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是吾鄉》由四十三位作家協會的會員暢談大紐約區生活的體驗。蘇東坡詞「此心安處是吾鄉」和白居易詩「大抵心安即是家」,都強調了「心安」乃扎根異鄉的積極態度,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世界,「心安」更是表現一種新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把新鄉過得更勝原鄉。
書中依照題材分成六大類,包括談寫作和文學生活的「文心寄情翰墨香」;談移民新大陸的「回首遙望來時路」;談紐約文化資源的「藝術勝境覓歸屬」;談安居樂業的「日久新鄉成故里」;寫大自然樣貌的「親近自然悅共鳴」;和生活點滴的「紐約故事多傳奇」。本文集收錄了名散文家劉墉、趙淑俠、趙淑敏、王渝、陳九、宣樹錚、陳漱意等名家的作品,凝練鮮明,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主編
鄭啟恭
曾就學於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紐約時裝學院。為體驗各種生活而嘗試過不同的職業,退出職場前是紐約市政府環保局公務員。愛好寫作、繪畫、攝影、音樂、舞蹈、戲劇等。
石文珊
戲劇博士。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大學和聖若望大學。曾任新澤西州《漢新月刊》文學獎評審。小說、散文和報導散見報章文集。近年來為紐約華文作家協會編輯散文集《情與美的絃音》、《人生的加味》及《行過幽谷──紐約記疫》。
黎庭月
香港出生成長,從事編輯工作多年,後移民美國,曾當記者、任教大學,現從事翻譯工作。
章節試閱
中文表達,我的異鄉回眸(節錄)
有這樣一種印象,美國人說事情往往比較簡練,三句話結束。同件事我可能會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最後才到點上。開始以為是詞彙量不夠大,有這個問題,但不全是。對當年我們這批留學生而言,來美前已有人生閱歷,比如我自己,參加過成昆鐵路的建設、駐馬店特大水災搶險、第一屆高考、經濟改革,及思想解放運動。我的存在是社會經歷和家庭影響的物化,當我30歲那年像野草一樣漂泊至此,不可能把前30年完全歸零,很自然會在交往中展示已有的知識積累和生命價值,並以獨立的眼光審視美國社會。遺憾的是,這裡的人對你前30年沒興趣,特別是就業以後,我在主流職場打拚30年,無論英文多努力,你的表達風格,包括邏輯、舉例和幽默,如果與職場的期待不合,就很難一帆風順。有人說美國職場的中國人幹不過印度人,問題就在文化差異上。換句話說,你的英文表達即便足夠充分,但因文化差異也難以盡情盡興,很多觀念情感無法兌換,對方不會真感興趣,你知道他在應付你,他也知道你講的並不重要。你雖然需要表達,但對方並不需要傾聽。
關於「為何用中文表達」的問題我與著名學者董鼎山先生有過交流。他早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曾參加抗日地下組織,做過《申報》記者,27歲赴美讀研,又在美國做過《時代週刊》專欄主筆,紐約市立大學教授,並和他的瑞典裔夫人生活了一輩子。外人看來,他已完全美國化,英文能力遠在絕大多數本土美國人之上。就這樣一位傑出的美籍華裔學者,依然積極參與祖國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思想解放運動,用中文撰寫了30餘冊書籍,向中國介紹美國社會,影響了一大批改開以後成長起來的中國知識精英。2015年董先生以92歲高齡仙逝於紐約。
