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身是過敏病患,也是治癒了上萬名病患的醫師;她不需要為了競爭業績而拼命,而是用多年時間全神貫注地將自身與孩子的過敏病症,做了很多實驗與研究,最後理出一套可行的治療法。在身兼病人與醫生的身份下,她革命性地重整醫界用藥的觀念。她的感同身受及臨床經驗提出了不同的療治方法。
本書先就大家所困惑的觀念提出精湛的解析,然後就對應策略,提出可實踐的方法及用藥的特殊之處,從醫師走過過敏人生路的精采自傳與抗敏行醫紀實中,以及書中數十篇的臨床病例,病患在治癒過程中的真實感言,就能深知作者用盡心力醫治現代國民病 - 「過敏」的耐力與執著。
作者簡介:
黃月華醫師
(學歷)
嘉義垂楊國小/嘉義女中/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系
(經歷)
前長庚醫院專科醫師/ 家庭醫學科、內科會員/ 執業二十五年
現為黃月華家庭醫學科診所主持人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1.方誠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2.鄭兆斌 (基隆市復興國小校長)
3.吳厚葵 (富邦人壽業務襄理)
4.劉鎔毓 (中華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5.祝惠美 (台北市政府技正)
6.陳建維 (國會助理)
…等聯名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本書為作者親身經歷多年的過敏之苦,慢慢研發出一套與過敏共生的療癒之法,一本結合歷經過敏的生命自傳與四十多位病患現身說法的抗過敏歷程的紀實書。其中,尤其對於氣喘過敏,有其獨特的療法,例如:基本的肺部清痰,以廣納肺部空間的運作,並長時間的觀察病患以調整用藥的準確劑量;在用藥上堅持簡單,避免造成其他副作用,更不會輕易使用類固醇的藥,更不使用什麼特殊的藥劑,只是先把傳統的藥劑份量減半而已;此外,再加上瑜珈、游泳等運動可同時輔助治療過敏……以全面性地建立身體的治癒平台。
本書中有對基本身體運作系統的簡要說明,以及四十多個寫實的病例分享,可幫助有類似或無法得知其過敏症狀根源的患者,釐清其過敏之源與找尋治癒的方向。
………………………………………………………………………………………………..
《過敏,和類固醇說再見》為發言權書系的開門系列:此系列的主軸方向為挑戰一般的觀念教育;作者們多以親身的經驗,與大家分享其個體生命所獲得的體悟,不管在身體上、知識面、方法論或生活方式上,都有其一套別開生面的探討觀點,翻轉人們的既定觀念,挑戰隱藏在主流言論底下的似是而非。
名人推薦:1.方誠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2.鄭兆斌 (基隆市復興國小校長)
3.吳厚葵 (富邦人壽業務襄理)
4.劉鎔毓 (中華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5.祝惠美 (台北市政府技正)
6.陳建維 (國會助理)
…等聯名推薦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本書為作者親身經歷多年的過敏之苦,慢慢研發出一套與過敏共生的療癒之法,一本結合歷經過敏的生命自傳與四十多位病患現身說法的抗過敏歷程的紀實書。其中,尤其對於氣喘過敏,有其獨特的療法,例如:基本的肺部清痰,以廣納肺部空間的運作,並長時間的觀察病患以調整用藥的準確劑量;在用...
章節試閱
【抗敏行醫紀實1】
小標:每個人體內都有過敏因子
一般人認為,流感是引起咳嗽的主要原因。但有很多人的感冒症狀好了以後,咳嗽仍然止不住,而且這一咳就持續數周之久;即使照過X光片,肺部也找不出明顯的損害。其實這樣的咳嗽症狀,很可能就是過敏體質所引起的。
「過敏」,其實是人體對外來異物產生過度敏感之反應。過敏症狀是免疫系統判讀錯誤所造成的。每個人與生俱來皆自備免疫力,當我們健康時,免疫系統會正常辨別外來入侵者,而給予適當的反應,例如在流感病毒入侵時,身體即反映出感冒、發燒等症狀。
王媽媽帶她女兒來就診時,憂心忡忡地問:「我的孩子為什麼老是感冒,怎麼治也治不好?」她告訴我,孩子1歲以後常感冒,帶去給附近的診所醫治,醫生每次都說:「下次再回診就好了。」然而在這半年期間,孩子的感冒仍反覆發作。最近這幾晚尤其「盜汗」嚴重,連在這麼冷的寒冬夜裡,還是得幫她換好幾回乾淨的衣服。
我問媽媽:「她晚上會不會咳嗽?」她回答有,但是好像都咳不出來,而且有「咻~、咻~」的氣喘聲。我由此判斷,小病人應該長期被餵吃止咳藥(MEDICON)。
我告訴王媽媽,我的用藥很溫和,絕不含類固醇;而現在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把痰咳出來。在千叮嚀萬囑咐之下,王媽媽帶著孩子回家了。3天後我問孩子的狀況。王媽媽回答:「喔,咳得好嚴重喔,一整晚咳出來都是綠色的痰呢。」她表示雖然孩子咳得厲害,但睡得還算安穩,讓她比較安心了。
