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蒂芬·保羅·賈伯斯,通稱史蒂夫·賈伯斯,是一名美國企業家、行銷家,蘋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曾任董事長及執行長職位,NeXT創辦人及執行長,也是皮克斯動畫的創辦人並曾任執行長,2006年為華特迪士尼公司的董事會成員。2017年9月蘋果發布會舉行的地方,以他命名為 Steve Jobs Theater 。
賈伯斯在1970年代末與蘋果公司另一始創人史蒂夫·沃茲尼克及首任投資者邁克·馬庫拉協同其他人設計、開發及銷售Apple II系列。在1980年代初,賈伯斯是最早看到全錄帕洛奧圖中心的滑鼠驅動圖形用戶介面的商業潛力,並將其應用於Apple Lisa及一年後的麥金塔電腦。 1985年,在董事會的鬥爭失勢後,賈伯斯離開蘋果公司及成立了NeXT公司(一間電腦平台開發公司,專門從事高等教育及商業市場)在1986年,他收購了盧卡斯影業的電腦繪圖部門,成立了皮克斯。他被譽為《玩具總動員》的執行製片人。他一直擔任皮克斯動畫的執行長並持有50.1%的股份,直到公司在2006年被華特迪士尼公司收購,此項收購使賈伯斯成為迪士尼公司的最大個人股東及董事會成員。 在1996年,蘋果公司董事會決議買下NeXT公司,把賈伯斯帶回他參與創立,卻正在垂死邊緣的蘋果公司擔任臨時CEO。他在2000年起成為正式CEO,帶領蘋果輝煌的iPod、iPhone、iPad時代的到來。 從2003年10月起,賈伯斯與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奮戰了8年,最終於2011年8月辭任執行長一職,在他第3次病假期間,賈伯斯當選為蘋果公司的董事長。
在他生活的年代裡,賈伯斯被認為是電腦業界與娛樂業界的標誌性人物,同時人們也把他視作麥金塔電腦、iPod、iPhone、iPad等知名數位產品的締造者。他亦曾七次登上《時代雜誌》的封面,被認為是當時全球最為成功的商人之一。2007年,賈伯斯被《財富》雜誌評為了年度最強有力商人。賈伯斯的生涯極大地影響了矽谷風險創業的傳奇,他將美學至上的設計理念在世界上推廣開。他對簡約及便利設計的推崇為他贏得了許多忠實追隨者。
維基百科
圖書名稱:小人物
科技傳奇賈伯斯被消失的大女兒麗莎‧布倫南-賈伯斯親筆寫下的成長回憶錄。
從她1978年出生,至2011年賈伯斯離世,橫跨30多年的人生。
以女兒的視角,記錄她眼中的父親賈伯斯。
我一出生,他不斷對別人說「那不是我的小孩。」
直到他臨終前,一遍一遍重複哭著對我說「我欠你一回。」
血緣不一定等於愛,家也不一定代表溫暖。
每個孩子,都曾從父母那裡受傷。
每個父母,也都還在學如何去愛。
這不是另一本崇拜賈伯斯商業天才的傳記、也不是揭露賈伯斯私人生活的八卦爆料,
而是從孩子的視角仰望大人的世界,未經修飾卻細微深刻的成長軌跡。
我不是一個錯誤──寫作是對過往的一種理解與療傷。
麗莎的文字猶如電影畫面一幕幕在眼前展開,我們與她一起經歷成長的徬徨、掙扎與衝撞,體會家人間難言難解的複雜情感,也第一手窺見蘋果公司與崛起中的矽谷面貌,更動人的是,我們看見一個女兒如何在宛如兩極的父母親與迥異的兩個世界之間,不斷追尋自我歸屬與理想中的親情。
每個人不也都是如此嗎?成長比想像中困難、比想像的痛。即使已經長大,我們仍花很大力氣去理解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尋找理解與自我療癒的方法,希望可以回頭保護內心那個傷痕累累卻滿懷希望的孩子。沒有所謂完美或正常的家庭,但所有的經歷都會鑿刻出獨一無二的生命痕跡,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寫作是為了回到過去,與那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已經不在的人,多相處一些……
時而悲傷、時而逗趣,充滿令人坐立難安的誠實與直觸內心的情感。這是麗莎與過去和解的成長故事,也是給所有掙扎著長大的孩子的一封情書。
讀者書評
「會翻開這本書,很大的原因是對蘋果創始人賈伯斯感到好奇,想知道他在家人眼中的樣子。賈伯斯的大女兒麗莎寫的這本回憶錄,閱讀的過程中,我感受到我的諮商師角色想開始分析麗莎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的創傷──面對缺席的父親,這位小女孩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讀和求生存。麗莎眼中的父親和許多人心目中的賈伯斯很不一樣,我猜想,成長的過程中她的聲音都沒有被聽見、她的故事沒有被看見。於是我想邀請大家,在讀這本書時,可以試著放下分析和評價,讓我們當一個見證人就好,一起好好聆聽麗莎說故事。」──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留佩萱
「我們喜歡看偉人傳記,因為在偉人的故事中彷彿能看見一種『不一樣』,讓我們能投射自己的崇拜。但《小人物》恰恰相反:透過麗莎赤裸而不帶評價、細膩但不致濫情的文字,我們看見一個偉人的『一樣』:一樣的破碎、一樣的脆弱、一樣的想望。而這些『一樣』,進而創造連結、帶來力量。」──為台灣而教創辦人暨董事長 劉安婷
「瑰麗迷人的藝術之作,耀眼的成長故事。猶如一幅甜蜜可愛的私人畫像,透過女兒的雙眼說故事,看見父親為自己的出身糾結,差一點就能成為她所希望的父親。」──新英格蘭筆會獎作家 奇佛(Susan Cheever)
「目光清澈、逗趣、真誠、不濫情,論傷感也不遜於我近年讀過的回憶錄……沒有其他書籍或電影像本書一樣,具體而微地呈現出史帝夫‧賈伯斯。」──知名影評人 洛帕泰(Phillip Lopate)
「筆法高超的成長傳記,關於一個孩子努力想在迥異的父母、身分和世界之間尋找定位的故事。仁慈、睿智,充滿細膩的細節。令人驚奇的一本書,令人驚奇的作家。」──小說家 奎特羅(Jamie Quatro)
「敘事中透出一絲敬畏、渴求和失望……帶領讀者深入一個孩子的內心,欽慕賈伯斯的天才,渴望他的愛,又懼怕他的不可捉摸。」──《出版者週刊》
「細膩的故事,關於家庭、愛和身分認同……對父母角色的探究美麗得驚人,彷若只是不經意地將蘋果創辦人寫進其中。」──《科克斯書評》
「細膩的寫作功力與報導式筆法,從不淪為灑狗血或八卦。……深刻真實的成長故事,身處天差地遠的兩個環境,哪一邊感覺都不太像家。」──《Booklist雜誌》
作者簡介
麗莎‧布倫南-賈伯斯
麗莎‧布倫南-賈伯斯現居紐約布魯克林,這是她第一本著作。她的文章散見於《Vogue》《歐普拉雜誌》《西南書評》《麻省書評》《哈佛呼聲》和《洛杉磯時報》等報章雜誌。
譯者簡介
韓絜光
台大外文系畢業,專職人文科普書籍與字幕翻譯。在天下雜誌出版的譯作有《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我們住在焦慮星球》等書。另有 《足球帝國》、《蕭邦的鋼琴》、《探險家學院》系列等。喜歡貓、角蛙和末日電影。
譯作賜教:seed234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