……《最後期限》就像呆伯特的漫畫一樣有趣,但是不那麼諷刺。更重要的是,書中蘊含許多深刻的智慧,可以幫助你在面對下一個「最後期限」時能增加成功的機會。我強烈推薦這本書。——Edward Yourdon,軟體業知名顧問、《約耳趣談軟體》作者
名人推薦:詹文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楊亨利 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
這是一本令人回味無窮、愛不釋手的管理書。《最後期限》的故事兼具創新及趣味性,在每一章結尾還附有對於團隊專案管理非常有用的實務法則。——John Sculley,蘋果公司前執行長
這是一部故事性很強的技術管理書籍。它涵蓋了許多主題,從專案評估到選擇度量單位,從解決衝突到處理含混不清的規格說明……盡情揮灑的管理智慧已使本書物超所值……《最後期限》就像呆伯特的漫畫一樣有趣,但是不那麼諷刺。更重要的是,書中蘊含許多深刻的智...
章節試閱
1 機會來了
湯普金斯先生選了最後一排位子坐下來。這是位於新澤西州的佩內洛普電話和通信公司的大禮堂。過去的幾個禮拜,因為參加各種就業輔導說明會,他對這裡已經熟得不得了。湯普金斯和其他幾千個專業人員、中階主管一樣才剛被解雇。嗯,他們通常不用「解雇」這個詞。他們更喜歡說「裁減冗員」或「縮編」,或「調整結構」,或「精簡」,或「減少管理」。或者,他們最喜歡的說法是「離開,到別的地方去發展」。他們甚至簡寫成ReSOE(Released to Seek Opportunities Elsewhere)。湯普金斯就是一個ReSOE。 今天進行的還是「機會來了」系列活動。活動公告上面說,這個為期五週的活動是「超過100小時的潛能訓練、諷刺喜劇、穿插音樂表演、還有慶祝我們變成ReSOE」。那些還在職的人力資源部的人悉心安排這些活動,彷彿覺得能成為ReSOE是「因禍得福」。他們明確表示自己也很樂意成為ReSOE。當然他們會這麼想,不過沒那麼好運。是的,他們還得裝模作樣,負起發放薪水和福利的責任。現在他們在台上,面對聽眾站成一排。 會場的最後幾排,被音響工程師們稱為「零信號區」。出於某些原因(甚至沒人能解釋為什麼),在這幾排幾乎聽不到來自前面的任何聲音。於是,這裡變成了絕佳的睡覺場所。湯普金斯總是選這裡坐。 他把今天拿到的一大堆傳單放在前面的座位上。發下來的帆布包裡有兩本厚厚的活頁筆記本和一些常用文具,包包的外面有個標誌:「我們的公司瘦下去,外面的世界才能胖起來」。包包上還有一個棒球帽,上面繡著「ReSOE,引以為榮!」的字樣。湯普金斯把帽子戴上,然後把它往下拉遮住臉。幾分鐘後,他進入了夢鄉。 人力資源部的人在台上站成一排開始唱「機會來了,真棒!」。按照預先的安排,聽眾應該跟著節奏拍手,並且大喊「真棒!」。在台上的左邊,有個人拿著擴音器不斷地招呼聽眾「大聲點!大聲點!」。一些人開始不情願地拍手,但是沒有人喊出聲來。雖然這些喧鬧聲傳到「零信號區」只剩一點點,不過也吵醒了湯普金斯。 他打了個呵欠,坐直身子。他首先注意到,還有一個人也坐在這個安靜的區域中,和他僅隔著一個座位。而且他發現,她非常可愛。看起來大約30歲出頭,膚色比較黑,中等長度的黑髮修剪成荷蘭式,一雙深色的眼睛看起來像外國人。她靜靜地看著台上的表演,非常輕蔑地微笑著──那根本不能算是微笑。湯普金斯想以前可能在哪裡見過她。 「我錯過了什麼嗎?」他問道。 她的目光仍停留在台上:「只有一件重要的事。」 