其實王媽媽家裡還有另外2個女兒,也都是過敏兒。第二個孩子才4個月大時,就出現噴嚏不止的過敏現象。老三出生6個月以後,也因為咳嗽不止變成哮喘,甚至曾在半夜咳出血來,還在大醫院住了一週呢,然而這些毛病始終沒能治好。
她先帶老大來看病,一方面也在觀察我治病的方式。因為她曾帶三個孩子看過許多間診所,也跑過教學醫院找名醫,但從沒有一位醫生說她的孩子是過敏兒。令她氣餒的是, 每個孩子服藥後病情都控制住,可是一停藥後便舊疾復發,而且症狀越來越嚴重,老大、老三都有氣喘的現象。王媽媽說,每天帶不同的孩子跑各家診所,尤其半夜上急診,好像作戰一樣,箇中辛苦不足為外人道。
在我這裡,王媽媽第一次聽到醫生願意對她詳解病情及用藥,讓她覺得自己能掌握孩子的病況,不再對孩子的病症充滿無力感。王媽媽信任我的治療方式,把三個孩子全交給我調養,從此不再找其他的醫生看診。
雖然當時我的診所曾加入健保,但是她3個孩子一周的醫藥費也很可觀,一個月則要12000元,對一個小康家庭而言,是相當沈重的負擔。王媽媽後來告訴我,她家的健保卡很快地就蓋滿戳記,幾乎每個月都必須到先生在職的公司換新卡。到後來她聽先生的同事說,公司人事部懷疑她家可能用健保卡換藥品或贈品,害她感到不好意思。
王媽媽的孩子密集看診持續2年多,過敏的症狀才逐漸好轉。王媽媽感到不解的是,她與老公的身體都不是過敏體質,為什麼出生的3個女兒都是過敏兒?我問她懷孕時的情形,王媽媽才想起她懷3個孩子時,體質與狀況都不好。當時不但害喜得厲害,而且吃不下又狂拉肚子。一直到剖腹生產後,家人幫她調劑中藥進補身體,她的身體才逐漸好轉。
我告訴她,過敏的主因雖然得自遺傳,但也可能受外在環境的刺激,或因病毒感染而誘發。每個人的血液裡都存在過敏原,當一個人健康時,就能與這些過敏原共存;一旦防禦系統出現漏洞,過敏原就會伺機侵擾你的生理。她的孩子也許因為母體懷孕不適,影響了他們免疫系統的發育。出生後接受外在環境的不斷刺激,過敏症狀就逐漸被誘發出來。
根據調查顯示,兒童氣喘以男生居多,且初次發作的時間,有80%發生在5歲以下,20%左右發生在2歲以內。經過治療的氣喘兒童,可能在青少年時期好轉,也有些病例等到成年,或是老年時才發作;而少數兒童的氣喘持續到成年都不會間斷。「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診所的醫生會對氣喘兒的家長說,等到青春期氣喘就會好。」我向王媽媽解說,現今環境污染的惡化,必需靠病人自己的免疫系統壯大才能應付外來侵擾。我的療程與治療經驗,主要是幫助孩子逐步鞏固免疫系統,讓他們將來可以與過敏原共生。
我有一位病人才2歲大,因為咳嗽不止而被媽媽抱來看病。經過診察後,我發現是過敏所引發的咳嗽,他的氣管被痰堵塞了很久。小病人的媽媽覺得很奇怪,她與先生的家族並沒有過敏體質,為何孩子會產生過敏?
經過我一再詳細追問,媽媽才想起孩子出生時曾吸到自己的胎便,當時因為接生醫師的疏忽,沒有即時處理,寶寶的肺部因而受到感染發炎。小孩每次吸奶時就開始喘,等到他1歲以後,身體變得很虛弱,容易感冒、吐奶、腸胃不好。雖然媽媽曾帶小孩看醫生,但身體狀況時好時壞。最近又開始常常咳嗽,而且越來越嚴重。
過敏者因為遺傳、營養不良,或其他因素造成其免疫系統失靈狀態,會對於本來完全無害的物質做出強烈的反應。例如,透過食物、花粉、毛皮、天氣變化等因素刺激,繼而出現流鼻水、流眼淚、打噴嚏、蕁麻疹、頭痛、咳嗽、鼻塞、疲倦和氣喘等過敏症狀。當過敏病狀出現時,即顯示體內的免疫系統無法阻止病菌;然而隨著病況好轉,這表示免疫系統搭建起的防線發揮作用,能夠徹底壓制過敏原。反之,當免疫系統無法建立有效的防線時,過敏源就會侵佔全身,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病人死於氣喘。
以我本身為例,家父是過敏體質,經常在氣候交替時咳嗽,晚年死於氣喘。我自幼時就出現嚴重的過敏病徵,但堆積在身體內的痰液、發炎狀況均缺乏妥善處理與醫治,導致我身體孱弱、運動統合協調不良;尤其我對髒空氣、灰塵特別敏感,每逢出國時都要小心翼翼,即便是飯店的地毯都可能造成我嚴重過敏。
大部分的過敏患者,都會出現皮膚癢、打噴嚏、咳嗽、眨眼睛等症狀。這是因為皮膚是人體第一道防線,而且接觸面積最大,最容易受過敏所影響。而鼻腔每天接觸許多過敏原及空氣中有害物質,就像是冷氣機的濾網,不停過濾空氣中的懸浮粒子及有害物質,受到傷害之機會自然大增,自然成為呼吸道系統最容易過敏的器官。
有病人的家長問我,為什麼過敏引發的咳嗽,一般藥物治不好?坊間有傳聞打過敏針,是不是打過咳嗽就會好轉?。我曾經針對這個問題請教過敏科的教授,也親身嘗試打過敏針的成效,但是結果並不理想。過敏患者的上下呼吸道很敏感,一旦吸入過敏原,免疫系統就會引發警報而發炎生病。因為發炎而產生的大量黏液或鼻涕倒流最後會變成痰,沒有即時清除而滯留在呼吸道內,就會刺激上、下呼道而導致劇烈咳嗽。
我治病時並不使用過敏針、也不曾建議病人購買特殊的藥物、食補增強免疫力。我看診與用藥的方針是,設法逐步將滯留體內的痰排出,增加氧氣的容量,並讓血液中的氧氣與紅血球結合,回復到正常的生理狀態。我只會告訴病人及其家長,要求他們把家裡環境整理乾淨,降低外在過敏原的刺激。有許多原本想移民國外的家長,經過我的治療後,小孩現在已能適應台灣的氣候,而且長得既高又壯,功課也名列前茅,從此揮別發育不良、唸書不專心的過往,不再苦於嚴重的過敏。
【抗敏行醫紀實2】
小標:為什麼我的孩子是過敏兒?