在與他近30年交往中,董先生堅持說中文,我太太上海人,他倆碰面還非要講上海話,董先生的老派上海話語速較慢,節奏感更強。我們每次去看他,除了給董夫人蓓琪帶一個黑森林蛋糕,我太太必給董先生做幾款本幫菜帶去,烤麩、龍井蝦仁、百葉結燒肉,都是他的最愛。有幾次與董先生微醺,興致上來他要我唱京劇《勸千歲》,還指明馬派,說其他門派唱的那句「那劉備本是中山靖王的後」,被馬派省去「中山」二字,更加順口。回憶當年在上海參加抵抗運動,他和弟弟董樂山躲在樓梯下的隔間裡,從木板縫隙看到憲兵的皮靴踏過樓板,發出咣咣的響聲。謝晉元團守衛蘇州河四行倉庫,夜間可以看到對射的子彈流星雨般呼嘯往返。我問他為何不把這些生動畫面用英文寫給美國讀者?董先生莞爾一笑說,「伊嘞勿感興趣,莫啥意思」。耐人尋味的是,每次看望董先生,董夫人蓓琪總是先和我們寒暄片刻便隨即離開,她離開時的幾句話意味深長,董,現在是中文時間,你盡興說中文吃中餐吧,be happy(開心喲)。
面對董先生的睿智和董夫人的善解人意,我無法想像因為來此讀書生活就得把前以往的俠肝義膽熱血情懷都不算數,這不可能,在表達問題上我和董先生是相通的。我有個石溪大學同學,那時經常一起查資料做功課,還跑到傑佛遜港看鋼管舞。幾年前在曼哈頓與之巧遇,我像當年一樣用中文招呼他,你跑哪去了哥們兒?有趣的是,他用英文回答我,對不起先生,我不會說中文,然後轉身離去。我尊重他的選擇,漂泊生涯最無奈的就是見怪不怪,人性比想像的要離奇得多。野草他鄉諸事難料,想怎樣表達是個人私事,大家保持著真正的「社交距離」,誰也不必非要對歷史文化負責。然而,或許是前世的的宿命,當有些人情願洗心革面淡化自身文化背景時,我們卻老馬知途,選擇了一路走來的繼承與恪守,而且這樣的華人是絕大多數,他們未必都當作家,但不妨共用同樣的文化情感。
────────────
在紐約碰上的緣分(節錄)
紐約的詩路
我喜歡的紐約書店有好幾家,最常去的則是中城41街東邊的那一家,因為那裡設有專櫃賣推理小說,每本一美元。
推理小說是我隨身必備之書,如果發現忘記帶了,就像迷失於蠻荒地帶。有它在手,無論等人、坐車,周遭的環境立即變得安寧篤定。
不知是哪一天,走在去這家書店的路上,我突然發現腳下踏著一塊長方形銅塊,上面還有圖形和字跡。
好奇心使得我停下腳步,想看個究竟,身體卻被一位急促擦身而過的大漢撞得幾乎失去重心,另外一個路人則回過頭來對我怒目而視,我趕快識相地讓開,貼身站到牆邊。確定自己所在地安全、不擋路,我的注意力投注到地面。這一看,簡直是出現了奇跡,這整條街地面齊齊鑲嵌一整排的長方形銅塊。我真恨不得手上有一架望遠鏡。可憐的我急忙戴上近視眼鏡。唉,假如我有長頸鹿的脖子那該多好。終於在起落不停的匆忙腳步間,我看清了離我最近那銅塊上鐫刻的一行字:造成這世界的是故事,不是原子。啊,說得多好。故事安慰我們,啟發我們,並且聯繫我們。我去買書,不就是去尋找故事嗎?
後來我更發現,這些銅塊鐫刻的都是詩句和文學引言,一共有96塊,鑲滿了連續的兩條街。我把它們稱作「紐約的詩路」。
出自王渝的隨筆集《碰上的緣分》(2017)
中文表達,我的異鄉回眸(節錄)
有這樣一種印象,美國人說事情往往比較簡練,三句話結束。同件事我可能會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最後才到點上。開始以為是詞彙量不夠大,有這個問題,但不全是。對當年我們這批留學生而言,來美前已有人生閱歷,比如我自己,參加過成昆鐵路的建設、駐馬店特大水災搶險、第一屆高考、經濟改革,及思想解放運動。我的存在是社會經歷和家庭影響的物化,當我30歲那年像野草一樣漂泊至此,不可能把前30年完全歸零,很自然會在交往中展示已有的知識積累和生命價值,並以獨立的眼光審視美國社會。遺憾的是...
