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彰化師範大學生命教育課程的拼圖
丘慧瑩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主任
從小,我就對「生命的意義」有著無盡的好奇,我不記得我是否對人提問,只知沒有人給我答案。念了小學,學校的川堂有這樣的標語:「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國中時,讀到張載的「為天地
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高中時讀到〈赤壁賦〉:「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這些不管是教條的灌輸、思想的啟蒙、文學的感悟,反正都成為聯考填鴨下的囫圇吞棗。等到再大一點點,成為一位老師,雖然也沒有學生跟我提問「生命的意義」,但我卻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那些從小到大印象深刻的「考試重點」,似乎隱隱在呼喊:這是妳要的答案嗎?而我,始終在尋找。
第一片拼圖
103學年度,接下彰化師大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的工作,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撰寫教學卓越計畫特色通識的部分,我們設定以生命教育結合生涯發展,藉服務學習落實的「三合一」「生命探索發展與實踐」通識課程,成為推動的方向,其目的是讓傳統生命教育增添生涯發展的規劃而落實,讓傳統服務學習增添生命與生涯的明確目標而紮實。「生命探索發展與實踐」核心通識課程的哲學基礎,即「大學之道」。「大學之道」乃成人之學,以「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為三綱領,而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具體施行的條目;引領大一學生「格物致知」的「內自省」工夫,經由課程活動推進,學生進而了解自己優勢和興趣所在,發展生命圖像,正是「誠意正心」的努力結果。「外實踐」的工夫是配合生(職)涯輔導機制,讓學生對未來確立生涯願景,進而引發內在動機去達成目標,追求自我實現。生涯不再是被動的安排,而是主動掌握生命自主權,啟發願景,做出選擇,並負起自己生命的責任,此時則進入「修身」的階段。經由人生哲理思辨,探索生命意義,透過服務學習經驗,確立大我小我相生相成的生命態度和社區意識。配合體驗性課程,加深個人與他人的合作,累積體驗反思及討論深化自我覺察和解決問題能力。課程的設計,引領學生以「求真求善」的態度,逐步累積未來「齊家」的能量。當個人小我能充分發揮一己能力時,國家社會「治平」便可期待。透過開放卻又有明確指向性的基本架構,給授課教師較大的彈性空間,以便結合老師自身的生命經歷與特質,師生共同學習人生的智慧、探究人生三問:「為何而活、如何活著、活出該活的生命」。整體課程設計形成循序往復的迴圈:探索自己生命、探索生涯發展、投入服務實踐、反思生命意義、定位核心自我、發展生涯願景、形成自主實踐動力。在過程中透過不斷的反思及人我互動,培養批判與思考能力,透過團隊合作(雙贏思維)及問題解決而更認識自我,確定自己的生涯走向及自發性實踐的力量,建造出大學生的生命並開拓其思維和生命經驗。
此一課程在眾多熱心熱情的校內外伙伴協助下,推動「生命探索發展與實踐」通識必修課程,一切都顯得水到渠成。
第二片拼圖
108學年度,主任職的「無縫接軌」—回到國文系擔任主任,重心自然放回系上的課程中,想起文學作品除了優美的文字辭藻外,更是作者真實生命的展現:孔子的「求仁得仁」、「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不