「黃醫師,你的專長是治療什麼?」很多人以為過敏的症狀只有鼻炎;由於鼻子嚴重阻塞讓人很難受,多數醫師會針對鼻子過敏、鼻竇炎進行治療。然而過敏往往不僅出現在鼻腔,症狀會普遍蔓延至皮膚、氣管、眼睛這些地方。許多人氣管發炎只當成一般感冒治療,雖然氣管發炎的狀況控制住了,但是過敏原卻轉移到鼻腔成為鼻炎,接著又再輾轉回到氣管而反覆發炎,這時就必須思考這些症狀是否由過敏所引起。
「為甚麼我的孩子是過敏兒?」許多自認為「健康」的父母親,對於自己的孩子生活在過敏的陰影下難以理解,到底是什麼因素讓孩子成為過敏患者?
「這是遺傳。」每當我回答他們的疑問時,總會引起家長的懷疑:「怎麼可能?我沒有過敏症狀啊。」其實醫學界已經證明,過敏是來自遺傳。也許父母的身體狀況良好,可以壓制過敏發生,但孩子的身體狀態不如父母,所以會顯現出過敏病症。(有關遺傳詳細狀況,可參閱Q&A)
因為過敏是得自「遺傳」,我每次在幫病童看病時,心理上也希望病童的家長也能一起接受治療。但是天下父母都是一樣的,凡事都為孩子優先考量。孩子治癒比較重要,自己的事可以慢慢來。這種犧牲的精神固然讓人敬佩,卻也讓我傷感。我曾經也是那些與過敏病症奮鬥一輩子的人之一;然而那時候的我,卻沒有醫生可以幫助我對抗病魔的折磨。
許多人總是抱怨命運不公,總是巴望著能得到別人的幫助,但這種被動的等待是徒勞無功的。資源和力量就在你身邊;只要稍加留意,處處都有靠山,關鍵在於是否能善加運用。在治療病症、手術開刀等過程裡,即便是名醫,都無法百分百保證還給患者健康的身體。俗語說:「個人修個人得」,人人出生時都帶著屬於自己的基因圖譜,每個人在人生旅程中都有項必修的課程。貴人只能「助」,而「果」得自己尋,不要為自己徒加「枷鎖」。
從醫30多年來,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有越來越多的民眾體察到我的用心,他們接受我的觀念,並願意配合我的作法,遠從台南、高雄、花蓮、台中來看診。我認為醫生是「上帝派來的說明書」,雖然這份說明書很難讓所有的人傳閱,但是當健康痊癒的病例累積越來越多後,我深信可以用自己確實的經驗,協助病人走上真正的健康之道。而這也正是我出版本書的動機。
我常常告訴病人:「改變靠勇氣;行動靠智慧。」謹以本書,獻給所有過敏病患,及其家屬,祝福大家都能以自己的勇氣與智慧,找到通往健康之路的大門。
Q9:過敏性鼻炎可根治嗎?開刀真的可以解決問題嗎?
A9:鼻過敏可否根治?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如此,是否就不需要治療?治療絕對是需要的。鼻過敏若經正確治療,可減少許多後續感染的併發症,因此在預防及治療方面,內在外在的因素都要考慮。基本的治療原則是先找出過敏原,並且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的環境。比如說,戴口罩,對於中度至嚴重的病人,只用環境控制是不夠的,而需要採用溫和藥物療法和長期配合。鼻過敏若不經正確治療會產生後續的感染併發症,15%左右會惡化為慢往鼻竇炎,肥厚性鼻炎,或者併有中耳炎,這時有時必須要靠開刀來解決問題,開刀當然會改善,若未經藥物適當處理的話,反覆開刀,絕對沒辦法徹底解決問題的。
Q10:氣喘與過敏如何區隔?