作者序
主編序 我寫我城,文學原鄉/石文珊
繼2022年夏天,紐約華文作家協會出版第四冊文集《行過幽谷──紐約記疫》後,第五冊的徵稿隔年夏天開始了。經歷疫情三年的衝擊,紐約挺了過來,逐漸重啟,脫下口罩,握手擁抱,返回工作場域、課堂作坊、餐飲食堂、賣場店鋪、博物館、音樂廳、社交聚會,補償被禁足的時光;人們出發旅遊,比過去更積極,跑得更遠更歡。瘟疫的陰霾抹滅,一切似乎回歸正常了。然而,再也回不去疫情前的正常;我們經歷恐懼和哀痛,重生的解懷歡慶背後有罔罔的不安──災難將捲土重來?那些不幸的罹難者,似乎還未好好悼念。走進好市多,仍下意識在口袋搜尋著口罩。面對路上來人,不由自主的避開,保持距離……陰影難以解除。
療癒和省思是需要的。劫後餘生,我們更意識到個人的命運與紐約緊密聯繫,都會的大歷史與個人的小歷史,交織成為一段不可磨滅的記憶。過去二十多年中,紐約人經歷了911、東北大停電、珊迪颶風,然後是COVID-19瘟疫等,不管你從哪裡來到這裡定居,都感到與這裡息息相關,共危共勉。奇異的是,經過患難與共,我們感到真正屬於這裡,一種深耕的自豪和欣慰。第五冊文集就是這樣出發的,文友們回顧來到這裡安家落戶,生根發芽,開枝散葉,曾經的夢想和奮鬥,點點滴滴匯集成與這個城市共生共享的回顧。
蘇東坡著名的詞句「此心安處是吾鄉」是這部文集的主題。許多人對這句詞的重點看法不一。有人認為「鄉」是最重要的一個字,因為華人向來安土重遷,不輕易離鄉背井,如果必須離開,總是心懷故里,那血緣的來處。有人認為「安」才是核心主旨,安定感、安穩的生活、安居樂業,是得以在異鄉安身立命的條件。更有人認為「心」才是真正的關鍵──心的調整與適應,開放與變通,韌性與堅忍,使移民成為居民,從飄流達到彼岸。白居易亦有詩云:「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古人強調的「心安」乃扎根異鄉的積極態度,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世界,「心安」同時意味著取得一種認同感和歸屬感,把新鄉過得更勝原鄉。
在海外以中文寫作的道路常是孤獨而小眾的,然而它也是一種與母語的故鄉連結、表述新鄉土的一個強而有力的工具。在創作中,家鄉的輪廓越來越清晰,個人的歷史印記也益發鮮明。這也是紐約華文作家協會年度出版文集的一項執念──藉著書寫描繪我們共同的文學原鄉。
本冊文集共蒐集到四十三篇作品,分成六輯,呈現六種安居紐約的視角。散文是一種非常適合反思、回憶和抒情的自敘文體,在相對簡短的篇幅裡呈現生活的原質況味,作者也藉著自身的文氣、聲腔、感性,塑造個人的風格和印記。同時,這些文章淺白自然,觸角多元,趣味廣泛,可以說是捕捉「時代思潮的快照」,當這些作品一一歸入了六種主題,感覺它們互相輝映、彼此對話,融會成一道「此心安處是吾鄉」的21世紀特殊風景。容我簡略的介紹這些佳作。
第一輯是「文心寄情翰墨香」,包括了七篇文章,表達在紐約以書寫、研讀華文文學,找到心靈故鄉和志同道合的友伴。如首篇趙淑敏教授所寫,在精彩熱烈的華文文學討論會上尋回了自己的身分,終於在新鄉得到「續命的生命之氧」,從一個隱居落寞的異鄉人終於「遊魂回家了」。在後來的十餘年,淑敏教授一直是紐約作協最受愛戴的文藝導師,給予文友許多優秀的提點和啟發。陳九早年來美,暢遊在中英文轉譯之間,對文化碰撞產生的複意和誤讀深有體會,而基於「中文表達的衝動正源於表達英文的不充分」,他用母語直書詩歌、散文、小說,斐然成章,完成了「異鄉逆旅的回眸」。梅振才多年來以投稿華人報紙副刊、與友儕合辦雜誌、成立詩詞學會、出版詩集等,樂遊其中,名副其實的「文心安處是吾鄉」。邱辛曄更別有深意;在中文書充斥的法拉盛圖書館裡,感悟到「青山(祖國)就是漢字,漢字就是故鄉」,華裔移民藉著讀、寫中文,不絕如縷地維繫著一份文化認同。鄭啟恭、趙洛薇也各從策展、結社、書法裡窺見藝術交流之精妙及深趣,寄託了多少文化鄉情。鄭衣音寫兒子成為英文小說作家,足見文學創作是不論語境、國界、世代的美學衝動。
第二輯是「回首遙望來時路」,收集了七篇風采獨特的散文,描述了從不同環境、緣由、時段,來到紐約定居的故事。趙淑俠大姐定居瑞士多年,又長住曼哈頓,911後選中法拉盛──世界最大的唐人街──為暮年安居處。雖然它環境「封閉、髒亂,治安不是最好」,她卻甘之如飴,因為對她這一個「背負著那麼重中華文化包袱」的華文創作者,它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乃一方淨土,給她最大的認同感。歷史洪流的見證者和報導者曾慧燕,寫出自己跌宕起伏的早年身世,因緣際會來到紐約,最後在此安頓身心,雖非桃花源,但執念「哪裡有自由,那裡便是我最後的歸宿」,發人深省。海雲是說故事好手,巧筆詳述在青蔥年華與一位紐約大亨的傳奇結緣,仁心俠情,一樁人間佳話。南希和賀婉青各以小說家之筆,細說了初到美國與本地人家的交誼,那種被接納、鼓勵的恩遇,如春雨潤物,柔軟無聲,卻能量強大,讓她們的下一站人生底氣十足。蕭康民與蕭黛西夫婦的文章可看成是一套雙篇,兩人在紐約皇后區安居五十載,始於艱苦奮鬥,終於退休樂活──「你能立足紐約,也必可在世界任何地方達到目標」!