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給了我教導學生進退出處的原則;《世說新語》中那些任性、放曠的文人,用他們的生命對時代發出怒吼或哀鳴;王維的「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的自我觀照,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感嘆;東坡「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易安「人比黃花瘦」的柔情;關漢卿說「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什麼?」、喬吉說「白,也是眼,青,也是眼」⋯⋯,透過作品,我們分享作者的悲歡離合,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王國維提到的「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種生命的領悟,提醒我們在亂花迷眼的山山水水中,又能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更遑論當下最熱門的AI人工智慧,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小說中不只有科學、人文、哲學等豐富意涵,其所創立的「機器人學三定律」,似乎早早就預示著人類與人工智慧的未來。凡此種種,突然感覺當國文老師是何其的幸運,因為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命教育素材,隨時隨地都可以藉著課文的講解,在字裡行間追索作者的生命情意,透過教學的互動過程,回過頭來映照年青學子的生命。
為了將這分感動擴充出去,特別邀集系上的專兼任老師,新編一本更能貼近大學生需求的大學國文課本,因為大一國文,也是影響全校的必修課程。我們將主題定調為「自我.人我.物我—文學與生命的對話」,
文學作品是作者生命靈魂的展現,大學裡的國文課程,不能只介紹文本的結構、修辭、技巧,其中還有更多的生命情意、生命抉擇、價值思辨、自我探索與自我對話需要深掘,透過文學的閱讀,讓年輕的學子有充分的能量面對「新鮮人」這樣的生命歷程轉換。
感謝詹千慧老師擔任統籌的工作,及眾多老師的協助,讓這本新教材得以成形。
第三片拼圖
彰師國文是傳統的師培系所,培育了無數優秀的中學國文教師,面對108課綱素養導向的教學,我們培育的師培生,對國文教學應更有前瞻的理念與眼光。109學年度,受託在國文系開設師培課程:「國文課程設計」,於是我又開始新的嘗試。第一年,我教學生設計模組課程,因為國文教學不應是以一課一課為單位,或受制於段考、學期的片斷,而應有整體課程地圖、能力連貫的宏觀教學預設;第二年,我教學生設計校
本課程,以結合不同領域的跨域設計,呼應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並尋找普高、技高、綜中等不同類型學校特色;第三年,我教學生以十九項議題融入課程的教案設計,在這些重大議題中,我選擇我
最擅長的以生命教育議題融入國文科的教案,因為文學作品中,最易察覺知性與感性的衝突、愛與被愛,覺察人的有限與無限,體會人的自我超越、追求真理,反思生老病死與人生無常的現象,探索人生的目的、價值與意義。
為了讓學生更有動力,我們結合了師資培育精進計畫及楊菁老師執行的「敘寫生命—青春與土地的對話」計畫,舉辦教案競賽,參賽的對象雖是全校同學,但主要是鎖定修「國文課程設計」、「國文系教材教法」、
「國文教學實習」課程的學生。我們請了中學端教學經驗豐富的謝依樺、張嘉惠兩位老師評審,透過試教與講評,讓得獎同學(組別)再次修正調整教案;我們期待這些教案,成為他們未來在教育現場可用的資源。楊曉菁老師說:這樣的教案,應分享給更多的現場老師知道,如此用意不只是重視、推廣生命教育議題融入國文科的教學,可讓教學現場的老師有參考的依據,更重要的是影響更多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從中汲取更多面對生活世界的力量。在她多方的奔走聯繫,不厭其煩的追蹤教案修正成果後,有了本書的誕生。
從全校通識,到大學國文,再到師培課程,無論是教或學,彰師大生命教育相關課程的拼圖,一片片的出現,逐步擴大。我們希望藉由這樣一點一點,一步一步的踏實前進,讓彰化師大的生命教育課程,越來越完整,生生不息。生命的意義,不就是延續嗎?延續生命,除了繁衍後代這一種實質面的意義,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將思想藝術文化延續下去。活得有意義,所以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那是一種使命與承擔。活出應活的生命,就是把握剎那即永恆,讓每一分鐘都精彩。這本《生生不息——生命教育議題融入國文教學教案設計》,是野人獻曝,卻也是我們小小的企圖與心意,感激這一路上幫助過我們的人,也藉此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大的迴響,因為用生命影響生命,何其美好!