A10:氣喘,不等於過敏,它只是過敏的病症之一,在台灣,有1/3的孩子有氣喘,而80%的氣喘是過敏性所引起的。過敏的患者,會發喘的,佔20.34%,而會夜咳的人則是23.4%。發生氣喘的過敏兒,80%是在5歲以內會發生;20~30%是在2歲以前發生的,而且以男嬰居多,而他們的特徵是,有典型的瓜子臉。但是據調查顯示:幼時有氣喘的孩子,青少年以後會轉好,但也可能持續至成人的氣喘。
氣喘形成的原因,是先天呼吸道敏感或脆弱,加上後天環境等因素影下,讓呼吸道出現發炎、過度的反應,或是可回復性的呼吸道阻塞現象。造成氣喘的原因很多,例如:因感冒而引起(64.5%)、氣候的影響(41.9%)、吸入過敏原(24.3%)、冷飲(14.8%)、劇烈運動(11.6%)及情緒(6.6%)等因素。
我醫治過敏病患時,通常會告訴他們:想咳嗽就咳嗽,讓卡在氣管裡的痰能咳出來,不要貿然想辦法(打針、吃藥)止咳,反而引起更嚴重的後續病症。
氣喘發作起來,嚴重的真會要人命,而且要的多是女人的命。國寶級歌手鄧麗君、資深名演員林翠、知名影星崔愛蓮,都因氣喘病香消玉殞,讓人不能輕忽氣喘病的危機。
鄧麗君是到泰國時引發氣喘病,據了解當她斷氣時,手中還緊握氣管擴張劑;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林翠身上,最後仍不幸暴斃。支氣管擴張劑平時就要按醫生指示使用,它並不是嚴重氣喘時的「急救仙丹」,盡快送醫才是上策。
30~50歲氣喘女性死亡率是男性的3倍,因為女性對於疼痛忍耐度通常較強,常常到忍受不了送急診時,肺功能僅剩20%;而男性較不耐痛,肺功能在50~60%時,通常就會主動就醫,氣喘發作致死的遺憾也較少發生。
日前蔣方良因氣喘病發作,緊急送醫治療,醫師及時為她插管,才讓她脫離險境,不過也因此凸顯出氣喘病發的危險。根據台灣衛生署的資料顯示,全台灣有將近一百八十萬人有氣喘體質,每年有高達一千五百人死於氣喘病,氣喘已躍升為成人狹死症的第二位,平均每天有四.五人死於氣喘病。
近來天氣逐漸轉涼,上個月台北縣119在一周內接獲急診報案多達一千三百多人,其中有二十三位患者在送醫途中不治死亡,死亡原因多是突發性的氣喘造成,幾乎在二十分鐘內就奪取一條人命。氣喘是一種影響呼吸系統的疾病,氣道會變得狹窄阻塞,而導致呼吸困難;可怕的是,發作前往往沒有任何徵兆。
學齡兒童的氣喘盛行率增加十五倍,死亡率為十萬分之五至七,但急性呼吸衰竭死亡率高達20%,是致命率高的「有聲殺手」。台北市平均每五個學童,就有一人是氣喘兒。
「目前沒有氣喘症狀的人,不代表以後就不會有,尤其是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日後變成氣喘病的機率最高。」根據國內外的醫學研究顯示,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有高達一半的機率日後會轉變成氣喘患者,嚴重者還會加重氣喘症狀,所以及早就醫治療鼻炎,才不會後悔莫急。
一般人所認知的氣喘「過敏原」,通常是空氣流通不佳、環境髒亂,或是有蟑螂、寵物活動的地方。事實上,根據這幾年的研究,太過乾淨的環境、長期有負面情緒以及胃食道逆流,也都有「誘發」氣喘的可能性。
「氣喘會致命,卻也很容易治癒,死亡率可以控制到比感冒還低。」
【抗敏行醫紀實1】
小標:每個人體內都有過敏因子
一般人認為,流感是引起咳嗽的主要原因。但有很多人的感冒症狀好了以後,咳嗽仍然止不住,而且這一咳就持續數周之久;即使照過X光片,肺部也找不出明顯的損害。其實這樣的咳嗽症狀,很可能就是過敏體質所引起的。
「過敏」,其實是人體對外來異物產生過度敏感之反應。過敏症狀是免疫系統判讀錯誤所造成的。每個人與生俱來皆自備免疫力,當我們健康時,免疫系統會正常辨別外來入侵者,而給予適當的反應,例如在流感病毒入侵時,身體即反映出感冒、發燒等症狀。
王媽媽帶她女兒...
推薦序
︱推薦序︱
找對醫師,學會不再生病 BY(方誠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2009/5/8)
關鍵觀念:
- 許多人願意花大錢享用高檔美食與料理、多花幾萬塊購買歐日進口的高級家電、或在
工作之餘出國結伴旅遊犒賞家人、出入代步開豪華名車,為什麼惟獨對自己的身體健
康如此吝嗇?
- 過敏不能「根治」,黃醫師教導我們如何和過敏「相處」,讓影響降至最低。
- 用「疏導」的方式取代「圍堵」,方能解決經年累月、如洪水般無法消退的箇疾。
- 施予的藥物劑量只有一般坊間診所的1/2到1/3,且不用類固醇或抗生素抑止咳嗽。
我的三個小孩都是過敏兒,幾年來深受其苦,家人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承受不小的壓力,箇中辛酸實在難以言喻。為了治好小孩習慣性的咳嗽與鼻塞毛病,我們曾經看過不少頗負盛名的中小型診所,以及大型教學醫院的過敏防治中心。醫師除了抽血檢查以判定過敏來源外,頂多就是按照症狀輕重,給予吸入性的類固醇擴張劑或咳嗽藥水。在遍尋名醫不得其解的狀況下,我們也花費了大筆金錢購買防塵套、空氣清靜機和除濕機,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想盡一切方法防堵外在環境的過敏原,希望能讓家中幼兒健康地成長。然而與花費的金錢與時間相比,不管接受何種方式的治療,其效益多半短暫且十分有限。大部分的醫師會告訴我們,過敏不能「根治」,但是卻很少有醫師教導我們如何和過敏「相處」,讓影響降至最低。許多暫時抑制過敏症狀的藥物都有不少負作用,難道除了消極圍堵病情且戰且走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嗎?
