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倦都市卻又不敢離開的人們,
你以為無未來的郊區鄉村,才是最有發展前景的所在!
你以為無未來的郊區鄉村,才是最有發展前景的所在!
為了工作機會、為了高薪、為了人生前景……有太多看似「理所當然」的理由說服人們留在都市。但是打開視角放眼世界,我們會看到有些郊區鄉村,甚至是看似沒落的街區,已經開始令人意想不到的新變革、創造出啟發未來的無數機會。
有奧地利,有鄉村光靠一兩棟強調永續環保的木造建築就能每年吸引無數觀光客;也有義大利的村落,在發展觀光時以「全村就是你家」為號召,讓旅人吃飯借宿時都會深入當地體驗文化而大受好評;在葡萄牙里斯本的舊街區,年輕建築師與人類學家攜手用「一樓計畫」把社群帶入原本空蕩蕩的店面、營造出活絡的人際互動;而在台灣,也有重新活化老舊建築,變身文化聚落的案例。
重新喚起地域活力、提供主流都市以外更多生活選擇的「地方創生」已經逐漸蔚為主流,新興的變革、未來的機會,都大有可能從郊區鄉村開始發展擴散。別再只是「來去鄉村住一晚」了,你我鍾愛的地方,都可以是文化經濟發展的最先端!
作者群均擁有建築或城鄉規劃背景,足跡遍及法國、瑞士、奧地利、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蘇格蘭、芬蘭、台灣等地,親身查訪地方組織,與當地人士討論詢問後寫成調查分析報告,在日本國內也堪稱是第一本彙集歐洲地方創生經驗的書籍。台灣近年也漸漸掀起地方創生的風潮,不僅政府倡導,回流鄉間居住工作的人們也日漸增多。在較為常見的日本事例之外,本書的歐洲經驗可補足更多視角。
*本書由【東海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中區再生基地發起人】蘇睿弼 審訂
深入前線 專業推薦
甘樂文創
林承毅(林事務所代表&服務設計師 )
透過書中搜羅自世界各不同現場的真實案例,打開我們對於地域實踐的視野及可能性,也更治癒了過往總是單向輸入日本觀點的偏食症,尤其讓我們更意識到,在地方創生的範疇中,適時、適地性之重。
同樣是為了抵抗少子化,高齡化的不可逆趨勢而戰,不同地方的人,處於不同的環境風土之下,以創意為刀,實踐為斧,志氣為鋸,創造出各式充滿想像力及在地性特色的可能。
而這樣的多樣性及魅力,源自於地方期盼能透過草根的行動,找回生存的自信心及生活的幸褔感,一切關鍵就在於人本,而唯有以此為指針,一路向前,地方才能真正走向永續之道。
當地方重新被看見,並成為復甦的急先鋒,創生就不會只是口號,而是人們從找回自我,迎向志業初心的關鍵。
楊璨如(台灣版食通信活動發起人)
世界各地的創生行動都是從一個有意識、有脈絡的社會觀察發起,縱使初心並非企圖去創造地方的全球競爭力,務實克服地方課題,更能彰顯各別地域的差異、激發地方創生的終極關懷能力。只要願意付諸行動,邊陲將不再是失落的空間,而是各種創生型態的機會。
鄭佑軒(RTM泛旅遊理事長)
「創新來自邊陲。」我雖然認同這句話,但既然是邊陲,就不能用「中心」的角度思考創新作法。
台灣在地有許多社區經營者在打造「小旅行」,企圖透過觀光導入商業模式,但在旅行從業多年,我觀察到,大眾市場「觀光客」的需求跟地方旅行的特質是相反的。觀光客期待的是簡單、便宜、內容淺的娛樂;地方旅行努力耕耘的卻是耗時、深度、相對昂貴的體驗內容。地方旅行主打生活型態感受與文化教育,是向「學習型消費者」的利基市場作推廣。
本書中有非常多創意噴發的邊陲創生成功案例,讀來十分振奮人心 ── 我自勉投入青年返鄉風潮的推動,期待出現更多「抓對市場」的在地新亮點,讓台灣成為「鄉村人文的大型教育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