第三輯是「藝術勝景覓歸屬」,收錄了七篇散文。王渝的四則小文,以一個老紐約的眼光速寫曼哈頓的公共空間,畫龍點睛,禪機盎然,教人想去那些地方釀一釀在地的氛圍。顧月華的〈重生〉描述失去另一半後的華麗轉身,以彩筆揮灑出曼妙的大自然世界,並與他人結緣、共情。梓櫻、陳均怡描述紐約的藝術和生活資源,前者描述一天裡在城中的觀感,紐約的丰采從不令人失望;後者詠贊都會的多元精華和物質利便,在這繽紛寶地安居樂業,自在徜徉。她們的書寫提醒了紐約人善用資源,以藝文佐餐日常生活。湯蔚也以巧筆細述移民以旗袍工藝打造生機,成為唐人街一道繽紛婉約的風景。
第四輯是「日久新鄉成故里」,共有八篇描述個人在紐約落地生根的散文。應帆以雙線敘述,一邊紀錄來紐約求學、工作、定居的歷史,一邊引述多種定義,辯證「紐約客」的標準身分,趣味橫生,兩條論述線結尾時得到了融合,謙稱自己是「半個紐約客」。李秀臻憶兒時故鄉基隆的雨季,轉而描述新鄉富而好禮的生活,藉著科技無遠弗屆的聯繫外地相知,思鄉已有不同的涵義。李玉鳳寫猶太鄰居的友善互動,守望相助,街坊之情,歷歷生動。彭國全也詳細描述他在布魯克林安家的街區,流露出詩人詠贊自己珍愛的寶地。麥子、王芳枝和黃天英都將美國與中、臺、越的國情、想法和處事方式做出對照,提出獨特而有趣的觀察。唐簡以小說家之筆,紀錄一段異邦友誼,白描一戶美國人家從小康安樂走向了沒落四散,細節和氣氛有如美國畫家安德魯‧魏斯的畫作,如此精準、安靜而帶著一種悲愴的色調。
第五輯「親近自然悅共鳴」收錄了6篇書寫紐約的自然景物,表現大自然裡有人類最原始的故鄉。劉墉的〈七里香〉短文配合繪畫,是優美的詠物思鄉之作。黎庭月寫紐約的樹木,有博物學者的淵博洞見,也有人類學家的比較觀察;所謂「樹挪死,人挪活」,大樹遷徙可能不易存活,但遊子走出鄉土,來到更寬廣的世界,從大自然中跨域繁衍的大樹身上找到共感之情。李曄寫夫妻在紐約長島成為有巢氏,房舍與院落裡都有親手打造的印記,與周繞的大自然一起吐納生息,刻畫出一個桃花源!臺灣校園民歌的創作先驅周興立,坐在哈德遜河濱公園裡,見蜂蝶起舞,譜下蝴蝶的禮讚之歌,懷想母親,吟唱詩意夢幻人生。霏飛和阮克強這對神仙眷侶,前者白描中央公園裡出名的鴛鴦美眷,後者寫詩詠讚自然、季節和土地,以攝影捕捉家居附近野生動物一瞬間的靈動身姿,令人悠然神往。
第六輯「紐約故事多傳奇」收錄了八篇「都會傳奇」,展示大蘋果的人生百態,無奇不有,卻都在人性理解中。紐約居,開車大不易;陳漱意將吃罰單的經驗描述得逸趣橫生,處變不驚的心態,令人學會一日禪;悠然寫紐約人被偷車的奇聞軼事,令人駭笑。吳麗瓊回憶夜裡被黑槍指頭、打劫行搶的經歷,真是紐約闇夜最大的夢魘!張鴻運忠實紀錄擔任大陪審團員,體現美國司法制度對人權和社會正義的保障。曾為護理師的蘇彩菁回憶911恐攻當日趕赴現場支援,面對一片焦土殘骸,不由得與同事相擁而泣;如今「歸零地」已化身為繁華亮麗的地標,提示紐約人打不倒的韌勁。趙汝鐸紀錄疫情囚困的那個四月,深感生命的脆弱、精神的苦悶,但對萬物滋長的殷切盼望,散發人類求生頑強的本性。宣樹錚教授的〈翡翠〉把一個欺詐的故事寫成傳奇,淳厚道地的白描,精妙的懸念,道德的餘光內斂。西諺說:所有閃閃發光的不都是金子;彷彿是紐約讓金玉敗絮的真相分明,它考驗你的耐力和純度──不管是人還是珠寶。
這本文集的誕生,首先要感謝會長鄭啟恭和全體會員的贊助。同時,臺北秀威資訊第四度為我們量身打造出版和行銷,其專業和品管都是我們深深信賴的。最後,作協的前會長李秀臻和資深作家趙淑敏教授擔任本書編輯的顧問,悉心指導;現今會長張鴻運、副會長陳漱意、財務長吳麗瓊等,加入行列為文集嚴謹校對,在此一併致謝!