我的疑問在黃醫師這裡,找到了解答。
自從家中小孩接受黃醫師診治之後,以往令人困擾的過敏症狀大為減輕,生活作息也變得正常許多。回首以往求醫「屢敗屢戰」的心路歷程,才恍然對醫病關係有了更深一層的體認。或許有人會覺得,相對於便宜的健保而言,看自費門診是一筆很大的負擔,往往因此躊躇不前。然而,許多人願意花大錢享用高檔美食與料理、多花幾萬塊購買歐日進口的高級家電、或在工作之餘出國結伴旅遊犒賞家人、出入代步開豪華名車,為什麼惟獨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如此吝嗇?難道我們不能要求品質較好的醫療服務?在現行的健保制度下,醫療院所看診與用藥都受到不少限制,病人接受診療與諮詢的時間也大打折扣,患者如何在短短的幾分鐘內述說病情與提出問題、並且獲得醫師完整的解答?教醫師如何視病如親?但是在黃醫師這裡,每次看診都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溝通,看診和用藥也從容與周延許多,醫病之間很容易就能建立長期的信任關係,這不是我們花錢看病應該得到的嗎?
一般人或許很難想像過敏會帶來多大的困擾。每到秋冬兩季或溫差變化很大的時節,家裡的過敏兒就會變成醫院的常客。除了打噴嚏、咳嗽不止和鼻塞不適外,小孩也沒有食慾,動輒嘔吐甚至發燒。消極的方式是勤加拍痰,或用吸鼻器強制清理鼻腔深處的鼻涕。夜晚往往是父母最辛苦的時候,因為幼兒一旦流鼻水或咳嗽就難以入眠。為了讓他們能夠睡得舒服且安穩一點,父母可能必須輪流以特定的姿勢抱著小孩;一旦鼻水倒流或鼻塞嚴重時,還得提防鼻水不斷倒流刺激喉嚨,有時甚至要狠心地將睡著的孩子搖醒。大半夜如此折騰下來,多半在不知不覺中天就亮了。日復一日這樣的過程,在家庭、工作、醫院三方奔波的勞累下,大人也漸漸體力不支,抵抗力變差,很容易就被家裡的小孩傳染感冒。就在我們夫婦快要絕望的當口,在一個特殊的機緣下,很幸運地開始接受黃醫師的治療。
還記得是在2008年2月18日,我和家母第一次帶小孩到診所就醫。黃醫師花了大半個小時解釋過敏形成的原因及如何治療。一般來說,過敏程度的輕重和個人體質有關,外在症狀為氣管不好、鼻塞、咳嗽,內在問題是肺部深處的微細支氣管、支氣管長久積痰,使得血液中紅血球的含氧量偏低,最終導致人體的內分泌與免疫系統功能不振。一般醫院或診所的處方只針對外在症狀進行治療,施予止咳,化痰,類固醇等藥物暫時化解不適;如果病情越來越嚴重或症狀未明顯改善,有些醫師所下的藥方會越來越猛,有時不得不服用抗生素。在這種治標不治本的醫療模式下,小孩過敏發病的頻率往往越來越高,週期則越來越長;長此以往,輕微的過敏將逐漸發展為氣喘,最後影響小孩青春期的發育。某些大型醫院所設立的過敏防治中心,甚至會建議過敏兒乾脆提早使用吸入式的過敏噴劑(主要成分為類固醇),根據我們的經驗,這些捉襟見肘的處置方式都無法徹底根治過敏。
基於以上理由,黃醫師一開始就努力灌輸我們正確的觀念,她認為克服過敏必須從內在問題著手,要有時間和耐力進行長久抗戰。在治療過程當中,清理肺部積痰為首要之務,目的在改善體質並加強免疫能力。清痰的療程持續一段時間之後,鼻塞與咳嗽等症狀會自然消退,達到固本培元的效果。由於血液中紅血球的再生機能每隔四個月左右就能重覆,只要對症下藥,身體的免疫系統會自然而然地強化抵禦病毒與菌種的資料庫,幼兒的抵抗力因此也會逐漸增強。與其用不對的方法暫時消除鼻塞、咳嗽的症狀,或者消極地避免孩子接觸無所不在的過敏原與病毒,不如積極再造先天贏弱的體質,施予少量的藥物讓人體造血、輸氧、自發免疫這樣的良性循環充分運作,主動發揮其應有的效益。黃醫生這番精闢的論調,其實和大禹治水的邏輯一樣,必須用「疏導」的方式取代「圍堵」,方能解決經年累月、如洪水般無法消退的箇疾。
