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獲美國全國科學教師協會(NSTA)「傑出科學書籍獎」
🏆 入圍紐約州夏洛特圖書獎
❐螃蟹為什麼戴著海膽當帽子?
❐蝙蝠在豬籠草裡一夜好眠?
❐不只除蟲,啄牛鳥還身兼保鑣!
❐穿上海藻迷彩服的樹懶~
❐大白鯊竟然不會吃掉牠們?
❐誰在河馬頭上做日光浴?
當我們同在一起,有趣的事情就發生了!
這是一本溫暖又有趣的科普童書,展示了為什麼不同的動物總是湊在一塊兒。你甚至會發現包括你在內的共生關係!(小劇透:你的頭癢嗎?)讀完本書,你將會以嶄新的眼光看待自然!
「插圖精美,內容豐富,是關於共生關係的資訊寶庫。」──《書單》(Booklist)
「麥肯.莫菲擅長將大量資訊濃縮成引人入勝、易於理解的內容。」──《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作者簡介:
麥肯.莫菲(Macken Murphy)
是一位作家及科學教育者。他主持一個每週更新的動物 Podcast《物種》(Species),此節目同時受到蘋果公司及 BBC 的《Wildlife》雜誌推薦。目前在牛津大學攻讀人類學。
繪者簡介
德拉甘.柯爾迪克(Dragan Kordić)
是一位童書插畫家,為應用平面設計碩士。熱愛藝術之餘,他的靈感來源還包括探索大自然、旅行、閱讀。他喜歡和太太、年幼的女兒、(真實及想像的)朋友們、他的鸚鵡奧格斯特及兩隻狗相處。他現居克羅埃西亞的里耶卡。
審訂者簡介
林大利
澳洲昆士蘭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科普書籍譯者、審定者。主要研究小鳥、森林和野生動物的棲地。出門一定要帶書、對著地圖發呆很久、算清楚自己看過幾種鳥;同時也是個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一種科學寫作的美德。
譯者簡介:
張芷盈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口譯組畢業。曾任記者、非政府組織工作人員,目前兼職插畫設計,譯作十餘本,翻譯的繪本包括《猜猜看,他們吃了什麼? 》、《出發吧!環遊世界驚奇建築》。來信指教:gina.cychang@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黃文山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林大利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這本插圖精美、內容引人入勝的書籍,將顛覆您對「共生=互利」的既定刻板印象。根據現代生態學的觀點,共生是指兩個不同物種間持續且密切的互動關係,無論雙方互利、單方受益,甚至一方受害,皆屬共生現象。此書內容多采多姿,臚列了很多動物界你所不知道的共生現象。透過本書,您將輕鬆探索自然界中多樣的共生形式——從海洋、森林到日常環境,動植物的關係比想像更豐富!──黃文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每一種生物都需要依賴其他生物,才有辦法在地球上生存。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係,稱為「交互作用(interactions)」,包含吃與被吃、互利互惠、吃虧與佔便宜等各種形式。其中「互利共生」,是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彼此外觀和親緣關係相距甚遠的生物,在某個環境相遇了,為了求生存和順利繁衍後代,牠們必須互助合作,一起在艱困的環境中渡過難關!書中的各種案例,除了大開各位的眼界,也不妨從大自然學習各種合作的可能。──林大利(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名人推薦:黃文山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林大利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這本插圖精美、內容引人入勝的書籍,將顛覆您對「共生=互利」的既定刻板印象。根據現代生態學的觀點,共生是指兩個不同物種間持續且密切的互動關係,無論雙方互利、單方受益,甚至一方受害,皆屬共生現象。此書內容多采多姿,臚列了很多動物界你所不知道的共生現象。透過本書,您將輕鬆探索自然界中多樣的共生形式——從海洋、森林到日常環境,動植物的關係比想像更豐富!──黃文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每一種生物都需...
作者序
共生關係是什麼?
除非是想吃掉彼此,大部分的動物都不想和其他動物扯上關係。所有的生物通常都和同類待在一起。猴子和猴子待在一起,鮭魚和鮭魚一塊兒,孔雀跟孔雀作伴,以此類推。這本書講的是更不尋常的例子。書中介紹共生的例子,也就是不同物種的動植物和其他生物形成的有趣關係。
當大部分的人想到共生,想到的是雙贏的情況。這本書裡有許多這類例子,從狐獴幫疣豬清潔,到短鎖蛙幫忙看守捕鳥蛛的卵等等。但共生不只包括快樂好夥伴:可以是任何兩個物種的長期交互作用關係。就算只有一種物種受益,或甚至其中一個物種因此受害,也屬於共生關係。接下去看看海鳥的盜食行為、吸血雀鳥和各種可惡的騙子。
我是麥肯,一名科學教育者,也是動物 Podcast《物種》(Species)的主持人。我從小就很熱愛動物──畢竟,我自己就是其中一員!成長過程中,我一直對不同物種間的關係十分感興趣。我一直覺得自己和非人類的生物有一種特殊的連結──甚至包括我自己體內的寄生蟲(請見第56~57頁)。這本書集結了我最喜歡的共生例子。有一些你可能聽過,但除了專門研究這類共生關係的科學家,大部分的例子都鮮為人知。想知道不同的生物碰在一起時會發生哪些奇妙的事,就繼續讀下去吧!
