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八十年代初的大陸農村似乎洋溢著吃飽穿暖的快樂。童年裡,母親帶著斗笠包著藍白條毛巾在水田間插秧。田如鏡,碧天白雲蒼鷺,彷彿也在水田裡。鳥兒飛在矮矮的秧苗之上,風裡有著青苗的味道。農忙時,我則拔狗尾巴草,揀紅紅小野莓,扯下蘆葦葉子折成小船,放在水田旁的溝渠裡。看著水流送走青青小船,拿起小土塊,扔向小船,不一會,它便沉入清澈水底。每個孩子的未來看似都是美好,每個孩子都是上天的恩賜。
筆者幼時便醉心古典,及至年長,汲汲西學。2002年左右,「南方週末」的「冰點期刊」,刊登了林昭的一生事跡,這位北大的才女。從普羅米修斯的長詩,到她偉大的至死不渝的愛情;從那不懈追求真理的勇氣,到她英勇就義的那一刻;從那世界聞名的五分錢子彈費,到林昭最後呼叫天父的聲音,無不讓人潸然淚下。一個不會缺少物質的偉大女士,卻為了真理和真相犧牲在罪惡屠刀下,對我一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人活著的意義在哪裡?我們為何來到世界上?經歷過勞苦愁煩,時間便如煙散去。
想起了那年,一個縣城企業遇到了上方來的檢察人員。鎮庫房門口斑駁坑窪的半水泥半泥地的空地邊列了二、三十位鄉民。高矮胖瘦,老少中年,鬍鬚拉雜,拿著繩子的,竪著扁擔的,衣服看不出具體顏色,高低錯落在塗著「安全工作、平安回家」紅色掉漆的標語的背景墻前。大夥神情麻木,動作靜止,一切如塵埃般凝固之間,看著唯一有顏色生氣的西裝革履的那人穿行指點。口令一下,轉眼之間大家彷彿機器人得到了指令,紛紛爬上了各類物資搬弄清點。庫門口養了兩條狼狗,汪汪地狂吠,興奮地躍起到脖子上鏈條勒成痕跡。忙碌完畢之後,工友們蹲墻角,躺貨堆,現場又歸於死寂。人一旦被苦難壓傷,便連抬首望天的嘗試也不願。那些遠古的縴夫,衙役,鄉民,走卒,恍如隔世,又如天涯咫尺。
復旦大學畢業後,逐漸遊歷各國,考察風土人情,制度文化。中華民族歷來有勇於仗義執言的人,勇於救國圖存的人,勇於慷慨赴死的人。然而回望歷史,目視如今,大抵差強人意,百姓依舊艱苦無依。廣大民眾,往往偏聽偏信,將公義人士之生命填塞人血饅頭;歷來精華,能為友邦所發現,視若珍寶,也算幸事;百姓的後代又往往紀念這些受害的英雄,歷史的怪圈週而復始。
本書也從中國現象的背後,民族精神的本質,追溯中國怪現象之根源。柏楊所云:髒亂差,諺語所云:一人龍三人蟲,富不過三代。等等不一而足。邏輯的解剖,原理的分析,讓那些國人更加認識自己。
錢鐘書有云,既然雞蛋好吃,又何必認識生蛋的那只雞?作者其實無所謂是何人,只盼望拙作能夠投影出一些真實、真相和真理的雪泥鴻印。榮耀的是真理,我們只是搬運工。庶幾此書能成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方面,希望讓認知中國變得更加容易;另一方面,各地各方從我們歷史中汲取殷鑒;此外,各國富強繁榮幸福之秘訣也與諸君分享。當然有位長者提過,人類從歷史中獲得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會從歷史中吸取什麼教訓。庶幾,讀者莞爾一笑,亦得償所願耳!
最後,也非常感謝能讓此書順利出版的海內外弟兄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