聽完醫師的講解後,我隱約在黑暗中看見一絲曙光。雖然黃醫師看診沒有健保,收費也比一般診所高,但在走投無路的處境下,我決心勇敢一試。黃醫生提出「疏導」取代「圍堵」的S. O. P.(標準處理流程)更是讓我聞所未聞,直覺上應該有效,所以我抱著實驗的精神,讓家中過敏症狀最為嚴重的老二試著接受治療。
第一回看診當天,黃醫生開了三天份量的藥劑,而且囑咐我們咳嗽加劇是正常的現象,目的在於訓練小孩如何藉由氣管壁肌肉運動,嘗試將肺部積痰清理出來;至於流鼻水的症狀,他建議我們可以暫時不管,發燒也沒關係。根據我歷年的求醫經驗,吃了藥會咳嗽不止,鼻塞依舊鼻水照流,甚至還會發燒!實在沒幾個醫生會對病人下這樣的醫囑。說也奇怪,小朋友從服藥的第二天開始,即陸陸續續咳出暗綠或深咖啡色的積痰,有時痰量甚至多到單手滿溢。在肺部積痰逐漸清出的同時,小孩的食慾開始變好,入睡後也能一夜好眠直到天亮。以往長久累積無法痊癒的過敏,竟在西醫而非中醫的藥物治療下,有了令人無法置信的進展。
家中老二開始接受黃醫師治療兩個月後,不但過敏症狀有了明顯的改善,連原本瘦弱的體格也開始變得結實起來,逐漸趕上原本就比較健壯的雙胞胎弟弟。神奇的是,黃醫師施予的藥物劑量只有一般坊間診所的1/2到1/3,而且不用類固醇或抗生素抑止咳嗽,這是十分與眾不同的作法。有了經驗和信心以後,我們夫婦索性將三個小孩通通帶來求診,連家母也接受治療並進行長期調養,黃醫師儼然成為我們全家的醫療顧問,專治大大小小的疑難雜症,藥到病除。歷經七、八個月的療程結束後,家中老二和老三的過敏症狀即消除大半,其後未再服藥,身體康健更甚往昔。五歲的老大由於較晚接受治療,迄今睡前仍需服用少許藥物,但是以往動輒鼻塞無法入睡、夜咳不止的老毛病已不復見。現在即使小孩輕微發燒,流鼻水,我們夫婦也不急著馬上求醫,因為發燒是身體免疫系統力抗病菌的必經過程,度過難關即代表抵抗力更上層樓。所幸,孩子們多半在發燒後會慢慢自行痊癒,不必借助任何藥物,這是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如釋重負的一種美好境界。
和黃醫師相熟之後,漸漸瞭解她的理念和為汲汲奉獻的初衷。她不僅願意無私地灌輸病人正確的醫療觀念,長期也和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醫病關係。她總是不厭其煩、言之諄諄地解釋病理,也盡量解決病人的疑問和困惑。雖然她的擇善固執、特立獨行不見容於一般醫療體系,甚至顛覆了許多人因循苟且的認知與想像,但是她仍堅持一貫的理念,選擇了一條最難走、艱辛坎坷的路。她不加入健保體系,是因為用藥不受價格侷限方能考慮最佳療效;她不用類固醇、抗生素是因為下藥猛烈終將揠苗助長。黃醫師不但重視與患者充分溝通,也強調藥物不過是輔助治療的工具,病人的正確觀念和自我管理更加重要。令人欽佩的是,很少有人像她願意花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反覆對病人及家屬進行醫療保健的教育,為懸壺濟世的現代醫生建立了良好的典範。
俗語說,名醫易尋,良醫難求,我謹在此由衷致上深切謝意,感恩黃醫師一路走來的關懷與照顧,也希望能藉此將正確的醫療常識進行傳達與推廣,讓更多過敏兒的父母能覓此良醫。
︱推薦序︱
找對醫師,學會不再生病 BY(方誠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2009/5/8)
關鍵觀念:
- 許多人願意花大錢享用高檔美食與料理、多花幾萬塊購買歐日進口的高級家電、或在
工作之餘出國結伴旅遊犒賞家人、出入代步開豪華名車,為什麼惟獨對自己的身體健
康如此吝嗇?
- 過敏不能「根治」,黃醫師教導我們如何和過敏「相處」,讓影響降至最低。
- 用「疏導」的方式取代「圍堵」,方能解決經年累月、如洪水般無法消退的箇疾。
- 施予的藥物劑量只有一般坊間診所的1/2到1/3,且不用類固醇或抗生素抑止咳嗽。
我...
