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滿載而歸的學習之旅
莊麗香
很高興能參加《薩所羅蘭》以文會友的活動,豐富且多元的一場學習之旅,研討主題以Joyce的《芬尼根守靈:墜生夢始記》、比昂思想理論與《金剛經》三種題材作為閱讀思考來交流,這三者各有奧妙艱深難懂之處,讀起來相當不易,但很有意思的是大家各自切入的角度不同,帶來更豐富多元的觀點,讓艱深的題材變得有趣,也讓學習收穫滿載。
我個人覺得這次的學習題材可以組合成一個三角關係圖,Joyce的《芬尼根守靈:墜生夢始記》代表人的苦,用文字密碼將人世間的各種愛恨情仇濃縮呈現,由於過於濃縮變形,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就先感受到無以名之的苦與混亂;《金剛經》代表從靈性層次的介入協助人們「離苦得樂」,常以辯證方法進行思考,能夠悟出諸「相」、「非相」、見「實相」與「空性」,便有機會藉由般若智慧度苦海到達彼岸;比昂思想理論是心理治療層次的介入,協助人們看見苦的真實面,用思考涵容苦,然後得以活出在苦的真實面底下同時存在的神祕或無限潛能。
能夠形成上述心得主要來自以文會友活動促進的思考學習,尤其對比昂的思想理論也因為此次活動延續去年9月的討論而有時間與機會更進一步的了解。除了比昂的思想理論之外,能細嚼慢嚥的學習《金剛經》,並體會其中的般若智慧是很棒的經驗。如果不是蔡榮裕醫師把《金剛經》納入討論題材,我不知道是不是有機會去研讀佛經,是不是有機會跟《金剛經》有靈性層次的交流,所以覺得感恩。
然而我也發現收穫還不只這些,對於表達自我思想很害羞但又喜歡思想交流的我來說,這個過程與體驗可以用一個比喻來描述:我愛唱歌但不太會唱,被一個歌唱社團邀請,慢慢學會了唱歌。所以感謝蔡榮裕醫師與《薩所羅蘭》給的機緣!相信閱讀此書的讀者,也將以另一種促進思考的方式獲得學習與思想的激盪。
莊麗香
諮商心理師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看見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
《鉅微顧問管理公司》特約心理顧問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推薦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樂音、雜訊、誦經
許瑞琳
《崔斯坦與伊索德》是歐洲中世紀家喻戶曉的傳說,準備下嫁英格蘭馬克國王的愛爾蘭公主伊索德,與護送她的崔斯坦爵士(馬克國王的姪子)墜入情網,兩人一波多折、不能長相廝守、最後殉情的淒美故事,華格納將這個傳說改寫為歌劇,因為他在當時愛上好友的妻子,在最後一幕,崔斯坦身負重傷只對趕來相會的伊索德叫喚出她的名字就死去了,伊索德傷心至極,唱完絕美的詠嘆調《愛之死》,追隨崔斯坦死去,指揮家卡拉揚用這齣劇告別舞台,李斯特將這幕劇改寫成鋼琴版本,而這首曲子是鋼琴家霍洛維茲的絕響之作,他在演出後四天過世。是什麼樂音讓音樂家願意用生命的餘燼為之燃燒殆盡?曲子裡爬升的半音代表渴望,同時伴隨下滑的半音代表失落,這組不和諧的和弦在指尖反覆遊走著,重複著這樣的渴望和失落,綿延無止盡的「無限旋律」牽引我們越走越遠,卻得不到解答,好不容易兩人相遇了,激盪著熱情的火花,旋即被打斷,又重複數次,音符越來越炙烈飢渴,有限的生命終究是無法滿足愛慾的,直到最後一刻,死亡猶如天降甘霖,甜美的融合音在乾涸的沙漠竄流開來,讓人無法懷疑死亡是唯一的真理,能得到解脫、無限的愛、永恆的融合、以及和諧的秩序,這個旋律深深影響了希特勒,他成為華格納和死亡的信徒,他在最後一天,先跟情人伊娃舉行婚禮、再雙雙服毒自盡,當時播放的音樂正是華格納的《愛之死》。猶如走進富士山腳下的青木原,日本著名的自殺森林,肥沃的火山土壤造就這片綠葉茂密的森林,樹根盤纏交錯、鋪滿苔蘚,就像內心找不到出口的迷宮,既然如此乾脆待下來吧,在日本神山下死去,是多麼寧靜美好,就將「我」溶解吧,甘心臣服在死亡迷人的樂音中。
但是喬伊斯吵死了!
