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在所有的金屬中,錫因熔點較低(約230℃左右),很早便為人類社會所運用。在傳統的工藝發展,錫一直是金屬工藝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錫因其易熔,在製作上便於灌鑄,及質地較軟,容易鎚擊成形,幾乎是人類最早發現及使用的金屬。在古希臘時期,錫被認為是可硬化與保護的金屬,希臘人尊崇此神聖的特質,並透過各國的貿易活動使得錫在死海、英國、與東南亞間互相交易流通。
錫在中國的器物工藝史上最早於先秦時期便已有記載出現,如《周禮》中的《考工記》。在這部中國目前所見最早的﹙工藝﹚記述文獻中,錫便以合金的方式出現在金屬工法的篇章,如《考工記》中〈攻金〉篇,「攻金之工」一段,概述六種冶金﹙錫與金屬溶合﹚的工匠職責﹙工法﹚,所生產出的各種不同器具,記載「金有六齊」六齊分別說明錫在金屬合金中六種不同的比例,大抵是製作青銅器的六種配比。
錫工藝在臺灣於日治時期前曾有輝煌的時期,而現在的臺灣錫器多用於祭祀用的禮器,例如供桌上的花瓶五賽之香爐、燭臺、花瓶、或是水果盤、餞盒等,民間也有錫製的粉盒或珠寶盒等器物。錫工藝的技法大多為鑄造與焊接,傳統的錫器多為幾何造型講求線條俐落表面平整,而現代的造型有結合寫實圖像或雕塑,使錫藝的表現另開創一個新的局面。
本書作者黃淑蘭老師對於錫工藝的創作別有獨到的心得,她運用了鑄造與金工的訓練背景,為錫工藝的器物提出一個新的境界,例如她錫器創作的「翻轉」倒裝壺,不僅設計雙層的結構,使純錫茶具具有結構的強度,且在錫壺的表面裝飾漆藝,提供錫表面處理另一種面向,並獲得了2012年工藝之夢國家級工藝競賽的三等獎的肯定。
此次黃老師將她多年來對於錫工藝創作技法的心得公開,其中尤其是錫的各種鑄造方式,如何運用簡單的工具自製模具,以進行錫藝鑄造;並且如何將各種紋理複製的過程,非常詳細的分解說明;還有錫的造型方法、表面處理、裝飾與保護等各種方法與技巧,無私的在本書中鉅細靡遺的說明,使錫藝創作變得簡單有趣易學。這是目前中文書籍裡有關錫工藝技法記載最詳盡的書籍,內容紮實、步驟清楚,對於有興趣探索錫工藝的入門者這是一本最佳的工具書。黃老師能將她多年創作的心得與大眾分享,其精神非常值得佩服。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應用藝術研究所教授
王梅珍教授
2013-3-18
推薦序二
自古一個匠師的養成,是需要透過三年四個月的拜師學藝,以及多年經驗累積與技法上的磨練才能出師並獨立製作。而錫工藝的技藝傳承向來都是以師徒制,透過人身、口耳相傳,在經驗的傳授與特殊技藝所使用的工法,均閉門深造,鮮少外傳。歷史文獻上也對錫工藝少有紀載,更別說有教科書的出版或技法上的文字陳述供有興趣學習錫工藝者自行在家學習,坊間也少有類似的工藝教學課程,以致一般人想學錫工藝卻不得其門而入。
有鑑於此,近年國家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位於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傳遞傳統藝術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的各項技藝精華,並宣揚重要傳統藝術及指定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之精神,每年邀請各類傳統技藝匠師至文資局開課,並於假日舉辦「傳統技藝&保存技術養成工坊」,開放讓一般民眾報名及學習專業的技術。而家父陳萬能被國家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即所謂的「人間國寶」之後,我們也首次應邀並合作配合文資局的安排與推廣,對外公開開設傳統錫工藝的教學課程,淑蘭老師便是我們第一期的優秀學員。從鑄造、鍛敲、焊接、銼修到拋光等的專業錫工藝製作過程,淑蘭老師都已瞭若指掌並發展出個人的特色,作品更獲得台灣工藝設計競賽的肯定,實屬難得。
然而繁複的技法,是需要透過長時間的反覆練習與經驗的累積,才能熟能生巧,此次淑蘭老師透過個人對錫工藝產業與技法上的多年研究與心得,無私地以深入淺出的方法介紹與傳授,並佐以圖片說明編輯成冊,製作方法簡單易懂,不僅達到與傳統錫工藝的製作方法有異曲同工之效,也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入門級工具書,供初學者參考學習、吸取經驗。
台語俗諺 : 功夫在手,不論早晚!相信藉由淑蘭老師的創意引導,不須太多專業的金工背景,你/妳也可以成為專業的錫工藝創作者的,就讓我們藝起來玩錫吧!
萬能錫舖 第四代
陳志揚老師
作者序
每個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想法、經驗能夠對他人有所幫助,帶來某些啟迪,我自然也心懷憧憬,希望這本書對金屬工藝有興趣的讀者在純錫材質運用上有參考的價值。
這本書著重在99.99純錫的使用經驗分享,以不需要太多專業設備、工具及有礙健康的化學材料,就能創作作品的方法介紹,雖然金銀細工及專業的金工工具及加工方法大都適用於純錫工藝的創作,但是,我認為創意,是呼應著人們內心的需求。近年來,飾品成為大家穿搭衣服的重要配件,簡單的飾品配件除了在裝扮上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之外,自己動手製作的手工飾品,更具有紀念意義。所以,介紹純錫這一種環保、自然、簡單、而且在家就可以輕鬆成型的創作方法及素材,是我對於純錫工藝發展拋磚引玉的一個願望。
在凡事講究獨特性的時代,市面上大量生產、樣式大同小異的飾品,已經逐漸不能滿足一般使用者的需求。但是,近年來貴金屬價格飆漲,已成為金工創作者的惡夢。然而,透過純錫工藝,可以輕易的將心中天馬行空的想像化為實際,而親自動手打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則能同時滿足想與眾不同的心願與創作的渴望;純錫打造的飾品不只外表燦爛美麗,經濟實惠的材料價格及簡易、安全的加工成型方法,讓人人都能輕易動手創作專屬的飾品。透過用心、以雙手賦予每一件作品獨創的生命力及意義,感受自己動手做的滿足與成就感。
錫雖然是人類使用歷史最久的古老金屬,許多的研究報告也證明此一材料的諸多優點,但透過現代的工具及加工方法,錫還有無限的創作空間,值得大家去探索。
使用錫金屬創作的優點是:
一、簡單易上手,在家就能做-使用廚房中的爐火,湯匙或是小鍋子就可以熔錫、鑄造,不需要複雜的工具及加工方法,就可以完成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金工作品。
二、純錫具有白銀的質感,高貴又不貴,透過細心的研磨,可以使作品呈現出絲光的柔美光澤或是鏡面如銀-般高貴亮麗的光采。
三、無毒又無味,環保綠色新工藝—在作品製作、加工的過程中無須使用對人體有害或不環保的輔助材料。修磨所產生的錫屑及失敗的作品都可以回收重新再鎔鑄成新的作品。
「是對的事就應該去做」是我的堅持,希望透過本書出版,將純錫這個綠色工藝創作的美好與經驗,如同與家人分享般,貼近著每個創作者的需求。
黃淑蘭
201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