作者序
作者自序:
「過敏有特效藥可以醫治嗎?」這是我常常被問到的一句話。
就我過敏多年,親身治療自己與診治眾多患者的真實體驗來說,我都會
如此回答:「沒有特效藥!但,過敏者可以從打破原有的既定用藥觀念開
始,重新認識過敏,深入了解過敏的整個運作生態以及循序漸進地治療;
讓身體天生的基因與現有的環境共生共存,也就是與過敏反應共生,並再
三叮嚀大家,這所有過程是極須要耐心、信心及恆心的。」
大部分人對過敏的防治方法,都使用避免接觸過敏引發源為主,但在台
灣週遭環境的條件下,恐怕是「避之唯恐不及」,無法全面性地防堵,對
於如何選擇醫師來輔助自己療治過敏,也是同時身為病人以及醫師的我的
最大使命。
我認為,好的醫生是勇者與智者的結合體,這樣的醫生,敢言:不但
詳盡敘述病症、治療方式,還會把因病造成病患的缺失告訴家屬,及提出
改善建言;不做多餘的事:對於單純治療病症以外的動作,絕不多做;例
如:因為家屬或病患提出需求,而給予對於病情幫助不多的醫治行為。
「好」醫生,是「看病人」的醫生,而不是「看病」的醫生。
如何選擇適合病患的醫生,以我行醫25多年的經驗來舉例吧:曾經看
過一個住在附近的小朋友,拉著他的阿嬤要來我的診所看病。這位阿嬤
反而拉著孫子不讓他進來看診,還毫不留情地說:「幹嘛來這裡看病,
那麼貴;為什麼不去隔壁的診所看?看一次,病就好,還可以省下300塊
錢。」
我認為,大人應該學習傾聽孩子的聲音;當孩子「有被治好」的感覺
時,他就會願意找這位醫生繼續醫治。但是大人通常以為孩子「不懂
事」,幾乎都是以自己的喜好或利益為出發點;也許他們認為這個醫生
比較親切,卻忽略「忠言逆耳」這句話;他是否真能醫治過敏病症,或
是視看診費用而定,或是看「效果」而定,卻忽略經費的節省,這種效
果僅是短暫的,就對孩子的一輩子而言,父母及孩子本身,都可能要付
出更多的金錢與健康的代價。
再舉一些例子說明,也許一般人認為嬰幼兒應無法分辨「好醫生」
吧!事實上,我接觸太多的嬰幼兒,一開始來看病,幾乎都是哭鬧不安
的,但是幾次看診以後,他們不但會自動掀起上衣等待讓我聽診,主動
張開嘴巴,等著接受檢測,還有的孩子會要求媽媽買玩具聽診器給他。
而更小的嬰兒看見我,都會展開笑顏,並激動地向我揮動小手呢!
「上醫醫未病,中醫醫欲病,下醫醫已病」,從醫25多年來,讓我感到
欣慰的是,有越來越多的民眾體察到我的用心,他們接受我的觀念,並
願意配合我的作法,遠從台南、高雄、花蓮、台中來看診。我認為醫生
是「上帝派來的說明書」,雖然這份說明書很難讓所有的人傳閱,但是
當健康痊癒的病例累積越來越多後,我深信可以用自己確實的經驗,協
助病人走上真正的健康之道。而這也正是我出版本書的動機。
我常常告訴病人:「改變靠勇氣;行動靠智慧。」謹以本書,獻給所
有過敏病患,及其家屬,祝福大家都能以自己的勇氣與智慧,找到通往
健康之路的大門。
黃月華 執筆於 2009/6/2
作者自序:
「過敏有特效藥可以醫治嗎?」這是我常常被問到的一句話。
就我過敏多年,親身治療自己與診治眾多患者的真實體驗來說,我都會
如此回答:「沒有特效藥!但,過敏者可以從打破原有的既定用藥觀念開
始,重新認識過敏,深入了解過敏的整個運作生態以及循序漸進地治療;
讓身體天生的基因與現有的環境共生共存,也就是與過敏反應共生,並再
三叮嚀大家,這所有過程是極須要耐心、信心及恆心的。」
大部分人對過敏的防治方法,都使用避免接觸過敏引發源為主,但在台
灣週遭環境的條件下,恐怕是「避之唯恐不及...
目錄
目錄
作者自序
生命之語
編輯導讀
推薦序︱見證者的治療經驗︱
1. 找對醫師,學會不再生病
2. 把握成長黃金期調好體質
3. 我們很幸運,讓孩子少走許多冤枉路
4. 值得一生信賴的家庭醫師
5. 幸福握在自己的手中
6. 黃醫師「阿Q」的精神,尊重人的身體與生命
7. 氣喘療程的經驗分享
8. 我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樣
第一章︱過敏的成因︱
一. 為什麼會過敏?
Q1: 每個人都有過敏基因嗎?又是如何表現的?
Q2: 過敏既是家族遺傳病,為什麼我沒有過敏, 孩子卻是過敏兒?
Q3: 為什麼有人會對食物過敏,有人是對花粉、灰塵,有什麼不一樣嗎?哪一種較嚴重?
【環境因素篇】
Q4: 經常聽到自由基是造成身體生病的主因之一,
自由基與過敏有關嗎?若是吃坊間的健康食品,
即可減少自由基產生嗎?
【自由基篇】 44
Q5: 我們為什麼會過敏?為什麼有人不會過敏?
過敏與個人免疫學關係如何?
【過敏免疫學反應IgE篇】
Q6: 過敏患者的檢測表中,可看出過敏的體內反應嗎?
二. 過敏反應在哪裡?
【過敏生化學反應篇】
Q7: 過敏時,體內會產生生化學作用,
如何反應在器官上?
【個案驗證1】經常拉肚子
【個案驗證2】眨眼睛
【個案驗證3】扁桃腺腫大
【個案驗證4】過敏性鼻炎
【個案驗證5】氣喘、咳嗽與胸悶
【個案驗證6】24年的氣喘
Q8: 過敏、感冒或流感如何區分?
Q9: 過敏性鼻炎可根治嗎?開刀真的可以解決問題嗎?
Q10: 氣喘與過敏如何區隔?