崔斯坦爵士,柔音中提琴摧花手,在歷史永恆回歸中的某個時代,以上帝之姿行海盜之實,從北阿莫里卡遠渡愛爾蘭海裂波碎浪而來,尚未曾再度抵達彼岸濃情蜜意之小歐羅巴邋遢破敗瘦⾻嶙峋的地頸,也尚未會再度以統治者之名以監禁伊索德為由發動他的半島戰爭,揮舞著孤挺超屌的鐵桿長槍,直如筆迅如矢,一場狂野的戰鬥,口中噴出乳白星沫,「非降即戰!」《芬尼根守靈:墜生夢始記》第一頁
他嘰哩呱啦在吵什麼?整本書布滿難以理解的雜訊,嘮叨不休,從書開頭貫穿到書尾句點的利菲河叨叨絮絮地流著、勤奮地流著,他就像個在河邊洗衣的老媽子,把全人類的污穢和罪惡全拿來洗了,一邊洗一邊講著故事和道理,細數哪裡少了一顆扣子、哪裡脫了線、這個髒是踩到鄰居家的狗大便、這片血是撞到自家門染上,即便人類這麼不聽話讓人失望,他從不放棄,繼續用力地洗,要把血漬污垢盡可能地洗乾淨,先用衛星天線將洪荒以降所有的雜訊收編進來,再用充滿雜訊的收音機大聲放送,要謹記歷史的教訓啊!雖然他知道人類終究會再犯錯和摔跤的,但他從不放棄,繼續像老媽子一樣提醒別忘了帶零錢書本和眼鏡,在死神面前他顯得如此可笑啊!一戰和二戰後的歐洲整片焦土廢墟,喬伊斯像是掙扎出頭的雜草,旺盛的生命力,讓路過的人類忍不住停下來摸摸他,摸的同時內心乾涸的井竟也汩汩滲出水來,邊笑邊嘆息邊嘴巴咕噥著這是什麼吵雜的書啊!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東方的佛教安靜多了,空性慈悲地陪伴我們2500多年,歷經多少戰亂和顛沛流離,撫慰多少人心,有多少人一遍又一遍抄寫著《金剛經》,盼望在金剛智慧中明心見性,破除事相,化解一切煩惱,為了求得自在無礙,一遍又一遍的誦經,規律的節奏像是在子宮中聽著母親的心音,我們被溫柔地包覆起來,隔絕了塵世的喧擾和苦痛。科學研究證實心跳聲、海浪聲、雨水聲這些規律的大自然聲響有舒壓催眠的效果,因為很規律,就像一堵牆一樣可以把你包覆在裡頭不會受到外面不規律、突如其來的聲音干擾,讓你平靜放鬆、有安全感。人性既存的死亡本能,向外攻擊和殺戮、向內自責和自殺,讓人類不得安寧,而古老的《金剛經》早在幾千年前就創造了這些規律的誦經音律,像個偌大的子宮包覆著東方淨土,超度人性的陰暗,讓人的心靈可以重新投胎轉世。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金剛經》
在佛教要達到涅槃首要是破除貪嗔痴、滅絕一切煩惱和刺激,但人性就是會有生死本能和各種慾望,所以要去掉我、無我才能達到涅槃。自殺也是為了殺掉自我和痛苦,讓一切刺激歸零,投向涅槃。獨裁和戰爭美其名也是為了創造一個理想的秩序、趨向涅槃的樂音。那是不是多多誦經洗滌人心,是不是多聽聽喬伊斯的雜訊開懷大笑,浸入他所營造的包羅萬象、萬物合一、無邊無際的海洋感覺裡,一樣符合離苦得樂的涅槃原則,就不會有戰爭了?戰爭讓佛洛伊德為了躲避猶太屠殺差點服毒自盡,戰爭讓比昂上了兩次戰場,沒有戰爭或許就沒有今天精神分析的深度,佛洛伊德或許不會提出死亡本能,比昂或許不會窮極一生探究O(origin),終極現實、神性、真理、無限、或物自身。
而我們試著用我們的有限去接近黑暗無聲宇宙的無限,試著在無重力的死亡國度用力投擲個什麼看看能不能擦出一點點光亮,雖然沒有像喬伊斯這樣眾聲喧嘩、沒有像《金剛經》這樣空靈聊慰、沒有像比昂這樣在星空中畫出一個個的符號,我們只能提供接地氣的O,讓你坐上安全充氣艇O,儘管放鬆在我們共創的心智漂漂河探險,有驚聲尖叫屍橫遍地的戰場,有各種扭曲變形的綺麗夢樂園,有石破天的石壁,有摩斯密碼的解密,有AI虛擬世界,有孫悟空72變,有孟德爾的豌豆,有出走的網格……,暢遊完16種O的多重宇宙,回到原點,也許你也會想建構一趟自己的心智漂漂河~