「妳可以告訴我嗎?」 「他們要你離開,又不想讓你到MCI1 去。」 「還有別的嗎?」 「呃……讓我想想,你睡了大概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裡都發生了什麼事……沒有,我想沒有了。他們只是一直在唱歌。」 「我了解。對人力資源部來說,這是一個典型的『成功的早晨』。」 「噢──應該怎麼說?湯普金斯先生醒了,而且有點生氣的樣子。」 「看來是妳佔上風,」湯普金斯說,並伸出他的右手,「湯普金斯。」 「胡莉安。」她說著握住他的手,眼睛直視著他。那眼睛顏色很深,幾乎是全黑的,讓人想一直看著它。湯普金斯感覺自己的臉頰微微發熱。「呃……我的名字是韋伯斯特。韋伯斯特‧湯普金斯。」 「萊克莎。」 「很有趣的名字。」 「這是以前巴爾幹地方的名字。來自摩羅維亞2。」 「喔。」他很聰明地為自己掩飾。 「嗯。」 「我想,我們以前見過吧?」他突然想起這個問題來。 「是的。」她卻沒有繼續說下去。 「我知道了。」他還是想不起在什麼地方見過她。他環視整個會場,附近沒有別人。他們倆雖然在公開的場合,還是可以私下交談。他回頭對他迷人的同伴說:「妳也是ReSOE,我猜對了嗎?」 「不,我不是。」 「不是?那妳還在公司裡?」 「也不是。」 「我不懂。」 「我根本不是這裡的員工。其實,我是一個間諜。」 他笑了起來。「這一定是個玩笑。」他想。「說下去。」 「我是一個商業間諜。聽說過嗎?」 「我想是的。」 「你不相信。」 「呃……那是因為妳看起來不像個間諜。」 她的臉上又浮現那種讓人生氣的微笑。當然,她看起來真的很像個間諜。事實上,她看起來天生就是一個間諜。 「我想妳在騙我。」 她搖著頭,「我會證明給你看的。」她取下自己的身分證,遞給他。 湯普金斯低頭看著身分證。在她的照片上印著「萊克莎‧胡莉安」。「等等,」他說著把身分證拿近了一些。從表面上看似乎沒什麼問題,但是壓膜下面好像不太對。實際上,那根本不是壓膜,只是一層塑膠皮。他把塑膠皮撕掉,照片從身分證上掉了下來。原來這張照片下面還有一張照片,是一個中年男子。現在他看出來了,她的名字是用膠紙粘在身分證上的。他把膠紙撕掉,看見下面的名字是「瓦爾特‧斯托格爾」。「哇,這是我看過的最差勁的偽造證件。」 她歎了口氣:「摩羅維亞的KVJ3可沒有那麼豐富的資源。」 「妳真的是……」 「嗯。要去告發我嗎?」 「呃……」一個月前,他一定會那樣做。但是,一個月的時間可以發生很多讓人改變的事。他考慮了一下,然後說:「不,我不會。」他把身分證還給她。她優雅地把身分證塞進錢包。 「摩羅維亞……是不是一個共黨國家?」湯普金斯問她。 「對。可以算是。」 「妳替一個共產黨政府工作?」 「可以這麼說」 他搖著頭。「這是怎麼回事?我是說,如果1980年代證明了什麼的話,那就是共產主義已經破產了,不是嗎?」 「嗯。那麼1990年代告訴我們說,另一個陣營也不怎麼樣。」 「當然,有很多人被裁員是真的。」 「光是之前九個月裡就有330萬人被裁員,你是其中一個。」 一陣沉默,湯普金斯細細地咀嚼著她的話。現在他應該說點什麼。「呃……」多麼沉重的話題,他想。他很機警地換一個話題:「告訴我,胡莉安女士,間諜的工作怎麼樣?我的意思是,我現在也正在找工作。」 「噢,不,韋伯斯特,你不是當間諜的料,」她竊笑道,「完全不是。」 他有點生氣:「是啊,我根本不懂這些。」 「你是一個經理人。一個系統管理者,一個傑出的經理人。」 「不過有些人並不這樣想。妳看,我已經成了一個ReSOE。」 「的確有些人真的沒大腦。