Q11: 有人說,過敏兒長不高,為什麼?
Q12: 過敏兒的專注力、學習力較不佳, 為什麼怎麼教都教不會?
Q13: 過敏兒為何常伴有癲癇的症狀?
︱抗敏行醫紀實1︱每個人體內都有過敏因子
︱抗敏行醫紀實2︱為什麼我的孩子是過敏兒?
第二章︱過敏與體內能量各系統的關係︱
一. 過敏與體內系統的關係
二. 能量與體內各系統是環環相扣
【細胞與人體功能系統】
【呼吸系統】
【營養系統】
【肌肉骨骼系統】
【神經系統】
【荷爾蒙系統】
【心血管系統】
【循環系統】
三. 結語
︱抗敏行醫紀實3︱一位能夠將心比心的專業醫師
第三章︱與過敏共生的人生路︱
︱MY CHILDHOOD︱我的童年
經常打噴嚏、鼻塞的童年
︱MY TEENAGE︱少女時期
蕁麻疹上身、備嚐失落孤立的青春期
︱MY MARRIAGE︱步入婚姻
組織家庭迫使我的健康「當機」
︱MY CAREER︱執業之路
治療好過敏的兒子,証明方法可行
︱MY CURE TRUTH︱醫治之道
當醫生不在賺錢而在賺心
︱MY LIFE︱生命之道
醫學是藝術不是商品,是使命而非生意
第四章︱過敏見證與分享的故事︱ 127
【見證1】看見兒子痰吐滿地,真是喜悅
【見證2】有別於一般醫生的理想
【見證3】咳嗽可以訓練肺部的彈力
【見證4】病在兒身、痛在娘心
【見證5】氣喘治療過程不堪回首
【見證6】過敏性鼻炎的老毛病也要找對醫生
【見證7】我已不擔心孩子的健康了
【見證8】姑且一試之心到信賴
【見證9】不要再當白老鼠
【見證10】下猛藥求神效是無法醫治的
【見證11】呼吸道毛病都好了
【見證12】氣喘病要根治不是治標
【見證13】她終結了父母的苦難
【見證14】西藥用藥得當,就不會很猛
【見證15】要治本也需要耐心配合
【見證16】中西醫不斷的替換治療,終於找到最有效的方式
【見證17】病人必須遵照醫囑
【見證18】醫德勝過醫術,良心勝過專業
【見證19】相信她,配合她
【見證20】不再為過敏所苦
【見證21】堅持對的理念是需要勇氣的
【見證22】過敏三部曲,鼻子→皮膚→氣喘
【見證23】並非所有的藥都會傷肝腎
【見證24】不吃轉骨湯、與過敏共生自然長高-少吃會壓制症狀的藥
【見證25】對醫生有信心,可提升治癒力
【見證26】我的執著跟判斷是對的
【見證27】以信任態度面對長期抗病
【見證28】兒女鼻過敏、咳嗽毛病都有很大的改善
第五章︱對過敏的治療之法與日常保健︱
一. 過敏的迷失
Q1: 過敏是不治之症嗎?
Q2: 咳嗽一定要用止咳藥嗎?
二. 過敏的根本治療之道
Q3: 黃醫師的治療,以「咳出痰」為主要方式,若是用抽痰的方式,一樣有效嗎?
為何拍痰拍到手酸痰還是不出來?
Q4: 將痰清出來的用意是為了建立有效的肺部空間?
【清痰體驗故事分享1:楊媛玉】
【清痰體驗故事分享2:姜玲】
三. 過敏者的日常生活保健
Q5: 過敏的發作有季節性嗎?
Q6: 過敏患者的冬天該如何度過?
Q7: 過敏患者的居家生活要注意什麼?
Q8: 如何打造過敏患者的健康生活?
Q9: 如何預防孩子不成為過敏兒?
Q10: 人應該如何正確地養生,來改善體質呢?
Q11: 過敏患者要做什麼運動?
Q12: 瑜珈是最好的基礎運動嗎?
Q13: 過敏患者真的需要被限制飲食嗎?
Q14: 增加免疫力,吃益生菌或其它食品,可以改善過敏體質嗎?
Q15: 轉骨湯可讓人長高嗎?
Q16: 擺脫骨質疏鬆有困難嗎?
︱抗敏行醫紀實4︱用咳嗽的方式將痰咳出來,才能真正紓解過敏發炎的症狀
︱抗敏行醫紀實5︱不可不知的類固醇
︱抗敏行醫紀實6︱游泳是過敏兒最好的運動
︱抗敏行醫紀實7︱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醫生
參考書目
目錄
作者自序
生命之語
編輯導讀
推薦序︱見證者的治療經驗︱
1. 找對醫師,學會不再生病
2. 把握成長黃金期調好體質
3. 我們很幸運,讓孩子少走許多冤枉路
4. 值得一生信賴的家庭醫師
5. 幸福握在自己的手中
6. 黃醫師「阿Q」的精神,尊重人的身體與生命
7. 氣喘療程的經驗分享
8. 我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樣
第一章︱過敏的成因︱
一. 為什麼會過敏?
Q1: 每個人都有過敏基因嗎?又是如何表現的?
Q2: 過敏既是家族遺傳病,為什麼我沒有過敏, 孩子卻是過敏兒?
Q3: 為什麼有人會對食物過敏,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