主編序 我寫我城,文學原鄉/石文珊
繼2022年夏天,紐約華文作家協會出版第四冊文集《行過幽谷──紐約記疫》後,第五冊的徵稿隔年夏天開始了。經歷疫情三年的衝擊,紐約挺了過來,逐漸重啟,脫下口罩,握手擁抱,返回工作場域、課堂作坊、餐飲食堂、賣場店鋪、博物館、音樂廳、社交聚會,補償被禁足的時光;人們出發旅遊,比過去更積極,跑得更遠更歡。瘟疫的陰霾抹滅,一切似乎回歸正常了。然而,再也回不去疫情前的正常;我們經歷恐懼和哀痛,重生的解懷歡慶背後有罔罔的不安──災難將捲土重來?那些不幸的罹難者,似乎還未好...
目錄
主編序 我寫我城,文學原鄉/石文珊
會長序/鄭啟恭
輯一、文心寄情翰墨香
趙淑敏/定居紐約
陳 九/中文表達,我的異鄉回眸
梅振才/文心安處是吾鄉
邱辛曄/紐約客思三札
鄭啟恭/相聚在紐約
趙洛薇/從兩位紐約大書法家談起
鄭衣音/龍龍的龍年
輯二、回首遙望來時路
趙淑俠/自己選擇的新鄉
曾慧燕/心泰身安是歸處
海 雲/我的美國貴人
南 希/雨中曲
賀婉青/我住在康州時
蕭康民/山高豈礙白雲飛
蕭黛西/安居紐約半世紀
輯三、藝術勝境覓歸屬
王 渝/在紐約碰上的緣分
顧月華/重生
周勻之/大蘋果之戀
梓 櫻/紐約處處皆文化
陳均怡/紐約,我五彩繽紛的他鄉
石文珊/金衣貴婦在紐約
湯 蔚/歲月沉香話旗袍
輯四、日久新鄉成故里
應 帆/半個紐約客
李秀臻/濕意中秋
李玉鳳/我的猶太鄰居
唐 簡/山姆走了,去洛杉磯
麥 子/旅美四十年雜感
王芳枝/當東方遇見西方,請微笑以對
黃天英/「讚美」新鄉勝原鄉
彭國全/我安居的地方
輯五、親近自然悅共鳴
劉 墉/七里香
黎庭月/如紐約的樹
李 曄/自己的家園
周興立/蝴蝶夢
霏 飛/網紅鴛鴦
阮克強/有些時候
輯六、紐約故事多傳奇
宣樹錚/翡翠
陳漱意/吃一張罰單
張鴻運/大陪審團見聞
蘇彩菁/緬懷911
悠 然/車內沒有收音機及其他
趙汝鐸/四月的紐約
吳麗瓊/搶/槍
巫本添/覺而後知其夢
主編序 我寫我城,文學原鄉/石文珊
會長序/鄭啟恭
輯一、文心寄情翰墨香
趙淑敏/定居紐約
陳 九/中文表達,我的異鄉回眸
梅振才/文心安處是吾鄉
邱辛曄/紐約客思三札
鄭啟恭/相聚在紐約
趙洛薇/從兩位紐約大書法家談起
鄭衣音/龍龍的龍年
輯二、回首遙望來時路
趙淑俠/自己選擇的新鄉
曾慧燕/心泰身安是歸處
海 雲/我的美國貴人
南 希/雨中曲
賀婉青/我住在康州時
蕭康民/山高豈礙白雲飛
蕭黛西/安居紐約半世紀
輯三、藝術勝境覓歸屬
王 渝/在紐約碰上的緣分
顧月華/重生
周勻之/大蘋...