可是這樣的人通常會成為大公司的高階主管。」 「是啊。不管怎麼說,我還不知道一個間諜究竟都做些什麼。我是說,我從來沒碰到過一個間諜。」 「就像你所想的,盜竊公司的機密,偶爾綁架一個人,或者還會搞搞謀殺什麼的。」 「真的?」 「呵呵,當然了。這都是間諜的日常工作。」 「呃……這可不是什麼值得尊敬的工作。妳竟然會綁架別人,甚至……甚至殺掉他們?只是為了獲取商業利益?」 她打了個呵欠:「我想是這樣吧。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下手。我們只會幹掉那些值得幹掉的人。」 「好吧,但不管怎麼說,我還是很難贊成這種做法。我是說,我根本無法贊成。什麼樣的人會去綁架另外一個人呢?我們甚至都不會跟陌生人說話,什麼樣的人才能做到呢?」 「我猜是非常聰明的人。」 「聰明?做這種事情還需要聰明?」 「不是指綁架本身。那完全是機械式的。問題的關鍵是要知道應該綁架誰。」她彎下腰,從腳邊的小冰筒裡拿出一罐飲料,打開它。「你要喝點飲料嗎?」 「唔,不了,謝謝。我從來不喝其他飲料,除了……」 「……健怡的『胡椒博士』。」她拿出一罐冰涼的健怡「胡椒博士」。 「噢,好吧,既然妳有……」 她拉開拉環,遞給他。「乾杯。」她說著與他碰了一下瓶子。 「乾杯。」他喝了一口。「知道該綁架誰會很困難嗎?」 「還是我來問你吧。管理中最困難的是什麼?」 「人。」湯普金斯不加思索地回答。這是他最熟悉的主題,再清楚不過了。「讓正確的人去做正確的事。這就是優秀的管理者和平庸的管理者之間的區別。」 「嗯。」 現在他想起在什麼地方見過她了。那是在半年前,一個企業管理的課堂上。那時她就坐在最後一排,當他站起來與主講人就這個問題展開辯論的時候,她就在旁邊,與他只隔幾個位子。是的,現在他全想起來了。他們請一個叫卡布福斯──愛德加‧卡布福斯──的傢伙來上這門課,他大概25歲,很明顯從來沒有管理過任何人、任何事。而他要教湯普金斯這種做了半輩子管理工作的人如何管理。更糟的是,他要上整整一週的課(這是課表上寫的),而絲毫不提關於人的管理。湯普金斯站了起來,狠狠地訓了他一頓,然後走出教室。生命如此短暫,他可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這種「培訓」上面。 當時她也聽到了這些,但現在他還是把對卡布福斯說的又對她重複一遍:「尋找合適的人。然後,不管你之後做錯了什麼,他們都會拯救你。這就是管理。」 「嗯。」 長時間的沉默。 「噢。」最後還是湯普金斯開口了。「妳的意思是,挑選合適的人選來綁架,也是同樣的道理,是嗎?」 「當然了。你必須挑選出對你有利的人,而你的競爭對手會因為失去這個人而被削弱。要知道該選誰,這並不容易。」 「好吧,我的確不知道。我猜妳會選那個組織中最醒目的人。難道不是這麼簡單嗎?」 「大錯特錯。假如你真的想搞垮這個組織,你會選擇除掉那個最醒目的人嗎?比如說,他們的CEO?」 「呵呵,當然不是。我猜如果妳除掉了他們的CEO,這家公司的股票一般會上揚20個點。」 「沒錯。這就是我經常說的羅傑‧史密斯效應(Roger Smith Effect)──他是以前通用汽車的董事會主席。我決定留下史密斯,讓他來搞垮通用汽車公司。」 「噢,好主意。」 「現在,如果我想對你們的公司搞點真正的破壞,我就知道該對哪個經理下手。」 「妳已經有目標了?」誰是公司裡真正不可或缺的人物,湯普金斯大概還心裡有數。 「當然。想知道嗎?」她從錢包裡拿出小筆記本,在上面寫了三個名字。