許瑞琳
精神科專科醫師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台中心身美診所醫師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那一天,在雲端,說夢語
郭淑惠
國中時,很羨慕身上有一台隨身聽(walkman)的同學,那是件很酷炫的事,當時我跟爸爸說想買一台,他沒回應這件事,反而跟我說以後錄音帶都會不見,會被「光碟片」取代,那是圓形薄薄一片,可以存進更多的歌曲,那時覺得像天方夜譚,只是他不想買給我的託詞罷了。幾十年後,當年的失望和渴望的隨身聽早已被成長的浪潮衝得不見蹤影,光碟被雲端空間取代了。現在不需出門,只需在個人手機上點一下螢幕便將影片送到眼前,小時候周末,一家人到百視達挑片子租錄帶是古老的回憶,像很遙遠的過去,就像爸媽說他們小時候要開灶煮飯,一切的改變在一剎那間,人事已非,何者為是?所謂的先見之明,需要一個未來人的未來思惟。
三月在山風頻道《心理的午餐》時段,和蔡榮裕醫師一起談Bion Transformation in O,他指出Bion晚年在精神分析的立論上起了很大的變化,有些人以為他瘋了,但就是因為他當年堅持走得更遠,現在我們才能跟著他的腳步有更多可能去想。我很開心自己在精神分析圈子中先交了佛洛伊德這個朋友,最近又認識Bion這個怪咖,他很有勇氣,是我心中的未來人,他信任自己的直覺,勇敢地跳躍到另一個時空。2015年4月24日女太空人Samantha Cristoforetti在國際太空站,朗讀了但丁《神曲》(La Divina Commedia)的片段。她選擇的是《天堂》(Paradiso)第一章,但丁飛昇向著神界的光、女太空人升空到深奧宇宙、比昂探究終極真理之處,只是不知道返回人間如何用語言述說:
此刻我置身神光最亮的區域,
目睹了那裡的景象,再降回凡間,
就不能—也不懂得—把經驗重敘。
因為,我們的心智朝著欲念
靠近時,會潛入極深處行進,
使記憶無從追隨而落在後面。
(但丁《神曲3:天堂篇》黃國彬譯本)
這場以文會友討論的文本包括《芬尼根守靈》、《金剛經》及比昂的「O」,這三者搖滾撞擊發酵,烘焙後嘗起來的味道,像是電影《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的貝果(everything bagel),O的造型,體驗平行宇宙的多重人生,芬尼根wake中的文字,跳躍在不同國家語言,被解構重組,大玩語言文字遊戲,這一切都在空性之上。過度智性的推敲理解是烤過頭的焦燥貝果,順隨意識自由流動才能玩味貝果真滋味。一群人分享著自己口中貝果的滋味,思想者將思想以文字傳上雲端,在雲端召開視訊會議進行交流,正如電影的結尾出現「天馬行空」四個字,三月十九日這一天,我們在空中行天馬,說著夢語。
註:黃國彬(譯)(2003)。《神曲3:天堂篇》(原作者:Dante Alighieri)。台北:九歌。
郭淑惠
諮商心理師
新竹《心璞藝術》心理諮商所所長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臺灣藝術治療學會專業會員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專業督導
台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博士
聯絡方式:xinpu4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