麥肯.莫菲
共生關係是什麼?
除非是想吃掉彼此,大部分的動物都不想和其他動物扯上關係。所有的生物通常都和同類待在一起。猴子和猴子待在一起,鮭魚和鮭魚一塊兒,孔雀跟孔雀作伴,以此類推。這本書講的是更不尋常的例子。書中介紹共生的例子,也就是不同物種的動植物和其他生物形成的有趣關係。
當大部分的人想到共生,想到的是雙贏的情況。這本書裡有許多這類例子,從狐獴幫疣豬清潔,到短鎖蛙幫忙看守捕鳥蛛的卵等等。但共生不只包括快樂好夥伴:可以是任何兩個物種的長期交互作用關係。就算只有一種物種受益,或甚至其中一個物種因此...
目錄
2 共生關係是什麼?
6 捕鳥蛛和短鎖蛙
8 郊狼與美洲獾
10 蝙蝠與無花果
12 河馬與淡水龜
14 嗜血地雀和鰹鳥
16 虎蘭和樹
18 螞蟻和蚜蟲
20 斑馬和鴕鳥
22 黑猩猩和果樹
24 牛和鷺鷥
26 啄牛鳥和犀牛
28 埋葬蟲和蟎
30 石龍子與莿桐
32 小丑魚和海葵
34 賊鷗和海鸚
36 海螺和寄居蟹
38 訪花蜂和花朵
40 嚮蜜鴷和人類
42 蜘蛛蟹和海藻
44 水豚和牛霸鶲
46 大翅鯨和藤壺
48 螞蟻與真菌
50 螯蝦和蛭蚓
52 象鼩和塔玉鳳
54 巨型管蟲和細菌
56 人類和頭蝨
58 石斑魚和章魚
60 彩蝠和豬籠草
62 人面蟹和海膽
64 斑馬和牛羚
66 杜鵑鳥和葦鶯
68 蜂鳥和花朵
70 裸胸鯙與裂唇魚
72 疣猪和狐獴
74 饅頭果細蛾和饅頭果
76 吸血蝙蝠與豬
78 斑蚊和粉蝶蘭
80 鬼蝠魟和鮣魚
82 鳥和樹
84 藍灰蝶和紅火蟻
86 林鼠和擬蠍
88 狼群和鬣狗
90 蟹蛛和花
92 人類與狗
94 螞蟻和相思樹
96 啄木鳥與仙人掌
98 人類和玉米
100 松鼠與橡樹
102 穴龜與糞金龜
104 樹懶和海藻
106 綠腹麗魚和花斑腹麗魚
108 狐猴與旅人樹
110 檸檬微蟻和惡魔的花園
112 牛鸝和黃喉地鶯
114 拳擊蟹和海葵
116 紅尾綠鸚鵡和藍桉樹
118 黑帶鰺和大白鯊
120 卷尾和狐獴
122 鰕虎和槍蝦
124 名詞表
126 致謝
127 簡介
2 共生關係是什麼?
6 捕鳥蛛和短鎖蛙
8 郊狼與美洲獾
10 蝙蝠與無花果
12 河馬與淡水龜
14 嗜血地雀和鰹鳥
16 虎蘭和樹
18 螞蟻和蚜蟲
20 斑馬和鴕鳥
22 黑猩猩和果樹
24 牛和鷺鷥
26 啄牛鳥和犀牛
28 埋葬蟲和蟎
30 石龍子與莿桐
32 小丑魚和海葵
34 賊鷗和海鸚
36 海螺和寄居蟹
38 訪花蜂和花朵
40 嚮蜜鴷和人類
42 蜘蛛蟹和海藻
44 水豚和牛霸鶲
46 大翅鯨和藤壺
48 螞蟻與真菌
50 螯蝦和蛭蚓
52 象鼩和塔玉鳳
54 巨型管蟲和細菌
56 人類和頭蝨
58 石斑魚和章魚
60 彩蝠和豬籠草
62 人面蟹和海膽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