文學與生命的相遇
楊菁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在這裡,文學與生命相遇了。
筆者接觸生命教育,緣於擔任本校通識教育中心人文社會組組長,當時通識中心主任丘慧瑩已與校內師長們成立生命教育種子教師社群,著手規劃生命教育課程架構及內涵,並在104學年試辦「生命探索發展與實踐」課程,105學年正式列入必修學分。筆者在任職期間,擔任本課程教師社群召集人,協助種子教師們學習各種教學知能、收集資料及建立教材庫。且自104學年即開始教授此門課,並107學年執行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問答、體驗與實踐融入生命教育課程」;108年度執行「教育部生命教育校本特色學校課程及文化計畫—生命教育動起來課程精進計畫」,並編寫《生命探索發展與實踐課程手冊》。
自通識中心卸任後,適逢丘慧瑩主任轉任國文系主任,同時將生命教育的精神與理念帶到國文系,以國文課與生命教育結合作為實際落實的方式,並由本系詹千慧老師負責,著手編寫新的大學國文教材,擬以文學作
品連結及探索生命的各種課題。筆者則繼續教育部計畫,109年執行教育部補助學校辦理生命教育特色校園文化—「紮根生命:覺察練習曲之自我探索」。111年執行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辦理生命教育校園文化推廣與深耕計畫「敘寫生命—文學與自我對話」;112年執行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辦理生命教育校園文化推廣與深耕計畫—「敘寫生命—青春與土地的對話」。在計畫執行期間,藉由教師工作坊,幫助國文教師了解生命教育的內涵,並且協助規劃、開發新大學國文教材,搜羅對生命具啟發的文學作品來落實生命的教育;同時辦理相關競賽,以創作方式帶領學生敘寫生命,藉由書寫進行與自我內在的對話。
因於高中108課綱已將生命教育列為必修一學分,本校作為培育中學教師的重要機構,為使師培學生對生命教育有所了解,因此配合「敘寫生命—文學與自我對話」,舉辦了「創意教案競賽」。藉由大一國文課程與
生命教育教學,呼應教育部課程跨域鼓勵學生多元學習的理念,透過優秀教案的競賽,將生命教育議題融入課程核心素養導向的教案設計中。
文學作品中本就有太多有對生命的感懷及生命的感悟,藉由教案競賽,學生可在文學作品中掘發創作者對生命的思索,同時在教學活動設計中,以適切的方式帶領學生體會文學內涵及生命的關懷。
自高中生命教育被列為必修一學分,大學端的生命教育又更被重視。筆者教授「生命探索發展與實踐」課程至今已經八年,雖然累積了一些教材及教學方法,但是至今仍然沒有適合大學生命教育的教科書,足見編寫相關教材實為一艱鉅的任務。生命教育除了可單獨開設課程外,另有課程融入的方式可以進行,在課程中融入生命教育,或藉由課程帶領學生思索生命、探討生命。就這方面而言,文學相關課程便具有取之不盡的資源。文學作品是文字、思想、情感的綜合表現,書寫者透過優美的文字、生動的辭采,宣洩、抒發個人的情感、思想,除了表現個己情志,更擴及生活、社會、家國天下的關懷,在在映現著每個生命的靈魂與意志。因此,如何從文學作品掘發生命情意、生命關懷,帶領學生從文學作品中映見自己,與自我對話,讓自我生命有所轉化與昇華,這既是國文老師們的責任,也是本教案設計的理念所在。
當今科技已經發展到高峰,物質慾望的追求仍是大部分人生活的常態。但是生命如果有一套法則,那麼應該是心靈由外而內的回歸,以及由下而上的提升,只有這樣,生命才能在迷惑茫昧中見到光明,在無常變動
中找到定向。本系楊曉菁老師主持編寫的這本教材,為本校學生們在教案競賽優秀作品的成果累積。這本教材同時也是本校通識生命教育課程的延伸,在中學國文課中、生命教育計畫凝結聚焦、生根,而後開花結果,這個果實是實用的,具啟發性且可操作的,獻予愛好文學、教授文學、探究文學及關懷生命的人,有一天,果實的種子將繼續撒落,成為生生不息的傳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