然後她考慮了一下,又加上了第四個。隨後把本子遞給他。 他盯著這個名單。「唔,」湯普金斯說道,「這就像一枚原子彈,會把公司炸回到黑暗時代去。妳正確選擇了四個人……他們都是我的朋友,有家有孩子。妳不會是想……」 「噢,不。不用替他們擔心。只要你們的公司繼續保持現狀,根本就不需要搞任何破壞。相信我,不管這四個優秀的經理在不在,你的老闆很快就會走路了。我來這裡的目標不是他們,而是你,韋伯斯特。 「我?」 「對。」 「為什麼?摩羅維亞的K──V……要我來幹嘛?」 「KVJ。不,不是KVJ需要你,而是摩羅維亞全國需要你。」 「請妳解釋一下。」 「好吧,我們的國家元首──我們一般叫他『元首』──宣布,到2000年,摩羅維亞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軟體出口國。這是我們未來最重要的國家計畫。我們正在建造一個世界級的軟體工廠。我們需要有人來管理它。就這麼簡單。」 「你們打算雇用我?」 「差不多吧。」 「我真的很驚訝。」 「可以理解。」 「好吧,看來是真的囉。」湯普金斯又喝了一大口飲料,換上了狡猾的眼神:「說說看,你們能出多少?」 「噢,我們可以晚一點再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到達那兒以後再說吧。」 他笑了,表示不肯相信:「那兒?妳以為在談好條件之前,我會跟妳去摩羅維亞嗎?」 「你會的。」 「我可不敢肯定。我是說,我現在對妳和妳那些惡劣手段多少有一些了解。如果我不接受妳的條件,誰知道妳會對我做些什麼?」 「是啊,誰知道?」 「如果我跟妳去,我就真是個大傻瓜……」他停下來,想著該怎麼說。他的舌頭好像有點發麻。 「非常傻的大傻瓜。是啊。」她表示同意。 「我,唔……」湯普金斯低下頭看著手中的飲料。「妳說,妳是不是……」 「嗯。」她說道,露出了神祕的微笑。 「唔……」 不一會兒,湯普金斯先生就失去了知覺,悄無聲息地滑到座位下面。 優質管理的四大要素:
● 選擇對的人。
● 為他們分配對的工作。
● 讓他們保持積極。
● 幫助團隊凝聚起來並維持團隊的凝聚力。
(其他一切都只是「文案」)
1 譯註:MCI是一家電話公司,與湯普金斯先生現在的公司是競爭對手,所以儘管湯普金斯先生已經被解雇了,公司還是不想讓他到MCI去。
2 譯註:虛構的國家名稱。
3 譯註:指祕密警察機關。
1 機會來了
湯普金斯先生選了最後一排位子坐下來。這是位於新澤西州的佩內洛普電話和通信公司的大禮堂。過去的幾個禮拜,因為參加各種就業輔導說明會,他對這裡已經熟得不得了。湯普金斯和其他幾千個專業人員、中階主管一樣才剛被解雇。嗯,他們通常不用「解雇」這個詞。他們更喜歡說「裁減冗員」或「縮編」,或「調整結構」,或「精簡」,或「減少管理」。或者,他們最喜歡的說法是「離開,到別的地方去發展」。他們甚至簡寫成ReSOE(Released to Seek Opportunities Elsewhere)。湯普金斯就是一個ReSOE。 今天進行的還是「機...
推薦序
〔推薦序〕 看小說也可以學習到專案管理的智慧 楊亨利/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
學資訊管理的人都應該知道DFD這種傳統的系統分析工具。DFD的符號有不同的繪法,其中一套就是 DeMarco與 Yourdon所提出的。所以,對Tom DeMarco此人應該不陌生。對這麼一位大師所寫的書,我們會有怎樣的預期呢?
