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主要分為三大區塊。第一篇是向讀者介紹濕地科學,以及濕地科學家對濕地進行生態復育、營造和改善工作之時,所遇到的基本問題描述。第二篇的重點是濕地分類系統和濕地所提供給社會直接或間接的生態服務以及賦予的利益關係,提供讀者必要資訊、了解問題並留給讀者思考問題的空間。第三篇主要說明人類社會如何決定、對待和管理我們的資源,在科學的各個面向中,人類總可以達到關鍵性的作用。因此重視社會中的決策過程和需求,才能讓大家了解從事濕地計畫的重要性。
本書以論壇的形式,彙整眾多專家的專業論述,讓各學科在濕地工程中展現其重要性,使本書內容能提供跨學科領域的廣度,讓讀者可朝向共同的目標努力,進而保存、維護和改善全球的濕地環境。
譯者簡介:
方偉達、施上粟、黃守忠、楊勝崎、黃國文 譯
方偉達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生態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安全衛生中心主任(2012.2-2013.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亞洲委員會主席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學會秘書長
施上粟
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水工試驗所副研究員
黃守忠
美國馬里蘭大學生物學博士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學會研究員
楊勝崎
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博士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黃國文
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水工試驗所技士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馬克‧布林森 東卡羅萊納大學生物學系
查爾斯‧科爾 賓州州立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尼克‧戴維森 拉姆薩濕地公約秘書處
安德魯‧帝威 法蘭克林及馬歇爾學院地球及環境學系
羅伊‧佳得那 史蒂森大學法律學院
帕爾默‧霍夫 美國環境保護署濕地處水質辦公室
黃蘭馨國際共生公司
芮秋‧卡普蘭 密西根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院
瑪麗‧肯杜拉 美國環境保護署西部生態分署國家健康及環境影響研究室
班‧拉帕契 美國自然科學院
艾琳‧洛伊 賓州州立大學應用研究實驗室
羅伯‧麥克金 英國生態掃描公司
貝絲‧米德爾頓 美國地質調查局國家濕地研究中心
南希‧蜜妮許 NAM 規劃設計公司
約翰‧尼曼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再生資源學院
摩根‧羅伯遜 肯塔基大學地理學系
詹蜜‧湯林蓀 德拉瓦大學地質調查處
克里斯多福‧威廉斯 法蘭克林及馬歇爾學院地球及環境學系
瑪裘莉‧瑟芙 URS 公司
名人推薦:馬克‧布林森 東卡羅萊納大學生物學系
查爾斯‧科爾 賓州州立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尼克‧戴維森 拉姆薩濕地公約秘書處
安德魯‧帝威 法蘭克林及馬歇爾學院地球及環境學系
羅伊‧佳得那 史蒂森大學法律學院
帕爾默‧霍夫 美國環境保護署濕地處水質辦公室
黃蘭馨國際共生公司
芮秋‧卡普蘭 密西根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院
瑪麗‧肯杜拉 美國環境保護署西部生態分署國家健康及環境影響研究室
班‧拉帕契 美國自然科學院
艾琳‧洛伊 賓州州立大學應用研究實驗室
羅伯‧麥克金 英國生態掃描公司
貝絲‧米德爾頓 美國地質調查...
目錄
誌 謝
本書作者
作者簡介
譯者誌謝
第一章 濕地:濕地的跨學科方法
一、摘要
二、濕地目的及規劃
三、濕地管理
四、社經變數
五、洪水管理
六、溝通
七、邁向適應性管理策略
八、結論
第二章 跨學科方法進行濕地設計及適應性管理的必要性:濕地渠道的案例
一、摘要
二、渠道和回饋機制
三、對濕地渠道型態的多種影響-案例研究
四、濕地設計和適應性管理的渠道
第三章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蘭開斯特郡全新世景觀變化下的河川與泥砂動力學
一、摘要
二、現地調查/觀測資料
三、地理資訊系統的分析
四、實驗室分析
五、成果
六、討論
七、結論
八、致謝
第四章 濕地復育的古生態透視
一、摘要
二、古生態數據的時間和空間樣貌
三、植物大型化石
四、新興的DNA技術
五、結論
第五章 濕地分類
一、摘要
二、濕地分類的類型
三、結構性分類系統
四、功能性分類和景觀多樣性
五、實用性分類:管理濕地
六、朝向更整合和周詳的方法
第六章 濕地的生態功能
一、摘要
二、對地主有利的濕地功能
三、非地主所能擁有之普遍功能
四、濕地功能和景觀模式
五、結論
第七章 以跨領域的方式解決氣候變遷問題
一、摘要
二、跨領域的培訓機會
三、全球變遷生態學的跨領域計畫
四、一些未來氣候變遷研究的跨領域問題
五、結論
第八章 監測和評估─測量什麼以及為什麼測量
一、摘要
二、水文
三、參考濕地
四、結論
第九章 從心理學的角度談濕地:承認並受益於多樣的事實 163
一、摘要
二、合理個人模型(Reasonable Person Model, RPM)
三、資訊共享
四、能力有限
五、吸引的方式
六、「他們在哪裡」原則
七、結論
八、鄰近自然與幸福
九、誌謝
第十章 濕地法規:根據淨水法案第404條的減緩案例
一、摘要
二、早年的濕地減緩
三、減緩的優先次序
四、避免:阿特波羅購物中心與整地式植生
五、最小化的指導方針與作法
六、補償
七、方法
八、機制
九、零淨損失
十、近年來的減緩策略發展
十一、美國以外的濕地減緩
十二、結論
十三、誌謝
第十一章 拉薩姆公約
一、摘要
二、公約的基本原理
三、拉姆薩公約要求的義務
四、拉姆薩的角色和流程
五、拉姆薩公約的法律效力
六、拉姆薩指定的好處
七、結論:拉姆薩公約的過去與未來
第十二章 為了複合功能利益管理濕地
一、摘要
二、濕地保育管理的起源
三、移轉重點
四、生態系統方法和濕地管理
五、生態系統服務和濕地管理
六、向多學門的濕地管理邁進
第十三章 景觀建築與濕地所扮演的角色
一、摘要
二、景觀建築師的訓練和專業知識
三、為了人類需求和認同而設計
第十四章 生態浮島:都市濕地的替代方案
一、摘要
二、背景、應用及優點
三、生態浮島的概念、設計和實施
四、結論
附錄一 中英翻譯字彙對照
附錄二 濕地譯名
附錄三 單位譯名
參考文獻
誌 謝
本書作者
作者簡介
譯者誌謝
第一章 濕地:濕地的跨學科方法
一、摘要
二、濕地目的及規劃
三、濕地管理
四、社經變數
五、洪水管理
六、溝通
七、邁向適應性管理策略
八、結論
第二章 跨學科方法進行濕地設計及適應性管理的必要性:濕地渠道的案例
一、摘要
二、渠道和回饋機制
三、對濕地渠道型態的多種影響-案例研究
四、濕地設計和適應性管理的渠道
第三章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蘭開斯特郡全新世景觀變化下的河川與泥砂動力學
一、摘要
二、現地調查/觀測資料
三、地理資訊系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