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序/ 楊長鎮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序/ 張鴻銘
作者序/ 陳志豪
第一章 前言 21
一、問題緣起 21
二、研究方法 22
三、研究回顧與史料說明 23
四、內容大綱 6
第二章 從番佃到業主:粵籍劉和林的移墾事業 28
第一節 番地開墾與報陞 29
第三節 通事與番地開發的紛爭 35
第四節 契約中的「業主」 39
第五節 小結 42
第三章 汀州籍胡焯猷的移墾事業 43
第一節 淸初淡水河南岸的開墾概況 45
一、興直地區 45
二、海山地區 50
第二節 胡焯猷在臺北地區的經營佈局 55
第三節 明志書院的多元樣貌 60
第四節 小結 68
第四章 新莊平原的粵民移墾與族群關係 69
第一節 粵民與淡水河南岸的水田化 69
一、劉和林家族的修圳計畫 71
二、跨區域的圳路與水資源紛爭 71
第二節 水田化的經濟效益 73
一、劉和林家族的產權變遷 74
二、劉厝圳與粵民的土地價値 76
第三節 粵民與廣福宮的修築 79
一、淸代移居淡水河南岸的粵民 79
二、新莊廣福宮的修築 84
第四節 時局變動與粵民的遷徙 87
一、林爽文事件與新莊地區的衝突 88
二、劉和林家族的轉遷 89
第五節 小結 92
第五章 汀州胡姓宗族的移墾事業與區域發展 93
第一節 宗族組織與土地經營 94
第二節 胡林隆墾號的地業及其變化 97
第三節 胡家在觀音山墾業的發展 104
第四節 胡林隆墾號的運作模式及其影響 108
第五節 小結 117
第六章 從平原往淺山丘陵的遷徙與人群網絡 118
第一節 新莊廣福宮的祭祀組織與產權 118
第二節 潮州籍移民與中壢新街的建立 123
第三節 潮州籍移民與中壢地區的發展 127
第四節 新莊廣福宮的修建爭議 131
第七章 結論 135
參考文獻 137
附錄一、淸代契約文書特定用詞的討論:「相共」、「季」 142
附錄二、胡家之聯興季、復興季相關契約 144
附錄三、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有關淡水河南岸平原的相關契約 157
附錄四、淸代臺北八里坌保、興直保相關契約文書的校對與整理 166
附錄五、胡林隆墾號相關契約 214
附錄六、淸代臺北地區的「客家」移墾紀要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