聽過狗熊偷玉蜀黍的故事吧?狗熊用雙手偷了根玉蜀黍,夾在左手的腋下,然後再用雙手偷下一根玉蜀黍,又夾在左手的腋下,結果總共只偷走了一根玉蜀黍──因為其他之前所夾的,通通掉在地下了。學生呢?終年受教,背重點、找考古題,一切只重考試,考完了卻又都忘光了。教師偶爾提醒學生要思考,所面對的卻常是一片茫然。學習與教學就真是如此無奈嗎?
我教導系統分析與設計、軟體工程相關課程多年,常感到要讓學生們真能體會系統開發中的問題是十分困難。不管是用英文、中文的教科書,書中所提的觀念,對同學們似乎永遠只是「考試是否會考這個」。即使輔以分組來進行小型真實專案的開發,究竟真實度還是不夠,時間也僅有二、三個月,同學們還是難以體會出其間蘊含的管理議題、人性問題、組織政治的現實等。這其實也怪不得同學,畢竟是缺乏經驗智慧的累積與洗禮。個案教學或許是補強同學經驗、給予思索情境的一個方式。
本書是個案嗎?卻也不是,作者用的是小說手法,有鮮明的人物與刻意安排的情節。這本書讓學生們來看,應比教科書可讀性高得多。或許,若被其情節吸引,還會讓他們廢寢忘食。
看小說又會有何長進?這小說雖也安排了男女主角,可是它可不是一本言情小說。其實,若真從言情小說角度來看,或許還會覺得其某些情節、乃至結局安排並不十分合理。
那這到底是何種小說?它出現了下列一些名詞:「甘特圖」、「PERT圖」、「狀態報告」、「時間卡」、「專案里程報告」、「軟性議題」、「人員選擇」、「任務分配」、「激勵團隊」、「CMM 2、3級」、「對照實驗」、「關鍵性專案」、「介面樣版」、「半匿名互動機制」、「流程改善」、「模擬器」、「除錯」、「測試」、「最後一分鐘實作」、「軟體審查」等。學資訊或教資訊的人,若不先告訴你這是什麼樣的書,你是不是會猜它是本典型的系統分析、軟體工程或專案管理的教科書呢?
曾有個碩士班學生說:「學資管啊,就只要懂一些名詞;當別人提到時,你不會陌生,或你能對別人搬弄這些名詞就好。」是這樣嗎?當然不是。不懂得整體概念,弄不好,你就要班門弄斧、貽笑大方了!可是,若真能懂得該懂的名詞,卻也是第一步,尤其是對現在大學部學生的基本要求!強灌輸上述這些名詞,考考名詞解釋,學生去背誦、默寫,而後,再遺忘。若真如此,豈不如同上述狗熊般的悲哀?若能在看小說時,潛移默化地去體會、主動去了解那些觀念,豈不是更愉快? 看完本書,你應能:
˙對管理、尤其是專案管理有所體會
˙對組織政治有些了解
˙知道壓力與生產力的關係
˙明白人力資源在專案發展中的角色(資管同學,聽過人月數字的迷思吧?加人手真的能解決問題,加快系統開發速度嗎?)
˙也對如何解決衝突有基本認識
這書還有一個特點,它用了男主角寫日記的方式,傳遞了一般教科書中的重點、總結。仔細去咀嚼那些話語,或許你可得到很多!
〔推薦序〕 看小說也可以學習到專案管理的智慧 楊亨利/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
學資訊管理的人都應該知道DFD這種傳統的系統分析工具。DFD的符號有不同的繪法,其中一套就是 DeMarco與 Yourdon所提出的。所以,對Tom DeMarco此人應該不陌生。對這麼一位大師所寫的書,我們會有怎樣的預期呢?
聽過狗熊偷玉蜀黍的故事吧?狗熊用雙手偷了根玉蜀黍,夾在左手的腋下,然後再用雙手偷下一根玉蜀黍,又夾在左手的腋下,結果總共只偷走了一根玉蜀黍──因為其他之前所夾的,通通掉在地下了。學生呢?終年受教,背重點、找考古題,一...
