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長期觀察和研究台灣的社會運動及其組織和非政府組織運作的我,一直很想有系統地讀到不同類型NPO、NGO或統稱第三部門組織的發展歷史。只是苦苦等不到一本充實的第三部門史,確實有點失望。
於是,在我創立和擔任台灣第三部門學會理事長(2009)以後,就很想以學會的力量去推動編寫台灣第三部門史的計畫。終於在2012的學會年會上以「書寫台灣第三部門歷史」為主題召開一個圓桌討論會,接著又在當年底正式執行編著相關專書的出版計畫,而且暫以出版兩冊為第一階段構想。
本書為第二冊,身為主編,我首先要感謝這十一章的作者群,沒有他們的熱心響應和支持,本書不可能問世。其次我要特別感謝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的慷慨贊助本書稿費,沒有該基金會的支助,本書恐怕也不容易順利竟其功。此外,在編輯過程中,官有垣和李元貞教授協助審稿,我也心存感激。最後,我要謝謝彭雪莉小姐,因為她協助了催稿、校稿和部分編輯的工作,對本書的出版確有貢獻。
本書得以列為巨流與台灣第三部門學會共同策劃出版的台灣第三部門叢書第六號,巨流圖書公司的全心配合也是功不可沒。
最後,我誠心期待本書的出版可以有助於各界讀者多認識台灣第三部門組織的精采歷史,從而能多支持台灣第三部門的未來發展。
蕭新煌2014年5月1日於中央研究院
推薦序
政府(第一部門)、企業(第二部門)相繼失靈,N G O (第三部門)為永續台灣留住希望。蕭教授將其發展史料集結出書,記錄三十年來如何倡導新價值、新典範,內容充實精彩。——白秀雄(台北富邦銀行基金會董事長、台灣社會福利總盟榮譽理事長)
一個健全的第三部門存在,是民主社會的重要特質。《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 II》的出版,加深了讀者對台灣倡導型、服務型及社區型NPO/NGO如何在這塊土地耕耘的認識。本書各章兼具理論概念的整理與實證資料的鋪陳,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學術研究與課堂教學專書。——官有垣(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在國家定位不明、政府失能,經濟發展困頓窘迫時,「台灣第三部門史」的理解,可以讓人看到台灣的未來。——陳錦煌(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不知史,不可談薪傳。歷史是組織的基因,也是組織發展的脈絡與基石。1980年解嚴後,第三部門蓬勃發展,各NPO/NGO的先聖先賢,篳路藍縷,孜孜耕耘數十年,卻不見有一部發展史貫串時空,編織經緯。不容青史儘成灰,如今欣見《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 II》鏗鏘落地,真是第三部門永續傳承的一大福音。——蘇國禎(財團法人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董事)
閱讀這十一個組織的故事時,深深覺得,台灣的第三部門對於社會的公平正義,做出過非比尋常的貢獻。如果任何一個書中的組織消失了,我們今天享受的福祉必會嚴重地欠缺了一個角落!讓我們一起來呵護這股自發的社會力吧!——顧忠華(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