作者序
〔前言〕
1930年代,科羅拉多大學的物理學家喬治‧迦莫夫(George Gamow)開始撰寫一系列關於湯普金斯先生(Mr. Tompkins,一個中年銀行職員)的短篇故事。故事中的湯普金斯先生對於現代科學很感興趣,他總是去聽當地大學一位物理教授的夜間課程,但在課堂上必定睡著。當他醒來的時候,總會發現自己來到另一個宇宙,在那裡,某些物理常數發生了令人驚訝的變化。
例如,其中一個故事提到:在湯普金斯醒來的宇宙中,光速只有每小時15英哩。這意味著他可以騎在自行車上觀察到相對論的效應:當他加速時,城市的街區在他前進的方向上變短了,而且郵局的時鐘也變慢了。在另一個故事裡,湯普金斯來到一個蒲朗克常數為1.0的世界,這時他可以在撞球台上看到量子力學所描述的效果:球不是直線地滾過球台,而是隨機出現在各個離散的位置上。
當我第一次讀到迦莫夫的故事時,還是一個少年。就像湯普金斯一樣,我對現代科學也非常感興趣,當時我已經讀過很多關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資料。但是,直到我讀過《湯普金斯先生在奇境》(Mr. Tompkins in Wonderland)之後,我才真正對這些理論有了自己的理解。
我一直很推崇迦莫夫獨創的教育方法,這使我想到用類似的方法來闡述一些關於專案管理的原則。我需要做的就是描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經驗豐富的專案經理被送到一個「奇境」,在那裡,專案管理的規則發生了有趣的變化。這就是《最後期限》最初的靈感來源──我應該感謝迦莫夫,因為我借用了他的靈感。本書故事是關於一個叫湯普金斯的經理人,以及他在前蘇聯摩羅維亞共和國(Republic of Morovia)的軟體專案中不尋常的經歷。
〔前言〕
1930年代,科羅拉多大學的物理學家喬治‧迦莫夫(George Gamow)開始撰寫一系列關於湯普金斯先生(Mr. Tompkins,一個中年銀行職員)的短篇故事。故事中的湯普金斯先生對於現代科學很感興趣,他總是去聽當地大學一位物理教授的夜間課程,但在課堂上必定睡著。當他醒來的時候,總會發現自己來到另一個宇宙,在那裡,某些物理常數發生了令人驚訝的變化。
例如,其中一個故事提到:在湯普金斯醒來的宇宙中,光速只有每小時15英哩。這意味著他可以騎在自行車上觀察到相對論的效應:當他加速時,城市的街區在他前進的方向上變...
目錄
推薦序一 組織生產力提升的關鍵——專案管理 詹文男
推薦序二 看小說也可以學習到專案管理的智慧 楊亨利
前言
第1章 機會來了
第2章 一堂管理課
第3章 「矽谷」
第4章 管理者的第一天
第5章 元首
第6章 全世界最偉大的專案經理
第7章 徵才
第8章 風險管理與生產力
第9章 人力資源管理的大將
第10章 建立模型與模擬
第11章 最後期限:理想與現實
第12章 數字狂
第13章 流程改善
第14章 設計與除錯
第15章 加班的效果
第16章 含糊的規格文件棍見
第17章 解決衝突的專家
第18章 衝突與調解
間奏
第19章 專案的人員安排
第20章 減少無效會議的方法
第21章 決戰開始
第22章 年度最轟動的上市股票
第23章 101個法則
書中人物名錄
編後記
推薦序一 組織生產力提升的關鍵——專案管理 詹文男
推薦序二 看小說也可以學習到專案管理的智慧 楊亨利
前言
第1章 機會來了
第2章 一堂管理課
第3章 「矽谷」
第4章 管理者的第一天
第5章 元首
第6章 全世界最偉大的專案經理
第7章 徵才
第8章 風險管理與生產力
第9章 人力資源管理的大將
第10章 建立模型與模擬
第11章 最後期限:理想與現實
第12章 數字狂
第13章 流程改善
第14章 設計與除錯
第15章 加班的效果
第16章 含糊的規格文件棍見
第17章 解決衝突的專家
第18章 衝突與調解
間奏
第19章 專案的人員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